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注意哪些?

新大風歌


我們常用的肥料有很多種,施用的方法也不同,題主所說的施到地裡是我們常用的施肥方法,不同的肥料見效時間不同,肥效的持續時間也不同,肥料施用後的見效時間也會根據作物的不同、作物的生長情況不同和土壤環境的不同等有所變化,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肥料施入土壤後被作物吸收轉化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肥料施入土壤以後,是被作物的根系吸收的,但是這些養分並不能直接被根系吸收,而是要溶於水以後,隨著根系對養分的吸收而被吸收進作物的體內,我們在管理果樹的時候常說“施肥不澆水,果樹幹張嘴”,就是強調肥與水的關係,土壤中必須含有適量的水分養分才能被更好的吸收。

在被根系吸收以後,這些養分就要向作物的各個部位轉移,這種轉移依靠的是蒸騰作用產生的拉力實現的,葉片蒸發水分,就會帶動根系吸收的水分向上轉移,同時也帶動了養分的移動,然後被作物轉化利用。

常見肥料的見效時間

我們常用的肥料有很多種,主要分為有機肥料、無機肥料、生物肥料等等,其中無機肥料裡面又有單元素肥料和多元素肥料等。

一、有機肥料的見效時間

有機肥料主要是是由各種有機原料發酵製作而成,裡面的養分是不能直接被吸收的,在施入土壤以後,這些養分會被緩慢的釋放,轉化成為能夠被作物吸收的元素,這個轉化過程很慢,所以有機肥的見效時間長,一般是要在一個月左右,同樣,肥效也是很長,能到半年以上甚至更長。

二、無機肥料的見效時間

無機肥料裡面的分類很多,但是大多數的無機肥料裡面的各種養分是能夠直接被作物吸收或者轉化的很快,相對於有機肥料來說,見效快,但肥效時間短。無機肥料裡面見效最快的在合適條件下當天就能被作物吸收,例如氮肥裡面的碳銨等等,而有的則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轉化,例如尿素,一般需要七天左右的時間轉化,才能被作物吸收。

在無機肥料裡面,也有一些緩釋肥料,相對見效時間長,肥效也更長,而一些速效的水溶肥則在施用後能夠直接被作物吸收,見效時間很快。

三、生物肥料的見效時間

生物肥料裡面分為菌劑、複合菌肥、有機菌肥等等,起主要作用的是裡面的有益菌,這些有益菌本身不是作物所需的養分,但是能夠改良土壤,把一些不能被作物吸收的養分轉化為能夠被吸收的。

這些有益菌在施入土壤以後,在合適的條件下會大量繁殖,對於養分的轉化和土壤的改良則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見效時間上也是比較長的,這些有益菌在土壤環境發生變化時數量也會減少,因此,也是有一定的肥效期,一般最少要一個月才能見效,而且要配合有機肥等同時施用效果才好,肥效會根據環境的不同而變化,一般在6~8個月左右。

影響肥料見效時間的因素

前面說過,肥料在施用後的見效時間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化,我們很多人認為見效快的肥料就是好肥料,這是不對的,肥料在施用後的見效速度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因素決定:

一、作物的不同和生長情況的不同

不同的作物對於養分的吸收和轉化情況是不同的,同一種肥料,同一個時間段施用,在果樹和莊稼上的表現就不同。同樣,作物的生長情況不同對於養分的吸收能力也不同,例如我種植的蘋果樹,同樣施肥,根系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肥料的見效時間。

二、土壤的環境不同

土壤的情況直接影響到作物的根系生長,也會直接影響到肥料的吸收利用,板結酸化的土壤中生長的作物要比土壤良好的作物肥料見效慢很多。

再就是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土壤的溫度等等都會影響到肥料的吸收轉化,同樣的肥料見效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

總結:各種肥料的見效時間不同,同一種肥料也可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見效時間也會有所不同,我們在施肥的時候,要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施肥的環境、肥料的特性等多方面去考慮,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肥料。


農夫七哥


你好,農學博士教種植 為您解答。

肥料的見效時間因肥料種類而異,不同肥料的見效時間差距較大。

根據數據顯示:碳銨當天就能夠見效,肥效期大約在15天左右;氯化銨需要3天見效,肥效期在25天,後期容易脫肥;尿素則需要7天才能見效,肥效期在45天;複合肥10天可見效,肥效期較長,能達到90天;生物肥一般見效慢,需要一個月左右吧,但肥效可持續6至8個月,是一種長效肥料。

目前,很多廠家打著快速見效的幌子,在肥料中添加過量的激素類物質,降低氮磷鉀等常見營養元素含量,這種激素肥料施用後,短短1到2天就表現出良好的效果,但過多的激素使用,不利於作物安全。此類肥料在施用後,會引起作物旺長、花芽分化差和早衰等問題,不僅不能增產,還會降低總體產量。

儘管有些肥料效果不錯,但效果表現慢,不能立竿見影,常被農民冷落,而一些激素含量較高的肥料,因見效快受到很多農民青睞,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綜上,在選擇用肥時,不能單一以肥效快慢來評判好壞,能夠增產且保證品質的肥料才是好肥料。


農學博士教種植


肥料種類有:礦質元素化肥無機營養肥料,大量元素氮,磷,鉀,鈣,鎂,硫。微量元素:鐵,錳,銅,鋅,氯,硼,鉬。這些都是無機營養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都以三元素複合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質海藻類,黃腐酸肥液,菌類肥料,有機豆餅以及農家,肥料也分為速效型,長效型,平衡型等類。

在不同糧食如玉米,水稻施氮來說,水稻撒施尿素三天都開始吸取肥料營養,植物對肥料都是從根部從土壤慢慢吸收營養,通過植物體各部位輸送到葉片上。用複合肥或碳酸氫銨肥料施用玉米,施肥要土壤溼度來施用,一般都十多天的時間才吸收肥料,每種農作物和瓜果樹,樹木都是一次性施用,所以肥效持久。

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看什麼農作物,樹木,果樹,瓜果,蔬菜,根據生長季節性的品科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的植物,也要看施什麼肥,土壤,天氣溼度溫度,如用速效肥施用見效比較快,也得看氣溫溼度十幾天後開吸取肥料。複合肥施用也要看什麼施法,埋施,雨天表面土壤撒施,水解溶液施用是有不同的見效,

夏季複合肥埋施果樹一個多二個月之久見效,雨天撤施二十幾天見效,水解溶液十五後天見效果植株果實,葉片變綠色油光。

有機質菌肥,農家肥是長效肥,在不同的農作物上二十幾天都有吸收見效,對果樹時間比較長才能見效。

對我們農民每年每戶施用都有幾噸不同的肥料,肥料施用對不同品科植物都難說多少天才見效,不同天氣,不同的土壤都難說到準確時間才見效。





用戶93026000147


說兩句

凡是當基肥施的化肥,比如磷肥、鉀肥、還有農家土肥,這些施在地下當底肥(基肥)用,一般情況下,農作物出苗後,幼苗期、或短期內,效果都不明顯,似乎看不來施與未施,施多施少。


只有莊稼真正長開了,起身了,才能顯現出來真面目。這些都是說磷肥與鉀肥做底肥的表現。如果是氮肥施與未施,表現就明顯。尤其是施追肥,表現更明顯。碳胺兩三天可反應出來,尿素6天左右即可表現出來。

施化肥要掌握個原則,鉀肥、磷肥必須當底肥施,種莊稼前整地時就要施,氮肥做底肥可適當少施,因追肥時都用氮肥,這些是農人常識,切不可不知道。


風雨人生3293


農村人種地,才開始並不知道化肥的用途和用量,更不知道合理搭配和使用時間,到現在也都是根據別人的經驗來施用肥料,對於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並不清楚,所以,經常起不到有效作用。為了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我就根據自己30多年以來實驗結果和農民使用化肥的實際情況,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為你解惑。

常規意義上講,肥料包括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也就是農家肥和化肥;從肥效角度來看,分為速效肥料、緩效肥料和控釋肥料;從酸鹼度來看,分為酸性化學肥料、鹼性化學肥料和中性化學肥料;從肥料所含肥料種類區分,可以分為單元化學肥料、多元化學肥料和完全化學肥料;從形態來劃分,有固體化學肥料、液體化學肥料和氣體化學肥料;按照作用區別,分為直接化學肥料、間接化學肥料和激素化學肥料;按照施肥時間劃分,分為基肥、種肥和追肥。還有其他的分類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這裡就按照農民經常用的幾種肥料見效期說一下,僅供參考。

1.有機肥料。有機肥料包括工廠化腐熟的有機肥和農家肥。農家肥包括圈肥、堆肥、綠肥等多種形式。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施入土壤,在水分合適的情況下,就會逐步和原有的土壤顆粒產生融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也可以通過蚯蚓等消化吸收,形成團粒結構,再次被作物吸收利用,時效期很長,有機肥主要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質,增強透氣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等作用,速效養分並不多,想要看到見效,需要30天以上,溫度越高,見效越快。


2.見效最快的氮素化肥是碳酸氫銨和氨水。碳酸氫銨俗稱碳銨,是國內使用最早,見效最快的化學肥料。氨水屬於液態氮肥,也是最速效的氮肥。碳銨施入土壤以後,墒情合適的情況下迅速被土壤吸附,以銨態氮的形態存在土壤中,可以立即被植物根系吸收。如果農作物出現缺肥症狀,施用碳銨和氨水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及時、最有效的措施,

3.尿素。尿素也屬於速效氮肥,只不過需要轉化為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一般需要5~10天時間,隨著溫度高低有所不同。溫度在10℃的情況下需要10天,溫度越高,轉化速度越快。如果按照需肥臨界期施肥,就要在臨界期以前5~10天施入尿素,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4.過磷酸鈣、鈣鎂磷肥和磷礦粉等磷肥。磷肥在土地中分解較快。過磷酸鈣施入土壤後,就進行異成分溶解和水解,形成成磷酸一鈣、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鈣的溶液。鈣鎂磷肥被作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的酸性物質溶解。磷礦粉在化學、生物化學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逐漸轉化為新的磷化合物。磷肥隨著土壤水分高低和溫度變化溶解速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在12小時就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5.磷酸二銨。磷酸二銨是最常用的高濃度化肥,所含的氮素和磷元素都是即溶性化肥,可以立即被農作物吸收利用,但是隻有作為基肥使用效果最為理想,作為追肥和衝施肥料效果就差得很多,大部分農民就不知道了。

6.多元複合肥。目前,多元複合肥種類很多,其中包括各種專用肥,因為所採用的肥料類型有所不同,見效期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用磷酸二銨與氮肥、鉀肥配合而成,當天就能起作用,如果是利用磷肥與其他氮素化肥和鉀肥混配而成,就有可能需要5天以上才起作用。

7.鉀肥。一般為氯化鉀和硫酸鉀,屬於速效性肥料,即送溶型,可以立即被作物根系和葉片吸收利用。

7.生物肥。生物肥依靠細菌的大量繁殖來達到施肥的效果,所以肥效很慢,並且隨著溫度高低也有所不同。生物肥適應粘性土壤,可以減少施肥次數和施肥量。不建議在沙土地使用,效果極差。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問題,在這裡簡要說一下。

目前的肥料利用率都很低,肥料品種不同而差異巨大,絕大多數肥料都被隨著水蒸氣揮發、隨著水分下滲和流出地塊流失和被土壤所固定,特別是碳銨、氨水等最為嚴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以下幾個途徑:

1.使用顆粒肥料和尿素、磷酸二銨等肥料利用率較高的肥料品種。

2.化肥深施。其中包括基肥深施、追肥深施等,減少肥料揮發和流失。

3.隨水衝施化肥。定量施入水量和化肥,是最簡單有效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4.合墒施肥。為了減少揮發和流失,最好在下雨後或者澆水後合墒狀態下施肥,可以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5.有機肥和化肥混合使用。最主要的就是磷肥在酸性土壤極容易變成磷酸八鈣而被土壤固定,如果速效肥料和有機肥料混合使用,速效肥料先和有機肥融合,提高了有機肥速效養分比例,減少了和土壤接觸的機會,更容易被作物吸收。

6.集中施肥。改變撒施肥料為穴施、溝施肥料,能夠減少肥料揮發、流失和被固定的機會。

7.葉面噴肥。葉面噴肥的速效養分能夠被植物葉片直接吸收利用,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別是在作物中後期,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也不便於追肥的情況下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鋅肥等微量元素,見效快、利用率高、效果明顯。

總的來說,不同的肥料品種具有不同的特點,適應不同的作物和施肥方法,只有完全瞭解肥料的性質和優缺點,趨利避害,才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增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農耕子


肥料用到地裡,最快的當天見效,最慢的需要十幾二十天。肥料的見效快慢,取決於使用的方法。像噴葉面肥,就見效非常快,大豆噴葉面肥,幾個小時就看見效果。像腐熟的農家肥,就是見效慢,十幾二十天以後才能看見效果。如無對比,都發現不了效果。

翻地覆土使用的化肥,與揚在水裡的化肥相比,一定沒有水裡的見效快。而揚在水裡的,一定沒有葉面吸收的快,這就是不同的使用的方法。

肥料有固體肥料與液體肥料,固體肥料是尿素,二銨,複合肥,硫銨,硫酸鉀,氯化鉀等等,液體的就是氨基酸水溶肥,水溶鋅肥,或者含各種微量元素的微肥等。

在固體肥料裡,腐熟的農家肥,有機肥,微生物菌肥這幾樣是見效最慢的肥料。尤其是微生物菌肥,生物菌是活的,它需要一定的溫度,溼度,有機質才能成活。很多時候我們,在地裡使用微生物菌肥後,菌種都處於冬眠的狀態。

而腐熟的農家肥與有機肥 ,主要是改良土壤的。其次是提供肥力,如果不是有機或者綠色,它們就要與無機肥配合,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腐熟的農家肥與有幾機肥,肥效的時間最長,見效最慢。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還需要20來天才能見效。使用農家肥,一定要腐熟,不腐熟的農家肥,病菌與害蟲太多。

在水中施用尿素在泥溫10度的情況下,轉化需要7天,氣溫越低轉化的速度越慢。硫銨需要3到4天,複合肥也得7天左右。


在氣溫低的時候,使用尿素,複合肥就要提前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有機肥最好做底肥,磷肥全部做底肥。

小貼士:

使用肥料的時候要注意,微生物菌肥儘量單獨使用。


田俊超白


你好,實戰農技,不請自來!

肥料見效這個問題一直都是我們種植戶關心的話題。因為肥料見效了,種植戶才能認可這款的肥料。

氮肥見效略快,因為人家跑的快,氮肥又分,酰胺態氮(又稱尿素氮),銨態氮,硝態氮,見效最快的就是硝態氮,因為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無需轉化,其次是銨態氮,最慢的是酰胺態氮,因為酰胺態氮是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的,還需要被土壤中的脲酶分解成銨態氮後才能被作物吸收,銨態氮作物可以吸收一部分,銨態氮被脲酶分解成硝態氮後,吸收最快。硝態氮繼續被脲酶分解成氨氣,流失到大氣中。磷鉀跑的略慢,鈣移動的就更慢了。

其實不然,很多肥料是肉眼看不出來非常明顯的效果。比如微量元素,本身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就少,所以使用後很難察覺變化,只能從作物的長勢判斷。

比如硼元素,植物缺硼會造成花而不實,實而不果,植物生長受抑制。使用過硼肥後只要作物的花芽分化以及坐果率很正常,也就是說肥料見效了。

果實不裂果,果皮厚實,說明使用的鈣肥見效了。

所以肥料見沒見效不能一概而論。






實戰農技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肥料施到土壤裡多久才能見效?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肥料施入土壤有一個轉化的過程,作物從吸收到利用也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且受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這裡所說的見效就表示作物吸收了,只有作物吸收了才能見效的。

如果純粹從實驗室得出的理論數據上來說的話,無論是有機肥,還是無機肥,無論是單質化肥,還是複合肥,都可能會有見效的具體時間的。但是如果把肥料施入土壤裡,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干擾比較大,多久才能被作物吸收見效就很難說了。



大家知道肥料的融化被作物吸收,與溫度高低、土壤含水量有很大關係。比如冬天施肥與夏天施肥的見效快慢就不一樣,還有施肥以後澆水與不澆水,或者說雨水多少,土壤墒情好壞,對肥料的見效快慢,都是有著很大影響的。再就是肥料的品種性質不一樣,每種肥料的融化、肥效發揮的時間也都是不一樣的。

肥料施入土壤,作物能不能快速吸收利用也是個問題,吸收不了就見不了效果。施入的肥料雖好,但是土壤環境比較差,作物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者因肥料元素之間的拮抗,又或者作物根系吸收不良,也無法使肥料的養分發揮效果的。比如把橘溶性磷肥施入到北方鹼性土壤中,就很難融化,如果施入南方酸性土壤中,就能融化被作物吸收利用了的。



總之,對於肥料施入土壤中多久才能見效的問題,因肥料施入土壤後,受各種因素影響比較大,不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行。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每種肥料的肥力生效期都不一樣

見效快肥料優缺點

市面上肥力生效比較快的應該是那些速效肥,雖然這些速效肥的肥力見效非常快,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肥效期比較短。

反而像市面上的一些複合肥、生物肥,雖然說它們的肥力見效比較慢,但是它們的肥效期非常的長,長的可達半年之久。

肥料見效時間及肥效期:

碳銨:當天見效,肥效期15天;

氯化銨:三天見效,肥效期25天,後期脫肥;

尿素:七天見效,肥效期45天;

複合肥:十天見效,肥效期90天;

生物肥:一般一個月左右見效,效果在生長週期長的作物上還不是很明顯,但肥效可持續6~8個月;

激素類物質:見效快,但自身沒有多少營養,對增產沒有多大實際幫助。

有機肥:三十天內見效,肥效期10-12個月

如何選擇肥料

另外在選擇肥料上,如果急需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可以用一些見效比較快的速效肥。如果是在耕地時,建議用一些肥效比較長的肥料,比如有機肥,以保證農作物的強力生長。


農村王小霞


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

理論上講,肥料按效果分,由速效肥和遲效兩種,

按類型分,由化肥和土肥。按施用方式分,由深施和麵施,還可根外追肥等。題主問的肥料施到地裡多久見效?這個問題比較龐大,因為肥料種類繁多,且農作物對肥料吸收和反應的程度,各個生長階段不同和氣溫高低對肥料的敏感也有很大的差異,等等。譬如肥料施在樹木地裡,看到見效得以年計,肥到果園,茶園也得季度才顯現。在這裡只能就農業生產上的肥料施用,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1,銨態氮(包括尿素,人糞尿)三天見效,主要指施到水稻田的追肥,澆到麥田,菜地,開始顯現嫩綠。農民一直流傳看“料頭”三天過去,才能食用,這裡指的“料頭”是過去沒有化肥,只有人糞尿,澆人糞尿叫做澆料。三天三夜之後,料就被作物吸收了,作物顯現出嫰綠。

2,豬牛羊欄肥(腐熟)半個月顯現有效。如果是豬埸漚制液態肥,一星期見效。

3,磷肥,過磷酸鈣,一星期見效,鈣鎂磷肥,一個月見效。

4,氯化鉀,七天見效,磷酸二氫鉀,二天顯效。

5,生物肥料,半個月見效掌。

6,複合肥,一星期至半個月不等。

不同的時期用肥,基肥要深施,氨態要深用,硝態氮要通透等。

另外現在在推廣應用的,緩釋肥,適緩肥,肥效更持久,顯現效果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