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开枪之后,为什么要捡走地上的弹壳?

小庄兄477


狙击手是特种部队中的成员,他们拥有精准的枪法,一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一打一个准。即便是距离很远的情况下,也能够完成任务。军迷们都知道,狙击手一般都是要躲在暗处开枪,在完成任务后便需要快速撤离现场,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但是有一个问题,狙击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若是击毙了目标,究竟会不会将弹壳给捡回来再撤离?

根据网上的说法,狙击手要把弹壳给捡回来,并且给出了一堆理由。首先这样是为了防止在移动位置后,被对手根据子弹判断出狙击手的位置。有经验的狙击手,需要保持隐蔽,频繁更换射击地点。其次是防止子弹壳上的信息泄露更多信息。第三,对方可以根据狙击手的弹壳口径判断出狙击手用的什么狙击步枪以及抢的型号种类,从而得知狙击射程进而推论出狙击手位置。最后,防止恐怖分子或者犯罪分子的报复。

然而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某些熟练狙击手确实也会回收弹壳,但狙击手一般是在平时训练结束后才捡,实战的时候是不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捡弹壳的。而一些老鸟的猎人和资深射击爱好者除了捡回弹壳,甚至还会使用自己制作的复装弹。他们这样做是为什么?难道是买不起子弹?其实,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世界上各个弹药生厂家,为了保证枪械复进机制可靠,在量产的弹药上面多少都会做一些尺寸上的妥协,以保证同样口径的弹药——比方说7.62毫米口径重弹——在同一条生产线下来的子弹,上到不同品牌同样口径枪械的枪膛里都会正常发射。但是这也意味着,不是量身定做的弹壳与枪膛可能做不到最完美的接合。发射时弹壳会在枪膛里有细微的抖动,进而影响每一次射击的一致性,也即是影响精度。

黄铜弹壳在发射的瞬间,承受高温高压由内向外的冲击,会在一瞬间产生膨胀变形,相当于贴合这一支枪做了一个“塑形”。这使得打过一次的弹壳,和这一支枪的枪膛的契合度更高。将其中品相完好的弹壳回收以后,清理烂掉的底火,清洗掉残药后,再装新底火,装新发射药,插上高精度弹头,修形。打过的弹壳摇身一变成为单独为一支枪量身定做的子弹,精确度肯定比生产线上下来的批量产品要更好。

另外一点就是装药量。自动化生产线出来的子弹,其装药量是存在公差的。高精度厂弹的公差会小一些,但还是会有。而由狙击手自己手工用高精度的天平称量并装药,可以降低误差的存在。另外,装药量的多少,除了影响弹头的射程外,对狙击枪发射时枪管的颤动也有影响。而狙击手会针对自己手中的这支狙击步枪,测试出最适合这支狙击枪的弹药装药量。在保证威力的同时,尽量降低枪管的颤动,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当然,在战场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熟练狙击手也不会回收弹壳的,毕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你怎么看狙击手这种“环保”行为?评论里留言讨论吧!


军迷巴士


狙击手对目标开枪后要捡走地上的弹壳?我作为一个当过兵的老兵,对此种说法是持怀疑态度的。


在部队,狙击手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兵种,大都在特种部队中接受过相应的专业训练产生,其担负的任务相对也较特殊,在有效隐蔽自己的同时对特殊目标或者重要人物进行远距离摧毁和狙杀。发现目标后要求干净利落的消灭目标,然后迅速撤离,保证自己的安全。

对于一个狙击手而言,消灭单个目标相对简单,甚至一枪就可搞定。对于多个目标相应需要的时间要长,何况对手也不会像电线杆子一样站在那里等着你狙杀,第一个目标被击中后势必会引起对手的注意和反击,这就要求狙击手要迅速变换狙击位置,完成下一个既定目标。在这种情况之下狙击手会捡弹壳?这也太有点搞笑了吧?再说弹壳飞到那里去了也不是固定的,除非狙击枪有回收弹壳的装置。一秒钟中可能就决定着一次任务的成败,捡弹壳的风险对狙击手来说那是要命的啊!


当然,事情也许不是绝对的,比如要去暗杀一个重要目标,而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把跳出来的弹壳捡起来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思来想去还是有的别扭,狙击手那个不是智商高,反应快的顶尖人物呀,怎么也觉得开完枪再去看看弹壳飞到那里去了再捡起来有些不合常理。因此,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狙击手一定有很好的防止弹壳飞出去的办法,而不是开完枪再去捡,再说弹壳还烫手啊!你说是不是?

这弹壳捡还是不捡?还真让人挺纠结的,希望路过的朋友们你们也来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山里的新鲜事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想必是电视看多了,作为一名老兵,我知道在现实战争中要把握战机的,战机稍纵即逝,更别说开枪之后有捡弹壳的行为了。

狙击手,它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兵种。在战争中,狙击手主要是掩藏来狙杀远距离敌方重要政治和军事首脑,完成特殊任务。

狙击手每打一枪都会根据敌方动态随时来变换伏击位置,为了精准狙杀敌方目标,狙击手通常会在某个地方掩藏多个小时甚至几天,这就要求狙击手要有惊人的定力和精准的枪法,通常一个优秀的狙击手,部队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来培养,所以狙击手的生命是很宝贵的,这就要求他们动作敏捷,撤退迅速得力。



狙击手单兵作战素质强,装备精良,在现代军事题材电视剧中会有狙击手完成任务后覆盖痕迹,以免敌方发现的行为,您提出的捡弹壳想必也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在战争中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完成任务后能顺利撤退是每一个狙击手应有的基本素质,所以不存在捡弹壳的行为。
以上出自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和个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欢迎评论和转发,要想了解更多军事,请您关注退伍士兵看人生。


流离在灯红酒绿的青年


实战中,狙击手在开枪后为了防止敌人发现对其所在的位置进行猛烈攻击,所以通常情况下都会开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理论上来说狙击手是没有时间捡弹壳的,不然这个时候很可能会因为一个弹壳丢掉性命。

当然,狙击手捡弹壳的行为许多时候还是存在的。有的狙击手执行的就是暗杀任务,在击中目标撤退时通常都会有捡弹壳的习惯,主要是为了防止有很强反的侦察能力的人发现蛛丝马迹。


军武视界


呃...

这个也是娱乐版块的题?

我姑且言之,你姑且听之。

狙击手的要求是稳、准、狠,耐得住寂寞,抓得住时机,你要有一击毙命的信心,不像是电影里那种开枪噼里啪啦的,实际上一场行动开不了机抢。

狙击手需要隐蔽,完成目标任务后也需要及时转移,这个时候使用的子弹剩下的弹壳就要收好,免得被追上行踪。

而且弹壳能暴露使用的枪械、甚至是生产商,一些行动你懂的,任何能留下个人信息的东西都要处理好,弹壳就是其中一项,所以要收好。


庆字辈儿


捡走弹壳,是为了消灭敌人,不留痕迹,不被敌人发现自己伏击的位置,切断了侦查线索,如果留弹壳留下,容易被敌人根据地形、伪装、抢种,路线,时间侦察破案。所以必须拿走,达到消灭敌人又能保存自己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