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

-_-叶落不随风


1960年代,王亚樵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华克之曾这样评说昔日的斧头帮大哥——

王亚樵者,皖北合肥人,前个世纪的末期,生在破产的小户人家,生活一向不富裕。清末民初,皖北出了不少大官僚、大政客、大军阀、大地主,最著名的前有李合肥(李鸿章),后有段合肥(段祺瑞),提携了成千上万的官僚、军人,纵横捭阖于北中国各省,王亚樵生在这样一个乱世,从小就秉性倔强、嫉恶如仇、敢作敢为,不屈不挠。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是年王亚樵22岁,自那时开始,他便自称朱家、郭解那样的轻财重义之士,一次次地反抗军阀暴政,一次次地遭到通缉。

1920年代初,王亚樵潜入上海,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皖籍工人入会,一时间入会者络绎不绝,人数达到十万之众。

一次,一名皖籍工人遭到上海资本家恶意拖欠工资,工人前去索要,反遭毒打。王亚樵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当即前往铁匠铺打了一百把斧头,率领一百名大汉手提百把利斧,冲进资本家大院讨要说法,吓的资本家连连道歉,当即赔付工人工资。

至此,斧头帮在上海声名鹊起,连青帮大亨杜月笙、黄金荣也要惧让三分。

那时,王亚樵虽是万人斧头帮帮主,但论个人财产,却时常为升斗奔走。有不知者,总认为他无知,时时受人利用,无所不为,不惜作奸犯科;而知他者,却认为他是半个知识分子,行书写得不坏,论人事也会咬文嚼字。

知他者说,王亚樵有平等思想,同情劳动者,否认一切权威。为了救人一难,经常倾家荡产,万金一掷;听人几句恭维话,也可拔刀相助,不计较后果。

总之,他是一个精神豁达,乱七八糟的好人。

他是喝上海乳汁长大的,说他是流氓,目不识丁,可以被人雇佣杀人,那是军统对他的污蔑。他绝不同于西方的那些黑手党组织,以制造恐怖作为生存手段,也不同于中国古老土地上的传统土匪,热衷杀人越货。

他绝非政治人物,也非军事人物,然而,他又有相当深沉的政治头脑和精湛的军事常识,同时,他还保留一些桀骜不驯的匪性。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摇摇欲坠的乱世上海滩,干下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庐山刺蒋,北站刺宋,南京刺汪,挫败杜月笙,警告张学良,一二八事变时配合十九路军浴血奋战,怒刺日酋白川大将,等等等等。

后来,他被戴笠的手下杀害,主要是因为戴笠流浪上海滩时,曾跟他订交,对他十分熟悉,另外,他有一个致命弱点,好女色,据不完全统计,他至少跟二十多个女人睡过觉。

关于王亚樵具体是怎么被杀害的?

说法很多。

王亚樵兄弟余立奎的小老婆佘婉君,是其中的关键。

1986年5月28日,曾经追捕过王亚樵的军统特务沈醉在接受安徽文史学者戴健的采访时,曾说:“王亚樵这个人,我抓过好几次,但都没有抓到。王亚樵最后被戴笠指派的余立奎小老婆余婉君跟踪到广西梧州,终遭杀害。余婉君这个人,长得漂亮,只是眼睛丑,戴个小眼睛——”

有人认为,王亚樵被杀,是戴笠抓住了他和余婉君有不正常男女关系,并利用余婉君设计了一个致命的胭脂井。

从王亚樵最后独自一人前往余婉君住处这个细节看,两人幽会的可能性很大。

但王亚樵的胞弟王述樵却认为,王亚樵实质上是死于里应外合的政治谋杀。王述樵说,那时广西管理极严,军统二十几个特务乘汽艇开进梧州,李宗仁、白崇禧岂有不知之理?王亚樵之死,乃是李、白开门揖盗,假戴笠之手而杀之,李、白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是因为已经获知他要投奔延安,二是因为他们正在谋求与蒋介石合作。

不管是死于阴谋,还是死于大意失荆州,1936年10月20日晚上8时许,一代暗杀大王身中五枪三刀,脸皮被剥,惨死梧州,年仅48岁。

王亚樵死在了奔向黎明前,那他的几位心腹兄弟,后来的命运如何呢?

王亚樵被杀时,其心腹兄弟华克之正在延安为他打前站,铺路。王亚樵死后,延安鉴于华克之身为南京政府通缉的要犯,不便公然收留,经过权衡,便将他派去华南,充当延安与李济深等华南实力派之间的信使。

后来,华克之化名张建良,在廖承志、潘汉年手下,在上海、香港从事地下情报工作。这一时期,他游走在周佛海等一批汉奸身边,获取了大量的日伪蒋情报,并为新四军搞到了大批武器和军用物资。

1949年之后,华克之一直从事国家安全工作。

1955年,因受潘汉年案牵连,身陷牢狱。

在牢狱中,华克之因屡次被审,愤懑异常,竟用筷子戳出了自己的右眼珠。

被关了11年出狱后,华克之以一个报社编辑的平凡身份,度过了余生,1998年1月7日去世。

先是江湖人物,后是灰色地带的情报人物,华克之能善终,也算是命硬了。

王亚樵的另一心腹兄弟郑抱真,昔日斧头帮金牌杀手,人头曾值十万大洋。七七事变后,他返回老家安徽寿县,拉队伍抗日,并担任了安徽人民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第二支队司令,人马最盛时,有上千条枪。

1938年10月,在安徽的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担心抗日自卫军尾大不掉,决定改编、解散这支队伍。郑抱真响应地下党号召,率部毅然参加新四军,并在后来的战争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1949年1月21日,华东野战军先遣队向安徽合肥奔进,国民党守军弃城而逃,2月1日,合肥由县改市,郑抱真出任了第一任市长。

安徽全境解放后,郑抱真还曾担任过皖北行署副主任,1954年12月,病逝在上海,享年57年。

年寿虽不高,却是轰轰烈烈。

再说王亚樵的第三个心腹兄弟余亚农。

王亚樵死后,余亚农与郑抱真一起回到安徽,组建抗日自卫军,并担任了第五路指挥。但在1938年桂系的清洗中,他的应对不如郑抱真,因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

所幸经爱国人士营救,余亚农后来获释,之后他回到淮北一带,经商、务农。

抗战胜利后,余亚农在上海参加了民主同盟,1949年与地下党一起在宁沪策动起义,协助大军渡江。

解放后,余亚农的待遇不错,曾担任过安徽省副省长。

1959年,余亚农在病危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病逝,享年72岁。

最后再来说说余立奎。

余立奎曾是王亚樵身边最得力的干将,抗战时期铁血锄奸团的骨干成员,王亚樵策划的那些惊天暗杀,具体实施时都有余立奎的身影。

1935年行刺汪精卫后,余立奎跟随王亚樵一同逃到香港,但很不幸,在香港他被捕了。

值得一说的是,在狱中,无论是酷刑,还是王亚樵和余婉君的绯闻,都没能让这位江湖汉子背叛自己的大哥,1936年他被引渡回南京,被判死刑后遭到了长期监禁,直到1949年。

恢复自由后,1950年,余立奎担任了南京救济分会监委会副主任,并由李济琛介绍担任了民革南京分部常务委员,1951年回到安徽,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第一、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1967年逝世。

从王亚樵这四位兄弟后来的命运、人生历程看,他们这一帮人是有热血,有正气的,倘若王亚樵1936年不死,也许他还能写下一段传奇。

实在可惜。


黑句本


他死后,他组建的斧头帮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最终解散。他首下的四大金刚结局是:

郑抱真原在斧头帮中负责联络、行动及武器保管,曾参与庐山刺杀蒋介石、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等大案,在王亚樵死后,郑抱真返回自己的安徽老家组织抗日武装。1938年,郑抱真率部加入新四军,参加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54年12年57岁时病逝于上海。

余立奎负责斧头帮军事,1935年在香港参与刺杀汪精卫被抓,在国民党监狱中被关到1948年才获释,后来,余立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67年76岁时去世。

余亚农在斧头帮负责政治工作,王亚樵死后,他组建抗日武装,因与新四军交好而被国民党关入监狱。后经营救而出狱。在解放战争中,余亚农曾策划国民党军队起义。在建国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1959年72岁时去世。

华克之在斧头帮负责锄奸。在王亚樵死后,华克之遭国民党与日伪追杀,他奔赴延安,投身到中共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1998年,96岁的"百变刺客”华克之走完了他传奇色彩的一生。


跪射俑


王亚樵的斧头帮有十万之众,我主要讲讲他手下四大金刚的结局。

百变刺客华克之

华克之,江苏扬州人,斧头帮大部分暗杀活动都由他执行。由于工作关系,他非常擅长伪装,所以江湖中称他为“百变刺客”。

王亚樵被军统刺杀后,早年就与我党有联系的华克之直接去了延安,随后投入到隐蔽战线。

华克之的主要贡献有:打入汪伪政府内部,成为周佛海的坐上客,获取了大量日伪的绝密情报;扮演国军中将帮助新四军接收了日军五大卡车的武器弹药。

解放战争时期,华克之多次执行解救投诚将领家属的任务,并窃取过国防部绝密军事地图。

解放后,由于受牵连华坐了11年牢狱,后来做了一名图书管理员,1998年病逝,享年96岁。

四大金刚之余立奎

余立奎,安徽合肥人,在斧头帮主要负责组织策划工作。北伐时期曾担任过48军第1师师长,淞沪会战时组建抗日义勇军,被王亚樵任命为总司令。

斧头帮刺杀汪精卫后,余立奎不幸被捕,在狱中遭受了军统无数的严刑拷打,但他没透露斧头帮的半点秘密。

余立奎一直被国民党关押,直到1948年才被营救出来。解放后在李济深的举荐下,余立奎回到安徽为家乡父老做贡献。

四大金刚之余亚农

余亚农,安徽寿县人,中原大战时曾担任过冯玉祥第1路军司令。加入王亚樵的“铁血锄奸团”后,主要从事收集锄奸目标的情报工作。

王亚樵被杀后,余亚农回到老家组织了抗日队伍,因与新四军合作密切,被国民党缴械。

抗战胜利后,余亚农成了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曾策划过多次起义,为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建国后,余亚农一直在安徽地方政府工作。


四大金刚之郑抱真

郑抱真,安徽寿县人,在斧头帮主要从事对外联络和武器保管工作。王亚樵遇难后,他回到家乡组织了抗日队伍,同日军展开了游击战。

1938年底,郑抱真率部投奔了新四军,担任淮南抗日游击纵队纵队长。1940年担任江北纵队副司令。抗战胜利后,郑抱真一直在华中分局从事对外联络工作。

解放后,郑抱真出任合肥市第一任市长,因政绩出色,1952年升任安徽省政府秘书长。1954年底,郑抱真因病去世,年仅57岁。



花木童说史





答:王亚樵的墓碑上镌有碣文,其中有一句称其为“中国近代史上之奇男子也”,可谓恰如其分。

王亚樵瘦小文弱,早期曾做过教书先生,但他天生有一副泼天泼地的胆,因不满于世道黑暗,推崇“血流五步撼天下”的刺客理念,专门策划暗杀上层社会的达官要人,纵横南北,震响一时。

1923年,时在上海王亚樵因反对曹锟贿选,遭到了直系军阀的通辑。王亚樵一怒之下,安排了数十名杀手刺杀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该年11月10日下午,徐国梁果乘其自备汽车到大世界对面温泉浴室洗澡,洗罢出门,早已等候多时的十几支手枪齐齐发作。徐国梁浑身被射成蜂窝,不治身死。

王亚樵此举得到了浙江军阀卢永祥的赏识,出任浙江纵队司令,在划湖州之地练兵。

王亚樵在湖州八雀寺、三对门二山之间招兵买马,招到了方振武、余亚农、戴笠、胡宗南、胡抱一、黄文迪等人,均受编任队长之职。

期间,王亚樵自认为与戴笠、胡宗南意气相投,在胡抱一的提议,四人结拜为金兰兄弟。

1926年国共合作出师北伐,常恒芳任安徽宣慰使,王亚樵任副宣慰使,分赴各地宣抚军民拥护北伐。宣慰使署设太湖,副宣慰使署设高良涧(洪泽)。安徽军阀陈调元派兵围困王亚樵于洪泽湖。王亚樵率众突围,一番激战过后,仅有十余人脱围。王亚樵的得力干将阚培林、张在中、殷爱棠、刘醒吾被陈调元尾追擒获,最后惨遭活埋。

王亚樵发誓非报此仇不可。

1928年秋,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兼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请陈调元到其住所南京梅溪山庄午餐。王亚樵派出宣济民等一批杀手前往刺杀陈调元。

可惜的是,宣济民等人去迟了一步,陈调元已经离开。

宣济民等人不愿空归,当场击毙助陈为祸的张秋白。

陈调元闻之悚惧,请求调离,辞去安徽省主席,由王亚樵的手下方振武继任。

1930年前后蒋介石集中兵力“剿共”,搞得民不聊生。

王亚樵决定出手除蒋。

1931年,王亚樵命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华克之率陈成等跟踪蒋介石至庐山。因路上关卡重重,无法携带枪械。王亚樵便买来十几只火腿,将枪置于其中,分送庐山。可惜的是,华克之等人取出枪支后,没处理好丢弃的火腿,引起了蒋介石侍卫的警觉。以至于6月14日,陈成守候到出来散步的蒋介石时,尚未来得及出击,已被蒋的巡逻警卫发现行踪。一番枪战过后,陈成倒在乱枪之中。

庐山刺蒋刺蒋失败后,王亚樵杀蒋之心更炽,国民党内部亦多起而反蒋。

蒋介石以退为进,伪称下野退居奉化,密令财政部长宋子文卡住孙科财政、逼孙科下台。

王亚樵于是把枪口转向宋子文。

7月23日上午宋子文与其秘书唐腴胪在上海火车北站下车,埋伏多时的华克之急命开枪,但因宋子文与唐腴胪样貌、服饰、年龄差不多,杀手们乱枪放倒了唐,掼下烟幕弹,安全撤离。

两个月后,九一八事变,丢了东三省的张学良无处安身,来上海休养,让杜月笙帮罩着点。

杜拍着胸膛说,在上海无论遇到什么麻烦,只要吱个声,立马摆平。

张学良于是大大方方地入住杜月笙府。

王亚樵在其门前放了一枚拆去引信的炸弹,让杜月笙转告张学良:要么马上整兵马和日本人决一死战;要么回东北自杀以谢国人。如果二者都不愿、不敢,那么就交出全部财产,购买军火,接济关外的抗日义勇军。以上三条务必择一而行,否则将代表人民予以制裁。

杜月笙脸色大变,告诉张学良:王亚樵对您不满,我罩不住您。

张学良毛骨悚然,连夜离沪。

19路军在上海抗击日军期间,王亚樵建敢死队,轰炸日军入侵上海的主力舰“出云号”。该舰被炸,虽未炸毁但受到震伤,日军震惊。

蒋介石与日军签订淞沪停战协议,日本外相重光葵来到上海,准备于“天长节”(日本天皇生日)在虹口公园开“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

王亚樵密约朝鲜革命党人金九,由朝鲜勇士尹奉吉、金九、安昌浩携炸弹轰炸庆祝大会。

尹奉吉等人以必死之心往赴,当日,炸死日酋炸死白川义则、炸伤重光葵,摔死日租界商会会长岗村洋勇。

1935年,王亚樵还策划了第二次刺蒋行动。

该年11月1日,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杀手孙凤鸣藏枪于照相机内,准备在蒋与众合影时行事。

但蒋介石见会场秩序混乱,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出席合影。

孙凤鸣杀蒋不成,只好退求其次,将愤怒的子弹射向与日本签订卖国条约的行政院长汪精卫。

汪精卫身中三枪,一枪击中左面颊,一枪击中左臂,一枪击中脊椎骨,其中打进脊椎的子弹始终无法取出,折磨了其下半世。

孙凤鸣也因此陪上了一条命。

王亚樵的行为,彻底激疯了蒋介石。

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除掉王亚樵。

最终,王亚樵死在了昔日结义兄弟戴笠的手下。

世传王亚樵的“斧头帮”有十万之众,其实是夸张之词。

王亚樵的“斧头帮”有十万之众的谣言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1921年,王亚樵从余诚格手中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皖籍工人入会,劳工总会人数达到数万之众。某次,一名皖籍工人遭到大资本家恶意拖欠工资,工人前往索要,反遭毒打。王亚樵大怒,前往铁匠铺打造了一百把斧头,从劳工中挑选出了一百名体格强壮者,每人发一草一木把,冲进资本家的大院中示威,因此被传为了“斧头帮”。

实际上,这个“斧头帮”讨到了工人工资后,就自动解散了,毕竟,都是劳工,养活家中妻儿老少才是正事。

一心追随王亚樵亡命江湖的,不过有限的几个人而已。

其中以郑抱真、余立奎、余亚农、华克之四人最为赤诚。

这四人,也因此被称为王亚樵的“四大金刚”。

下面说说这“四大金刚”的结局。

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后,郑抱真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并率部转投新四军。解放后,他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任合肥市长,1954年病逝。

余亚农的经历与郑抱真比较相似,他组建了抗日武装加入新四军。解放后也担任过各级军政、政协、政府职务,后来做到了副省长,他去世于1959年。

王亚樵被害时,余立奎已身陷囹圄,一直被监禁到1948年。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担任过民革南京党部职务,后来回到老家安徽后,也先后担任过地区行署委员、省政府委员、一直做到省政协的副秘书长一职,去世于1967年。

华克之是两次刺蒋行动的实际负责人,王亚樵死后,他到了延安,为抗日和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华克之去世于1998年,享年九十七岁。


覃仕勇说史


王亚樵在民国时期,属于魔鬼的克星,人称“鬼见愁”。连鬼见了都要愁,坏人见了直接尿裤子了。王亚樵之所以有这种雅号,是因为他的结拜兄弟戴笠的宣传。戴笠早年和王亚樵就互相欣赏,王亚樵自始至终对戴笠都呵护有加,拿他当兄弟,而戴笠为了权势,最后却……作为军统局局长,戴笠曾经公开大对他的下属们说:

人人都怕魔鬼,而魔鬼就怕王亚樵。

王亚樵和戴笠最大的不同在于,王亚樵对权势毫不在乎,而戴笠热衷于功名。王亚樵很早就参加了革命,虽然没有参加同盟会,但也是很早的起义军将领,曾经率领起义军攻克了合肥,成立过合肥政府。但是孙中山又派了一个同盟会的特派员到合肥,强行接管了合肥。尽管如此,王亚樵依然追随孙中山,自认是孙中山的忠实门徒。原本老蒋打算任命王亚樵为津浦铁路护路总司令,给他一个少将军衔,但是同情工人阶级的王亚樵认为老蒋背叛了孙中山,在公开场合怒斥老蒋,号召大家起来“打倒军阀”。这激怒了老蒋,老蒋立即命令逮捕王亚樵。而戴笠是什么样的人呢?蒋介石侍从室的武官曾经打过戴笠的耳光,身为军统局局长的戴笠居然可以忍气吞声,丝毫不敢表露不满。戴笠为了荣华富贵,可以卑贱如此。

一个视富贵如浮云,一个则趋之若鹜。

由于王亚樵多次刺杀要员,老蒋悬赏100万元缉拿他。王亚樵的组织被彻底瓦解。王亚樵的兄弟,绝大多数被抓捕,一部分人逃到香港。王亚樵最后被戴笠捕杀,也与其手下有关。戴笠抓了王亚樵的手下,但是他的手下很硬气,不肯吐露王亚樵的行踪。戴笠就从这个手下的妻子身上寻找到了突破口,通过威胁利诱,让这个女人交代出了王亚樵的落脚点。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已经所剩无几。

145


怀疑探索者


能被毛主席点名评价的民国人物不多,尤其是正面评价,而王亚樵就是其中一个,毛主席对其评价道:“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谁给中国制造悲剧,他就给谁制造悲剧,这个人的事迹值得写进历史”。

王亚樵其人

王亚樵(1889-1936),字九光,抗日志士,民族英雄。他生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对帝国主义列强压榨我国恨之入骨。他的一生,崇尚的一句话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他,也用一生来证明了这一点。

王亚樵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早些年加入同盟会,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主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25岁的他在合肥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后来更是一直活跃在反对军阀割据的时代大潮中,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反袁护国运动、南北议和、组建工会、北伐、反对曹锟吴佩孚等著名的政治运动。在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大屠杀后,王亚樵又走上了反蒋道路,在日军侵华后,他又组建大名鼎鼎、让无数汉奸日本人闻之胆寒的“铁血锄奸团”,走上了抗日道路。

他一生的刺杀活动都是针对贪官污吏、卖国求荣的汉奸、还有反对民主和平的政要、还有侵华日军等等,他的刺杀活动几乎触动了当时所有的最大势力,因而引起来自蒋、日、汪甚至是青帮大佬的全面追杀围堵。1936年9月20日,他为给手下余立奎的老婆余婉君送生活费,被诱至梧州余婉君居所后被戴笠埋伏的特务乱枪射杀,年仅48岁。



王亚樵的经典刺杀行动

一、庐山刺蒋。1931年,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愈发激烈,其用以蒋介石和胡汉民的斗争尤甚,后来蒋介石撕下脸皮直接囚禁了胡汉民。胡汉民的家属找到王亚樵并许以二十万大洋买蒋介石的人头,他当即应允。于是派遣华克之率陈成等潜入庐山,6月14日陈成看到散步的蒋介石,于是向其开枪射击,无奈蒋介石防备森严,又加上他枪法不佳,未能得逞,这件事史称“庐山刺蒋”。



二、北站刺宋。蒋介石在庐山遇刺后,国民党内部反蒋气氛高涨,遂假装下野,同时密令宋子文逼孙科下台。为了挫败蒋介石阴谋,众人决定发起对宋子文的刺杀。1937年7月23日,宋子文抵达上海北站,毕克之对情报中所提到的白衣男子进行了射杀后退走。宋子文很幸运,当天他的秘书也身穿白色西服,不小心当了替死鬼,宋子文也逃过一劫。这件事史称“北站刺宋”。


三、刺杀白川义则。这是王亚樵刺杀行动中的最经典一次。1932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后,日本外相重光葵为了庆祝淞沪会战的胜利,在虹口公园召开了“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蔡廷锴、蒋光鼐等爱国将领密约王亚樵商议对策。日本人为了安全起见,不让中国大陆人参加。王亚樵联系朝鲜革命党人金九、尹奉吉等设计在会场引发炸弹,尹奉吉抱着必死之心决定前往行刺白川义则。4月29日,尹奉吉将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放在主席台下,重光葵与白川义则登台讲话时,被定时炸弹连台带人炸上半天,尹奉吉恐怕定时炸弹威力不够,又引爆了手榴弹扔上主席台,当场炸死白川义则、重伤重光葵,其他日军头脑共伤亡十一人。这就是著名的“刺杀白川义则”事件。


四、南京刺汪。1935年,王亚樵、李济深等人商议刺杀蒋介石。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王亚樵派孙凤鸣藏手枪于相机内潜入会场准备刺杀蒋介石,但由于蒋介石未出席大会,孙凤鸣杀蒋不成,便把枪口对准签订卖国条约的汪精卫,连射三枪,虽三当时没有直接把汪精卫射杀在主席台上,但是子弹深入身体内部,最终在九年后因为枪伤死在了手术台上,可谓是报应不爽啊!

王亚樵的传奇故事实在是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怎样了?

王亚樵被戴笠设计杀害后,斧头帮也随之解散,他最忠实的部下基本上都加入到人民战线的阵型,这也是王亚樵生前的愿望。

华克之,王亚樵手下智囊。王亚樵所有的刺杀行动,背后都离不开这个人的影子。在刺蒋、刺汪的行动中,他甚至是主持者,刺汪后国民党政府对其悬赏金额是十万大洋,与林彪、陈毅一样。王亚樵死后,华克之听从他的生前遗愿,奔赴延安,在潘汉年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隐蔽战线的一名优秀战士。解放后因潘汉年案受牵连入狱,1963年出狱,1979年平反,以一个报社的平凡身份渡过余生。1998年,96岁高龄的华克之逝世。


郑抱真,王亚樵的联络官。之前王亚樵的对外事务基本上都是由他负责,王亚樵死后,他也被军统通缉,于是跑回了老家寿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在寿县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与日军打起了游击战,后来势单力薄就率部转投了新四军,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的抗战事业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他担任中国首任合肥市市长,安徽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等职务,于1954年病逝。

余立奎,王亚樵军事行动负责人。这个人物被我们熟知,是因为去年热剧《远大前程》中车夫余立奎一角色就是以他为原型。1935年他因刺杀汪精卫被国民党秘密逮捕,后被关押到1948年才得以释放。解放后,他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政府委员等职务,1967年去世,享年79岁。

余亚农,王亚樵的情报头目。他早在同盟会时期便与国父孙先生交好,也是同盟会早期成员之一,也曾做到过国民党中将的高官,后因树旗反蒋,寡不敌众流亡上海,在此期间认识了王亚樵并与他惺惺相惜,从此追随了他。因为他有着较高的名望,可以便与周游在各个势力之中取得情报,逐渐成为王亚樵的情报头子。刺杀汪精卫后,王亚樵被悬赏一百万大洋,而余亚农被悬赏五十万,高出毛主席、周总理的悬赏金额。1936年8月,余亚农受李济深和王亚樵重托前往延安寻求抗日救国道路,毛主席、朱德等接见了他,后得知王亚樵被军统特务刺杀的消息果断率部投奔延安。1949年,余亚农利用其崇高的威望在宁、沪、芜等地策划发动起义,接应解放军渡江。解放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皖北政协副主席、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等职务,于1959年去世。



王亚樵还有余亚龙,蔡克强、张献廷等门徒,在他死后先后倒在了抗日救国个解放战争的道路上,可谓是处处有忠魂。

结语:王亚樵一生不党不群,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一腔热血尽撒在了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以一己之力戮力报国。也许方式不对,但他有同情劳动人民的平等思想,有着深入骨髓的报国理念,从这些来看,不失为一个民族英雄,墓碑上“中国近代史上奇男子”的评价正是恰到了极点!


望风瑟瑟


1936年王亚樵刺蒋未遂后,蒋介石对戴笠下达抓捕王亚樵及其同伙的死命令,而戴笠也立下了军令状,所以全国范围内开始围捕王亚樵和成员。因为斧头帮开始是个黑帮,后来直接成了暗杀组织,成员很隐秘,大抓捕开始后没冒头的斧头帮成员都隐匿起来,跟随王亚樵逃命的骨干成员,有的被抓,有的投奔我们。

图为王亚樵(中坐者)与斧头帮成员。

首先王亚樵的亲属、友人很多被捕、被监视,骨干成员亦是如此,有很多与此案无关但有联系的比如崔正瑶、陈处泰经秘密审讯后直接处死,有价值深挖的骨干成员,比如刺蒋参与者,斧头帮成员张玉华不久在上海被捕,成员贺坡光也在丹阳老家被捕,王亚樵骨干成员余立奎在香港被捕,这些人被判处死刑,还没来得急行刑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由怠战变成了抗战,而王亚樵的性质就变成了爱国事件,这时再杀同伙有点说不过去,于是散犯被陆续释放,主犯一直被关押直到解放。

王亚樵死后,骨干成员隐匿,斧头帮群龙无首,不久解散。

除了以上被杀被抓的,骨干成员多数投奔了我们。因为王亚樵早年资助过我们,所以出事后就派人携书信前往陕西,还没动作时王亚樵就被特务杀死了,但跟延安的线搭上了,王亚樵的剩余的手下陆续加入了我们,并有所成就。比如刺蒋参与者,被悬赏10万大洋的华克之,加入我们后从事地下革命工作,解放后任内务部副部长。

王亚樵最早被门徒秘密收敛于梧州,直到1991年其子王继辅迁往合肥老家族墓,至今每年有族人前来祭奠。

王亚樵的核心成员郑抱真,事发后逃回安徽寿县家乡,不久参加我军抗日,立下不朽战功,解放后任合肥市长;核心成员,刺蒋参与者余亚农在家乡参加我军抗日,解放后任安徽副省长;另外王亚樵有二子二女,他在从事暗杀活动对家人有所安顿,死后被我们秘密保护起来,成功躲过了蒋介石的抓捕。


图文绘历史


1889年,安徽合肥城中,谁也不曾想到,一位民族英雄横空出世。他便是王亚樵,说到王亚樵,很多人有可能有些陌生,但提到斧头帮,想必是人人皆知。


有关于王亚樵的死和斧头帮!

1921年经过王亚樵与一帮兄弟的支持下,斧头帮成立了,不曾想斧头帮竟会成为黄金荣、杜月笙的强敌之一。

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当时最有权有利的蒋介石,人手一把斧子,打遍了上海滩十里洋场。

1936年,王亚樵被戴笠暗杀于广西梧州,可他死后,他的一帮兄弟又去哪了?又做了些什么呢?

在电影《功夫》中,斧头帮被描绘成无恶不作的帮派,所以很多人则认为斧头帮的人都是该死的。

可实际上王亚樵所带领的斧头帮并不像电影里的那样穷凶极恶,王亚樵本人更有些侠义心肠,所以他所带领出来的兄弟也沾了他的义气。

当时成立斧头帮也是本着为穷人出气,因此斧头帮成员也越来越多,甚至达到了10万人左右。可难曾想,这10万人也保不了王亚樵的命。


有关于王亚樵的几个手下!

民国几大风云人物,自然离不开戴笠。王亚樵的死也是戴笠一手造成的。提到王亚樵的死,就要说一说余立奎了,因为王亚樵的死和余立奎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他的妻子协助戴笠杀害了王亚樵。

余立奎是斧头帮成立之初的骨干成员,并组织过多次暗杀事件。在王亚樵死后他被国民党军统抓捕,遭到长期监禁直至1948年才释放。

之后任南京分布民革常务委员,回到安徽后任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直至1967年去世。

而为王亚樵负责政治工作的是余亚农,余亚农与王亚樵在庐州军政分府相识,参加了王亚樵所组织的讨袁护法行动。

此后成为王亚樵组织中的成员,余亚农曾为上海爆炸案亲自制作炸弹,不幸炸弹爆炸。余亚农受伤多处,还因为此事被拘留3月。


在王亚樵死后,余亚农去了延安。1938年,余亚农被任命为皖北人民抗日自卫军第5路指挥,参加抗日战争。

后来余亚农回到了安徽老家经商,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做了安徽省副省长。于1959年,余亚农病逝。

在众多兄弟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还是华克之,曾用过几十个化名,又出身于世家,很难想到他会成为一名抗日英雄。

因为刺杀汪精卫,曾被悬赏10万大洋。在王亚樵死后,华克之也去了延安,见到了毛泽东。1939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进行过多次秘密行动,曾在军统特务的监视下,将周恩来的信送到宋庆龄手中,并将回信安全带回。

解放后因一些冤案蒙羞入狱,平反后平凡的度过余生。1998年1月逝世,终年96岁。

在王亚樵众多手下中,还一位曾是合肥市首任市长,他就是郑抱真。同样为斧头帮骨干的他,做出过一件最有影响力的事情,刺杀“国舅”宋子文。

1932年他曾参加过淞沪会战,曾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重光葵,白川义则等日本主要人物,震惊中外。


▲郑抱真

在王亚樵死后,郑抱真回到了老家,继续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参加新四军,为抗日力量做出了伟大贡献。1949年解放后,任命为首任合肥市市长,1954年12月病逝于上海。

从以上几人的事迹来看,斧头帮并非电影里无恶不作的帮派,反而应是抗日志士所聚集之地。

在王亚樵的带领下,他们都为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奉献过,牺牲过。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值得后人所崇拜与学习。


史之策


一位伟人评价: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不检点,大事不糊涂。被评价的人是王亚樵。

王亚樵,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是李鸿章家乡人。

1921年,上海一个大资本家恶意拖欠工资,一名安徽工人前去讨要工资,反而遭到毒打。

王亚樵听说后,怒火中烧。他立即到铁匠铺打制了100把斧头,带领100名热血大汉,每人手提1把锋利的斧头,跑进资本家的公馆里。

资本家被吓得索索发抖,不停地赔礼道歉,并当场支付了工人工资。

这件事轰动了上海滩,王亚樵的斧头帮声名鹊起、名闻遐迩。

王亚樵的斧头帮原来是替穷苦人民出气、撑腰的,日寇发动一二八事变、侵占上海后,王亚樵的斧头帮转变成铁血锄奸团,专门刺杀日寇、汉奸。

日本决定于天皇生日在上海举行庆祝活动。王亚樵组织人员进行爆炸、暗杀。

1932年4月29日,日本庆祝活动如期举行。王亚樵派遣的特战队员引爆炸弹,日本军官共死伤13人,臭名昭著的白川义则当场殒命。

上海人民对王亚樵无比尊敬和崇拜。

因为不接受蒋介石多次拉拢,又与共产党接近,蒋介石命令戴笠除掉王亚樵。

迫于形势压力,1936年2月,王亚樵偕郑抱真等手下人员逃亡广西梧州。

戴笠知道王亚樵对下属关怀备至,命令特务将王亚樵部下余立奎绑票,关进南京监狱。

戴笠命人重金收买余立奎的小妾余婉君,余婉君联系王亚樵,有重要事情需要见面。

1936年10月20日,王亚樵来到约定房屋,埋伏的特务快速向他脸上撒了很多生石灰。

王亚樵双眼被烧,身中5枪,又被刺3刀,当场身亡。特务为了迷乱罪证,残忍剥下王亚樵的脸皮,杀死余婉君。

一代英雄王亚樵没有死在日寇的枪口,却惨遭国民党的毒手。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最著名的几个干将都去做什么了?

余亚农

1936年8月,余亚农到延安联系反蒋事宜,受到了周恩来热情接待,毛泽东亲自为他饯行。在他返回梧州时,王亚樵已被特务暗杀。

1938年春,余亚农任抗日自卫军第5路指挥,与彭雪枫合作抗击日寇。1938年冬天,余亚农被国民党逮捕。

经过爱国人士营救获释。余亚农回到淮北经商、耕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余亚农在上海加入民主同盟。

1949年,余亚农与中共地下工作者一起在宁、沪、芜间进行策动起义活动,以协助大军渡江。

解放后,余亚农担任中共重要职务,最高担任安徽省副省长一职。

1959年,余亚农去世,享年72岁。病危时,余亚农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郑抱真

1936年王亚樵在广西梧州被军统特务杀害后,郑抱真回到家乡寿县组织抗日武装。

1938年秋,率部参加新四军,历任游击纵队纵队长、联防司令部司令等职务。

在抗战的长期艰苦岁月中,郑抱真为抗战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后,郑抱真担任首任合肥市长、安徽省政府第一秘书长等职务。

1954年12月,郑抱真病逝于上海,享年57岁。

余立奎

安徽肥东人。

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判处死刑,遭到监禁直至1948年获释。

1950年,任民革南京分部常务委员。

1951年余立奎回到安徽后,先后担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副秘书长。

1967年逝世,余立奎逝世,享年78岁。

华克之

王亚樵被暗杀后,华克之独来独往、天马行空。

1938年秋,华克之见到党的领导人廖承志和潘汉年。廖承志委派华克之到上海了解日、伪、蒋三方面的情况,由潘汉年直接领导。

在潘汉年的领导下,华克之完成了许多重大任务。

经人介绍,华克之成为周佛海的座上客,获得很多蒋、日、伪的情报。

由于华克之的智慧,新四军获得了大批军用武器和物资。

解放战争期间,华克之为我党完成了许多难以想象的重大任务。

解放后,华克之继续为党工作。

1955年,华克之受到潘汉年案件牵涉,被关进监狱。

在监禁期间,华克之精神异常,将筷子捅进自己的眼窝,眼球都掉出来了。经过抢救,保住一只眼睛,另一只失明。

1979年,华克之找到廖承志,冤案得以平反昭雪。

1998年1月7日,华克之逝世,终年96岁。

亚樵的手下都是具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人士,他们毕生从事爱国活动。

我家距离王亚樵家的村庄只有9华里,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讲王亚樵的故事,很受感动。


岳飞的飞


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一手创立了上海滩赫赫有名的斧头帮。在抗战时期,他以斧头帮为基础,组建了“铁血锄奸团”,他们策划用装在开水瓶里的定时炸弹把日本派遣军司令长官陆军大将白川义则炸上了西天,令上海的日伪军高官胆战心惊。在上海连名震一时的青帮头子黄金荣和杜月笙也要让他三分,甚至蒋介石、汪精卫、宋子文等也险些死于他手。他是名副其实的民国第一杀手,他无所畏忌,惹恼了蒋,1936年10月在广西梧州被国民党特务刺杀。他死后,他的手下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在王亚樵死后,斧头帮立刻处于群龙无首状态,最终解散,这个民国时期最大的暗杀集团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中的一部分人继续投入到了抗战的事业中。今天,我们重点介绍王亚樵手下四大金刚的结局。郑抱真之前在斧头帮负责联系、行动及武器保管,先后参与庐山刺杀蒋介石、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等惊天暗杀,1932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参与策划轰炸日军旗舰出云号、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1936追随王亚樵前往广西梧州,躲避军统追捕,不久,王亚樵遇难。在王亚樵死后,他回到自己的安徽老家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他率部参加新四军,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4年12月病逝于上海,享年57岁。

余立奎负责军事,在王亚樵死后,由于1935年在香港参与刺杀汪精卫,被抓获,1936年被引渡,后被国民党政府长期监禁到1948年被得以释放。后来,一直从事社会主义建设,1967年去世,享年76岁。

余亚农负责政治,在王亚樵死后,他组建抗日武装,从事抗日事业,因与新四军交好而被国民党所恶,被抓到监狱,后来经多方营救而出狱。在解放战争中,策划国民党军队起义。在建国后,从事社会主义建设。1959年去世,享年72岁。

民国史上有一个神秘的百变刺客,用的化名至少有几十个,而他的真名其实叫华克之。作为斧头帮的四大金刚之一,华克之负责锄奸。在王亚樵死后,他遭到国民党和日伪的追杀,他奔赴延安,投身到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中,并且他立下了“七不”誓言,以此来激励自己。1938年,他被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多次出生入死,深入虎穴,完成很多艰巨的任务,为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社会主义建设。1998年,96岁的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王亚樵、斧头帮的四大金刚以及其他斧头帮帮众也罢,他们在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是具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人士,毕生倾心于爱国活动,值得后人的敬仰和钦佩。各位,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