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的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是枪管内径还是弹头直径?

柒月星空


枪的口径不是直接根据枪管的内径或者是弹头直径来确定的,其实弹头的直径反而要稍微的大于枪的口径,具体解释下面会提到,先来解释枪的口径,大家都清楚,今天的枪械基本上都是线膛枪(喷子除外,当然,使用独头弹时可换带膛线的枪管),也就是

枪管的内壁上都有膛线,其中凸出来的线被叫作“阳线”(凹下去的则是“阴线”,其实“凹”和“凸”是相对的,有凸就有凹),而两条正对的阳线之间的直线距离,则被叫做“阳径”,如下图所示,同时,这个“阳径”的数值就等于该枪口径的数值!

▲膛线和“阳径”

▲阳径和口径

所以,简单来说,枪械的口径其实就是两条正对的凸出来的膛线间的距离,但不能直接说口径是枪管的内径,因为这个内径可以是阳线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阴线之间的距离,至于子弹弹头的直径,则是要稍微大于枪械口径的,也就是比枪管的阳径要大一点,为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弹头经过枪膛的时候,弹头外壁能够“压进”膛线面,使得弹头能够自旋(膛线的作用就是使弹头自旋,有一个轴向稳定性,即陀螺稳定原理)以及保证发射时的气密性,大家想想,假如弹头的直径刚好等于甚至还小于膛线的阳径,那么发射药产生的高压燃气是不是就会从凹进去的阴线和弹头外壁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气密性不好,子弹的威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弹头上的膛线挤压痕迹

因此,由于弹头的直径实际上是要稍稍大于枪械口径的,所以,当子弹被击发的时候,弹头其实是从枪管内硬生生被挤出来的,而不是滑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从弹头就会和膛线互相挤压,所以,被击发过的弹头外壁上都会有很明显的膛线挤压痕迹,如上图所示!


哨兵ZH


其实如果将上面提到的口径换算成英寸,那么基本上就都是整数了。7.62mm转换成英寸就是0.3英寸。同样,12.7毫米的子弹换算成英寸恰好是0.5英寸。甚至406mm的舰炮其实就是16英寸。这些数值都很“整”。


但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并不能完全解答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这一个说法。因为还有两种枪支的口径没有说呢!

第一个就是 毫米,不是刚才说毫米了吗?刚才说的毫米是英制单位转换的国际单位。有没有直接用国际单位的呢?当然有了——9毫米。这个口径是奥地利当年制造鲁格弹的时候弄的口径。奥地利当年使用公制单位,又比较特立独行,因此就弄出了一个9mm的口径。后来大家一试用发现这个口径的子弹好用啊。就陆续沿用了这个9mm的口径。但是这里要说一点就是9mm弹和口径很相近的 .38英寸弹药还是有显著的区别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口径,虽然相差并不很大。


第二个就是——#号。这是一种经常用在霰弹枪上面的口径。多少多少号还是来自于很早的铅弹。是指一磅的铅,可以融成多少粒铅球。如果只能融成一粒那么就是1,如果能融成12粒那么就是12。这些铅球的直径就是霰弹枪的#号。霰弹枪的枪管内可以放入的最大号的铅球就是霰弹枪的口径了。


其实还有一种口径的设定方式,注意这个是设定并不是规定。就是让口径有特殊意义,其实就是拍脑门。例如我们的5.8mm口径。当初设计的时候啊就说了为了纪念我们的解放军,就将口径的后两位数字定成了八一(81)。这就是5.81口径了,但稍微有点丢人的事情是——当年我们的加工机床最大加工精度是0.03mm因此根本做不出准确的5.81mm,后来这个事情不了了之,最终叫做5.8mm了。

再如我们的82迫击炮并不是国际上营级迫击炮相对通用的81mm,而是82mm。也是当年我们的负责人想了一个妙计加大一毫米,我们能打敌人的弹药,但敌人打不了咱们的弹药。——智慧之所在了。


最后再仔细说下线膛枪的口径,我们都知道线膛枪使有来复线的。

所以在线膛枪上口径就有了很多猜测,是子弹的直径?还是枪管的直径、还是膛线的距离……

其实线膛枪的口径是同一切面内两条相对的阳膛线的直线距离。

再稍微说下弹头的直径,线膛枪的弹头直径略微大于口径。

所以才可以做到射出后随着膛线旋转并不泄露火药气体。多出来的部分其实都嵌入到阴膛线上了。


军武数据库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其实要搞清这个问题并不不难,做一个实验就可以得到答案:拿一颗7.62mm手枪枪弹的弹头往79式冲锋枪的塞,这时候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弹头根本塞不进枪管里!这个实验说明枪械的口径是根据枪管的内径定的,而不是子弹的直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子弹要造得比枪管口径大一些呢?我们都知道弹头的飞行动力来自于子弹内的发射药,当发射药被点燃时释放大量高温燃气作用于弹头尾部,而此时的弹头直径略大于枪管,高温燃气只能从枪管里的膛线溢出形成高压状态,在高压燃气的推动下弹头外壳质地柔软的铜发生变形,尺寸被挤压发生变化,子弹开在枪管内加速运动并飞离枪口。简单来说就是子弹是被挤出枪管的,因此出膛以后的子弹都会发生变形,这也是警察在侦破枪击案时能根据子弹压痕来辨别枪支的原因,同时也是弹头外壳必须用黄铜来制作的原因。下图为警察正在观察一颗7.62mm步枪弹的弹头,从弹头不匀称的压痕上来看,这是一支膛线已经出现严重磨损的枪械所发射的。

枪管的内径就是枪械的口径

在滑膛枪时代,枪管的内径就是枪械的口径,然而现代枪械的枪管都刻有数条膛线以提高子弹飞行稳定性,这时候枪管的内径疚出现了两种,即凹槽的直径与凸槽的直径,那么究竟哪个才是枪管的口径呢?枪管里下凹的部份称为阴线,凸起的部份称为阳线.。一般而言,枪械的口径应是从膛线的阳线到阳线的距离,但是例外太多,已成不了一个原则。比如说.38和.357是一样的口径,只是一个量的是阳线到阳线的距离,一个量的是阴线到阴线的距离。当然,两者的弹头长度有所不同,而口径却是一样的。阴线的深度在现代的枪管中大部份是在0.004(0.1毫米)到0.006(0.15)英寸之间,但是阴线和阳线的形状却又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枪管的制作过程是先在枪管坯上加工出符合要求的内径,然后再拉出膛线,因此枪管口径一律被视为拉膛线前的尺寸,即阳线,所以我们所说的枪械内径指的就是枪管内凸槽与凸槽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的尺寸就是枪械的口径。下图为放大的狙击步枪枪管,它有7根膛线。

子弹直径略大于枪管内径的原因

我们就以著名的AWM狙击步枪以及所使用的.338 Lapua Magnum拉普.马格南子弹来例举,AWM狙击步枪的口径为.338英寸(即8.6毫米),该枪的枪管实际内径在8.58~8.6mm之间(加工时难免出现的公差配合),全弹长3.34英寸(84.8毫米),弹头直径.338英寸(8.59毫米)。可见AWM狙击步枪所使用的8.6X70mm拉普.马格南狙击弹的弹头直径刚好与枪管内径吻合或者略大于枪管内径(只有高精度狙击步枪才能加工到这种精度,一般的自动步枪绝对做不到搞好吻合,只会略大)。也只有在弹头直径略大于枪管内径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子弹被挤出枪口”的效果,起到让子弹飞行姿态和飞行弹道稳定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射击精度的效果。当枪管内径大于弹头直径时枪械是无法保证射击精度的,因为缺乏了枪管的紧密约束,弹头咋枪管内的运动状态就已经非常不稳定了,出膛以后更加“肆无忌惮”地乱窜。比如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由于缺乏武器装备,使用日军的铁轨钢来做为步枪枪管材料,结果这样的枪管寿命只有400发,击发超过400发以后枪管将被严重磨损,这就是八路军在战斗中总是打不中鬼子的原因。下图为.338 Lapua Magnum拉普.马格南狙击弹的图纸。

不仅仅是枪械的弹头直径大于枪管内径,身管火炮同样如此,为了提高射击精度,同样要求炮弹的直径略大于炮管内径。然而火炮毕竟与枪械不同,所发射的炮弹动能强大,万一制造公差过大,炮弹被击发却没有离膛那就麻烦了,轻则火炮身管因此报废,重则发生炸膛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把炮弹造得略小于炮管内径,然后在炮弹身上加上一条用黄铜做成的弹带,炮弹的弹带就起到了放大炮弹尺寸的作用。下图为虎门炮台上晚清军队从德国引进的240mm克虏伯大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炮口卡着一颗炮弹,由于当时还没发明弹带,火炮的炮弹尺寸必须造得略小,而且每一发炮弹的尺寸都不一样,比如从第1发到第100发的直径为239.5mm,第101发到第200发为240mm,第201发到第300发为240.5毫米,以此类推直到第500发的炮管寿命。可能是但是清军炮兵拿错了排好序的炮弹,原本应该使用239.5mm的炮弹却错用了240mm的炮弹,以至于开第一炮时就出现了这样尴尬的情况。


兵器知识谱


火枪的装备也改变了战争的模式,战争模式也由冷兵器转化为热武器,所带来的伤亡的也进一步增加。随着在战争中的使用,枪的种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手动枪支发展为半自动枪支,再到如今的自动枪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杀伤力也不断增加。

对军事稍有了解的朋友就会发现,所有的枪支类型口径都不是整数,通常都是7.62毫米、5.56毫米、14.5毫米等,那为何不将枪的口径直接设置成整数呢,这样还方便好记?

其实枪口的口径是由子弹所决定的,最初欧洲人在发明枪支时,枪口口径都是按照英制单位来计算,口径都是采用英寸为单位。

在制造子弹的过程中,子弹的外形尺寸是采用钢还是采用铅,是用来伤害敌军为主还是打击军事物资为主,目的不同从而研制的子弹口径也就不同。在研制子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来决定子弹的弹头形状,有时一些子弹的直径相差一毫米,杀伤力都会相差好几倍。

现在使用的基本是线膛枪,枪管内有膛线,凸起的为阳线,凹下的为阴线。口径指的是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阳径(凹下之间的叫阴径,不要想歪)。

英国用英制长度单位标示口径,即零点几英寸(1英寸换算公制25.4mm),12.7mm、7.62mm、5.56mm换算过来分别是0.5/0.3/0.22英寸,其他国家也就随了英国了,谁让他国力强呢。

虽然口径跟人家走了,但叫英寸还是别扭,所以欧洲国家和中国等国一般用公制长度单位,也就是毫米标示口径。

也有不信邪的,历史上还出现过些非主流的口径,比如日系的6.5mm、德系的7.92mm、部分国家的8mm、华约的5.45mm、中国的5.8mm,这些都是研制国根据实际情况,经过严格的论证与实验才确定下来的,与当时国情、形势相符。(谢@章易大神提醒,6.5mm弹的确不是说日系,荷兰、意大利、俄国、德国都有研制,说法不严谨,特提示。)

当然也有被强行改正的,比如战后英国经过论证,决定继续使用7.7mm口径步枪弹,但美帝以军事趋同性为借口,强制整个北约国家统一口径,于是英国万分痛苦的随了侄子的口径。

 首先枪管的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一看例如7.62mm 12.7mm 5.56mm这些数值有零有整的。因此就会觉得在口径上学问很大的感觉。

  

  其实如果将上面提到的口径换算成英寸,那么基本上就都是整数了。7.62mm转换成英寸就是0.3英寸。同样,12.7毫米的子弹换算成英寸恰好是0.5英寸。甚至406mm的舰炮其实就是16英寸。这些数值都很“整”。

  但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并不能完全解答口径是根据什么定的这一个说法。因为还有两种枪支的口径没有说呢!

  第一个就是 毫米,不是刚才说毫米了吗?刚才说的毫米是英制单位转换的国际单位。有没有直接用国际单位的呢?当然有了——9毫米。这个口径是奥地利当年制造鲁格弹的时候弄的口径。奥地利当年使用公制单位,又比较特立独行,因此就弄出了一个9mm的口径。后来大家一试用发现这个口径的子弹好用啊。就陆续沿用了这个9mm的口径。但是这里要说一点就是9mm弹和口径很相近的 .38英寸弹药还是有显著的区别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口径,虽然相差并不很大。

  

  第二个就是——#号。这是一种经常用在霰弹枪上面的口径。多少多少号还是来自于很早的铅弹。是指一磅的铅,可以融成多少粒铅球。如果只能融成一粒那么就是1,如果能融成12粒那么就是12。这些铅球的直径就是霰弹枪的#号。霰弹枪的枪管内可以放入的最大号的铅球就是霰弹枪的口径了。

  

  其实还有一种口径的设定方式,注意这个是设定并不是规定。就是让口径有特殊意义,其实就是拍脑门。例如我们的5.8mm口径。当初设计的时候啊就说了为了纪念我们的解放军,就将口径的后两位数字定成了八一(81)。这就是5.81口径了,但稍微有点丢人的事情是——当年我们的加工机床最大加工精度是0.03mm因此根本做不出准确的5.81mm,后来这个事情不了了之,最终叫做5.8mm了。

  再如我们的82迫击炮并不是国际上营级迫击炮相对通用的81mm,而是82mm。也是当年我们的负责人想了一个妙计加大一毫米,我们能打敌人的弹药,但敌人打不了咱们的弹药。——智慧之所在了。

  最后再仔细说下线膛枪的口径,我们都知道线膛枪使有来复线的。

  

  所以在线膛枪上口径就有了很多猜测,是子弹的直径?还是枪管的直径、还是膛线的距离……

  

  其实线膛枪的口径是同一切面内两条相对的阳膛线的直线距离。

  再稍微说下弹头的直径,线膛枪的弹头直径略微大于口径。

  

  所以才可以做到射出后随着膛线旋转并不泄露火药气体。多出来的部分其实都嵌入到阴膛线上了。


铁杆军迷


不是根据弹头。而是根据枪膛内一条阳线与其正对阳线的距离

比方毛子莫辛纳甘的膛线如下,他的枪管口径是.300 英寸(7.62mm),所以它是7.62口径

但它的弹头直径实际上是7.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