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书法明码标价“四尺十万”有错吗?

孙涛


从2002年的500元每字到2017年的4元万每字,贾平凹的书法价格可以说一路飙升,堪比房价,但是作为一个作家他虽然擅长写字,但远没有达到专业书法家的水平,怪不得很多书法家喊话贾平凹:不要在书法界搅局了。是的,这圈已经够乱的了。

网上有一张图片,作家贾平凹俯在书画案上写字,背后凌乱的墙上挂着一幅警告,内容是这样的:

敬告 十七年元月始,书法:四尺十万,四尺斗方或三尺七万,匾牌一字四万。



四尺作品10万元、三尺作品7万元、题写牌匾一个字4万元,这个报价在当时书法市场低靡的情况下是可以秒杀全国绝大部分书法家了,甚至可以赶超部分明清、民国书法家,这么高的价格应该买到一幅什么样的作品呢?我们来看一下贾平凹先生的书法作品。


有人说贾平凹没有经过专业的书法训练,但是看他的书法还是有一定的功底的,也并不是自己随心所欲书写的,也是临摹过古代的书法字帖的,从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书法用笔有一定的古法基础,参考了魏碑体以及章草的用笔,写的还是很厚重的。

但是这种表面的形式也掩盖不了他的作品的大框架其实是建立在他日常手写体的基础上的,其字体框架源自他平时的手写体,在此基础上加上了魏碑和章草的笔意,加上书写日久,笔力增强,形成了他自己的独具特色的贾平凹特色书法。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有别于专业书法家的,专业书法家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风格,而贾先生则在自己书写的基础上套上古人的外衣。这二者在技术含量上是不一样的,其最终的价格也不同。所以,很多书法家觉得贾平凹的书法卖贵了,不值这个钱。


更有一些网友扒出了他以前写的一幅错字,贾平凹在为安昌村傅作义将军题写的牌匾出现了错字,把“故里”写成了“故裏”,繁体字使用出现了错误,遭到很多网友的吐槽,其文化人的标签又被去掉了一层。

虽然书法家喊话贾平凹的书法太贵了,但是这个事实却无法改变,书法卖的那是字,是名气而已,即使标价如此之高,估计贾先生那里也不乏登门求字者,甚至拿着钱也未必会有门路当面请他书写。

这也反映出当今书法交易市场的一个弊病,作品的价格看的不是作者的水平,而是其在社会上的名气、地位和影响力。

比如我们熟悉的小品王赵本山也非常喜欢书法,据说他痴迷书法到了通宵达旦练习的地步,在2014年成龙的生日晚宴慈善拍卖会上,他的一幅手书《心境》竟然也拍卖了200万元的高价,令网友和书法爱好者瞠目结舌。

赵本山《龙飞凤舞》拍卖92万元

但是随着本山大叔推出舞台,不在央视表演小品,其价格可以说是一落千丈,从200万一幅作品,到无人问津,在苏州举办的一场名人字画拍卖会上,赵本山的一幅作品《望庐山瀑布》500元起拍,拍卖师两次喊价,竟然无人举牌,最后以流拍告终,这差距也太大了。这次卖的可不是名气而是作品的水平了了。真是成也名气败也名气啊。

无独有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刚获得诺贝尔奖之时,他的一个字可以卖到10几万,一幅书法作品有时候轻松破百万,但是随着名气不断的消减,其作品价格也断崖式下跌,几十万的作品成了几千块,连梁宏达都说这是一场书法泡沫。

莫言书法

去年10月份莫言发微博称要举办一场个人书法展,结果消息一出,网上骂声一片,莫言不得不发长文解释一通。

老梁说的没错,现在书法市场存在很多泡沫,真正有水平的书法家都有着本职工作,或者考教授学生挣一点微薄的学费讨生活,而那些书法名人则一字千金,但是既然是泡沫,总有破的一天,潮水退了,就会知道谁在裸泳。

这也告诉我们,投资书话不能只看名气,最好自己要懂书画,不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本想着升值,却成了废品。


不二斋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来探讨!

贾平凹,作为著名作家,是和路遥,陈忠实等作家同时代的人,然而到了现在,讨论得最多的反而不是他的文学作品,而是他的书法。



名人或者文人的书法总是能特别地引起关注,例如莫言,在去年举办了一次书法展,虽然他在之前的声名一直都很谦虚,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觉得他的书法不是书法,而是所谓的名人书法。

而现在说贾平凹的书法“四尺十万”的明码标价是否有错,我觉得这不是错不错的问题,是一个买卖双方自愿的问题。


早在十多二十年前,贾平凹的书法价格就很高,他随手写的一幅字也能卖几千甚至是几万,到他那里求字的人踢破门槛,据说他那个时候就已经明码标价,但依然挡不住前来求字者。这说明贾平凹的字历来就很欢迎,至于原因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吧!

据说后来他经常到一家饭馆吃饭,没带钱时就写一幅字,后来这家饭馆不在了,一问才知道,饭馆老板将贾平凹的字卖了,卖了一个更大的地盘做饭馆。贾平凹的字受欢迎程度和价格可见一斑。

对于书法作品明码标价似乎并不妥当,因为书画作品的买卖也如同其他商品一样,价格是行情决定的,而不是某一个人明码标价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双方自愿也就无可厚非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


存希斋书法


书法家的作品本身就是艺术品,作为艺术品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这是无可厚非的。有些艺术品甚至是无价的,你比如王羲之的任何一件书法作品,拿到现在都是无价之宝,因为没有真迹。时代更迭过程中导致遗失,只有临作、摹本或者拓本。这些就已经弥足珍贵了,更何况真迹。

贾平凹的书法作品首先是作为商品存在的,其次才可能是艺术品,究竟是不是艺术品有待时间检验。作为商品他的书法作品是有价有市的,他的价值是市场决定的。销售理论告诉我们,一件商品能不能成交,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有需求,二是具有货币购买力。满足这两个条件,既可以买卖。

书法艺术品是个特殊商品,他同事具备二重属性。一是具有商品属性,使得它可以买卖;二是它还同时具有收藏属性,作为收藏属性的艺术品,扩大了它的使用功能。

贾平凹先生的书法作品被市场认可,首先是因为他作为一名作家被认同。如果他并没有因为写小说而名噪当代,只去售卖书法作品,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名人效应是他书法作品有价有市的基石。抽离了作家身份而独立存在的书法家身份,一定是支撑不住他的价值的。退一万步讲,即使有人赏识,润格也不会高的离谱。

再一个,人们挣相购买贾先生的书法作品,其实更多是出于对未来价值的预期。他们相信先生的书法作品在未来会有更大的升值空间,出于投资心态的考量,是人们购买的关键。

历史上买卖自己书画作品的艺术家非常多,你比如齐白石。他对自己的作品就有明码标价,而且童叟无欺。更有意思的是,他本人还自书了“润格、启示、告白和说明”。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艺术家。

综上所述,贾先生要卖字,我们拦不住。卖的多与寡都没错,自有人愿意为他的艺术而买单。正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半涂先生


从本质上来讲,书画作品是具有艺术价值的特殊商品,既然是商品,自然就会被推向市场进行交易,而明码标价恰恰是商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给他的书法明码标价“四尺10万”并没有错,符合“存在即是真理”的现象。从古至今,名人字画一直是受人追捧的特殊商品,它符合所有商品的价值属性。

每个商品是生产者用心血凝结的成果,要交换别人的成果,必须付出成本。我们在生活中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东西都是明码标价,需要它们时,必须掏出相应的银子去购买,难道给售货员或店老板微笑一下,人家就会给白白赠送?是压根不可能的事情。

以我的理解,人们现在纠结的不是贾平凹的书法能不能明码标价的问题,而是值不值“四尺10万”的问题。因为在许多人看来,贾平凹书法的标价实在是太高了,比起许多著名专业书法家的润格也不遑多让,让许多旁观者难以理解,也让不少书法家产生了酸葡萄心理。

抛开贾平凹的书法水平高低不谈,他标价这么高是有他的道理或者苦衷。

贾平凹是当代汉语写作领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文学界的地位已经不容置疑。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写作以来,到如今,他已经笔耕40余年,总共留下了《浮躁》、《废都》、《秦腔》、《古炉》等16部长篇,以及数以万计的散文、诗歌、评论、中短篇,可以说,他是当代作家中非常高产的作家。为了保持这样的创作效率,维护自己在文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贾平凹必须压缩其它事情来完成写作。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作家在有生之年奋斗的终极目标,若能染指,注定要名垂青史。贾平凹与莫言在国内当代文学界的地位不相上下,尤其是看到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完全可以角逐这个文学皇冠后,对贾平凹的诱惑很大,因此,这些年贾平凹不断委托别人翻译自己的作品,目的是为了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进而冲击诺奖。

保持这样的心态和计划,注定要使他对文学之外的事情看淡。

但由于他的名气实在太高,以至于购买其书法的人络绎不绝,他的工作室常常门庭若市,为了打发这些人买字影响到他的写作时间和文学野心,贾平凹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高书法润格,设定一定的门槛,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写作自由,让购买者知难而退。

但现代人追捧名家墨宝的心劲太高,即使贾平凹设立这样高的门槛,还是挡不住购买者的热情。

所以,就出现了贾平凹书法价格一年一涨的一幕。可以说,贾平凹是被动上涨书法价格的。

为了打发买字人打扰自己写作,贾平凹这些年不断采取一些措施,2016年底,他在工作室写下的两段话非常有代表性,一段话是:2017年元月始,书法四尺十万,四尺斗方或三尺七万,牌匾一字四万。

另一段话是:

官也罢,民也罢,男也罢,女也罢,认钱不认官,看人不看性。一手交钱一手拿货,对谁都好,对你会更好。你舍不得钱,我舍不得墨,对谁也好,对我尤甚好。生人熟人来了都是客,成交不成交请喝茶。

许多人在没有成名之前都挖空心思想着成名,真正成名了,名人也有名人的烦恼,这就是贾平凹目前的真实写照。


鸿鹄迎罡


贾平凹的毛笔字,是包装成书法的商品,既然是商品,就受到供应的影响,需求的影响,品牌的影响。

你买一个大品牌的服装,包包,需要很多钱,其实际价值并不值那么多,为什么没人说呢?

因为除了使用价值以外,还有品牌的价值在内,买奢侈品其实不为了用,为了装点门面,装逼而已。

贾先生的字也是一样,买者为了脸上贴金,有面子,那么多钱都值。

其他名人字画也一样,从品牌价值来说,十万甚至更多都值。

因为它是名人所写,有品牌的,这就够了。


青木溪谷


他标100万都没错。如果你写一个条幅,你爱标多少标多少,这都没有错。唯一的问题是,得要有人买。没人买,你就标1亿又有什么用?现在有些事情说不清,字写公正了说是印刷体。写的叫人一看就想吐的却被人捧上了天。我想,贾平凹的字好不好我不加评论,因为我自己写不了毛笔字,没资格评论。以我这样一个书法盲的欣赏水平来说,我觉得他的字比起有些“大师”写的乱七八糟的“乱书”要好的多,什么都不论,只强调一点,贾平凹的字再怎么难看,起码你还认得,不像王冬龄写的所谓“乱书”,你连认都认不得,它就是再便宜,你买来有什么用?


万古荒原


一毛钱我也不要


渭水垂钓人788


哪天得罪税务局的人一查一翻腾,就老有所归了。


hr56002


瓜锤子货,问瓜锤子问题!

贾平凹,他自己标一千万一平尺也没有问题,也没有错!但是,小编朋友,请记住但是来咧!但是,这只能暴露出来贾平凹这一个老农民老流氓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写黄颜色小说的流氓),贪得无厌,爱财不要脸的丑陋贪婪脸目罢了噢?如今的社会,有卖米田共(糞)💩的家伙,就有喜欢吃米田共(糞)💩的家伙。贾平凹就是众多卖米田共(糞)💩商人中的其中一员。只是贾平凹卖的米田共(糞)💩确确实实太臭,就连那些个特别喜欢吃米田共(糞)的家伙都难以接受。这足以证明贾平凹先生制造的米田共(糞)💩真的是太臭太臭了,让米田共(糞)💩者忍无可忍了噢!😀哈哈哈,😀哈哈哈……。




用户3613403861720


他钱不够花,要卖字也可以,这不犯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