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德說法
1894年甲午海戰,如果清朝三大水師齊上陣,那還是照樣慘敗。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去了也是炮灰。
南洋水師至甲午戰爭前,實力僅次於北洋水師。有巡洋艦、炮艦等十七艘約二萬噸。
南洋一直是湘系的地盤,北洋是淮系的地盤。清廷因為政治需要,也樂意給他們兩個搞矛盾。沈葆楨認為應集中力量防衛京師附近的渤海,因此每年海軍共計400萬兩白銀經費,南洋的那部分全部優先給予了北洋水師,多拿錢的李鴻章居然在之後兩三年內未曾購買新式鐵甲艦,海軍經費經常挪為他用。
即便後來收回這筆錢,由於歷任督撫對海軍認識的滯後,南洋水師的發展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也只有四艘蚊炮船和五艘"落後的巡洋艦"稍有戰力。
福建水師在十年前的中法馬尾海戰中已經遭到重創,幾乎全軍覆沒。就算福建水師還在,實力僅僅是26艘各類戰艦鐵肋木殼船和兵商兩用船,鐵肋木殼船即圍護結構都是木製的。
馬尾海戰開戰七分半,福建水師主力戰艦全部被擊沉, 最後的兩艘魚雷艇被清軍岸上炮臺擊毀。“但見敵放一炮,我沉一船”。在先進的法國裝甲戰艦面前完全被壓著打。
其實還有個廣東水師,僅有的三搜鐵肋木殼大船就在威海參戰,廣甲,廣乙兩艘被擊沉,廣丙被日軍繳獲。
其他艦船都是幾百噸的炮艦,不要說北上增援,出海都是難事。整個廣東水師一起上,戰鬥力還不如一條鎮遠艦。
甲午海戰前清朝海軍實力
海戰爆發前,清朝海軍由北洋、南洋、福建、廣東4支艦隊組成,共擁有大小艦船78艘,魚雷艇24艘,總噸位83900噸。
日本海軍編成常備艦隊和西海艦隊(甲午海戰時合編為聯合艦隊),共擁有艦船31艘,魚雷艇24艘,總噸位61373噸。
單看總噸位和艦艇數量,清朝海軍是超過日本,排名世界第九,而日本排名第十一。不過按最重要的艦艇性能和先進程度,日本明顯佔優勢。
要整個四大艦隊合併,噸位和艦艇量才佔優勢。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面對的可是日本海軍所有軍力。
北洋水師除了“定遠”和“鎮遠”2艘七千多噸的鉅艦外,其餘10艘艦船排水量全在3000噸以下。
反觀日本聯合艦隊,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戰艦外,期餘9艘戰艦排水量全部大於3000噸。
日本軍艦性能佔優勢
日本聯合艦隊性能有多好呢?我們可以從戰艦機動性、火炮口徑、速射炮和彈藥四個方面的差距來分析。
機動性
首先北洋水師艦船速度慢,機動力遠不如日本聯合艦隊,機動力差對於海戰可是致命傷,很大程度上決定戰場主動權。
機動性差對於海戰中排列陣型、搶佔有利攻擊位至關重要。在戰鬥中“欲追則可追之,欲退則可速退”。
日本聯合艦隊所有艦艇航速普遍高於北洋水師最快的致遠艦和靖遠艦航速18節。
北洋艦隊的平均航速為每小時15.6海里,日本聯合艦隊為每小時19.4海里。
火炮口徑
當時的海戰,艦船裝備的主要武器為火炮和魚雷發射管。其中最主要的殺傷武器還是大口徑火炮,日本佔優勢。
裝備的大口徑火炮數量比較(150mm口徑以上),中日之比195:268。
速射炮
日本艦隊裝備了大量速射炮,北洋海軍的速射炮數量為0,只有舊式後膛炮,被火力傾瀉式壓著打。
北洋水師普遍裝備的是克虜伯150mm後膛炮和210mm後膛炮,射速為1發/分鐘,“定遠”和“鎮遠”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鐘才1發。
日本聯合艦隊裝備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為8~10發/分鐘。
據《鴨綠江外的海戰》記載:日本軍艦“獨佔彈注如雨之利”。
北洋艦隊的水兵就是在冒著這樣猛的火力下堅持裝彈射擊的。
彈藥問題
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所攜帶的彈藥只有半個基數,戰前百般催促下還是沒有供應上來,其餘用減三裝藥的教練彈代替。
假如說北洋海軍擊中日軍的炮彈能夠全部爆炸,戰況就可以大為改觀了。
不光是海軍,清朝陸軍大炮也普遍打出去不炸。
對日本人最有威懾力的“定遠”305mm主炮,當時居然只有3發榴彈,前後主炮各1發,剩下的1發靠猜拳決定歸誰。
炮彈正中日艦,但就是沒爆炸,這是北洋官兵的過錯嗎?
魚雷正中日艦,但居然從艦底而過,這是北洋官兵的過錯嗎?
清朝的海軍官兵在海戰中已經奮勇盡力,在海戰中命中率甚至要高於日軍。
必輸的海戰
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艦幾乎都是新艦,艦齡不超過5年。
反觀北洋水師,自1888年建立之後,建設工作鬆懈,到戰爭爆發時艦齡都已近10年。
到現在,居然還有蠢貨責備北洋水師輸在丁汝昌使用以“人"字陣型接敵戰術。雙方的火力差異如此懸殊,採用什麼陣型對敵都是白搭。
日本聯合艦隊本隊的速射炮讓“人”字陣型中間的鎮遠、定遠兩艘亞洲鉅艦中彈三千多發,擋住如此多的輸出。若不是這兩艘軍艦的裝甲堅固,恐怕已經沉沒。
丁汝昌的戰略意圖是以鎮遠與定遠號為進攻的矛頭,高速衝過低命中區,然後在近身發揮重炮火力和撞角的船首對敵戰術。
實際上,選擇這種戰術也是因為北洋水師的船隻大多都是老船,火力配置以船首為主,側弦火力有限,所以才選擇了能夠發揮最大火力戰術,兩者的因果關係是很明顯的。
總而言之,甲午海戰失利,輸在朝堂上,輸在清政府腐敗無能,不能簡單的責怪北洋水師的官兵,就算清朝四支艦隊組成混合艦隊上還是輸。
譜寫歷史長歌
不能,甲午戰爭的戰敗,不是多幾條船,多幾個人就能獲勝的,在說南洋、福建還有幾艘船可以支援?
南洋水師已盡全力
甲午戰爭中,南洋水師的主力艦隊都在北洋,在1894年南北洋水師聯合操練時,南洋水師包括旗艦在內的所有主力艦都北上參加了北洋的聯合操練軍演,然後李鴻章以中日關係緊張為由,將南洋旗艦廣甲、主力艦廣乙廣丙,還有一些魚雷艇留在了北洋。相當於南洋水師幾乎所有的主力艦支都是參加了甲午戰爭。
再看南洋最先進的廣甲艦,還是木質鐵刻艦支,戰力也就相當於是北洋三流艦支威遠級別的,可想而知,南洋水師的其餘艦支實力如何,能有北洋超勇揚威級別的就不錯,就是能南洋水師全部傾巢而出,也就是送經驗而已。
福建水師無能為力
福建水師早起1884年,中法戰爭中就已經全軍覆滅了,連船政學堂和軍港都被夷為平地了,所以甲午戰爭中,福建水師能愛莫能助。
再說了,甲午的戰敗,是國家的戰敗,不單單是艦隊的戰敗,沒有積極民主的中央政府,就是再來兩個定遠艦兩個鄧世昌,甲午最終的結果還是戰敗的。
曹老師xixi
即使把北洋海軍、南洋水師和福建船政輪船這三支艦隊加起來,也無法贏得海戰。當然肯定是有所裨益的,而且戰術上運用得當的話,可以對戰爭起到相當有利的影響。
南洋水師“南琛”號巡洋艦,該艦無裝甲防護,生存力較弱,但火力和航速對比日本二線軍艦仍有一定優勢
“保民”艦,該艦專為長江巡防設計,出海作戰能力較差
南洋水師能夠出海作戰的軍艦共計6艘無防護巡洋艦,其中“開濟”、“寰泰”、“鏡清”、“保民”是福建船政建造的,“南琛”、“南瑞”是德國建造的。這6艘軍艦除了“保民”是千噸級,其他5艘都是二千噸級的姊妹艦,建於19世紀80年代,航速15節(甲午時必有下降),各艦裝備10門上下的120-210毫米火炮,沒有裝甲防護。
福建船政輪船早在中法戰爭就已經全軍覆滅,不過那些軍艦就算留到甲午戰爭時期也沒有多少戰鬥力了。唯一能夠出海作戰的只有一艘“福靖”號魚雷炮艦,和廣東水師的“廣乙”、“廣丙”是姊妹艦。
南洋水師參戰的最大作用就是通過襲擾日本本土,調動日本海軍主力回援,為北洋海軍創造有利戰機
也就是說,南洋、福建的軍艦,都不能與日本海軍中最精銳的本隊、第一遊擊隊軍艦匹敵,也就和第二游擊隊的無防護巡洋艦差不多,對付第三游擊隊的舊式木殼巡洋艦和第四游擊隊的炮艦沒問題。
日本海軍留在後方的軍艦大多戰力較弱,性能不如南洋水師的軍艦
所以,對這些軍艦最好的使用方法,就是破襲日本海運線和騷擾日本海岸,就像日俄戰爭中沙俄海參崴分艦隊那樣,時不時到日本沿海擊沉幾艘日本商船,而日本海軍的第二、三、四游擊隊軍艦最多,性能卻不如,這樣日本勢必將最精銳的第一遊擊隊“吉野”、“浪速”、“高千穗”、“秋津洲”回本土,也就等於大大降低了北洋海軍的壓力。
如果北洋海軍能夠乘第一遊擊隊調走的良機與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本隊決戰,也許能佔點便宜,當然要想完敗本隊還是很難的。
兩江總督張之洞,他上任後經過對南洋水師的瞭解,非常失望,認為其完全沒有出海作戰能力。所以甲午戰爭後,張之洞接收了大批被革職的北洋海軍軍官進入南洋水師進行整頓
而且上面所說的這些計劃,只是一個理想化的狀態。南洋水師管理不善,長期在吳淞口內停泊,一年都難得出海一次巡邏,戰鬥力極差。所以歷史上光緒帝要求南洋水師北上支援北洋海軍時,兩江總督張之洞說只能由北洋海軍派官兵來接收軍艦,如果讓南洋水師自行北上,那些王八蛋一定會為了避戰把軍艦故意觸礁的。但要接收這些軍艦,至少需要一千多人,北洋海軍一共才不到四千人,大東溝海戰又損失了一千多人,實在抽不出這麼多人來,也就無法接收。
實際上騷擾日本本土的計劃確有提出。1895年1月14日,總理衙門給張之洞發來光緒帝的上諭 :“有人奏倭人全師而出,國內空虛,若以水師搗入其境,或遊弋其各島,使彼有內顧之憂,而我得抽薪之計等語。著張之洞、唐景崧會商辦法具奏”。甚至有人稱,曾自告奮勇赴長崎、神戶、橫濱等處偵察,發現長崎沒有防備。但張之洞以“船薄行遲,炮無新式,將弁難求,實無大用”為由,認為南洋水師“斷難出洋”。
所以南洋水師不會參戰,前面的假設也就是鏡花水月,無法實現了。
海軍史研究會員
福建水師
老佛爺說:重建福建水師個球,老孃沒錢!
公元1884年8月22日,法國東京艦隊偷襲停泊在馬尾軍港的福建水師,此役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從此再也未能恢復往日氣象。從當年“大清國”第一現代艦隊淪為了只能緝拿走私、運輸糧食的海岸艦隊。
所以,不是福建水師不想支援北洋,而是座下的船不給力。還不如多抓幾個走私販掙多點銀子,自力更生,不拖累國家。
南洋水師
不是不想去,而是以前說好的,南北兩邊每邊有200萬兩銀子,結果李中堂大人忽悠我們沈葆楨大人,將每年400萬兩銀子都拿去建了北洋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連個仔都沒見到。還有李中堂的北洋水師,軍費開支歸由海軍衙門負責。可我們南洋的軍費是朝廷負責,以及鹽稅和查抄走私輔助的。
之前左宗棠大人為了開”朱家山河“水利工程時,抽走了百萬兩軍費;開戰前兩年李中堂大人又跟戶部尚書翁同龢打官司。翁老說:皇上(光緒皇帝於1889年)前兩年結婚,朝廷花了400多萬兩銀子,戶部的倉庫的老鼠都快餓到要搬家了。所以李中堂後來就跟翁老一起建議停了兩年銀子(軍費),攢夠了好給老佛爺辦好生日什麼趴體( party)的。
這兩年來,南洋就上次劉坤一大人強硬點,從李中堂那爭(討)來了幾艘”蚊子炮船“之外,南洋已經好多年都沒有新船了。而且連軍費也停了兩年,差點連緝拿走私的煤錢都掏不出,只能靠這風帆遊蕩在海面上守株待兔,逮住一個算一個。
北洋久不久就去日本長崎做個“美容保養”,南洋只能靠福建船廠來維修。李中堂大人還經常調侃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清”國朝廷!
又吵了……就不能好好說話嗎?(多好啊,繼續吵啊,你們不吵,咱家怎麼敢睡覺)。
這件事啊,朝廷真的也很難的,當初若不是長毛鬧得慌,朝廷也不會陷入今天這樣的局面、(當年太平天國起義,八旗廢的、綠營爛的,只能靠你們這些漢人了,本來祖制就說漢人不可信了,結果你們還來個南方互保,讓朝廷丟盡了面子和銀子)。
戶部尚書翁同龢,怎麼也是帝師呀。你們怎麼能這麼說他老人家呢?(相互碾壓吧……最好黨爭到死,這樣咱家才能吃得下飯)。
那個……額!南洋水師啊……朝廷再想想辦法,一定要以大局為重……現在北洋沒了,就靠你們了。可是朝廷現在這樣子,賠款都還沒著落吶,要不這樣,李中堂不是很老了麼!等他老人家去見……那個時候,咱“大清”就把廣東水師、北洋水師、福建水師跟你們南洋水師合併了,那個時候你們南洋實力最大,你們做抓啡人(粵語,話事人、領導的意思),由你們來管理巡洋艦隊;那些小船,咱們成立個長江艦隊,如何?
福建水師:領導,我反(對)……
朝廷:坐下……
福建水師:哎!
這時候,北洋水師在角落出弱弱發出聲音:這次黑鍋誰背?
“大清”朝廷惱羞成怒扭頭看了過去,只見北洋水師身後那幾個彪形大漢(陸軍),立馬將眼光飄向四下,只見南洋水師將手中的煙遞給北洋,嘴裡還說著:“哥,聽說過幾日有批花旗國的貨要到上海,可否分些給兄弟呀。”北洋:“好說好說。”
而福建水師雙目無神,嘴裡還在唸叨著:“就這樣完了?怎麼也要保住福州船政局呀。”
朝廷收回了目光,瞄了瞄身邊的翁同龢,那頭白髮,一看就是好多天沒有抹上桂花油了。真的苦了老爺子了。
就在朝廷沒了心思之事。只聽到屋外的革命黨叫囂著:”慈禧修園子,不給海軍軍費……“
屋內的各派勢力眼前一亮,相互間對了一下眼神,然後迅速看向各處。
現實的”大清國“
上面只是調侃式想告訴諸君,現實的大清國早在太平天國時已經要亡了。曾國藩和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漢臣的救了而已,可後面的大清國內部派系林立,若真的是聯合作戰,聽誰的指揮?
北洋?李鴻章的淮軍還是從湘軍分出去的,論資排輩論到他們?(看實力?沒看到論資排輩嗎?)。而且估計真的聯合作戰,等統一好意見,由誰來指揮時,估計京城早就淪陷了。
而這些派系的出現,其實也是清廷最希望的,也是它一手造成的。
而且當時確實有人提議由南洋趁機封鎖日本。可是南洋不願意啊,一好久沒見餉銀了,都是靠自己緝私和自籌的銀子,二、前幾年都忙著賺錢,哪有時間訓練,南洋也怕還沒到日本就拋錨在海上了。
同時,當年起先湘系的劉坤一是準備派南洋北上的,可李鴻章看不上南洋,估計也是南洋的軍艦性能實在進不了李中堂的眼。到了大東溝戰敗,李鴻章病急亂投醫想讓南洋北上,南洋這方面就不大願意了。
估計也是北洋都敗了,他們上去又有什麼用,再說了北洋一敗了,那麼多運輸生意訂單蜂擁而至,忙不過來(當時的國內大部分武器、機器都是靠外運而來)。
所以別老想架空了,“大清”國到了那個時候其實需要的不是救命藥,而是一場徹底的革命。
純屬調侃!若有雷同那是不可能的事。
史之為用
不直接回答你的問題了。直接說一個甲午海戰戰敗後的小故事吧,可能你就能知道其他水師會不會參戰了,就能知道即使他們都參戰的話中國會不會贏了,就能知道我們輸的是什麼了。
———甲午海戰戰敗,中國北洋水師多艘戰艦被日本俘獲,其中包括廣甲號和廣乙號等由廣東省的資金購買的戰艦。這些船被日本俘獲後,廣東巡撫寫了一封公函給日本,大意是:這些廣字號戰艦不是李鴻章的,只不過是我們借給他用的,你們跟李鴻章打仗不要弄壞我們的船,現在打完了,趕緊把船還給我們廣東吧。
據說日本人收到這個信,笑得像電影美人魚裡聽到鄧超報案的文章和他同事
永遠都存在
應該能贏吧,可左宗棠這個吃瓜群眾眼中的民族大英雄,見死不救,坐視北洋滅亡,好在慈禧老佛爺面前爭寵。
黃河208409052
決定戰爭的勝負有2種,其一,戰爭思維;其二武器裝備。其一決勝作用,其二相輔相成。亞洲第一,並且北中南3支艦隊,首尾相顧,有遼闊的海域縱深,可隨時奔襲日本本土,也可佯奔日本土卻途中回頭夾擊這麼多可制勝因素,實戰表現的像個幼童,
戰時思維低能。戰前只抱怨戰艦問題多,沒有腳踏實地在現有基礎上維護保養戰艦,以發揮戰艦最大效能,期中必有瀆職,貪腐。本來只鏽個螺絲帽,被說成發動機報廢,如此這般。好端端的戰艦好似一堆廢鐵,官員也如廢人,活著就行。勝負已分,就差把敵方軍旗插到己方陣地而已。所以十個艦隊也敗。徒勞。
夜不陽
- 清末各地的封疆大吏把自己搞的海軍當成自己的私軍,不願意將自己苦心經營的水師送給別人,只有廣東水師因為當時兩廣總督是李鴻章的哥哥所以將廣東水師的3艘巡洋艦派到北洋參戰。
- 北洋水師佔據了大部分的海軍軍費,南洋和福建的軍艦基本上都是木殼軍艦(福建水師基本上是福建船政自產自用),各方面性能都不如北洋水師的進口軍艦。
柚子愛游泳
就算全部參戰也贏不了!
因為裝備比日軍落後,加上缺乏操練,就好比十個小孩也打不過一個大人一個道理。
據說清軍當時有的炮管裡裝填的大都是過期的炮彈,甚至有的裝的是沙子。當時晚清各政治利益集團互相掐架,明爭暗鬥。勉強湊一起也無法凝聚戰鬥力。
唉!實為懸殊擺在那。
所以我們國家現在大力發展海上軍事力量,航空母艦還要多造幾艘哇!
荊山遊子幸捷
我認為!中日甲午海戰是關係兩國生死存亡的戰爭,所以說既然打就要打贏!誰都輸不起!既然說一定要打贏就得拼盡全國之力打贏戰爭!大清當時還有一個很有戰鬥力的福建水師,可以走東南直奔日本老巢,我想如果大請用上福建水師歷史或許會改寫。中日甲午戰爭,大清輸在缺少戰爭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