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曹操是三国中最突出的一个人物,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文韬武略,精明无比,是著名的奸雄。如果三国中没有他,整个三国都会黯然失色。

他手下谋士众多,英雄云集,灿若明星。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呼风唤雨,震惊朝野,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可是,这样的人,居然也有严重失误的时候,那就是,他死前没有除掉司马懿,最终导致后来司马氏篡权,鸠占鹊巢,重蹈覆辙,失去了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江山。

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曹操这么精明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失误呢?我们先看看他的为人。

曹操,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世之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历史事实。曹操发挥了杰出的才干,“官渡之战”灭了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是不可否认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个诗人。“建安三曹”(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学的领跑者,是领路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是曹操最能代表他的为人处事原则的一句话,为了这句话,他杀害了好朋友吕伯奢全家,以绝后患,很残忍,也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

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他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孔融、杨修、崔琰等这些对曹操有极大贡献的手下也尽死其手。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表现了他是个十足的奸雄,眼里揉不得一点沙子。

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有很多学者公开发表言论和观点,认为曹操如何英雄,是多么杰出,为他开脱,我觉得,那是很不负责任的,我认为,他虽然有历史功绩,但也并不是说他没有一点瑕疵。

《武帝纪》注又引《世语》: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武帝纪》注又引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这些都说明他是个及其残忍的人,有人格缺陷,或者说有人格障碍。

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为了以绝后患,他杀了很多人,不管是和他出生入死,为他卖命的孔融、杨修、崔琰,还是与他对手,是政敌的河北袁绍,西凉马腾,甚至刘备在他手下时也差点被他杀死,但如此精明的人,却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司马懿。

关于司马懿,有资料记载: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举他为上计椽。时曹操正任司空,听到他的名声后,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见汉朝国运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为丞相以后,始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司马懿在曹操手下任职,小心谨慎,勤勤恳恳,“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建安二十四年(219),当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怂恿曹操自立为帝。曹操说:“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司马懿说:“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晋书·宣帝纪》)。当时曹操手下的门阀官僚拥汉者尚多,为曹操所深忌,而荀彧、崔琰等著名人物都因对曹氏代汉有异议而不得善终。大概司马懿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早就表示支持曹操,因此曹操才对他由猜忌逐渐转为信任。
曹操进封魏王后,升任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时司马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晋书·宣帝纪》),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所以关系一直很好。
此后,司马懿更是常谋国事,多出奇策。不久,司马懿转为丞相军司马。他指出荆州刺史胡修粗暴,南乡(治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骄奢,都不应驻守边防,曹操未予重视。

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襄樊战役”中,徐晃击退关羽后,曹操嫌恶荆州及附近百姓,想把他们都迁走。司马懿认为:“荆楚轻脱,易动难安。关羽新破,诸为恶者藏窜观望。今徙其善者,既伤其意,将令去者不敢复还”(《晋书·宣帝纪》)。曹操从之,没有移民。藏窜逃亡者果然都复出归化。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朝野危惧,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内外肃然。

后来,司马懿掌握了军权,灭了大将军曹爽,独揽大权,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马懿去世,再后来,他的儿子司马昭篡权,他的孙子,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当了皇帝,是为晋武帝。

曹操知道三马食槽,为何没杀了司马懿?

司马懿为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宣帝纪》),曹操知其“有雄豪志”(《晋书·宣帝纪》),闻他有狼顾(身不动而回头看)之相,把他召来,先让他朝前走,然后让他回头看。司马懿居然能脸正朝后而身仍不动。又曾梦见三马同食一槽,醒后很不高兴,对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晋书·宣帝纪》)。于是便想予以处置,亏得曹丕跟司马懿关系好,常常保护他,才得以幸免。

曹操精明一生,为了扫除政敌和对手,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子孙的江山,他杀人无数,他看透了很多人,也看透了很多事,什么阵式没见过,为什么他就没发现司马懿这个“老狐狸”呢?可惜,他死前没除掉司马懿,这是严重失误,最终葬送了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让人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