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二戰中,提起德國海軍,大家最多注意的應該就是德國海軍的U艇部隊。相比於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戰果寥寥無幾,德國海軍的U艇部隊則戰果頗豐。這就給了人一種印象,那就是U艇可以為德國贏得大西洋上的海戰。然而大西洋海戰的結果卻不如德國海軍想的那樣順利,反倒是U艇部隊全面敗退。那麼德國U艇部隊的狼群戰術,到底是一個明智之舉,還是戰爭的最大敗筆?其失敗原因又在呢?

一、一戰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海軍就曾大肆採用潛艇展開攻勢。當時德意志帝國海軍因為被英國皇家海軍困於港口之中,加之日德蘭海戰又未能達到突破英國皇家海軍封鎖的目的,因此採用潛艇這一新式武器對英國的海上交通線展開破壞。

事實上,對於潛艇實際作戰效果,德國海軍心裡是一點底都沒有的。在當時而言德國潛艇部隊的表現並不優異,儘管在1914也曾派出潛艇部隊對英法的商船和戰艦展開攻擊,但是因擔心造成歐洲為此出現大規模反德浪潮,故而採取的是“有限制潛艇戰”。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不過在日德蘭海戰失敗後,潛艇部隊就成了德意志帝國海軍手裡最後一張底牌了。部分海軍將領用偽造的潛艇作戰記錄,宣稱如果採取“無限制潛艇戰”的話,那麼德國在六個月內就能擊敗英國。於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從1917年起逐年增加潛艇兵力,力求在通過破壞海上交通困死英國。

在1917年初德國開始採用無限制潛艇戰,全年共擊沉了協約國約2556艘船隻,總噸位為573萬噸。在這個損失數字裡英國佔了一半,考慮英國一年的造船噸位為270萬噸,那麼這個損失數字已經與英國新造船隻噸位相當了。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時任英國第一海軍大臣(也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總參謀長)的海軍元帥約翰·傑利科在1917年4月就在對英國海軍大臣的彙報中,憂心忡忡的表示:“諸多歷史向我們證明,如果戰爭中的戰略是以沒有保障的交通線作為根據,那麼其結果必然是十分不幸的。在這種情況下,遭至慘敗的命運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目前的政策正在直接導致走向戰爭的失敗。如果我們不願去考慮這一點,那我堅信戰爭必然以我們的失敗告終,而英國的人民將會被德國人餓死。”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英國皇家海軍的反應也十分迅速,針對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所帶來的的危險性與破壞性,英國皇家海軍一方面在北部海域(大西洋東北部的邊緣海域)、多佛爾海峽和奧蘭託設置水雷攔阻線,一方面吸取了法國海軍的護航經驗——法國海軍組在德國展開“無限制潛艇戰”後,迅速組建了有效的護航力量為運煤船隊提供護航,這讓其運煤船隊的損失下降到0.19%。通過上述措施——尤其是護航制度的運用,協約國的船隻損失數字開始降低,德國的潛艇損失數字則開始上升。最終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在1918年徹底宣告失敗。

二、二戰納粹德國的破交戰術

在間戰時期,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擔任潛艇艇長的魏瑪德國海軍中校卡爾·鄧尼茨思考了潛艇戰術的未來。彼時德國海軍的海軍學說是基於美國軍事家阿爾弗雷德·馬漢的《海權論》一書,主張結合水面艦隊與潛艇部隊一起打擊敵國海軍艦隊。在鄧尼茨眼裡德國海軍的傳統學說也已經不適用於未來。畢竟德國海軍的力量就算重新發展,也未必能超過英國皇家海軍,甚至難以比擬法國海軍,正面對決無異於死路一條。他相信德國海軍必須將以往的艦隊形式從水面艦隊改成潛艇部隊,戰略是主張攻擊相對於作戰艦隊要好對付許多的商船船隊。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對此他有一個自己的理論,他指出英國是一個資源十分貧瘠的島國,其本土所需的物資基本都需要從海外殖民地運到本土,藉以維持本土的生產運作和民眾的日常所需。在當時英國每年所消耗的物資中,石油的75%、鐵礦石的88%、銅的95%、鉛的99%、小麥的89%、肉類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賴進口,每年的海運物資總量超過6800萬噸,每天航行在大海上的英國運輸船多達2500艘。

如果能夠這些商船船隊摧毀殆盡,那麼就能迫使英國因為物資匱乏而無力繼續戰爭。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當然他沒有忘記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中,僅以自己所指揮的單艘潛艇去攻擊有護衛艦保護的運輸船隊,結果導致了潛艇反被攻擊,自己也成了協約國的俘虜。有鑑於此,他認為單一潛艇的攻擊方式已經不能適用於未來的海戰,若繼續此舉勢必將重蹈上次大戰的覆轍。

按照他的計劃:潛艇部隊應首先以單艘潛艇或是偵察機進行巡邏,若是發現敵方商船船隊時先不要攻擊,而是一邊跟蹤商船船隊,一邊向總部通知通商船船隊的航行路線、規模、護航艦數量等資訊。同時再以無線電通知鄰近潛艇集結起來埋伏商船船隊。當商船船隊進入攻擊範圍內就將其包圍並展開攻擊。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卡爾·鄧尼茨的計劃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潛艇部隊所奉行的“狼群戰術”的雛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因為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潛艇數量不足,所以未能執行此計劃,轉而採取單艘潛艇遊弋獵殺的方案。

儘管未能採用鄧尼茨所規劃的狼群戰術,但是納粹德國戰爭海軍仍舊在戰爭初期——1939年9月至1940年3月,共擊沉盟軍222艘商船,764766噸物資,而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僅損失18艘潛艇。通過戰爭初期的表現,戰爭海軍的潛艇部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而破交戰術和狼群戰術也就成了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主要策略。

三、破交戰術的得失利弊

事實上,此時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就自己的破交戰術是採取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派出水面戰艦採取單艦遊弋,另一方面則派出潛艇部隊對敵方船隻展開獵殺。前者因為派出的是如斯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或是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的主力艦船,所以僅有驅逐艦和輕型巡洋艦護衛的商船船隊難以做出有效抵抗。

後者則因為新型的U型潛艇行動隱秘且破壞力又十分強大,缺乏新型反潛設備的護航船隻難以捕獲其方位而遭至損失。尤其是1940年6月法國投降後,納粹德國戰爭海軍因為可以使用法國港口,所以納粹德國海軍的活動範圍得以進一步擴大。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從1940年7月到12月這段時間,被德國戰爭海軍稱為“第一段美好時光”(First happy time)。這是因為英國皇家海軍大部分被抽調回本土,嚴防德國對英國本土發動登陸作戰。所以在這個階段,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潛艇活動數字增加了25%,而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潛艇部隊所獲戰果也十分豐富,共擊沉了英國和中立國船隻噸位149254噸的戰果。

此時希特勒對於潛艇部隊十分信任,反觀水面艦隊則戰果寥寥不說,還損失了許多船隻——包括德國新銳戰列艦“俾斯麥號”戰列艦。有鑑於此,希特勒對水面艦隊失去了信任,轉而開始將潛艇部隊作為了重中之重,加大了潛艇的生產,並採取了鄧尼茨所推崇的狼群戰術。該措施效果十分明顯,尤其是在1942年1月至8月的“第二段美好時光”裡,德國海軍擊沉了同盟國船隻約3317044噸之後。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納粹德國海軍的破交戰術和狼群戰術並非完美無缺的,第一段美好時光和第二段美好時光都存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建立在對方缺乏防備和兵力不足的情況下

比如說“第一段美好時光”,英國因為將大量艦船抽調回本土,所以每個商船船隊僅有一艘軍艦護航,這顯然不足以保護整個船隊。“第二段美好時光”也是因為美國海軍準備不足,護航船隻匱乏和反潛機性能不佳而導致的。可當同盟國海軍力量上升,尤其是大量新式反潛設備和反潛飛機投入後,這種損失也就被遏制住了。反觀德國的損失數字則進一步上升,究其原因在於德國水面艦隊無力與同盟國海軍水面艦隊交戰而導致的。

德國海軍引以為傲的狼群戰術,到底為德國帶來了勝利還是失敗?

事實上從這裡我們可以找一個例子作為對比,那就是美國海軍對的日本展開,力求削弱日本戰爭潛力的破交作戰和協同攻擊群戰術(Coordinated Attack Groups)。日本和英國同為島國,資源貧乏且同樣依賴海外向本土輸送物資以維持生產和民眾日常生活所需,故此美國海軍對日本採取了與德國相同的戰術。因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需要與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展開作戰,所以不能將全部力量投入護航作戰,這就讓讓美國海軍的潛艇部隊得以任意行動。

在美國潛艇所裝備的MK14魚雷存在問題情況下(引信存在問題,經常無法引爆),美國潛艇仍舊可以取得極大戰果的原因。反觀納粹德國的戰爭海軍,則因為水面艦隊的弱勢與早期分散投入而造成的劇烈損失,導致在戰爭中後期都無法與同盟國海軍對抗,因此由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潛艇部隊所發起的破交作戰與狼群戰術,最終也只能落得一個失敗的結果。

結語

事實上,我們可以認為納粹德國戰爭海軍的破交作戰失敗,並非是德國潛艇部隊不夠優秀,重點仍舊是在於水面艦隊的疲軟和無力。因為海軍最終是要依靠正面作戰摧毀敵國海軍主力,奪取和控制制海權來贏得戰爭的。單單依靠潛艇發起破交作戰雖然一時可以獲取優勢,可一旦對方緩過勁來,那麼戰爭的形勢就會頃刻逆轉。而納粹德國也正是因為其過分沉醉破交戰,而導致其水面艦隊無法奪取制海權,最終徹底輸掉了戰爭。

參考文獻:《我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戰略》

《我的生平》

《十年與二十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