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聯盟都叫歐盟?為何說東盟不可能複製歐盟的成功?

靜夜史


放眼世界,各大洲差不多都有自己地區聯盟性質的國際組織,佔據著本地區絕對的話語權和絕大部分經濟、貿易量。但各自的發展程度和在國際上的地位卻不盡相同。比如——

歐盟(歐洲聯盟)和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土地面積、人口總量大體相等,歐盟卻是世界的最大經濟體,28個成員國大部分是發達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東盟土地面積和人口總量都比歐盟略大(東盟總面積449萬平方公里,人口6.42億;歐盟總面積432萬平方公里,人口5.13億),但GDP卻不到歐盟的6分之1(歐盟18.75億美元,東盟2.95億美元),而且東盟各國發展也極不均衡,貧富差距巨大,國際影響力還不如一些地區大國,存在感越也來越差。近年來,在加強地區合作,朝著一體化方向邁進的同時,東盟也在努力加強和深化與世界大國的合作,促進了地區繁榮。但與歐盟對世界政治、經濟的影響相比,還是相差甚遠,根本沒有可比性。


針對這一現狀,個人認為,這其中存在著非常複雜的歷史和現實的因素。比如,歐洲是現代科學和工業的發源地,有著數百年的科學技術底蘊和雄厚的工業基礎,而近代以來,東南亞各國卻逐漸淪為英法等國的殖民地。歐洲列強的掠奪給東南亞人民帶來的是災難,而不是發展。

二戰後,大傷元氣的歐洲列強為了避免再次受到戰爭的傷害,迅速統一了思想,認識到了“團結就是力量”,他們成立了歐洲委員會這個泛歐組織,其實也就是為了應對潛在的戰爭威脅,而報團取暖。這個時候,擺脫了英法殖民的東南亞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的殖民主義者,以及新興的世界超級大國為了爭奪霸權,再次把戰爭強加給了東南亞人民。

也就是說,東南亞人民的獨立意識是戰後才逐漸形成的,是他們經過與列強的長期鬥爭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才爭取到了獨立地位。由於被殖民的經歷不盡相同,鬥爭的方式也是形式各異,致使他們受到的戰爭傷害程度不一,所以東南亞各國在報團取暖的意識上遠沒有歐洲國家強烈。這是其一。


其二,歐洲的戰後復甦得益於意識形態頗濃的馬歇爾計劃。美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受到兩次世界大戰破壞的世界大國。馬歇爾計劃對歐洲的資源整合、戰後重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歐洲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與歐洲不同的是,獨立後的東南亞各國,除了依靠自身的潛力在發展,冷戰時期得到的援助都帶著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這種色彩的副作用就是制約了後冷戰時期的發展,他們之間沒有形成歐洲那種互相依存的“血肉”關係。

其三,也是至關重要的,就是老牌帝國的作用:英法德號稱“歐洲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無論是對世界局勢的影響、話語權和經濟體量,都足可以和世界任何一個大國相抗衡。加上意大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水漲船高,這些國家就成了歐盟的靈魂。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不斷整合,歐盟已經實現了貨幣與相關政策、制度的統一和人員往來的自由,使歐盟看起來就像一個整體。

東盟缺少的就是沒有一個地區強國可以勝任領頭羊的角色。印尼雖是個人口和領土大國,但由於歷史和人文等因素,影響力還不如一個歐洲二流甚至是三流國家。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受美國影響較深,與其他國家之間有很難消除的隔閡。東南亞各國大都深受民族和宗教文化的影響,不同種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很難融合到一起。這就使東南亞國家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就使東盟這個早已過了不惑之年的國家聯盟,至今也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因此,東盟至今也沒有真正發展起來。而歐盟的成功有其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並非是簡簡單單的複製,東盟就會成為歐盟、非盟就會成為歐盟。互信是所有聯盟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東盟缺少這個要素,非盟、阿盟和美洲國家聯盟都缺少這一要素。現在歐盟擴容後,這一要素也正在消失,英國脫歐就是缺少對歐盟的信任,是歐盟產生裂痕的開始。也就是說,地域文化的影響和世界大國的影響,正在考驗著歐盟。

東盟要想成功,不是去複製歐盟,而是要走出自己的地區一體化的道路來。不是仿製的過程,而是探索的過程。


燕北林叢


根本不可能。歐盟有共同的價值觀,且主流宗教信仰所尊崇的神聖為耶穌。而東盟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也沒有主流宗教信仰。根本對立的價值觀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決定了東盟不可能如歐盟那樣最終融為一體。


草民879


聯盟是多個國家聯合成盟友,歐盟是歐洲國家聯盟,簡稱歐盟。東盟和歐盟的區別是國家發展結構相似,有共同的發展利益,相互合作可以報團取暖,速進經濟發展。


股痴69679734



BP蟲


意識形態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