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2002年春天,聊城正在對運河進行疏浚。我在閘口北運河河道里發現了這些明清瓷片。

現場出土地點自上而下大致分為四層。第一層為黑淤土,厚50釐米,有近代磚瓦、瓷片等。第二層為淺黑淤土,厚15釐米,包含物多是明清瓷片。第三層為黃褐色土層,發現一些元代瓷片。第四層為黑色淤泥,包含物較少。而發現的這些瓷片正是在第二層。

1289年,忽必烈下令開鑿會通河,自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安山西南,至臨清抵達御河,全長二百五十多里,建閘門31道。正是這條稱為“會通河”的河道,為聊城帶來明清時期數百年的繁榮。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林姓匠人作品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2002年,聊城閘口北運河出土的明清瓷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