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程序员有外包经历,面试就像有污点一样的存在?是这样吗?

我好上头


作为一名IT行业的从业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目前IT行业内有大量的程序员都有过外包开发经历,外包开发也是IT行业内的一种重要业务形式,所以程序员从事外包开发是比较常见的事情,也会获得技术上的持续提升。实际上,早期国内很多大型软件公司,都把外包业务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直到今天,很多大型软件公司也有大量的外包业务。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大量的程序员更愿意选择去互联网企业发展,一方面能够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另一方面也会获得技术上的提升,随着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目前大型互联网公司确实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

从近几年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去互联网大厂工作,这其中很多学生会选择从事包括算法岗在内的研发级岗位,这些岗位不仅有较高的薪资待遇,发展空间也相对比较大,而且由于大型互联网公司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所以大厂的研发环境也相对比较好。

对于应用级程序员来说,如果从事过外包开发也并不需要隐藏,因为很多外包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而且通过外包开发,也能够锻炼自身编写代码的规范性。当面试官对于程序员的外包经历表示质疑时,应该从三个方面做出阐述,其一是在外包业务中获得的技术提升;其二是通过外包开发掌握了哪些行业知识;其三是通过外包开发获得了哪些团队合作经验。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刘俊明


常见程序员外包

1、知名外包服务公司,类似IBM这类,这种外包程序员无论在专业技能收入水平上肯定是都比自由员工要高出很多的,人家过来是提供高端技术服务,自然这类程序员的外包经历绝对不会成为污点。

2、一般外包公司,这种外包公司目前还是比较多的,主要是为大企业提供人力外派服务,对程序员要求不高,主要从事基础代码工作,很少负责核心业务,技术能力各方面可能达不到服务对象自由员工的要求。

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像污点?

第一类公司程序员肯定不会觉得外包经历像污点,甚至会成为他们简历的亮点,那么问题主要会出在第二类程序员身上,往往他们服务的对象是较为知名的企业,如国内的阿里巴巴、华为等等,但自身就职的外包公司可能就没有什么名气了,所以简历中会出现一些避重就轻,含糊其辞的描述,到底是在大公司任职还是小公司服务,这种情况下在面试过程中就出现了自己不太愿意主动提及的话题。

我眼中的外包程序员

小十年互联网的从业经验,见过也合作过各种形式的外包,其实作为技术人员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身份的问题而困惑,背后还是技术实力的核心竞争力;大公司提供方案解决技术服务外派过来的人员日常工作中相当自信,表现出很强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经常是项目的核心人员和主导者;一般外包公司的程序员就技术而言可能与自有员工存在一定差异,容易出现被边缘化的情况,无法深入到项目核心,但我也接触过相当不错的程序员,非常积极主动,对于技术问题敢于沟通请教,很快融入到团队并在技术进度的同时经过转岗成为正式员工的情况不在少数。

一点心得和建议

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知识迭代非常快,程序员作为技术岗位,自身技术水平的保持和提升是你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并能跳脱出单纯的技术实现,能够从行业、产品、用户角度有更多的思考,那么你的职业生涯一定会有更多机会.


阿狸科斯


个人经历,外包基本是富士康模式,马化腾说中国没技术,外包就更加没有了了。大多外包讲求的是产出,没有了0-1。可能有研发类的,但是大多是业务实战类的。

外包是IT流水装配公司,讲求的是把人力尽量利用到极致,分工明确,信息安全重视,权限隔离。很多人做完了需求恐怕也不会知道整体的企业IT架构,数据怎么闭环的。硬件怎么架构的,全部中间件有哪些,如何配合工作的,整个调用链是什么,如何做到的系统安全,如何防入侵的。大多停留在一个节点上,前端只知道页面怎么来的,服务端只知道具体业务逻辑怎么来的,OS人员只知道写了那些脚本。在加上现在大企业IT整体架构都在甲方,系统依赖只有顶层设计者明白,外包只会按照仅有的相关资料明白有些需要邮件平台,有些需要全球附件平台,有些需要全球数据中心。最后离开了平台会发现,数据湖都做不出来。如果一个成熟的外包公司,连工程目录都可以一键生成,导致一个系统到底用了那些库或者jar都不明白,最后成了真真实实的搬砖者,按照需求设计方案设计,没日没夜的写着实现。最后发现,用的最多的组件几乎没有中国的,也不知道底层架构和原理。

有人说可以自学,因为技术都来自美国,可以去读源码,但是有大毅力的没几个,如果住的远的每天六点多起床,晚上11点回家,周末再来个24小时oncall.下班恐怕最大的习惯是瘫在床上睡。

所以,外包被鄙视是有原因的,选择路定了出路,选择了外包,就是为了安逸,不需要一个人去挑战技术,挑战高并发,挑战各种因为业务量引发的问题。业务决定技术。平台化,流水线模式可以让人安逸,最后会变成每天玩着别人玩剩下的东西。

当然任何地方都有个例,有些人确实牛,深入研究外包么有了一些专家级别的,DBA,EBS专家,甚至有些有了自己的专利。

总体上外包绝对不如研发,就像大专不如本科一样。现在各大外包公司在清洗专科生,这是自然规律,优胜劣汰。


JDIT过客


首先我想说:外包公司和外包经历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但是,关于外包在社会中也的的确确存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歧视吧。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值得探讨一下。因为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目前国内外包的环境,处境和状况。


为什么说程序员的外包经历在面试的时候,像污点一样的存在呢?其实,也不能算说污点,说污点有点严重,但是确实在面试的时候,可能不被太重视和待见。


我认为造成这种处境的原因应该有如下两点:

面试不上互联网公司的才去外包公司

大家就业选择的时候,肯定不会把选择外包公司当做第一选择,肯定会优先选择互联网公司,选择有自己产品的公司,选择大厂。认为在大厂,在互联网公司做自己的产品,跟公司自己内部的技术团队一起成长,开发项目才是最佳的选择,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最好的。


那么,只有面试不上大厂,互联网公司的人,才会被迫去外包公司工作。这样就容易给人一种错觉或者概念,那就是:去外包公司工作的人,技术不咋地,才会被迫选择外包的。所以,你在面试的时候,说自己是外包公司的经历的话,给人就感觉,你从外包公司出来的,能力肯定不咋地,这就被戴上了有色眼镜。

外包公司的活,没有技术含量

很多人感觉外包公司都有自己现成的模板,有现成的框架,你去了外包公司工作,无非就是各种功能的组合堆叠,直接使用现成的框架,调取各种现成的接口,每次都是在现成的东西的基础上,改改,迭代升级一下,换个皮肤就换了一个产品。干的活都是搬砖的,没有含量的工作。


感觉外包公司各种 API ,各种组件,各种框架都封装好了,你去了就是组装就行。所以,外包没有技术含量,你水平肯定不行。


这不有色眼镜就带起来了。给人感觉在外包公司工作就跟有污点一样。


外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

其实外包公司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还是有很多外包公司的工作非常有技术含量的,有挑战性的,而且在外包公司可能更加锻炼人,经历的项目多,业务逻辑和接触的行业比较多的话,对于一个程序员的长久发展来讲,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可以助力程序员积累开发经验的同时,能够积累一些行业软件的经验。



我感觉面试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不要带有有色眼镜,即使是外包公司出来的程序员,你有能耐把他们面倒,你通过面试技术来考验真实实力才行,而不是凭感觉。


非著名程序员


作为五年的老程序员,两年前,确实您说的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不过到了今天,已经非常少了,为什么会这样?下面是我的回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9140008867f68f261a3\

深漂程序猿大河


国内的软件外包公司不在少数,当然充斥着大量的外包程序员,普遍的在外包公司的程序员干的时间都不是很长,主要原因在于外包公司的程序员每个阶段做的工作不是很一样,而且做的项目也不是很一样,所以讲外包公司不是程序员很理想的去处,但是有过外包程序员在面试的时候有多少污点,这点倒不见得真实存在,毕竟造成做的项目比较杂和程序员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关系。

为什么很多人对于外包有不同的成见?

在外包公司归属感不强。外包公司性质上就是为各种客户提供技术服务,所以做的项目就是跟着客户的需求在走,标准意义上的项目开发,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开发,而且由于客户的种类不是很固定,外包程序员本身的出差次数也不在少数,所以很多外包公司的程序员做个几年就会换个真正做产品的公司去工作,起码一直在做一种或者一类的产品,这样非常有利于长期的积累,也更加容易做出系统化的产品,所以在外包公司的程序员大部分只是把公司当做一个翘板,在自身的技术能力能够达到开发水准的时候基本上就选择换别的企业了。

外包公司的一般框架版本更新比较缓慢。外包公司对于前沿技术的探索时间不是很多,以致于外包公司的框架还是使用的非常陈旧的,对于程序员跟进新的技术也不是很有利,毕竟从公司的角度的考虑,主要是现有的框架还能继续使用公司就不会考虑继续跟进,所以很多程序员在这个平台上做了很多年技术上跟进比较慢,这种与现实的环境还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外包公司待遇普遍不高。外包公司就是通过软件赚取利润,然后发工资给程序员从中间赚取差价,所以公司待遇普遍不高,外包公司的程序员来源主要是培训机构,甚至有些外包公司直接就开班培训技术人员,形成内部消化,这种模式在国内比较大型的外包公司里面用的比较常见,所以即使外包公司程序员不是很稳定,但是有大量的新手程序员补充进来,保证了外包业务能够顺利的进行,很多培训机构对外宣传的报班保证能够找到工作,主要推荐的企业大部分是外包性质。

对于常见的程序员来讲长期呆在外包公司的不是很多,一般是在里面干几年觉得技术差不多就换工作了,所以讲很多外包公司都是新手程序员的练手基地,而且在业内外包企业的名声普遍不是很好,程序员普遍的稳定性不高,从程序员的角度分析系统的掌握框架知识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找一家产品公司会更加适合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至于随着外包公司南征北战最后弄得精疲力尽,从程序员的角度考虑大部分人不希望在外包公司长期呆下去,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我是一个外包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我不觉得是个污点,因为我做了很多大型项目都是我们外包公司来做的,包含明星,国企,基金会的,为什么传统公司会感觉像污点我来解释一下:

1、很多认为外包公司为了赶工,代码质量差,代码的风格不好,可维护性差,其实这是错的,这恰好证明了该人员技术能力很强,

2、外包公司的项目一般都普遍小,但是这些还是取决于程序员个人啊,一个外包公司做的项目数量是传统公司的几倍,这种技术的适应能力多强?

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很多时候技术是没有可选的,我想说,传统公司不要看不上外包出来的,只是没有办法,这个还是要看个人的,能立足,执行力强的人谁不愿意要,别有这种想法。我每年面试的人很多,这个我不在乎,我在乎个人能力。


钓鱼人小陈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没有绝对的污点问题,有些公司在意,有些公司不在意,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实力,你就是去做外包也要有一定的能力,也不是想做就做的,外包也有面试,工作期间如果技术不过关也会被辞退,只是说外包公司门槛低,对学历,工作经历等并不是要求很严,最大的要求就是能干活就行。所以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出来的人,如果直接去甲方的公司,很大概率会被pass掉,而如果去外包公司,不管你是不是培训班出来的,只要你能做事,外包公司基本来者不拒,也不会要求其他的,所以慢慢的行业里很多都觉得,外包公司经历的,要么是技术比较低的,要么是培训班出来的,导致部分公司形成了一定的偏见。而实际上,外包的经历恰好可以作为一个工作经历的跳板,既能在此期间累积工作经验,又可以对自己的技术进行升级,为下一个甲方公司做准备。很幸运,本人自己正是这样经历过来的[捂脸],再重申一遍: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在乎外包的经历,所以大可不必太在意


流连忘返DAL


外包也看情况。同时无论外包还是做自己产品的,关乎的是你在曾经的团队里处于什么位置,是给其他开发人员打下手还是开发的核心人物。因为无论外包还是有自己产品的,遇到的技术难题都是认可的。主要是遇到问题以后能否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出来,能为公私真正的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带来效益。

不过由于现在大环境已经乱了,外包被普遍认为复制粘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不能否认的是在哪里都有勤奋努力技术也强的优秀员工,在哪里也有浑浑噩噩虽已入职但是每天摸鱼的员工。不能一棒子打死。希望伯乐能在适当范围内给予机会,才能发现更多的千里马。


SteveJrong


外包公司也分好的与坏的,不能一概而论。在有些人眼里,外包公司就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搬砖码农。我想这也是误解吧。

我认识几个做外包开发人员,有的通过做外包跳槽到IBM,有的跳槽到国有银行的信息部,证券公司的技术部等等,薪水都实现了翻翻了。

这几个朋友学历都很一般,三流本科。正常情况下普通社招或者应届都需要研究生学历,还得通过多轮厮杀。而这几个朋友通过做外包项目,让这些企业认可了他们的能力,走内部推荐渠道,破格签订劳动合同。

外包公司只是公司的一种形式,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公司都在逐渐发展自己的技术团队,有些公司没有什么比较强的技术技术人才。所以会找外包公司来完成项目。某种程度上也是认可外包公司的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