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赵孟頫、王铎和郑板桥谁的书法造诣更高?为什么?

骑蜗牛走高速


国人的惯性思维是总喜欢比较,并争出个你高我低,褒甲贬乙,这也是当今书画界乱象丛生的原因之一。其实这些大家书法各有所长,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谁高谁低,每个欣赏者的审美理念也不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能强求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有以敬畏和谦虚的心态去仰视,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拾荒堂主


在做比较之前,不妨先看下这四个人的相关资料:

苏轼

苏轼相对其他三人应该是大伙最为熟悉的了,上学时都曾学过他的诗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苏轼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就不多说了,书法方面,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被称为"宋四家",四人代表了宋代的书法风格,成就最高。其中,苏轼为宋四家之首,擅长行、楷书,是四人中的“百能王”

赵孟頫

赵孟頫身世背景比较牛批,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晚期官员、画家、书法家、诗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能文,也是个“万能王”。书法上,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等,尤以楷、行著称,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王铎

王铎,字觉斯,号痴仙道人,清末明初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在书法上集百家之长,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独具特色,擅长行草,被世人成为“神笔王铎”

郑板桥

郑板桥,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他一生只画兰、竹、石,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在书法上,用隶体掺人行楷,自创“六分半书”。这“六分半书”是其以“汉八分”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一个的“板桥体”,可谓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书法绘画艺术水平自古以来无绝对的高低标准,以上四位在书法上各有造树,难以说孰优孰劣,他们都为中华艺术宝库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为后辈我们更多的是要去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


盘古山小池


🤔🤔以上这四位大神级人物个个来者不善,从

各个方面比较都很难断出高低来,很佩服出题

者的提问,把这四位放在一起来论个高下,这不是

给人出难题吗?👀👀😴😴

其实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应该是件挺费时的事,我

们就从简吧,拋开这四位的其它本事不说,我们就

仅仅说一说书法吧。📖📖📖

苏轼的书法可以用一个“险”字来概括吧,这个险字的

中心意图就是要突破唐楷的“稳”字,从而标新立异,

实现对前人传统的创新,他的这种创新也影响了

整个大宋朝的书法。🤓🤓

赵孟頫的书法突出一个“稳”字,这个稳是一种向 前人

靠拢的意图,是一次回归,是一种复古,这个稳字在

元代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对传统书法文化起到了

承前启后的作用,影响广泛而深刻。🤓🤓

王铎的书法贯穿着一个“雄”字,这个雄字有书写者

本人的气质,也有着大明朝的时代之气息,王铎的书法

对近现代的影响很大,我始终认为他是一个天才级别

的书家,这种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郑板桥的书法特点就是“怪”,但这种怪却表现的非常

可爱,怪的有道理,把怪演绎至极致的从古至今

还没有一人能和郑板桥媲美的。😀😀

究竟谁的书法造诣更高呢?这不会有正确答案的,

但我还是按照自己内心的见解做个他们四位

综合实力的顺序排列吧。

一:赵孟頫,二:王铎,三:苏轼,四:郑板桥。

附图照片:清代包世臣【熙载属录坡老语】临摹作品

选自杨半撰书【中国书法临摹创作全集】(清 代卷)



素里布衣杨半


在做比较之前,不妨先看下这四个人的相关资料:

苏轼

苏轼相对其他三人应该是大伙最为熟悉的了,上学时都曾学过他的诗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苏轼在诗词方面的成就就不多说了,书法方面,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被称为"宋四家",四人代表了宋代的书法风格,成就最高。其中,苏轼为宋四家之首,擅长行、楷书,是四人中的“百能王”

赵孟頫

赵孟頫身世背景比较牛批,他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南宋晚期官员、画家、书法家、诗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能文,也是个“万能王”。书法上,他擅长篆、隶、真、行、草书等,尤以楷、行著称,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王铎

王铎,字觉斯,号痴仙道人,清末明初书画家。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王铎在书法上集百家之长,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独具特色,擅长行草,被世人成为“神笔王铎”

郑板桥

郑板桥,字克柔,人称板桥先生,是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他一生只画兰、竹、石,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在书法上,用隶体掺人行楷,自创“六分半书”。

这“六分半书”是其以“汉八分”杂人楷、行、草而独创一个的“板桥体”,可谓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书法绘画艺术水平自古以来无绝对的高低标准,以上四位在书法上各有造树,难以说孰优孰劣,他们都为中华艺术宝库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为后辈我们更多的是要去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


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猪


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苏轼、赵孟頫、王铎、郑板桥四人中赵孟頫的书法造诣应该是更高些。

因为,赵孟頫是元代书坛托古改制、复兴“二王”、借古开今的领袖,其一生在书法上用功用力最勤,篆、籀、分、隶、楷、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明人何良俊称其为“唐以后集书法之大成者”。在各体之中,赵氏成就最大者首推行草。其行草直入山阴之室,继承王羲之不激不励的平和书风,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其在楷书方面成就也很显著,与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其小篆书法精美,取法李斯、李阳冰,对元明两朝影响很大。其章草书作用笔刚劲有为,气息十分高古。他在书法理论上提出的“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成为元以后书法史上汤著名论断。所以,赵孟頫在书法史上的影响之大,在元、明、清三代可谓无出其右。

苏轼的书法造诣也很高深。他在宋朝书法“四大家”中排名首位,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主要实践者,他在书法上的主要成就是行书,创造的书体一世称“苏体”,他写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大行书。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他在书法上用功也很勤奋,造诣也很高。他书宗“二王”,师古不泥古,既重视古人笔法,也留意古人结构。他书法名扬天下之后,仍坚持以羲献为宗,博采众长,“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从其传世作品中可以看到,他诸体悉备,临习之作甚多。他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书、草书二体。他的行草书属大写意一派,他在行草书中创造了“涨墨法”,他的大幅行草书作品章法布局欹侧多姿、气势雄强。他的行草书法对近代、当代都有广泛影响。

郑板桥的书法造诣比较以上三位就要差一些等级了。


古津新歌


书法是中国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就不能单纯就字论字,因为字是死的,是载体,赋予字灵魂的是思想境界和文化内涵,中国历来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人们看一副书法作品有时会感觉心旷神怡,废寝忘食,就是因为书法本身字体结构美感背后的文化传递,对人形成从视角到心灵的互通和撞击。自古文无第一,但就文化造诣而言,苏东坡无论深度广度,对后世的影响,都无出其右者,堪称一座丰碑,一代伟人。品东坡字能读出他的豪情与洒脱,时而张扬时而凝重,时而雅致时而诙谐。赵孟頫是我小时临得最多的,其字俊秀瑰丽,其书法所通者博且杂,元代之后再无能与之比肩的大家,可称一代宗师,在历史上能与书圣王義之合称王赵可见其影响力和推崇度。后两位就影响力而言可称为一代大家,我也很爱扬州八怪,对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也喜爱有加,但他们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是有限的,远不如东坡的文化厚度和趙孟頫的书法广度。


金戈192915943


苏軾、赵孟頫、王铎和郑板桥的书法造诣更高?这好像说牡丹与菊花谁更美?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历

史时代,各时代各有时代的特点。难分伯仲。书法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苏东波为宋朝四大家之首,苏黄米蔡。苏字气魄雄厚,笔势俊逸,端庄杂秀丽,刚健含婀娜。顿挫沉着,笔携风云。神韵源于隶书,笔法有颜书的痕迹。

赵孟頫系赵德芳之后,33岁出任元朝官员,颇得垢病。他博採衆家之长,法度严谨圆润流畅,秀丽。他的行楷中宫收紧,字型俊俏。

王铎(公元1592……1652)明末书法家,孟津人。书法纵中有敛,草中有楷,今中有古。有节奏感。

郑板桥书法别开生面,独具一帜。其行书笔势奇妙意趣盎然。


策策99


赵是王羲之最好的继承者。

王铎被日本人推崇,说实在的,不怕别人骂我,我实在是看不上他的字,我也不愿意学他的字。

苏的字还可以。

郑的就不怎么样了。

我等书者,书法只是作为一种人生修炼,写起字来很快乐,不图什么名利,所以,什么字好看,写起来舒服,能有技巧,能在技巧中获得快乐,我就写什么这,练什么技巧。

至于那些占着高位,利用公共资源来求名求利推广丑书的行为,我表示反感。

书法艺术以必须承载美,不美就不配谈艺术!

丑书及其追随者,尽管来骂!


怀隐书法


苏轼,赵孟頫,王铎…这四位都是公认的大书法家,也各具特色。如果从美的角度比,我看是没法比的。相由心生,每个人的审美观是不尽相同的,只能说有相似的,也有截然相反的。上述四位既然是大家,自然是我们后辈的楷模,学谁都不会错的。


安来17


我个人觉着苏轼的书法造诣最高,书法走到上品,首先是文化,书写是载道的形式,最好的书法说到底还是看写了什么,脱离内容的书写只是抄字匠。

苏的文学修养和功力毋庸置疑,应该是四人中最绝顶的吧!

另外,我认为,书法只有姹紫嫣红的区别,没有高低之分。四人的书法在书法史上都是一顶一的好,各有千秋,各有个性,独树一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