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鋼筆字帖的字好嗎?

紫檀香2017


我個人認為,要創作出有一定審美藝術性的硬筆(鋼筆)書法作品(特別是對提供給初學者作為範本的字帖)。

首先應當體現硬筆書法簡捷,流暢,挺朗,自然的特色,把握提按分明,轉折自然,富於節奏感的用筆。

其次注重線條的塑造。硬筆書法藝術是線條的藝術。線條的塑造要達到形感,力感,律感,質感,靜感與動感……等等,刻劃出硬筆的線條流利,挺拔,圓活,剛勁之美。^

三是要合乎法度,造型美觀的結體,具有生動豐富,獨具風貌的神韻,即通過熟練的用筆技巧,以有限的硬筆性能充分展示書寫者的學養認知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從而求得深遠的意境。

縱觀這幅冠以鋼筆書法字帖的作品,無論是用筆技巧、線條塑造、還是造型結體上,相差甚遠。








申正義文


用鋼筆等書寫工具書寫漢字,即使是同一筆畫,由書寫水平不同的書寫者寫出來的面貌形象也是大不相同的。這裡面有長短、 曲直、欹正、緩急及力度、角度等變化的比較,同時也蘊含著書寫者個人的審美情趣。因此,漢字的書寫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藝術問題。

個人建議,可以參考王羲之,中國書畫協會等權威正規的書寫。



回眸千年ing


這個不叫鋼筆字帖,算是一副作品吧,字寫的也一般。鋼筆字帖個人認為是選古人的碑帖,比如趙孟頫的《道德經》《汲黯傳》等。綜觀趙孟頫的書法始終有遒媚、秀逸之特色。他在追取古人法度中,不論師法何家,都以【中和】態度取之、變之,鍾繇之質樸沉穩,羲之之蘊藉瀟麗,獻之之流麗恣肆,李邕之崛傲欹側,皆能融入筆端,但華美而不乏骨力,流麗而不落甜俗,瀟麗中見高雅,秀逸中吐清氣。這是趙孟頫深厚的功力、豐富的學養、超凡脫俗的氣質所致。我個人比較喜歡趙孟頫,所以推薦給大家。




雪巖生活記錄


沒必要學,也不算字帖,要想學書法即使硬筆也以古代名家小楷或行草來臨習





老倪習字


首先,這幅字不能稱之為字帖,字帖根據編輯目的不同,從筆畫到結體再到字的數量都有一定的要求;字帖是要人描摹臨背的,像這樣過度誇張結構求變的字其欲表達什麼意思?其次,感覺這幅字個太過強烈!不是太好。最後,個人認為作為書法作品好的作品,應該是能夠給人想象餘地而不是為了把事情說清楚而嚴重誇張變形的去表現。


憨山


回答這個問題,僅為個人看法,鑑於個人水平只是個初學者,妄加評論似有不妥,但是,題主既然問了,說點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也不無不可。

首先,打開題主附的圖,一看字寫得不論從筆畫還是結體怎麼可能是出自字帖呢?再一看落款竟然是盧有光。我用“竟然”這個詞是有原因的,不妨咱們先來介紹一下他:

盧有光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

曾任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第一、二屆副主席,廣州市書法家協會第一,二,三,四屆副主席,廣州市書法協會副會長,廣州老年書畫影藝促進會副會長。

幼習書法及書法理論,數十年來刻苦臨池,遍習各體著名碑版,書法基礎雄厚,兼擅楷、行、草、隸、篆各體,書法風格多樣,個性鮮明。盧有光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卓然成家,現名滿南粵,馳譽國內,在國際華人文化界也有相當名望。曾多次在國內外舉辦書法作品聯展及個展和書藝交流。

怎麼樣,不簡單吧。但是,這仍不妨礙我說說自己的看法。

一、毛筆書法的成就代表不了硬筆(鋼筆)書法的成就

也就是說,盧老取得的成就是在毛筆書法上的。毛筆書法寫得好,未必硬筆(鋼筆)書法寫得好。具體分析一下這幅作品

1.“花、晚、光”字的豎彎鉤,軟弱無力毫無變化。

2.“林”字左大右小違背結體原理。此類字應左小右大。

3.“紅”字右邊“工”寫法畫蛇添足。

4.“牧”字右部太靠上,重心不穩。

其他字寫得也是可圈可點,不一一贅述了。

二、規範、美觀、是字帖的基本要求。

雖然每個人的審美不同,不論是創作者還是學習者都有自己的追求。但前提都離不開規矩。書法有法,離開“法”的塗鴉“美”就如同無水之源、無本之木。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不矛盾。尤其是初學者,這樣的字帖千萬不能學。

且不說古代已有定論的書法大家,就是當代在硬筆書壇上的如盧中南、吳玉生、丁永康等等都是可以拿來學習的。盧有光這樣的字帖還是丟一丟吧。


保定剛子


這一幅鋼筆作品帶有比較強烈的個人書寫風格。書法的審美會因為個體的成長環境,受教育的程度以及閱歷的不同而產生面對同樣的一幅作品有不同的感受。

因此只能說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了。

可能是拍攝上的原因,這幅作品的佈局重心並不是很穩,會向右下角方向傾斜。

從書寫的風格上來看,書寫者的審美會偏向於寧拙勿巧的方向。

我不太確定你所發這幅硬筆書法作品的目的是想學他的書寫,還是偏向喜歡這種風格的字。

如果你是喜歡這種風格的字,而且自己本身在硬筆書法裡頭也有一定的學習積累,那麼我個人是比較推崇可以進行臨摹學習,以吸收一些對你自己有用的元素。

但是如果你只是初學者,看上這幅作品的書寫風格,那麼個人不太建議你以此來進行學習。反而會建議你從最基本的書法技巧方面開始入門學習。

楷書的學習目的是先入規範,建立基礎。只有基礎牢固了,那麼以後不管學習哪一些書體,因為有了牢固的基礎都是比較容易上手的,可以說打下一個好的基礎是學習書法事半功倍的事情。

這幅作品的書寫者也是有臨摹過古代碑刻的。從他的字形結構以及筆畫所表現出來的姿態,比較容易可以確定的是有學習過宋四大家裡頭的米芾書法。

其實不管是毛筆書法還是硬筆書法,其正確的學習軌跡都是先從古人入手。先繼承後創新,這是書法學習的不二法門。

總之,如果喜歡這幅硬筆書法作品,且自身在硬筆書法的學習上有一定的積累,那就臨摹吸收有用的元素,如果只是初學者,那麼建議放棄類似的作品入手,還是先規規矩矩的將書法的入門學習打好基礎再說。


書法有云


鋼筆字帖的好壞我想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看待。1實用性,大家都知道鋼筆字是我們平時書寫的最常用的字,他有很強的實用性,因為他本身不是追求藝術性的產物,不同於毛筆書法一樣,有很大的表現力和可塑性,所以在寫的時候不能過於誇張,也不能為了追求個性和藝術,而忘記了他固有的本質,所以他的書寫上不是過於看中藝術欣賞性,而是注重自身實用規矩性,上面作品過於誇張,不是鋼筆字帖該有的性質,自己寫著玩還可以,但不適合坐字帖。2.排他性,這裡的排他性,主要指吸收毛筆書法的個性和表現力,很多人都說寫好毛筆就可以寫好鋼筆字,這是不可否認的,因為在學習毛筆的時候就會了解字的結構,可以用到鋼筆字帖裡面,但是我們說能吸收過來的是有限的,有些是可取的,有些不可取,如果盲目的把毛筆書法的技法,表現形式,都吸收到鋼筆字帖當中,無異於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因為鋼筆字線條表現力不如毛筆字,更別說把字寫的誇張,字形拉大,章法用毛筆章法,這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說鋼筆字有排他性,本幅作品,就是犯了這個毛病,用毛筆的藝術表現形式來寫鋼筆字,所以看起來給人很憋屈的感覺,這是不可取的!叫力小而任重,小驢拉大磨,最終玩火自焚!3,尚楷性,鋼筆字因為字形較小,不可能寫的很大,這個時候就不能寫太草,中國古代書法,小楷很多,小草很少,就是因為書家明白這個道理,字形越小就應該交代的清楚一點才好,所以他具有偏向楷書的不成文規定,了不起寫成行書,但是極少有鋼筆草書,所以應該寫的偏向行楷化。上面作品,有草書的成分太多,所以作品定位不明確,實用談不上,藝術又差太遠,尷尬的位置下,註定難以讓更多人喜愛,所以我認為這個鋼筆字帖不好,不能作為範本來學習!我推薦的幾個鋼筆字帖,希望可以幫到你。





大樂山書法


看來你是看上了這個字帖上的字,不然你也不會發到網上問網友對吧?。你一定是欣賞這個字帖上的字但又懷疑自己的眼光,我只能告訴你,你

的眼光[贊][贊][贊]相信自己。


金員力


盧有光先生是廣東著名書法家,這是他早期的硬筆書法作品,個人風格很獨特,深受青年喜愛,很多人臨他的作品。他的高胡也拉得很好,古詩詞也寫得很有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