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在豆瓣评分比前二部低,这个是什么原因?

影中梗梗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囧妈》作为囧途系列的电影,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其作品模式是很固定的。不管是笑点的构成也好,叙事的方式也好,都延续了前几作的套路,虽然这一次套用了母子感情这一故事主线,但仍然是两个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事情,遇到矛盾、激化矛盾、化解矛盾这一套。所以,在观感上会出现审美疲劳,其豆瓣评分会相较于同系列电影的分数低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我大胆推断这一部《囧妈》的最终评分会是囧系列电影中最低的那一个,下面说一说具体细节。

第一点:徐峥得罪了院线方。影片本该是在院线上映的,前期的宣发工作准备工作都已就位。如果没有突然其他的提档以及因疫情突如其来的下线,就万事大吉了。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件事连到了一起,矛盾便激化了。恰逢抖音、头条一类网络媒体的流量需求,直接截胡了院线的电影。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颠覆传统的行为,所以不论是水军也好,院线方也罢。用抗议反对的方式来评价这部影片是正常的。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外部因素,如果电影本身的质量过硬,水军的力量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所以第二点原因就出现了。

第二点:人物构成问题。熟悉《人在囧途》电影的观众都知道,王宝强扮演的是一个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打工仔,徐峥扮演的是一个中年危机、古板保守的企业老板。这样的人物构成就像说相声一个负责逗哏、一个负责捧哏一样。笑点多集中在王宝强的身上,徐峥的人物负责推动笑果、带动剧情的。而《囧妈》则完全没有这种一阴一阳、一静一动、一攻一守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看着累的原因。囧妈闹腾、儿子比囧妈更闹腾!所以在母子两人车中因为生活习惯和行为做法不合而对吼的时候,观众会觉得这确实是母子在吵架,而且我跟我妈也有过这种时候,很真实但也真的很吵。2个小时的电影里,男主角和妈妈从上车开始吵到了俄罗斯。这种消极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直都是下坡俯冲一样,一直往下冲冲冲,却不给人留有足够的缓冲时间。所以,在观看初期觉得这个妈妈算是囧妈,越往后看越觉得这是疯妈,还带一个疯儿子。而其余的演员,不管是袁泉也好,郭京飞也好,都没能撼动主线人物的崩坏,其余龙套演员黄景瑜、沈腾等,对故事推动也无作用,也谈不到影响,没有一个人物可以中途让人喘口气。这是本片的人物构成方面的问题。这种结构也影响到了故事本身的叙述,所以第三点说说叙事的处理。

第三:叙事处理问题。电影分为了两条叙事线,第一条为主线是囧妈带着儿子去莫斯科唱歌,第二条为支线是离婚的太太带着技术去美国做生意,两条线交织的纽带是男主角徐伊万。我在观影的时候就在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影片的标题是囧妈,而两条线的交汇点却是囧妈的儿子呢?莫非美国的剧情会影响到囧妈么?也没有!所以会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这部影片到底是在突出妈妈,还是在突出一个“回头是岸”的儿子呢?而这种莫名其妙的故事叙述,却又有很多。俄罗斯美女的事为了表达什么,艳遇还是外国女人的价值观?囧妈为啥中途下车还坐公交车瞎绕,不是说不参加合唱会死么?射杀大熊的一家人邀请婚礼是干什么的,囧妈为啥不怕耽误时间呢?为啥在冰河上走半道又怕赶不上又不想去了呢?通篇看下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个的释然,只有一个加一个的疑惑。而每件事的发生,不论是偶然还是必然,徐峥都会给你来段人生哲理式画外音,给你讲这个心态是对的,以前是错的,这个有误解,那个有疙瘩。所以后来一个一个都解掉了,就释然了。这样的叙事方式,以前的囧系列也都存在,但有一种越来越强行释怀的感觉。并不是说“说教式的叙事”不好,而是太频繁了,干点什么都要被说教,都要悟到什么新的人生哲理,又升华了什么,这样的叙事是很乏味的。可以寓教于乐,但教的东西太多,不太容易让人乐出来。贺岁片嘛,大家都希望开开心心乐呵一下,但是全篇下来,男主角丧着一个脸,一边跟妻子离婚,一边跟囧妈吵架,另一边跟郭贴捣乱,不是在挨揍就是在吵架。最后该离的婚还是离了,不是个大团圆结局。闹腾有余,贺岁不足。这也是《囧妈》作为一款贺岁电影,并不算及格的主要因素。

说了这么多缺点,还是要说一说影片的优点。《囧妈》这部影片题材材选得很好,在最近的国产电影中,以妈妈为题材的电影为数并不多。《囧妈》算是徐峥导演第一次对母子幽默风格的尝试,虽然笑点的深度不及囧系列的几个前作,但胜在真实。不管剧情多荒诞 人物刻画多夸张,母子之情是贯穿于全电影的,所以很容易令大家想起自己的母亲也是这样子,强迫你干这个、干那个,虽然经常会吵架,但一旦有危险会第一时间关心的是下一代人。这也是影片催泪了很多人的原因。说到底电影承载的是感情。如果一个电影的感情是真实的,那么它的世界不论多荒诞就也是真实的。而正因有了这一份真实感,《囧妈》可以作为一个合格线水准的贺岁电影。

当然了,以上纯属一家之言。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优秀的电影也是不尽相同的。











俊熙影视


大家好我是娱乐领域创作者,我喜欢喜欢看热点新闻,喜欢分析明星的有趣故事,我是针对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观点和分享,希望大家喜欢。\r

徐峥开罪了院线方。影片本该是在院线上映的,前期的宣发作业准备作业都已就位。假如没有忽然其他的提档以及因疫情出人意料的下线,就万事大吉了。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件事连到了一同,对立便激化了。\r

恰逢抖音、头条一类网络媒体的流量需求,直接截胡了院线的电影。必须得说这是一个推翻传统的行为,所以不论是水军也好,院线方也罢。用对立对立的方法来点评这部影片是正常的。\r

以上是关于我的观点和分享,希望帮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些事情。同时也祝愿大家开开心心看头条,快快乐乐每一天,谢谢大家!\r


胡大圣归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认为拉低评分的原因有四点:

第一点:片名不讨喜,囧妈一点都不囧,囧的应该是儿子而不是妈

在没有看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囧妈》是讲一位妈妈如何囧,如何艰难,当我看完整部电影才发现,囧的根本不是妈,而是徐伊万这个中年男人。

这种爱,本身是没有错的,但错在处理方式上,她不懂得儿子并不需要这样的爱,也不想妈妈过分地管束自己的生活,也不该设想儿子的人生轨迹。

所以母子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代沟,无法沟通。

影片中有许许多多地方都在控诉妈妈如何“作”,如何难以沟通,但,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徐伊万如果能有话好好说,能够站在妈妈的立场想问题,能够理解妈妈,就不会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冲着妈妈大吼大叫。

相反,徐伊万一边在控诉妈妈对他管太多,自己却反过来管妈妈,非得让她坐飞机,不要坐火车,为什么非要去演出。

双方都没有意识到:我除了是你妈,我还是我自己,我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我除了是你儿子,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不是你幻想出来的儿子。

所以说,囧的不是妈,而是这个儿子,他才应该是最囧的那个人。一边要处理母子关系,一边要处理夫妻关系,另一边还要处理焦头烂额的生意。

很显然,他哪个都处理不好。

第二点:作为亲子关系和婚姻探讨,却抓不住重点,隔靴搔痒

相比起其他囧系列,《囧妈》将亲子关系和婚姻关系当成核心去探讨,将大众常见的家庭矛盾搬上荧幕,无疑是大胆地试探,也是成功的第一步,毕竟,家庭问题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所以,这部剧,有的人笑着笑着就哭了,很正常,越是贴近生活的艺术,就越能打动人心。

但,问题就在这里。

影片对母子间的关系和夫妻问题,只是流于形式,只突出了矛盾,却抓不住重点,就好比丢给你一个西瓜,告诉你很好吃,但没有教你怎么切出来尝一口一样的道理。

没有告诉别人,为什么卢小花会变成“控制狂”,为什么会婚姻不幸福,讲得很隐晦,需要观众去猜。

其中观众觉得最难理解的是:为什么卢小花还没到站就下车了?

当然,作为一个情感作者,将情感作为研究对象的我,是能够理解为什么卢小花会一声不吭就走了。

卢小花与徐伊万在车厢里不断争吵,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甚至动手打了儿子。徐伊万觉得妈妈不可理喻,逼死了他父亲,但卢小花却认为,这段失败的婚姻,并不是她一个人的错,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儿子付出那么多,换来的却是儿子的不理解和指责,那种压抑和苦闷,只有女人才能懂。

假如将车厢看做是家里,无论是母子还是夫妻争吵,往往摔门而出去外面透气的,都是女人,拧着行李回娘家的,也是女人。

这样想,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卢小花要提前下火车。只因为车厢也让她觉得窒息,和儿子相处,也让她不快乐。

但影片在表现手法上,不够细腻,在卢小花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刻画上,不够力度,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好像挠到了痛点痒点,但又缺了点什么的感觉。

第三点:母子和解部分,太过突兀,本该深挖,却轻描淡写

卢小花下了火车,一个人傻傻地来到熊出没的雪地里,只想一个人静一静。徐伊万找到了妈妈,卢小花跟他坦露了当年跟徐翔的婚姻状况。

徐伊万一直误解妈妈,认为她对父亲管得太过,管他吃饭睡觉调工作交朋友,才会喝酒,卢小花告诉他,自己被他父亲家暴,却舍不得离开这个不幸福的家。

徐伊万才开始理解妈妈。

这里本该是深挖的重点,将卢小花与徐翔的婚姻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造成后来的局面,捋清楚,却被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转而突然来了一只熊,母子俩跟黑熊战斗,卢小花护犊子,让黑熊吃自己,不要吃她的儿子,来体现自己的母爱。

全剧已经不缺母爱,不差这一点,反而亲子关系的探讨,母子之间如何和解,和解的时候徐伊万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缺少笔墨。

却让观众误认为,母子间和解是因为一只熊?难道妈妈从生下儿子,到被家暴舍不得离开家,到火车上给儿子各种吃的,就不是爱了吗?

母子间的和解,本应该是徐伊万深刻体会到一个女人的不易,理解妈妈为什么会不幸福,再联想到自己的婚姻,为什么张璐要拼了命离婚,猛然发现自己犯了错误时,瞬间醍醐灌顶,才应该是重点,而绝不是因为战胜一只熊。

第四点:后半部分情节设定过于虚幻,难以服众

电影前半部分还不错,合情合理,让人感同身受,但到了后半部分,情节设定就过于虚幻,说不好听一点就是胡扯,难以让观众信服。

徐伊万背着妈妈过冰河,眼看就赶不上去莫斯科的火车了,怎么办呢?突然天空飞来一只热气球,还说什么为国争光,这里,是做梦吧。

设想一下,在茫茫的冰川上,又怎么会刚好有一个热气球飞过来,难道是看神话吗?显然不是。

假设在冰河上无助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群人在冰河上滑冰玩耍,徐伊万跟他们借了冰鞋滑到莫斯科,又或者刚好有汽车开过冰河,去往莫斯科办什么事,顺道一起去了,这样的情节都会让人觉得合情合理,说服力强一点。

我想全剧低分的关键,就在这里,大部分观众表示不能接受这样的情节设定。

总结:

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观众关注的点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如今的观众,不再只是片面地评价一部电影好看或者不好看,而是能够看到电影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却是电影刚好缺乏的,所以,评分相对低了一些。


峰山紫薇


咱先不谈有其他方面故意刷分的问题,就简单谈谈电影。

徐峥的囧系列作为贺岁片可以说是很多人都期待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电影有趣,好笑,大多数观众就想花钱看电影买一个乐。而当我在西瓜视频上看完今年的《囧妈》发现,全场下来没有那么多爆笑,却都几处莫名的泪点。《囧妈》走的已经不是纯搞笑路线,可能就是因为它不再是那么那么的好笑,是观众产生心理落差导致评分不高的原因之一吧。但我认为,《囧妈》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王大BIAO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被嗯不良商家买水就故意捣乱评判的。

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评分低归为评分低,但是观众喜欢就可以了。


立方若达


我个人认为《囧妈》,并没有前两部差在哪里,我感觉挺好的![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