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最基層 社區工作人員直播宣講“不打烊”


“疫區返鄉回到家、居家觀察14天、出現症狀及時報、科學防治靠大家!”“少出門、多宅家、微信拜年樂哈哈!”這不僅是東盛街道辦事處為宣傳新型冠狀病毒防護知識編寫的順口溜。線上,萬通社區工作人員陶傑還在線上“上陣”,利用直播平臺向轄區居民和更多不相識的人傳遞防疫“最強音”,增強大家的防控意識。

採訪中,長春晚報記者瞭解到,平日裡,陶傑就會用直播平臺跟大家宣講一些新政策、新法規,最近社區要組織的一些便民活動也會第一時間告訴大家。遇到居民們想要辦理的事情,也會通過平臺給大家普及,需要帶什麼證件,到哪裡去辦,讓居民們在線上就能一清二楚,不用跑冤枉路。

如今,隨著疫情的到來,線上的直播更成了方便快捷的安全通道。特別是最近幾天到來長假即將結束的返程高峰,更是實時提醒居民,如是從武漢、湖北等疫情發生省份返回人員,應主動配合當地社區做好篩查登記,配合專業人員開展醫學觀察,並做好自身健康管理,避免到通風不良、人群密集的場所,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狀,立即向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報告,到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有的時候,遇到居民身體不舒服有心疑的時候,也會在平臺上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告訴居民,冬春季本來就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時期。只有大家做好個人的防護,出門戴口罩、少聚集,保持室內環境衛生和空氣流通,一定沒問題。除了這些,一些居民傳播的謠言信息更是第一時間在這裡被闢謠,讓居民們能在家中吃到“放心丸”。

如今,在街道社區政務網站、微信公眾號、黨支部、社團及業主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彩視直播、抖音等平臺製作及轉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倡議書、新型冠狀病感染的毒肺炎預防手冊、闢謠信息等內容97條,積極引導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治。

除了線上的“熱火朝天”,長春晚報記者瞭解到,在東盛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廣場、小區也懸掛防控橫幅標語,利用沿街LED電子屏滾動播放疾控中心下發宣傳口號;在小區樓宇門及居民入戶門粘貼“長春疾控致來(返)長朋友的一封信”和“發熱患者就診流程圖”萬餘張。讓疫情防控知識人盡皆知。

(長春晚報記者 于慧)

“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長春在行動”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