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依然堅定的擋在了工作前線

百姓生活網訊(林子欣 賈元東)"安全下班,今天鄭玉嬌老師一個人在裡面頂了8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因為如果我們中途換人的話,就要多浪費一套防護服!在現在這種物資緊缺的時刻,節約一點是一點啊!辛苦咯!"這是血透室護士陳娟彙報給護理部的信息。

临危受命,依然坚定的挡在了工作前线

發熱門診醫生正在初篩病人

發熱門診,工作內容很細,一到崗位就開始配置含氯消毒液,各種擦拭及噴灑,消毒,輔助完成各個標識的粘貼,積極配合完成調度工作,中午換班之後,每個房間的物表和空氣的消毒,20幾個垃圾桶的垃圾處理,離觀病人的床單更換,終末消毒,新病人的信息登記,所有病人的生命體徵監測與登記,留觀病人檢查工作的協調,隔離病人的飲食起居(燒開水,訂飯,跑腿)等等,一場始料未及的災難,讓這些普普通通的護士化身成了超人。

临危受命,依然坚定的挡在了工作前线

堅持工作8小時的楊玉嬌護士

他們本不是急診(發熱)護士,但是在疫情來臨時,或自願或受調配,到了發熱門診面對疫情工作,在經過急診護士長嚴格的培訓和考核後,她(他)們就緊急上了崗,並且用一個醫護人員的高標準完成一個一個的任務。

临危受命,依然坚定的挡在了工作前线

凌晨,工作中的莫雲君護士

1月29日凌晨,成都室外溫度2度。路燈下,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大門外設立著一個發熱分診臺,一位年輕的男護士頭戴帽子、口罩,對著步入院區的病人輕聲問道:您好,發熱病人請做登記。說話間,還有一些白氣從口罩縫隙中溢出。和他堅守在一起的是一臺紅外體溫快速篩查儀,當發現有體溫超過37.3度的人員後,儀器自動發出報警,隨後病人將被直接引導進入獨立區域的發熱門診。

1月27日,為進一步落實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工作,減少發熱病人在院內的行走路徑,有效減低院內感染幾率,成都市六醫院進一步將發熱預檢分診臺前移至院區大門,堅定的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临危受命,依然坚定的挡在了工作前线

專家會診

分診臺的護士叫莫雲君,今年31歲,已經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了,他的妻子同樣也是成都市一所省級醫療機構呼吸內科的一名護士,原本小兩口準備春節帶著孩子一起回老家看望父母,但是從有疫情開始,醫院急診科工作量便開始急速上漲。

使命所在,疫情就是命令,有著8年的急診工作經驗的小莫和他的妻子都主動放棄休假,立馬投入緊張而繁重的工作中。即使下夜班,也在距離醫院半小時路程的住所休息,隨時聽候召喚。他最忙的一天連續工作了12個小時。

他說,作為一名黨員,比起那些奔赴武漢一線的同仁們,他的犧牲算不了什麼,臨時設置的室外預檢分診臺雖然條件艱苦了些,但是能夠最大限度的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他的內心感覺到無比堅定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