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患者住院十天半月左右,有些医院就劝患者出院回去慢慢休养呢?对此你怎么看?

用户56384926121


让我们分别从医保管理部门、医院、患者,医生这几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1 医保局

从医保管理的角度来看,医保资金是有限的,要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大量的资金消耗在慢性病的疗养上,那么医保资金可能就会面临入不敷出的危险。特别是我国现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面临的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

现在我国的医保方针还是“低水平、广覆盖”,目标是满足最基础的医疗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现在还满足不了。所以医保部门对医院会做出种种严格的限制,超出规定的住院时间或超出一定的住院费用是不予报销的。

医院劝患者回家慢慢休养的主要原因是受制于医保部门的规定。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年度医保费用总额都是不能超支的,否则,超出的部分只能医院自己承担。

次一方面的原因是某些大医院病人太多,被一些轻症病人长时间占用床位,更多的重病人就无法收治。为了提高床位周转率,只能要求已经进入病情稳定期的患者回家或到基层卫生单位去继续休养。

3 患者

有医疗保险的患者,特别是自负费用比例非常低的患者,更倾向于住院时间长一点,因为经济上并无太多负担。特别是一些医疗保险待遇比较好的慢性病患者,有可能一年呆在医院的时间比呆在家里的时间还多。

而自费的患者,或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不高的患者,经济上有压力,住院时间短一点就被要求出院,一般是不会反感的。

4 医生

如果医生跟患者提出可以出院的话,那患者就真是达到可以出院的标准了。仍然有危险或者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在这种医疗大环境下,医生是不敢轻易放走的。实际上大部分普通疾病都不需要住院那么长时间,病人感觉没好彻底的,完全可以通过在家休息、普通门诊随诊、社区医院康复等途径来治疗。病人如果不愿意出院,其实还是因为住院费用没有负担,而大医院条件更好更放心,这是人之常情。

随着医保控费越来越严格,住院天数缩短是大趋势,将来还会越来越短,逐步向美国这样的有商业保险公司监督下的医院看齐。这是医生不能左右的,患者也只能逐渐地适应。

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郑医生百嗑


没住过院的不知道原因,是因为现在医生看病不用机器检查都不会看病了,住了十天半月病人的各种检查化验都完了,钱该收的收了,住下去也就大几百上千一天的了,一般病也没大问题了,不像新病人来开始检查化验几千一天的来钱快,所以叫出院把床位让给新病人,有的医院要完成指标的。顺便说个事,我老父亲腹部出现按压疼痛,住院,第一天各种检查化验花费9000多,十天后效果不明显出院,医生嘱咐如果再痛下次挂消化内科,意思这次你们挂错科了,(我们挂内科被安排在肠胃科病房)病友都是胆结石手术,另一个是静脉曲张手术,开始医生也不讲,大家觉得好笑吧。


用户3777548076979758


作为省级儿科医生,本人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下面由我来给大家讲讲其中的缘由。

曾经碰到一个普通支气管肺炎的小朋友住院,她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咳嗽、稍微有点喘。经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支气管肺炎,后把她收住院治疗。一个普通的支气管肺炎的疗程一般也是一到两周左右,入院后经积极治疗一周,体温已经恢复正常3天,咳嗽较前好转。当然病情已好转,建议她出院,她家属不同意,当时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她家属解释的:

  1. 患儿方面。小朋友只是一个普通的支气管肺炎,不属于疑难危重,在下级医院也是可以有能力治疗,而且入院后经治疗已明显好转。在医院是一个细菌病毒库,小朋友好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回去慢慢休养,继续在医院住下去不敢保证会不会来个交叉感染的,这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2. 床位资源。用所周知,大医院的床位都是非常紧张的,有时候预约一张床位要等上一两周都有可能。没达到出院的标准你想出院,医生都会劝住你的,达到了出院的标准,医生会建议你出院,以便床位资源达到更加合理利用,更好地给更加需要的病人。

  3. 费用问题。即便完全不使用任何药物情况下,住院每天都会收取一定的床位费、护理费等费用,这样也会增加一定的住院费用。这时候经济条件好的家长就会反驳到,我们不在乎那点钱,只要孩子能好。但是你不知道,作为医生的我们会有很多规章制度要遵守的,比如就有一条:要求控制病人平均住院的费用。危重病人难以控制,就只能从普通病人上控制了。

经过我跟家长的解释,也同意出院了。建议出院肯定是达到了出院的标准了,不住院利己为民,何乐不为,你说是不是?


姚医生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你说的这个问题不对,住院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线,不会说到了十天半个月,就一定要让你出院,根本就没有这种硬性的规定。

能不能出院,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情况,决定患者能否出院。以我们胃肠外科为力,结肠癌手术的患者,做完手术之后,需要排气排便了,可以进食流食或者半流质饮食,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就可以出院了。

经常会有一些患者或者家属表示,我们的病人还很虚弱,还没去完全恢复,可不可以在病房养一养。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病房并不是疗养院,术后恢复,应该在家或者专门的疗养机构。



还有一些患者,有一些不出院的理由,真的让医生哭笑不得,比如说,今天我们家车限行,没有车,不能出院,我明天出院行不行。

很多大型三甲医院,床位都是非常紧张的,排队住院的患者都是非常多的,如果你达到了出院标准,还是在医院不出院,就会耽误下一位住院,延误他人的治疗。

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你自己住院的时候,是不是排队等待了,是不是很着急,想着能够早点住院。现在你已经可以出院了,还想再多住好几天,这种情况属于医疗资源的浪费,希望大家都能够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总而言之,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判断患者是否达到了出院标准,住院并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能出院就应该出院。


普外科曾医生


为什么患者住院十天半月左右,有些医院就劝患者出院回去慢慢休养呢?

当患者病情稳定,治疗进入恢复期的时候,医生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患者可以出院。

当患者诊断明确,且治疗药物有效,治疗及诊断目的达成的时候,医生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患者可以出院。

患者无继续住院治疗意义、或疾病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时候,医生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告知。患者可以出院。

对此你怎么看?

对于这种现象,一般都出现在大医院,而且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政策形成的目地是使优势医疗资源更合理分配。

减轻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患者压力,使需要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治疗的人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是政策的初衷。而“平均住院日”的要求就是一种没有办法的手段。

什么是平均住院日?

什么病,大约需要住院治疗多少天,多少天能达到什么治疗效果。一般达到既定效果就可能转下级医院进行治疗。而这是有一定期限能够完成的。这个期限就是平均住院日的要求。也就是只能住这些天的院。

在大型医院,看病、住院、治病都很难。为什么呢?一是没有那么多的床位,二是没有没有那么多的医生。而小型医院或社区医院,基本没人去。病人分布两级分化。

当然有些医院执行起来,可能变了滋味,但也只是少部分医院。

患者是否需要出院,和患者是否需要住院一样。都是因具体的患病情况而定的,并不是取决于大夫或是医院。无论医院是让患者住院,还是出院,一些人都会有看法。其实不用把医生或医院太过妖魔化。

建议。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指正。


机灵不太懂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第一,医保规定超过十天就不报销了。第二医院为了周转,不允许病人长时间占用床位,稍微恢复点就建议出院去别的医院做康复治疗……比个例子,西安市著名的西京医院病人无论多大的病,做完手术三天就必须出院去别的医院接着治疗,出院的病人统一在✘✘医院康复治疗,✘✘医院就是专门给西安医院擦屁股的,这里就不提那个医院名字了,说白了西京医院的床位就是用来做手术的,因为病人实在太多了,人家医院就是一个字,牛,当然有些科室不算,有熟人的也不算,领导也不算等等……


时间煮雨30627828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家属说:医生,我可不可以再住几天巩固一下?但也经常遇到患者说: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这两种情况都有,那么是怎么评估一个病人可以出院的呢?

医生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会制定一定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根据每个病人的症状、相关检查来评估病情是否好转平稳,待好转平稳之后才会建议你出院,有的出院后不需要再服药,有的会带上治疗方案在家继续服药。

1、医院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病人生病期间免疫力本来就低,医院环境复杂,你周围病床上有可能住着各种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有出现过病人本来第二天要出院了,结果旁边的人把感染传给了他,他也出现了类似的感染。

2、对于一些疾病来说继续巩固跟在家休养是一样的。比如张三得了肺部感染,已经在医院输液14天(疗程为10-14天),张三咳嗽已经明显减少了,也不发热了,出院前医生复查片子已经明显吸收各种指标都往好的方向走,医生已经给他开了口服药带回家吃,这是一样的,因为片子要完全吸收需要1-2个月。再比如肺结核,诊断明确了,需要长期服药(半年到一年),医生给了抗结核药(口服的)治疗,就可以带着方案出院了,住院也是服用这些药,回家也是吃这些药。

3、对一些慢性病是无法治愈的,只能长期控制。比如高血压,张三学压高了去看病,医生给他用了降压药后血压控制平稳了,医生就给了他控制血压的方案后让他出院。对于糖尿病病人,不仅仅需要药物控制,饮食+运动很重要,住院期间卧床时间多,运动少了血糖就控制不好。对于这类病人来说,巩固治疗并不会使患者继续受益。

4、增加经济负担。因为在医院住院是要收床位费的,但可能有的家属不在乎这部分钱。

5、对患者而言,医院的环境与家里面比起来差太多。有的人在医院休息不好会影响血压;在医院住院饮食期间饮食方面条件也要差一些;家里使患者处于一个心情愉悦状态,对疾病的康复也有一点帮助。

如果你的病情尚未得到控制,你就想出院,这也是不行的,医生会对你的病情进行反复告知并建议继续治疗,如果你在理解了当前的病情下仍然要坚持出院,那么医生也没有权利限制别人自由,只能让病人或家属签署自动离院说才可办理出院。


孤岛上的曼陀罗


青岛大学附院市北部院区C原四方机厂医院)全科的黑心医生在科主任张雪娟的带领下,干绝坏事,上尽天理,有意不给治愈,肺部感染和气答炎一年没诊断出来,向征性的打二天消炎针就改为全自费的营养药针剂。叫你出院再回来。肺炎住了七次院,化费约十万元没有治好,患者在药店买了二盒中成药化了不足一百元好了,不喘不咳了黑心医生明目张胆吃回扣,谁来查?谁来管)?尤其她的老乡丁巍依靠后台关系网吃回扣更迫不及待。应该受到良心道德法律的审判,遭口诛笔伐天灭报应。正义也许会迟到,,但决不会缺席l别看今天闹的欢,小心将来屙清旦!|


涵枺


没有任何疾病需要住院那么长时间的,在国际上,重大手术,若无并发症,住院时间也不过数天,比如,心脏开胸手术一般三天即可以出院。这也是国外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项目严格限制住院时间的原因。过去,我国对住院时间没有限制,导致了医院床位的紧张,现在有了医保监管,住院时间不断缩短,但是我国医院与国外相比,我国医院的主导权利较大,监管部门尚无法全面监督,医院从自身利益出发,有意拖延病人的住院时间,以获得经济收入。我国住院时间的监管宽松,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浪费;相比之下,国外由私营保险公司监管病人的住院时间,超过时间就不予以报销,从根本上限制了医院的行为,起到了节约医保费用的作用。我国若要将住院时间正常化,只有引入保险公司才能实现。


刚强胆壮陈明


我是小影大夫。医院对每个病人的住院日并没有硬性的标准。不是说这个病,规定要一周出院,就必须要出院。因为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即使是住在同一个科室,本身还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会硬性规定一个人的住院日。那么住院了十天半个月左右,医院劝患者出院,也是觉得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才会这么做。如果患者还处于很危险,生命体征不平稳的状态,肯定不会叫患者出院。有些后续的治疗和休养,可以自己在家里调养。

医院是公共卫生资源的地方,这些有利的资源需要留给最需要的人。目前,现在大三甲医院的床位都是非常紧张的,等着住进来的患者还很多,如果住了半个月,只是休养,那么医生肯定会劝患者回家休养。因为这些床位需要给更需要救命的患者。


有些医保能报销很高的患者,自己根本不需要出什么钱,对于这种休养式的住院,肯定是想住的越长越好,因为在医院有护工照顾,有医生护士的看护,可以住的很舒服。所以医生劝回家休养,肯定是不愿意的。回家了,家里的晚辈都去上班了,每人照顾,自己一个人也很寂寞。所以在医院里会出现一些老人家以各种理由不出院的情况,每次医生叫出院,都说自己这里不舒服,哪里不舒服的。

但是,对于社保报销没那么高的患者,每住多一天都是负担,尽管休养,后面不需要很多的治疗费,但是多一分是一分的钱,所以不愿意在医院多呆一天,能尽早出院就想医生早点办理出院。能回家休养的,能带药回家吃的,都想早一点回家。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该不该出院,得由医生综合评估了才行,不能自行决定,否则有生命危险,需要自己负责。另外,达到了住院的标准,可以出院回家休养的,也不该长期占用医院的卫生资源,把这些资源让给更需要帮助的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