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導尿管幾天後尿痛有血什麼原因?

用戶4925570213293


您這種情況在導尿的患者中比較常見,您表述的不是很清晰,不知道您現在是否還帶著尿管,但是一般下尿管後幾天出現尿痛、帶血的原因常見的是尿管刺激了尿道以及膀胱的粘膜,導致的出血,另外一種常見的原因是尿路感染

現在醫院導尿通常都是用弗萊式尿管,在尿管的前方有一個水囊,尿管順利置入膀胱後,會講水囊注射如五到十毫升的生理鹽水,這樣尿管就不會脫落了,患者不再像以前沒有這種尿管的時候反覆導尿。


佩戴任何形式的尿管都會對尿道和膀胱的粘膜產生一定的刺激,粘膜損傷以後有可能會出現出血,尿管當中的尿液也就會發紅,如果是這種情況導致的肉眼血尿,一般建議多喝水,促進尿液的形成,這樣的話就起到了一個沖洗的作用,只要粘膜的出血不形成血凝塊,一般經過這種處置以後慢慢就會消失了。

另外一種導致尿痛同時有血的可能性是尿路感染。這也是下尿管以後非常常見的現象,而尤其是女性,因為女性的尿道短,容易產生外源性的感染。當尿路存在炎症的時候,就會出現血尿,已經尿痛。如果患者在尿痛、尿血的同時伴有發熱,那高度可疑是尿路感染,建議要到醫院進行尿液的化驗。


如果患者此時仍然佩戴有尿管,那麼弗萊氏尿管的優點就會非常好的體現出來,因為一般醫生通常都會選擇放置三腔導尿管,這三腔導尿管中本來就設計有一根是單獨的沖洗管,就是為了預防出現尿路感染以後沖洗膀胱和尿道用的。醫生可以選擇用沖洗液或者是含有藥物的沖洗液進行膀胱沖洗,這樣很快就會緩解症狀。

如果此時以及沒有尿管了,那就要建議患者多喝水、多排尿,同時根據尿液的化驗,明確是什麼樣的細菌感染,針對性的使用藥物。

此時需要患者特別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原因都不要因為有尿痛和尿血就不敢喝水,害怕排尿,這樣反而是最錯的一種處置。為什麼呢?因為只有持續的沖洗才能將細菌或血液衝出膀胱內,衝出尿道以外,如果害怕排尿,那麼細菌和血液有可能會留存在膀胱內,造成更加進一步的感染,影響患者的恢復。

以上就是對您問題的解答,這種現象在橡膠管的患者當中非常的常見,所以先不要害怕,一定要多喝水,促進尿液的排放,另外建議去醫院進行尿液的常規化驗,明確是否有菌群超標,然後諮詢泌尿外科或者是腎內科的醫生進行科學系統的治療。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了!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留置尿管在泌尿外科是最常見的一個醫療操作,泌尿外科病房的病人基本上都戴著尿管、尿袋,是‘’標配武器‘’。

尿管根據粗細不同,分為多種型號,成人最細型號是F12號尿管,粗者可到F24號。一般來講,尿管越細,對膀胱及尿道的刺激越小。患者優先選擇細型號尿管。但尿管過細,也有一定弊端。容易被尿液中的異物、血塊、膿胎阻塞。F16尿管是最常使用的型號。

相較與普通兩腔尿管,三腔尿管一般較粗,F20以上,用於前列腺增生術後或膀胱內有血塊,需要膀胱沖洗患者。



那麼,放置尿管後,尿痛、小便帶血的原因是什麼呢?

最常見原因是尿管對尿道、膀胱壁的摩擦刺激。剛放置尿管時有些在麻醉下留置,有些被尿瀦留膀胱憋脹的痛苦所掩蓋,並沒有感覺到尿道太痛。之後幾天,隨著走動時尿管的摩擦,粘膜損傷,可以出現尿液帶血,尿道疼痛現象。處理方法就是多飲水,減少走動摩擦,如果可以拔除尿管,儘快拔除。

第二種常見原因是泌尿道感染。尿管是一種異物,凡是體內留置異物與體外環境相通的,都容易感染。尿管留置時間越長,感染幾率越高。一般尿管留置兩週以上,尿中基本上可以查出細菌。多數沒有明顯症狀,少數可出現發熱,尿痛、血尿等。尿常規檢查有較多白細胞。尿培養有細菌生長。處理上是多飲水、抗生素消炎治療,尿管如果超過一週,給予更換尿管。

第三種原因是尿管氣囊牽拉損傷後尿道。無論是雙腔尿管還是三腔尿管,膀胱內都有一個氣囊,防止尿管脫落。有時我們起身活動時,尿管可能被其它物體牽拉住,造成氣囊向尿道外口方向移動,損傷後尿道,引起出血疼痛。有些是患者自行向外拔尿管,嚴重時尿管連同氣囊都被拔出體外,尿道出血明顯。此時,我們應該重新更換新尿管,尿道損傷會慢慢修復。

還有一種原因尿瀦留,膀胱內大量尿液,在留置尿管時,一次放出較多尿液,膀胱壓力下降過快,造成膀胱粘膜充血,引起血尿。導尿操作不當可損傷尿道,出現尿道疼痛。多在留置尿管的早期出現。多飲水後多可自行恢復。

總結:尿管留置後,常見血尿及尿痛的原因,首先考慮尿管的摩擦刺激,可多飲水,減少走動,條件許可時,儘早拔除尿管。尿路感染也很多見,並可伴有發熱,行尿常規尿培養檢查,抗生素消炎治療。其它尿管氣囊牽拉損傷,給予更換尿管。導尿時損傷、一次性放尿過多粘膜充血多飲水後多可自行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