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

神马也有走神的时候


我们不妨来比对一下活期存款与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之间的差距。

活期与定期基准利率之间的差距:2.75% / 0.35% = 7.86 倍


假如是大额存款一般银行还能提供 50% 左右的利率上浮,也就是说三年期存款利率实际能够达到 4.125%,那么实际的利率差距:

活期与三年定期实际利率差距: 4.125% / 0.35% = 11.79 倍


看完这个计算结果想必大家应该就非常明白了吧。有钱人存款的数额往往很大,基本都能达到大额存单的门槛金额(20万),银行提供的利率也较高,要是存款到期之后转为活期储蓄,那么对于他们而言将损失 10 多倍的利息收入



现在这个社会,谁有钱谁就是大佬。对于银行而言他们也非常热衷于接纳拥有较高净值的高收入群体。假如一个富人一次存款 100 万,一个普通人一次存款 1 万,那么一个富人储蓄的金额就相当于 100 个普通人。对于他们银行而言,揽储的效率会大大提升,而且大客户的理财需求也往往更为旺盛,所能给银行带来的潜在收益也更大。况且他们背后的人脉资源相比较于普通客户也更广阔,不是有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吗:人脉即是钱脉。所以各大银行有足够的意愿提供更高的利率留住大客户。


既然大客户是香饽饽,存款货比三家,看看谁给的利率高再做定夺也不为过喽。存款到期后,再和银行商量一下看看能否提供更高的利率,或者询问其他银行是否出价更高。要知道动辄百万、千万、亿的资产即便是一个百分点的利率差距,每年的利息收益都将存在数十万甚至更多的差距。


相比较而言,有钱人对于现金流的需求也更为旺盛。移民、子女出国留学、日常生活开销、出国出差、旅游、投资等等都是钱呐,一般而言有钱人一天的花销都要抵我们普通人几个月的收入,他们对于现金流的需求当然要比我们大得多,存款到期及时取出也非常合理。


哎,不知道我们啥时候也能成为有钱人呀,不用再为了拮据的日常生活而苦恼发愁。还是去买注彩票压压惊吧~


浮云财经观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他们不是炫富,也不是钱多人傻,而其中有个小秘密,也许你还不一定知道?

大家都知道,定期存款约定自动转存的,到期后原本金和利息合并为新本金在转入下一个存期,利率以转存日挂牌利率执行。这其中就有个漏洞!有很多银行都是执行以上办法,但有的银行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银行存款一般有三种利率,其一基央行颁布准利率,其二商业银行挂牌利率,其三商业银行优惠利率(也称临时执行利率)。以一年期利率为例,基准利率1.5%,大银行一般挂牌利率1.75%,但银行搞活动时可能执行优惠利率1.95%。如果自动转存,系统默认1.75%,如果银行营销新开户,柜员手动操作则执行1.95%。这样一来,银行简直是闷声发财!


这样算下来,100万一年利息会损失2000!你取出来转了,2000是你的。让其自动转存2000就是银行的,就这么简单。这是系统BUG 还是银行故意?我们不得而知。再次说明,这种情况不是所有银行都这样忽悠客户,但绝对有,因为几年后很少有人去细算自己应得利息。所以,在选择自动转存时一定要问清楚自动转存利率执行规则,或对利率变动保持关注。如果没有享受最高利率,记得取出重新转存,以免吃亏。

当然,有钱人把取出来也有其他原因。比如找到了新的投资项目,需要用现金;觉得其他理财产品或大额存单等更划算,取出来重新配置;更或者觉得该银行服务和产品不符合本人胃口,将现金取出来转移到其他银行等等。但是,以上所有取出大额现金的可能性都很小,不论哪种需要完全可以存入银行卡,不论投资,换产品,换银行等完全可以刷卡或通过手机银行网银转账嘛。带巨额现金多不安全,反而让别人觉得你就土豪一个,你说是吗?


龙门山财经


定期存款到期后,一般都会有银行自动转存的功能。而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也是有一些原因。

最大的原因就是估计是利率水平的问题!

举个例子,现在有个有钱人,存了一百万在工商银行里面一年,存款利率水平为1.95%,一年到期后,这个有钱人也获得了利息19500元!想想这100万,一年下来也才19500元,这个有钱人肯定心理不是很舒服。他当然要找一些存款利率水平较高的银行来存款啊。恰巧在到期的时候,工商银行给出的高一点的利率水平,可以给到2.25%的年化利率。如果这个有钱人还是自动转存的话,有可能会按原有的利率水平1.95%来结算。而如果把钱取出来之后,表面上会浪费几天的利息,但就会有了和银行议息的空间。取出来再存的话,可以一年多收入3000元左右。

另外,这个有钱人估计也会对比一下其他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情况。2019年多家银行推出了开门红的存款活动。在工商银行的定期存款到期后,有可能邮储银行的利率水平更高一些。那么就把这一百万存到邮储银行里面去。比如,邮储银行给出的年化利率是一年期2.1%,比工商银行要高,还推出存一万送80元现金的活动。利率水平就达到了2.9%。那取出来再转存一下,可能获得较高的利率水平。这个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可是算得很精明的!他也当然会这么做!

当然,还有一些有钱人,因为做生意周转会用到钱,所以才会把钱取出来。这是特殊情况了。正常的话都是因为利率水平的原因取出来的!


股海重生2015


现实中,有时候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会发现有的客户似乎很无聊,取个100万元出来,马上又存进去?难道真的是闲着无聊,来银行逗逗妹子玩?显然不可能的,有钱人对于时间观念的把握往往比我们广大的普通群众更严谨,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这就不得不说银行自动转存的坑了。

对于自动转存,相信每个人都有办理过,但是很多人没注意到,有的银行(比如四大行),自动转存的利率与自己到银行取出来再存的利率是完全不一样的,而金额越大,利息相差越大。

举个例子:以工商银行为例,目前工行官网一年期的挂牌利率为1.75%,柜面执行的一年期利率为1.95%,假设你有50万元,2018年1月1日到工行柜面存入,那么到期的本息合计为:50万*(1+1.95%)=509750元。

如果2019年1月1日,你没有去工行柜面办理这笔存款,那么到期工行会以1.75%的利率帮你在续存一年,则2020年1月1日你可以取到的本息合计:509750*(1+1.75%)=518670.6

但如果2019年1月1日,你去工行柜面重新办理这笔存款呢?此时你这笔存款则会以1.95%的利率在续存一年,那么2020年1月1日你可以取到的本息合计:509750*(1+1.95%)=519690.1元。

自己去取出重存与银行给我们自动转存,两者的利息相差:519690.1元-518670.6元=1019.5元。

50万元,相差才1000多元,看似不多,但是一则越长的期限,柜面执行的利率与官网执行的利率差越大(比如3年期的,可以相差出一个百分点,而不是像一年期的只相差0.2个百分点,两者差额近5倍,以50万元为例,存3年期的,自己取出来再存和自动转存一年相差的利息可以达到5100元,3年可以相差15300元)。

再者银行的存款基数极其庞大,我们以农行为例,截至2018年9月末(2018年度的数据还未发布),该行总存款余额17.3万亿,其中个人存款9.75万亿元,我们把0.75万亿当做活期存款剔除掉,取9万亿为定期进行计算,综合一年期到五年期的柜面与官网的利率差,我们取个较低值0.5个百分点就好,如果全部自动转存一年可以为农行省下来:90000亿*0.5%=450亿元的利息,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当然了现实不会有这么多,因为很多人会取出来重存,此外很多都没有存到到期)。

总结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无他,利益所致也。


鲤行者


定期存款到期,有几种处理方式。

一是,取现。

按照预定的存期,存款到期有预定的使用用途,比如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大额消费、投资等。这种情况下,定期存款到期当然需要本息结清,一次性支取出来。

二是,自动转存。

在当初办理定期存款时,已经与银行约定好了到期自动转存。转存的利率按照转存当日银行的挂牌利率执行,而且利率水平也令客户满意,那银行就会自动将上一期存款的本息和转存进入下一个存期。

三是,人工转存。

如果当初办理存款时没有约定自动转存,或者自动转存的利率客户不满意,客户都可以办理支取手续,然后再以合适的存款利率、存款周期重新办理存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个人对自己的钱财都会有一定的规划,都会权衡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我们关心国际大事、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明星大腕娱乐新闻等等,这都没关系,但是,我们真的没必要关心别人如何打理钱财,除非他是主动求助于专业人士的意见。因为,这是属于私产,属于个人隐私,理应受到保护和尊重。


颜开文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原来这才是真相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的存款到期了,如没有约定自动转存,很多银行就算你活期存款了,而按活期0.35%的利率一年只有35元利息,肯定不划算。所以,定期存款到期,储户肯定要来办理转存业务或者提现业务。

定期存款约定自动转存的,到期后原本金和利息合并为新本金在转入下一个存期,利率以转存日挂牌利率执行。这其中就有个漏洞!有很多银行都是执行以上办法,但有的银行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银行存款一般有三种利率,其一基央行颁布准利率,其二商业银行挂牌利率,其三商业银行优惠利率(也称临时执行利率)。

以一年期利率为例,基准利率1.5%,大银行一般挂牌利率1.75%,但银行搞活动时可能执行优惠利率1.95%。如果自动转存,系统默认1.75%,如果银行营销新开户,柜员手动操作则执行1.95%。这样一来,银行简直是闷声发财!

这个有钱人估计也会对比一下其他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水平情况。


慧算账


定期存款到期后,为何一些有钱人会把钱取出来的真正原因有以下几点:

(1)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银行把储户利息结算之后,等于这个定期存款业务周期已经圆满完成,储户把钱取出来属于正常操作,没有任何原因。

(2)既然定期存款到期了,而储户不满足之前的定期存款利率,只能选择把定期存款取出来另存其他银行的定期存款。

(3)之前约定的定期存款没有签订自动转存,而储户只能把之前定期存款取出来,不取出来就是按照活期结算,这样超不划算,把钱取出来另做打算。

(4)储户急需钱的时候,而刚好碰巧自己的定期存款又到期了,储户只能把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来应急,资金周转。

(5)储户已经有更好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实业;也或者储户已经跟其他银行协商,有更高的定期存款利率,所以只能放弃原先的定期存款,重新存新的银行定期。

总之银行定期存款到期后,把钱取出来也是正常现象,要么就是不满足定期存款利率,要么急用这笔钱,要么有新的投资渠道,也或者就不想转存等等不同原因。


老金财经


定期存款到期后,如果不取出来,部分银行会按照之前的存款时间自动再转存一期,利率按照最新的。另一部分银行会转成活期或低利率存款,不划算。此外,到期前一般都会规划好钱的用途。

1.定期存款到期之后,若不取出来会少赚钱。

由于定期存款到期之后,如果不取出来,要么银行转存一次,要么转活期,无论哪一种,都不会选择最好利率续存,相当于少赚利息了,这不划算。

2.定期存款到期之前,很多朋友已经规划好用途。

大部分人都有个习惯,在定期存款到期前会把钱的用途规划好,是取出来购物买房?是继续存定期?还是买其他理财产品?故到期后,会把钱取出来。

3.随着投资理财经验提升,很多朋友不再存定期。

随着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朋友意识到银行定期存款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例如中途取出来损失收益,期限太长不灵活等。市面上已经出现很多收益高于定期,灵活度更好的理财产品,供大家选择?这也是一个大的原因。

总而言之,无论是定期存款还是购买别的理财产品,目的都是在安全前提下获得高收益。而定期存款其自身的劣势,使得越来越多的朋友不愿意再做定期存款。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曾管理百亿级零逾期、零坏账平台,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定期存款到期后,有些人把钱取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可能担心银行定期到期后没有开通自动转存。

现在各商业银行应该大部分的定期存款都是到期自动转存,如果一些有钱人到期取出来,可能是担心所在的银行没有开通自动转存,而没有开通自动转存,银行就会按照活期存款的利息结算利息,而活期利息比定期利息差太多了。

二、可能其他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于目前存款行的利息。

当然这种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毕竟资金都是趋利的,如果其他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高于目前所在的存款行,那肯定会选择把钱取出来,存到利率更高的其他商业银行。

三、放弃定期存款,购买回报率更高的大额存单或者其他银行理财产品。

要知道目前定期存款的利率普遍没有竞争性,四大行目前一年期的定存利息只有1.75%,其他小型商业银行的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也很少有超过3%的。而相比定期存款利率,银行的大额存单不仅利率更高,而且流动性还比较好,一些农商行的大额存单的年化收益率甚至超过4%以上。除了大额存单,银行的一些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也是比较有竞争性的,比如一些相对稳健的货币市场基金和一些债券型基金的收益率跑赢定期存款是没有问题的。


四、急需用钱。

任何家庭都不排除会出现继续用钱的地方,所以一旦家庭继续用钱,别说到期了,即便没有到期也需要取出来进行救济。


侯哥财经


定期存款到期后是否有必要进行转存因人而异。单丛定期存款本身来看,在办理定期存款存入时系统会设定是否自动转存。大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会选择设置为自动转存。

自动转存这项功能在十年前还不是一个热门关注的问题。曾经就有不少客户拿着七八年前的存单来咨询,才发现当初存入时根本没有设置自动转存,导致了超期后的利息都是活期利息的损失。所以说如果确定这笔钱是一笔定期投资类型,那就选择自动转存没错了。

题主所说的有钱人支取出来是指直接支取现金不再存入还是指重新办理定期存款手续呢。有钱人的投资渠道和消息比普通客户群体要广泛,他们一部分人会选择投入到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方式中去。比如银行理财,购买国债或者是基金产品或者结构性产品。

越是有钱人他们手中的定期存款越少。因为其他投资渠道的收益有可能远远高于定期存款。虽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他们普遍是风险喜好者。在高收益和低风险之间他们更喜欢追逐高收益。

现在银行系统通常都会在定期存款到期前主动打电话联系客户办理转存业务。一是可以确保资金不会外流,借助礼品的优势可以吸引客户黏性。另一方面客户有可能会选择另外加注资金进行定期投放。这也会是导致有些人喜欢到期自己转存单据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