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多少歲做壽合適?

湘俚伢子


首先,糾正一個說法,不願意做壽不僅僅在農村,城市不少老人也有這樣的現象。

說起做壽,如其說是中國人的傳統,不如說是中國富人的傳統更確切,試想,缺吃少穿的年代幾乎貫穿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飯都吃不上,怎麼辦生日宴會?那時候老人每年忘不了給孩子過生日倒是真的。

就這個問題,個人覺得生活條件提高了,為老人辦一個簡單的慶生儀式,無可厚非。但是,也要適可而止,根據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如果老人特別熱衷於這個事,為了老人高興,那一定要辦,如果老人不喜歡,也千萬必要強求,孝順的真諦是“順”,而不是孩子想當然。

至於給老人辦生日宴會有什麼講究,個人覺得大可不必計較,畢竟是一家人,講究多了反而見外。

但是一些問題還是要注意:

如果父母年齡較大,身體又不好,不適合到飯店辦,有人覺得飯店氣派,一家人歡聚一堂,照相發個朋友圈,很有面子,卻不知老人受不了舟車勞頓和飯店吵鬧的環境,對年老體弱的老人,那是折騰,不是孝順。

其次,老人消化功能減弱,不適合大魚大肉,給老人加菜,一定要有節制,各種美味佳餚點到為數,切忌逼老人多吃,否則你的孝心有可能帶來悲劇。

最後一條,如果老人不喜歡辦生日宴會,沒必要勉強,老人希望的是孩子們之間和睦相處,事業有成,身體安好,有時間常回家看看,其它都是次要的。

最後祝天下父母都健康長壽,開心快樂。


有李走遍天下


這個問題我有現存的答案,而且是我們弟兄多人推敲了多年才得出的結論。

我的爺爺和奶奶,夫妻相伴七十四載,過世時均為九十多歲,膝下五個兒子十六個孫子。他們一生都沒有做過壽,絕不是子孫不孝不願意操辦。要知道爺爺過去在整個家族中都是威望很高的,家族中諸如矛盾糾紛、父子分家等事情都必須請他到場並由他做出最終決定。可想而知,爺爺不願意做壽,沒有人敢抗命為之。每當爺爺奶奶過整生之前,我們小弟兄幾個在一起的時候都會聊起爺爺為什麼不願意做壽的話題。現將我們討論分析的結果在此分享給大家。

一、我們農村當時有一個說法:賺錢的月禮,虧本的生。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孩子辦滿月酒,由於是一餐酒席,為此別人送的禮刨除辦酒的費用多少能賺一點。而做壽就不同了,頭一天晩上大擺酒席,第二天早上吃長壽麵,中午又是一頓大餐。這樣一場壽宴辦下來,花費肯定是大於收到禮物。像我爺爺這樣過日子善於精打細算的人,這種勞神費力還要虧錢的事情肯定是不肯做了。當然了,這只是不願意做壽原因的一種。

二、做壽折壽,也是不願做壽的原因之一。我們說做壽折壽毫無道理。不過,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存在。其實,那並不是什麼做壽折壽,而是農村中有些上了年紀的病人,到了快整生的時候,為了期盼身體好起來。說什麼做點喜慶的事情充充喜,豈不知這種大事的傷精費神,反而會導致身體更差甚至死亡。

三、大雨過後有乾田,大事過後有閒言。這是一句非常符合實際的農村俗語,就現在來說,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但凡是做過一場大事後,總會引起一些閒言碎語。可想而知,能不做的事情還是不做為好。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當地做壽的講究:

所謂做壽起碼五十歲,一般是四十九歲的生日時做。以女婿為最重要的客人,同時他的禮物也必須最重。女婿必備的禮物有:壽桃、壽麵、魚肉及壽星夫婦的從頭到腳一身新。生日的前一天晚上主家大擺宴席,過後有一個拜壽活動。而這個拜壽活動的出場順序是有講究的,有不少人為此發生爭論。由於我們家受爺爺的影響很少有人做壽,對於這種講究不大熟悉。生日當天早晨吃壽麵,中午一頓大餐過後各歸各家。我知道的就這些,抱歉!


秦淮東魯


真的如題主所言,農村很多老人不願意做壽。我認為主要還是觀念問題。城裡的老人就比較喜歡做壽。

農村老人基本沒什麼文化,觀念相對落後。認為做壽就是在數陽壽,所以大部分老人都不願意做壽。我的外公80歲時,我母親和舅舅們商量打算給外公做八十大壽,可外公就是不同意,後來問其原因,他說,給我過壽說明我年紀大了,過一天少一天了!你們看我身體還硬朗著呢!我不想過一天少一天,我要活到一百歲。在他的堅持下,最終沒有做壽。

有些地區農村人的生活並不是太富裕,老人會為兒女考慮,如果做壽需要花錢。所以有的老人是抱著為子女節約的思想不願做壽。老人知道自己的兒女們也不容易,正面對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實際情況,生活壓力其實也不小,為了替兒女們省錢,一般會選擇不做壽。

也有的兒女不孝,認為給老人做壽需要花錢,所以根本就不會為老人操辦做壽的事。農村很常見的,妯娌之間為了老人贍養問題經常爭來鬧去的,那些怕媳婦的兒子也不敢大聲出氣,所以這樣家庭的老人是不可能做壽的。

老人做壽不做壽其實應該徵求老人自己的意願,不能勉強也不能不管不問。只要做兒女的平時能孝順,做不做壽其實沒那麼重要,只要老人能開開心心地安享晚年,比什麼都重要。


文一多


從古至今在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是有老人做壽的,但是近些年農村老人過大壽的現象越來越少,記得以前小時候我們有一戶人家庭在我們村比較富裕的,為了給老人做壽請來了戲臺在村裡搭臺唱戲而且還唱了三天,附近的幾個村莊的人知道了以後都來我們村看戲,在開戲的時候都會讓這位過大壽的老人上臺講話,因此臺下的老人們對這位臺上的老人投來了羨慕的眼光。


但是這位過壽的老人在戲臺上卻說“我不願意過壽,因為我的年齡還不到”當時這位老人已經63歲了,那麼為什麼老人會不願意過壽呢,老人過壽在農村又有什麼講究呢,以及多大年齡過壽最合適呢,那麼今天我就按照我們村過壽的傳統風俗文化來講一講過壽的一些注意事項。


“為什麼農村老人很多不願意過壽”

在農村老一輩人都是從艱苦的日子中走過來的,記得以前爺爺奶奶曾經給我講過,以前吃的東西不多大家都去找榆樹皮煮湯喝,每天吃的都是紅薯,現在我們看來吃紅薯多好啊還有營養,但是在那個時候一天三頓飯的主食就是紅薯,紅薯吃少了可以但是吃的過多容易腹脹。

因此農村的老人們也知道以及的子女在外掙錢不容易,再加上農村的老人們比較省吃儉用不喜歡鋪張浪費,所以為了不拖累子女們,因此這就是農村老人們很多都不願意去做壽根本原因。



“在農村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呢”以及多大年齡過壽合適呢

在農村如果老人做壽的話講究三個年齡段分別是“66歲”“73歲”“84歲”這三個年齡,比如說66歲這個年齡其實在農村被譽為是“一道坎”,因此如果這個時候過壽的話可以把這個坎過去,而73歲和84歲也基本上和66歲的寓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從而也就是說這三個年齡是過壽的最佳階段。


還有就是農村老人過壽的時候必須要擺夠16道菜寓意著“一帆風順”而且這16道菜必須要先請老人品嚐以後,晚輩們才可以動筷子夾菜吃,其實這都是我們當地農村的一種傳統風俗習慣。

綜上所述:

過壽其實也是一種傳統文化,但是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在為老人做壽的時候不能像剛講過的鋪張浪費”所以我們要做到實事求是不能有盲目攀比的心理。


紀錄鄉土


老人做壽,在榮哥老家貴州畢節農村叫“踩生”,什麼叫“踩生”呢?就是取“踩”的字意,寓意為踩住歲月,阻止歲月流逝,讓老人健康長壽,長命百歲。



老人要達到多少年齡才做壽?在榮哥老家貴州畢節農村,有兩個年齡段可以做壽

一:老人滿60歲可以做壽

老人滿60歲生日那天,人生第一次做壽,不過那是以前的老一輩,現在的人基本上60歲是不做壽的,只有極少部分人在滿60歲生日的時候做壽,這種滿60歲生日做壽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子女操辦的,子女們事業有成,工作穩定,家庭幸福,懂事一點的孩子,有孝心的孩子,就覺得父母操勞一輩子不容易,在父母60歲生日這天,給老人過一個生日,就當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其實就是給給老人做壽。

其實很多父母是反對的,因為覺得這是浪費錢,不願意在自己60歲的時候做壽,覺得自己還年輕,在我們農村做壽一般是年高老人的專利,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才60歲,那麼年輕就做壽,感覺有點不好意思。現在的人思想都比較開放,不像以前那麼保守。我記得小時候我們村裡的人做壽的老人很多,他們就信奉一個道理,認為做壽能長壽,其實這些都是迷信,心理作用。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認知也提高了,不像以前那樣愚昧無知,很多的農村老人,他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相信迷信了。

二:老人滿80歲的時候可以做壽

80大壽,80大壽,老人年齡到80歲的時候,基本上有90%以上的人會選擇在自己80歲生日這天做一次壽,就算是老人不做,子女們也會給他操辦,畢竟能活到80歲,已經算是長壽了,在老人80歲生日這一天,操辦一次生日,熱熱鬧鬧的,也覺得挺風光,看著自己膝下兒孫滿堂,老人心裡也高興。

老人活到80歲生日的時候做壽,不是說100%的都做,但是大部分人會選擇做壽,就算有的老人不願意做,子女們也會強行的給他操辦,這也算是盡孝吧。

子孫們會給老人買衣服、給錢,再請上一群親朋好友吃一頓飯,放點菸花,熱熱鬧鬧的給老人過一次生日。遇到這種情況,村裡的鄰居也會主動的去祝賀,一般都是買點菸花鞭炮,拿到他家去放,喝一杯酒,吃一頓飯,不過不會送禮,我們這裡老人過壽沒有送禮的習俗,只要人到就行,主人家會準備好煙好酒好菜,招待鄰居和親朋好友。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也會過壽

開頭的時候我就說過了,老人過壽,在我老家貴州畢節農村叫“踩生”,寓意就是踩住歲月,不讓歲月流逝。

如果有人患了重病,長時間治不好,家人感覺不到希望的時候,就會給他做壽,希望通過做壽,能讓病人病情好轉,恢復健康,這種情況是不分年齡大小的,相當於是祈禱,這其實就是一種迷信心理。

還有百歲大壽,這就很少見了,能活到100歲的人太少,如果能活到100歲,做壽的時候再怎麼大操大辦,我都覺得不過分。



在農村很多老人不願意做壽的原因,主要是受社會發展進步的影響,還有就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以前的老人做壽,是抱著一種延年益壽的心態,認為做壽就能長壽,隨著社會的發展,老人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新鮮的科學事物,自然而然的就不會再相信那一套了。所以在農村很多老人不願意做壽,是在情理之中,我覺得這倒是一件好事,證明大家的覺悟都提高了。

黔世界榮哥


在農村,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多少歲做壽合適?

關於老人做壽問題,得兩看,有一部分人願意做壽、喜歡做壽,也樂於做壽,不僅逢壽必做,而且還會大操大辦;但是確實也有一部分老人不願意做壽,尤其是現在比例越來越大。對於他們而言,不願意做壽有兩方面原因:主觀原因來看,越是年長的人,越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已經老了;客觀原因來看,老人做壽不同於青年人,基本上不收禮金,都由子女辦理,是個花錢的事情。很多老人覺得沒有必要,簡簡單單家裡人吃一下即可。



對於是否要過壽的問題,前年家裡就面臨過這個問題,因為外婆已經89歲高齡了,農村有過9不過10的說法,所以89歲就相當於90歲。對於這個年齡而言,絕對就是高齡了,村裡最年長的人。當時,幾個子女就合計給外婆大操大辦一個90歲大壽,叫上親朋好友、鄉里鄉親過來,熱熱鬧鬧地做個大壽,甚至還可以叫上戲班,唱上一場揚州京劇。

但是,首先反對的就是外婆,覺得這樣大操大辦過一個生日,真的不必要,堅決不同意這樣辦大壽。但是,想想真的年齡也很長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況且還是如此體貼、懂事的老人。最後,在家裡所有人的討論之下,只辦一場家庭內部的聚會,找了附近的農家樂,辦了兩三桌,買了一些禮花炮竹。基本上外婆的子孫全部到場了,無論本地的還是外地的,外婆最後也是非常開心,我覺得這樣的聚會就達到了本來的目的。



在農村,真正可以辦大壽,最起碼得是70歲之後的,之前大家都沒有覺得真的已經老了。雖然,農村老人比較辛苦,看起來也更顯老一些,但是到了六十多歲還是會打工,所以都不會承認已經到了過大壽的年紀。70歲正是一個分水嶺,再不承認已經年老了,但是身體已經不饒人了。同時,農村過大壽都是過9不過10,並不是說不願意過團團圓圓的生日,而是擔心等不到整壽的時候,如果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所以都會在69歲、79歲、89歲籌劃過大壽。99歲及之後就不一樣了,地方政府會出錢給老人辦大壽,能到100歲的確實很少。此外,農村老人過大壽,基本上都不是不收禮金的,按我們當地的說法,就是帶著祝福來即可。正常是辦兩天,頭天晚上叫暖壽,第二天中午、晚上是正期,為了熱鬧也會有一些家庭叫戲。

綜上所述,農村並沒有什麼明確的可以做壽的年齡,主要還是看自己的想法,但是正常都是70歲及之後才會考慮過壽的問題,百歲之前都是過整壽,過9不過10,但是從99歲開始基本上都是一年過一次,雖然不用每次大辦,但是家庭都會非常重視,真的是到了這個年齡非常少了。最後,希望自己的外婆可以長壽,最起碼活到100歲。


指尖三農


農村老人為何不願做壽?

小時就聽大人們說笑,說北村有個老人過80歲大壽生日,因為兒子是有頭面的人物,在社會上混得不錯,這一天親朋好友加本村有往來的就有十幾桌人,這夠廚師們忙的了,說與你聽你可不信,那個時代的人就是肯吃苦,能自己做的決不花錢找人,那時也沒現在這打工和保姆詞兒,都口頭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麼多客,要借板凳桌子,要借鍋碗瓢盆,把家族裡能燒飯辦菜的都邀來,否則這上百人一齊開伙,是很難招架的!

一家人充滿著喜慶的快樂,這壽星老可是個農民出身的人,大家忙前跳後的都是為了他的生日,,當然他是更加高興。

這個壽星老不是坐太師上抽菸擺農門陣的主,勤勞慣了的手閒不下來,他就充當了一個"伙頭軍"負責鍋門口燒柴草,確保鍋門的火不熄,打發了客人們的中午飯後,客都散開玩去了,老壽星還要燒火煮冷菜的肉類,總之他燒了一整天火。

時間真快,連起身的時間都要照顧灶裡的火不能掉出來,煮好這個菜還要煮那個菜,不經意到了開晚飯,等把客人都打發吃完了壽麵,忽然有人想起,啊!怎麼一天沒見壽星老兒,有人一聽去找,把壽星攙到客廳,老壽星看著杯盤狼籍,自己的生日競如此,好多人提出要拜壽星,老壽星突然號淘大哭,眾人以為老壽星激動了,問他你還不滿意啊,這上百人為你祝壽,你知老壽星怎麼邊哭邊說的:我燒了一天火,到現在還未進食呢?

記得我聽後還流了好一會兒淚!

謝謝你的閱讀🙏!



許科雲


題主一連問了三個問題,鄉村隴原來為您解答!如您感覺回答的好,不妨點擊右上角關注鄉村隴原,然後給一個贊。如有不妥歡迎大家指正留言,讓我們更好的用信息服務三農。

農村老人為何不願意過壽?

題主說的很對,在鄉村隴原家鄉,老人們也是這樣的。一次在給媳婦爺爺過壽時,爺爺就很不情願,我不明白為何?就悄悄的走到爺爺的屋裡問了一番。沒有到爺爺頭一句盡然說:太麻煩了過哪幹啥!我就問爺爺您不喜歡熱鬧嗎?爺爺看在我和媳婦誠懇的問詢下,說出了其中的緣由。爺爺說:“孩子們!你們的一片好心我知道,熱鬧自來是好,自己年輕時也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但你們掙點錢不容易,過個生日又是買這買那的,花哪些錢幹啥!還不如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


最後在我們大家一致的勸導下,爺爺勉強的走的餐桌,看了看餐桌上的菜和蛋糕,一個勁的唸叨著:“這娃娃,弄這麼多吃不完,多浪費啊”。

農村老人過壽有哪些講究?

農村老人過壽不同於普通的過生日,過壽時一般家同族的親戚都會前來祝壽,祝壽方式和每個地方的風俗有關係。在我家鄉一帶,老人過壽時,在正堂中的桌子上擺放著用白麵做的一個大壽桃,牆壁上掛著書寫的“壽”字,各個門框上貼著祝福的對聯,院子裡桌子擺放呈三角梯形,長輩們都坐在首席,老壽星坐最中間,小輩們按輩分高低依次而坐。席間小輩們會給壽星一一磕頭,說喜慶的祝福語,還會給老壽星給紅包以表心意。


多少誰過壽合適?

說到多少誰過壽合適?在鄉村隴原家鄉老人過壽,自古就有“過九不過十”的風俗。聽老輩人講:九與久是諧音,寓意能長命百歲,而整數恰逢是零,就不是那麼吉利,所以過壽時通常都在整十的前一年過壽。一般又分為中壽與大壽。中壽通常年齡在59、69歲,大壽在79、89、99歲。


鄉村隴原


農村老人做壽是一種傳統習俗,可以近幾年這傳統習俗消失了,現在我來回答題的提問,現把我們本地老不願做生日的與大家分享,但是不能以點帶面,其他地方,農村老人不願做壽可能是另一種說法!

一,我們本地老人過去年滿60虛歲以出生日那天,只要家庭條件還可以,而且又有姑娘出嫁了,一定會做壽,以姑娘為主,買禮品稱之四色禮,含豬肉,魚,雞,蛋,麵條,糕點,新衣服。

親戚朋友,及鄰居知道後前來祝壽,送上禮品,兒子只負責辦酒席宴請客人,還要用糯米粉做糰子回贈客人,兒子花錢少,甚至不用花錢,主要是姑娘花錢,

所以民間流傳賺錢生日,虧本喪,當然現在也不同了,人死後喪事也不虧本了。

二,過去農村老人為何這麼重視做壽,因為過去人的壽命短,不容易活到60歲,以我村為例,一個村2百多人解放前男性沒有超過60歲的人,過去60歲已是高壽了,熱鬧一翻也不難理解了。

三,為何現在生活變好了,反而做壽的傳統習俗消失,而且我居住的社區90多歲有2人,80多歲老人有許多,但無一人做壽,不僅本社區,周邊地區老人也是如此。

四,農村現在只有小孩,抓周,滿10歲,20歲成人,其後都不做了,至多家人在一起聚一聚吃餐飯,含老人都是這樣。

五,為何老人不做壽,筆者也調查了一下,原來有幾位老人做壽後不久就走了,後來這一消息傳出去,一傳十,十傳百在我本地傳開,說什麼做生日放炮驚醒油王爺,本把你忘記了,讓他知道了,就要讓你去,從此在我地再也沒老人做生日了。

六,小結,當然這是迷信,同時也是一種巧合,筆者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走一趟,實在不易,隨著生活水準約會提高,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壽,在60一100歲期間,這五個大壽,在不普張浪費大擺宴席的情況下,家人與親朋好友祝祝壽,聚一聚還是可以的,這也對老人一種孝心。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百善孝為先。


蔣山老徐


為何不願做壽?

這種情況現在是越來越多。多年前,人逢六十六、七十三、八十、九十、九十九歲,都要慶壽。但近幾年來,無論農村還是城鎮,慶壽的現象日漸減少。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一個是就像有些人說的,現在又不是吃不上,慶什麼壽!確實,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裡,對物質的渴望是現在的人所無法想象的,能夠吃上大魚大肉是很多人的一種奢想,遠比“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更讓人嚮往。藉助慶壽的機會,一家人不但可以暫時改善一下伙食,更能夠稍微收入一些以增加一點點家庭收入,儘管那點收入放在現在來看是很多人不屑一顧的。

二個是社會風氣使然。隨著近幾年社會上奢靡之風以及民間陋習的改變,大多數人已經對為老人慶壽看的很淡,並非子孫不孝順,而是把孝用在了平時的日常生活之中。還認為,為老人慶壽是自家的事情,沒有必要廣而告之、大肆宣揚。

三個是隨著生活條件和衛生健康條件的根本好轉,長壽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七十多歲的人,已是越來越多,活個七老八十是正常現象。老人們不願慶壽,其實內心裡是想再多活幾年,子女們也瞭解老人的心情,也不再為老人慶壽。就是慶壽,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老人慶壽有什麼講究?

有何講究呢?喜歡熱鬧的,無非是廣撒帖子,想搞個普鄉、普村同慶,七姑娘八大姨、出門的子女以及外甥外甥女是得信就來的;一眾鄉鄰友好是聞邀而至。請上戲班子連唱三天大戲,開兩天不散的喜宴。不喜歡熱鬧的,自家人在一起吃吃飯,給老人做幾套新衣服,定上一個大蛋糕,如此而已。

多少歲慶壽合適?

開頭說道,在民間,特別在皖北這塊,老人慶壽的年齡大多是六十六、七十三、八十、九十、九十九。六十六慶壽的意思是六六大順,以後一家人都順順當當;七十三、八十,是因為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的說法,慶壽的目的是祈求能夠過這個坎。九十、九十九慶壽,是因為如此高齡的人確實不太多,值得大家慶賀慶賀。

人生值得歡慶的事情有很多,一切都應順時而變。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何樂而不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