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五年定存5.2可以作为养老理财吗,还有其它靠谱的理财方式吗?

去了怪


做好理财规划,首先要考虑我们的目的。

理财目的

题目中所说的是想将这一部分定期存款作为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一般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未来的养老,另一部分是已退休人员的养老。

如果是已经退休人员的养老,应当既考虑收益性和安全性,又要考虑流动性。

产品的优点

商业银行5年定期存款,5.2%的利率,这是非常高的收益率了。普通商业银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也就是3.3~3.6%左右。10万元存款每年能多出近1600元到1900元的利息。

银行定期存款,安全性很高。还有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

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银行存款的流动性。

一般老年人到达退休以后,会有越来越大的得病风险,这样的情况下会有可能动用一大笔医疗金。如果将定期存款一次性提取的话可能会面临重大的利息损失。

因此,一般建议将存款分批分开选择定期存款。比如手中有20万元,分成5批4万元,每年存一笔5年定期。这样,需要动用的时候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利息损失。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银行有智能存款产品,采取灵活计息的方式那就更好了。就是可以按照你实际存款的时间的长短计算利息,比如某民营网络银行的利息计算是这样的:

持有时间小于一个月,按照0.455%的利息计算。
持有时间大于一个月小于一年,按照1.77%的利息计算。
持有时间大于一年,小于两年,相应利率在1.96~1.99%之间。
持有时间大于两年,小于三年,相应利率在2.80~2.84%之间
持有时间大于三年,小于四年,相应利率在5.54~5.67%之间。
持有时间大于4年,小于5年,相应利率在5.67~5.80%之间。
如果持有时间能够达到5年,相应利率能够达到5.8%。

当然这些银行网点少,只存在于网上,我们很少见到实体银行,大家还是普遍持怀疑的态度。很多人还容易把他们跟P2P平台搞混了。

其他的理财产品

目前其他的理财产品还有国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等很多。

三年期储蓄式国债收益率是4%,五年期是4.27%。

基金类型很多,有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也有股票基金,还有保险基金等等。收益率不固定,适合作为理财产品的也就只有货币基金,但是他们的收益率现在已经跌到2.2~2.6%之间,不适合长期投资。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还不错,现在的起点是1万元到5万元,不过收益率一般在4%上下。不过理财产品有风险,不如存款,能够保本保息。

总体来看,5年期定期存款5.2%利率,还是非常有优势的。毕竟我们这些年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就2%左右。


暖心人社


先说答案:我认为基本可以了。肯定很多人会反驳说,跑不过通胀,绝对不行,下面我来说说,我为何说基本可以。

40万元,利率5.2%

存款40万元,按照年利率5.2%,你每年的收益在:400000*5.2%=20800元,也就是差不多每个月有1733元。当然,并非每个银行五年定期都有按月提息的功能,但不少地方银行(比如天府银行)均有这类功能,你可以尝试找找看下。

小县城生活成本

不知道其他地方,以本人老家为例,也是一个小县城,目前一个月一个老人的生活成本只要1000元左右,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早期的小区很多没有物业费,主要支出成本为餐费+水电费,而且小县城物价整体不高,老人的食量又少,故而整体生活成本不高。如果你是在农村,估计生活成本更低。

通货膨胀

我们都知道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升,生活成本增加,我们来看看我国近十年的整体通胀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2017年这十年的平均通胀率为2.637%,明显这个数值低于你的存款利率,你的存款受益是跑赢通胀的。

显然这个数,会有人不相信,其实这是因为官方统计的口径原因,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主要为:食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交通通讯、医疗保健、衣服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指数,而大家观感最为强烈的房价并未纳入统计。所以单看这个数据,通胀率并不高。

CPI指数

更为简单的,我们可以来看看,CPI指数,CPI指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它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网上只有找到2005年-2015年的图表(平均值在2.5%左右),另外2016年及2017年我单独查了在1.5%附近,显然居民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整体变化不大。

其实这点,我们可以用自身的亲身经历来说,这样最准确。除了房价,最近十年有什么产品价格也是涨到大家感觉很离谱的吗?主要的生存用品:茶米油盐酱醋茶,大部分价格都没有多少变化吧,甚至比不上我们的工资增长速度;而一些电子产品更是处于降价的趋势。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我认为单以40万元存款,作为一个老人,在小县城或者农村,5.2%的年利率收益基本可以满足你的日常生活所需;但是这个的前提条件是你无病无灾,无其他任何生活压力负担;不过人老了,难免总会有各种意外发生,故而仅仅靠这个存款要保证后半生,我感觉是不够的,最好是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或者给自己购买个人身意外险之类的,这不仅仅是给下一辈减轻压力负担,也是对你自己的一种保护措施,毕竟子孙并非全部都是可靠的。


鲤行者


银行五年定期存款5.2%完全可以作为养老理财。

你是一个普通农民,目前45岁,已经存有近40万的存款,一定要把这次存款安全放第一位,其次再考虑利息。而你选择的银行五年定期给你5.2%已经确实不低了,值得放心存了。

为什么银行五年定期5.2%可以作为养老理财呢?

(1) 银行五年定期是属于银行存款业务,不是理财业务;银行存款业务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条例明文规定最高赔偿不超50万元。也是就是你近40万存银行定期也是保险条例保护范围内,所以你在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属于零风险,你本金是非常安全。

(2)银行给你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2%以上是比较高了,类似国有银行五年定期在3.3%左右,股份制银行只有3.8%左右,5.2%的存款利率已经超过了99%的银行利息。你这种利息是属于高的了,适合把养老钱存这家银行吃利息。假如你把近40万存五年定期,每年有2万多利息,自动转存后等你60岁真正退休了这笔存款有70多万,足够真正退休养老了。


(3)因为你目前45岁属于中年时候,距离60岁还有15年时间,代表着你还有工作赚钱的能力来维持生计。这笔钱存银行只是用来抵抗货币贬值的,目的是实现货币保值与增值。过去十年货币贬值率平均2.8%左右,而你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2%完全可以抵抗货币贬值率。所以这笔钱适合作为养老理财。

还有其他比较靠谱的理财方式吗?

根据你的情况我认为银行长期定期存款,银行大额存单,银行智能存款等已经非常适合你了,银行定期存款本金安全有保障,而且利息又不低,人要知道知足。

至于其他理财方式适合普通老人,养老理财的只能想到国债和货币基金了。国债本金安全性高,但年利率低只有4%左右。而货币基金本金安全性跟银行相比肯定是银行定期高,而货币基金利息能在年利率5.2%也寥寥无几。

所以想来想去,建议你不要去找他们理财方式了,银行五年定期5.2%已经非常适合你,再度建议你转存到国债或货币基金的话更加不划算,所以还是建议你继续存五年定期为好,存自动到期转存模式,真正用来养好。


老金财经


五年定存5.2%的收益率,作为养老理财是可以的,但是像题主说的,三四十万养老钱全部投放其中,也是有一定风险的,还要进行适当的规划才好。

一般说来,资金每年贬值6%左右,5.2%的收益率与之接近,但是五年定期是单利计算的,资金贬值是按复利进行的,所以现在的三四十万,20年后根本不够用。

养老是个大问题,不能指望子女,也不能指望政府,只能靠自己。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提前规划,等到人老了,晚年贫病交加,就可能比较凄凉。

尤其是农民朋友,如果没有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话,必须在40岁以前开始筹划养老理财。

针对这个问题,国家批准成立了部分养老目标基金,定位就是解决普通百姓未来养老的问题,现在已经开始募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养老目标基金规划收益率要跑赢通货膨胀率,年复合收益率超过6%(不承诺),采用FOF基金,根据目标规划,高风险资产配置逐步降低,风险回撤最高7.5%左右,可以适当考虑。


互金直通车


不是很建议把钱存在银行,拿定期的利率,因为这种算下来,其实它的利率是非常低的,走的都是年化利率。

现在有很多养老保险或者其他的养老理财产品可以购买,那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钱来说,投资在这些产品之中获得的利息要比你存在银行多很多很多,所以建议你可以去挑选一些养老理财的保险或者说理财产品。

那理财分为各个阶段,关于你结婚生子等等方面都要有理财的准备,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花费,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提前买好保险也是一种理财的方式,不过买保险建议买消费型的纯保障,不含理财功能的,这样会比较稳妥一些,能够在以后及时拿出来,针对不同阶段去使用这个钱,其实今天来详细的说一说就是,保险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两种,我建议选的就是返还型,因为返还行的话要比较稳定一些。

为什么不建议买消费型的?因为消费型的保险他都很便宜,在保险期之内没有出险,健健康康的度过这段时间,那么保险公司就非常高兴,因为你这笔钱就交给了保险公司,还保证你这段时间没有出事儿,那么接下来呢你是不可以把这个钱拿出来的,所以说返还型的保险好,就好在它能够在一定时间之后给你返钱。

所以返还型的保险可以当做是一种理财方式,比如说我把35岁是私营业主家庭生活比较好,那么关注理财之后呢,买了保险,交保险费是五年,保险期限为15年,每一年交5万元,这样算下来的话,我15年之后,可以返现253250元。

并且每年都有6400元的收入,所以说通过这样固定的理财呢,能够降低我的理财风险,对于以后养老也有一定的保障。

如果你要是没有什么理财的意识,不懂得金融知识,那么你想要在老了以后有一份保障和稳定的收益,能够维持你老年的高品质生活,对于资金的流动性要求并且不高,那么你就可以买返还型的保险,那如果你只是想追求高收益,建议你考虑其他的理财产品,最后如果你追求保障和高的性价比,那你可以选择消费型保险,因为消费型的保险它价格比较低,但是也会保障你的基本的安全,所以说当你有了病或者出了什么事情之后,有保险,在他能够给你一个很好的缓冲期,能够让你做好心理准备,可能是产品标准或者费用在新的一年变更。


变革家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商业银行这款养老理财还是比较靠谱的。只是还要咨询一下这种养老理财产品的真实性,谨防上当受骗或存单变保单的事情发生。

一则,因为这款养老理财本身利率不低,超出了一般存款利率,比五年期存款利率2.75%高出了近一近一倍,收益率显然较高。

二则,这款产品如果是银行自己发行的,虽然在打破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存在一定风险,但通常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相对其他企业发行的理财产品风险要小。因此,对这款养老产品还是可以抱着放心的太度去购买。

三则,这款养老产品的收益足以提供比较有保障的养老支出,可不靠子女实现自我养老。比如现在40万元,按5年期到期可自动转存,按5.2%年收益率保持不变,到60岁,本息合计约80万元,再将80万元存入养老储备金,按5.2%利率,则每年可得利息41000多元,每月平均可得利率3400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四、五线城市应该可保生活无忧了。


开伟观察


  可以部分资金做五年定期,但并不建议将全部资金做五年定期。

  对于养老,银行长期定期是不错的产品,因为没有用到该笔资金,而却能产生固定的收益。但是要注意,银行存款利率并不是一成不变,且较长期限的定期还存在利率风险。

  比如现在存五年是5.2%的利率,可是下一个五年期是多少呢?存款利率无法确定。而利率风险是指五年期内利率的波动,万一某年份通胀特别高,一年期存款利率可以高达5%呢?比如90年代的存款利率,光央行基准利率一年期都能达到10%及以上,商业银行存在上浮,利率会更高。

  当然,如果市场利率下行,比如如今像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出现下跌,那么五年期有5.2%固定收益那是非常不错的存款了。

  但是除了存在的利率风险以外,还要考虑银行违约风险,比如存款金额超过50万,而商业银行倒闭。五年期存款利率能高达5.2%,要么是小型城商行,要么就是信用社,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六大行是提供不了这么高的利率。所以,毕竟是养老,资金数额较大,银行违约风险应当考虑在内。

  至于其他理财方式,更建议选择分散式投资——固收为主,浮收为辅。因为是养老,注重的是稳健,不要过多地去配置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甚至股票等高风险理财产品。

  可以进行购买一些国债、金融债,甚至是企业债,以及银行、证券或保险提供的短期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可以提供固定收益。而进行购买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和分级基金中的A份额等,提供稳健的浮动收益,也提供资金的流动性。

  还有的是最近国家推出了养老基金,也可适当的配置一些。如果风险承受能力较大,也可以进行定投一些指数型基金,比如上证50,上证180等等大型指数型基金。


三人聚众


对于缺少金融知识的普通人,选择利率高的银行存款产品比较合适。

如果手头有40万元现金,选择按月付息的五年定期存款产品,而且利率高达5.2%,这对题主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安排。

但是,采取银行存款生利息的方式来规划养老,尤其是本金只有40万元,估计抵抗风险的能力是不够的。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2018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其中带病生存时间为8年。题主15年之后进入老龄阶段,如果仅靠自己负担医疗费用,没有几百万估计是难以保证晚年生活质量的。

对此,我的建议是既要投资理财,也要考虑参加社保,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用银行存款产生的利息以及45~60岁期间的收入,缴纳15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可以确保在60岁时开始每月领取养老金;补缴够规定年限的医疗保险费,也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以下为我们演示的数据。

2019~2023年按照存款利率5.2%,之后按照存款利率4.0%计算,第一年投保缴费12000元,以后每年递增8%,这样缴费15年之后,手里还会有340054元现金,已经满足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后续,再补缴够医疗保险规定年限的费用,也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根据现在的数据合理推测,题主60岁时养老金应该可以达到2900元左右(一年3.5万左右)。我想,这种方式比单纯银行存款对老年生活能够有更好的保障。


颜开文


我认为银行存款有5.2.%的利率,应该是不错了。就题主的情况来看,不适合购买理财产品。因为在银行购买理财时,会要求做风险评估,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题主属于保守型,不适合购买有风险的产品。如若银行推荐理财或保险,我认为是不负责任了,会对题主造成伤害。

有些答题我认为有误导嫌疑。对一个保守型客户,推荐任何所谓的理财、保险、以及投资都是不负责任的误导。本来想对题主推荐国债,但鉴于国债利率低于题主所述存款利率,因此我认为对于题主来说,银行存款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五年存期似乎稍微有点长。我国利率长期在低位,五年之内利率上升的概率大于下降。因此建议选择一种可以相对灵活的存法,即靠档计息,也就是说如果存到五年,则按五年利率计息,如果提前支取,则按存期靠档计息(如存满三年就按三年计息)。这样如果利率上涨,则可以提前支取部分存更高利率。具体什么银行我就不说了,以避免广告嫌疑,大家可以向各银行了解。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理财知识。


空谷财谭


对于农民来说,有40万元存款,存成5.2%年利率的五年定期,是养老很好的选择。

当然前提是正规的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之下,50万元之内安全有保障。千万不要被忽悠买成了保险,或者变成其他理财产品。

如果有工作单位的话,有单位帮着缴纳社保,这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农民打工,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社保的。自己缴纳的话,成本高,潜在收益低,并不是好的选择。

一个很现实的寿命因素,农民平均寿命较之城市居民普遍低10年左右,无钱看病以及医疗条件的差距是根本原因。相应的,农民缴纳社保养老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毕竟投入少,产出也低。

现在利率市场化正在逐步放开,确实部分地方商业银行给出了很高的五年期利率,比如山东首家民营银行蓝海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达到了5.5%。

2018年资管新规实施,银行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亏本的可能性加大。

能达到6%的理财项目,基本都是不保本的,所以能有银行5.2%保本保息的收益率就很不错了。所以就不用再考虑别的理财项目了。

假设你有40万元,到期后连本带利再存一遍,15年后,正好你60岁,到时候本息合计863934元。假如农村人均寿命70岁的话,每年可以用8万元,这还不算每年的利息。

要知道86万元就是放在银行一年期大额存单存款,也能有1万元多元的利息。假如是存到余额宝的话,一年的利息就是3万元左右,在农村只吃利息都够用了。

一年10万元可以用,养老保险再怎么涨,也是不可能有这种水平的,用来养老绰绰有余。

建议你用夫妻二人的名字分别存20万元,这样两个账户更加安全,利息也有保障。

最后,医疗保险是很有用的,老了最怕生病,所以农村医疗保险必须有。至于商业保险就不建议了,生病的姿势不对是得不到赔偿的,没得病就相当于多数都白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