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信息上月薪是8k-12k,如果去應聘,期望薪資報多少合適?

悠悠然8548


面試當然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特別集中體現在談薪這件事上——應聘者希望在拿到offer的基礎上,儘可能多一些收入;而招聘者希望在找對人的基礎上,儘可能將人力成本控制在承受範圍之內。可以說,是否能夠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是這場面試成敗的關鍵。

第一,面試談薪的誤區:

“談多了怕機會跑了,談少了怕自己吃虧”,跟菜市場買菜一樣,在面試談薪時人們往往會有這樣的心態。於是,陷入了靜態博弈的誤區:即便對方給出的價格可以接受,但交易雙方總忍不住講價、比價。

比如,你的薪酬期待是比原來多就可以,本來對方加500元就算完成目標、可以接受的啦,卻總是希望對方能夠多加一點;而作為招聘方也是一樣的,本來預算範圍可以多加1000元,但怕你還要談價,於是就咬定500元。這樣即便幾經周折、最終達成一致了,雙方仍然會覺得:應該還可以再升(降)一些吧?

這個感覺跟玩股票有些像,大家都知道“買低賣高”是賺錢的核心理論,但是哪裡是高、哪裡是低卻往往難以判斷,甚至變成“買高賣低”反倒虧了錢。

那麼,如何破解這個“兩難”困境呢?哈佛學院教授邁克爾惠勒的《談判的藝術》書中有個觀點或許可以幫到我們,他說:談判不是一條直線上爭奪地盤的兩個點,而是由外界限制因素、對方的底線和你自己的底線形成的一塊三角區域。在這個區域內,任何一個點雙方都能接受,談判只是把成交點確定到離哪方更近而已。

簡單地說,就像理財專家給出的建議一樣:不要追求最高點或者最低點,反而更容易拿到比較合適的點位、賺到錢。

第二,對方的底線:招聘信息上月薪範圍是什麼意思?

招聘信息上明確給出月薪範圍當然是有意義的,那麼,“月薪8K-12K”說明什麼意思呢?一般來說,“8K”是對方的期望值,也就是理想達到的數字、甘心情願付出的數字;而“12K”是對方的底線,是為了儘可能吸引更多人投遞簡歷設置的;8-12K之間是可以談的。

所以,很多人乾脆說:寫“8K-12K”就是“8K”的意思,“12K”放著好看而已。雖然不絕對,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那麼,突破12K有沒有可能呢?不能完全說不可能,但是幾率不大。

一是,你的確有超過12K的價值,而且這個價值是企業方需要的;

二是,從流程上看,HR通常做不了這個主,需要請示boss,這需要HR對你非常認可、並且願意為你爭取。因為他也是要擔風險的,萬一老大看了以後覺得完全不值呢?

而且,從實際工作的角度看,面試談薪跟菜市場買菜還真不一樣。我之前單位曾經破格招聘過一名員工,結果乾了不到兩個月就離職了。因為,如果你進來的薪酬比其他人高,甚至比原來的老人高,必然會受到排擠,你面臨的壓力也會非常大。

因此,我的建議是,除非你跟這家公司的老大談的特別投機、非常欣賞這家公司,否則如果能力很好、可以拿到更高薪酬的話,與其費這麼大力氣談薪酬,還不如找更合適的平臺方便些。

第三,自己的底線:面試談薪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面試談薪不僅僅是技巧,更不是拍腦門兒的事,談之前必須心裡有底,這個“底”其實包括3個數字:


一是,你的期望薪酬:也就是達到這個薪酬你會比較滿意,一般是結合自己過往的薪酬、同學們的薪酬、市場同崗位薪酬來確定的。

二是,你的薪酬底線:也就是少於這個數字就不去了,這裡既包括心理底線,比如過往薪酬標準、同學們的薪酬、市場同崗位薪酬、之前offer給的薪酬等;也包括生活成本底線,就是維持你生活的成本開支。

三是,市場上同崗位的平均薪酬:上邊多次提到市場上同崗位的薪酬,就是指這個崗位的平均薪酬情況,這並不代表你應聘企業可以給出的薪酬標準,但可以是一個參考。你在主動要價或者評估是否接受對方出價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值。

最後,面試談薪如何報價?

前面對方的底線和自己的底線是確定薪酬談判的範圍,具體在這個範圍之內,應該“靠近誰多一點”呢?還需要看你跟崗位的匹配情況以及你當下是否有其他的offer,也就是外部因素。

1.如果你的能力確實是對方需要的,或者你已經有其他offer在手。那麼,不妨大膽一些,直接報到自己的期望薪酬(儘可能在8-12K之間,可以趨近於12K)。

2.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不是太自信,當下也沒有靠譜的offer,那麼,就需要保守一些啦,在自己的薪酬底線和期望薪酬之間(儘可能在9-10K之間)。但保險起見,也可以給出可商量的空間。

3.不建議直接報到8K,這確實是有些窩囊,而且讓對方覺得你特別不自信。但如果你原來的薪酬只有6K呢?你也不用特別不自信,既然對方找你來面試,就說明你在對方考慮範圍內了。實在覺得非常喜歡這家公司,不希望機會丟了的話,可以在面試的時候強調一下自己非常喜歡這個公司,表明自己想好好幹,然後希望工資高一些,但也接受公司的薪酬標準。

以上是關於面試談薪方面的分享,希望對正在準備求職的朋友有些參考,你有過面試談薪的成功經驗嗎?歡迎在留言區分享哦。

為好優姐姐


建議中間偏上一點,切忌直接報最低的

切身經歷,18快過年的的時候,當時也算在找工作,網上也發佈了個人簡歷,也投了一些,基本上都是工程師崗位

後來有個獵頭打電話給我,聊的還挺好,我也問了一下獵頭,大概什麼樣的一個待遇,一般獵頭都會告訴你的,他們也是希望你能成功,有提成的

那時候工作3年半經驗,他跟我說,好一點的綜合下來十幾萬吧,不會太高,時間經驗在這裡,跟我內心想法差不多

後來就找了個機會去面試了,感覺還好,個人更喜歡外企氛圍多一些,面試成功後談薪資,我後來去網上找到了他們家的信息,8k—10k,最後我報了期望10.5k,當然,後來人事說我們有不少工程師,你這個比較困難,工作經驗也在這裡

最後談了10k,當然,稅前。二線城市,感覺不算差吧


情定新加坡


你好,我就是做招聘工作的,我可以告訴你幾個招聘官不會說的小秘密,看完後你就怎麼談薪資了。

首先你要知道,絕大絕大多數企業是不會在招聘信息上透露企業的具體薪資數額的,因為企業都要對自己的薪酬保密。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招聘某個崗位的時候,用一個薪資區間來表示崗位的價值,比如招聘信息上的月薪是8K—12K,企業這樣寫薪資兩個好處,一是可以吸引大量的求職者,二是談判薪酬的時候有一定的浮動空間可以讓企業更好的決定用什麼樣的人才。所以求職者這種情況下跟企業談薪資的時候就需要綜合企業的薪資區間、當地崗位工資指導價(即崗位市場價)、自身工作價值期望以及崗位競爭大小等因素提出自己理想的薪酬價位。

其次,企業在招聘信息上寫的是月薪8K—12K,可能僅僅是一個吸引眼球的數字而已,具體的工資其實早已經定死了

。大家都知道,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薪酬管理制度,什麼崗位什麼價格都是固定的,求職者來應聘是沒有工資談判能力的,你如果接受公司的薪酬價位,那麼就來幹,如果不接受公司的薪酬價位,那就走人。沒有多少企業會真正願意跟員工商討薪資價位的。

再者,企業的招聘信息上月薪寫的是8K—12K,隱含的意思就是說根據求職者的能力大小來確定工資的多少。但企業往往會在開始的時候對所有求職者都會按照最低的工資價位來講的,不管求職者的能力如何。也就是說,即便你的能力再強,你只要來企業應聘求職,企業都會認為你的能力我沒有看到,所以理應給你開最低的工資(即求職者都是按照月薪8K給的),想拿更高的工資,那要等到以後能力證明了再說。

所以,作為求職者,如果你去應聘一家企業的某個崗位,而其崗位的招聘信息上寫的月薪是8K—12K,我建議你選擇薪酬的中間價位,即期望薪資報月薪10K就可以,一來有談判的餘地,二來證明自己還是有能力的。

總的來說,如果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企業的招聘信息上寫的薪資是一個區間的話,那麼期望薪資報價應該在中上價位,絕對不可以報最低工資價位的。如果是你去求職,看到招聘信息寫的薪資是月薪8K—12K,期望薪資你會報多少?歡迎留言探討。


Sir聊HR


報11.5K到12K!壓最高線報!


1、月薪潛規則

如果招聘信息上寫的月薪是8K-12K,通常意味著這個崗位的薪資就是8K,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寫到12K呢?是因為企業擔心,如果直接寫8K,優秀人才根本就不會來應聘,這樣連忽悠他們入職的機會都沒有啦。


2、壓下線給錢


月薪8K到12K,為什麼通常就是8K,因為如果這個崗位差不多都可以拿到9K或者10K的話,企業就不如直接寫9K到12K了,這樣更容易招人。所以凡是月薪給個範圍的,企業通常都是壓著下線給錢的。就像你說你成績是班級前五名,通常就是第五名,如果你第三的話,你就乾脆說前三名了,還說什麼前五名。對不對?


3、壓上線報價

畢竟範圍寫著是可以到12K的,招聘者如果經驗可以,就一定要壓著上線報價,這樣企業的第一反應:這是個人才啊,人才才敢要高價;第二是企業也不傻,他會通過薪資設計,比如告訴你固定工資6K加浮動工資6K,確實是12K,但由於浮動工資6K實際上你每個月只能拿到4K,最後還是10K嘛。


但你不壓著上線報價的話,企業就知道,第一這個人能力可能有限,第二就要壓著下線給你開錢,你就很被動了。


聽我的,別傻!先壓上線報,一開始報高了,有N個方法可以主動降低,一開始報低了,你能力再強也沒轍了。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資深管理與職場專家,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職場再出發


有很多因素會影響你的期望薪資,比如你的上一份薪資、面試是否順利,跟崗位的匹配度等等。

跳槽的薪資應該有20%以上的漲幅

跳槽是有一定的成本,一般公司是有三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的薪資是轉正的80%,如果你的漲幅沒有20%以上,那你前三個月拿到的工資比上一家公司還少,五險一金也有可能不如上家,那你

跳槽就有點虧,不僅要去折騰離職入職手續,還要適應新工作的內容,除非你很想進新公司,它很有前景。

假設你是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上一份的工資是6千,6000漲30%就是7800,那其實8K是你期望薪資的底線。但是你跟HR說的時候,你也不能說你的期望薪資是8K,因為HR會有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如果你說8K,他會覺得期望薪資肯定會有理想的成分,壓壓你的薪資,你也可以接受。

所以我建議你說想要10K,這樣子的話,你有兩千的幅度可以去跟他討價還價,如果HR能接受,那你就賺了,你直接漲了4000,如果HR想壓壓你,各自退一步,你可能拿到9K,那你也漲了3000,也是賺了,再不濟就是8K,本來就是你的期望薪資,不虧。

畫重點,如果這個時候HR問你上一份的薪資是多少的話,你不要說是6K的薪資,你應該說你有7K,因為7K的30%是2100,那就是9100,當你想說要10K的時候,HR可能會接受上份工的30%漲幅,他會給你9K,那這樣子你就賺到了。

萬一HR要你提供工資流水,怎麼辦?其實很容易解決,你有6000的固定工資流水,那還有1000塊錢的差額怎麼辦?你可以跟人家說,上一家公司有年終獎,你把年終獎分到每個月的話,就是1000塊錢。或者你說平時有加班補貼,還有一些其他福利的之類的,都可以算作你的工資收入,這種解釋就很合理。

面試官對你的評價高,那你可以多要工資

面試得過五關斬六將,你筆試成績高,面試管提的問題都能答得出來,他對你的工作能力和項目經驗表現出很滿意的表情,或者當他問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的嗎?”,你可以讓他評價下的能力。

如果面試得很順利,本身的實力也過硬,崗位的匹配度高,那你可以報12K,留兩千的討價空間,最低10K,HR會根據面試官的評價,來跟你談工資的

最關鍵的一點

只要你是個人才,實力過硬,工資就是你說了算,但是要把握住尺度,招聘信息是8K到12K,你直接開出了20K,遠遠超過區間,他們也不敢要你。

加油,面試的時候要有自信,穩住。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經濟,產品等領域的內容,讓每次閱讀都有所收穫,謝謝。
關注並私信關鍵字【簡歷模板】,可得到133套簡歷模板,總有一套適合您,祝您找到更好的工作。

職場的小世界


我做了近10年HR,可以說,求職者報多少薪資,和企業招聘信息的薪資範圍並不是強關聯的。企業有企業的薪資水平,求職者有求職者的心理預期。

至於說,究竟報多少合適,總體來說,還是看自己值多少錢,不高估,不貶低。

01

企業崗位必定都有薪資範圍,這和企業內部薪酬結構有關

每一個企業都有一個自己的薪酬標準,這個標準決定了每一個崗位能夠給多少錢。

這個範圍,和外面水平比起來,可高、可低、可持平。

公司在制定薪酬的時候,都會遵循三原則,即外界一致性、內部一致性和結構的一致性。

企業給的範圍,就是要儘量確保外界一致性和內部一致性。

比如說8K-12K的範圍,很大程度上,這個範圍是和外界的薪酬有重疊的部分,不一定全部相等。同時,它也在內部確保了,這個崗位的員工,大概的薪酬差不多都是這樣。

如果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說,它實際上能給的,基本上就是8K-12K。但是,也不一定完全如此。

因為,如果求職者的期望值低於8K,企業很可能會給出求職者的期望薪資。

如果高於12K,企業在綜合判斷能力的情況下,會盡量往12K談,實在是談不攏,但又想要這個人,那就會再往上漲點。最終還是談不攏,那就沒戲了。

如果是在這個區間,企業偏向於靠近8K的水平來談。

02

求職者報出的期望薪資,應該和自己的能力範圍相當,儘量往上報

那麼,對於一個8K-12K的崗位,求職者報多少合適,主要看兩方面因素:能力和過往薪資。

首先來說,一般情況,肯定不能比過往低,要是一年到頭,比以前還低,那為什麼還要換工作。

除非是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在薪資上做出妥協。比如很多母親為了照顧孩子,寧願選擇一些薪資較低,但休息時間較為穩定的崗位。

其次,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預估。不獅子大開口,也不過分貶低自己。

如果覺得自己能力不錯,那就往高了報,馬馬虎虎那就居中,不行可以低點。

這個時候從HR角度來說,也不建議報低了。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企業習慣性壓工資,開低了對自己不利,沒有多少談判空間。甚至你說多少,企業一口就答應了,那就說明你虧了。

2、自己給自己的工資開低了,企業會覺得你自己都對自己沒有信心,能力不行,那企業憑什麼還要錄用你。

所以,從實戰經驗來說,8K-12K的崗位,要報就報11-14K,並且告知薪酬可根據面試情況再溝通。

切記不要因為企業想要錄用你,就報低工資。有一個道理必須明白就是,只要你真的是個人才,企業能用,就一定會和你談工資。如果對方根本看不中你,你工資就算寫6K,他都不會搭理你。你的價值,才是你談薪的最終籌碼。

03

企業崗位薪資一般是固定的,並且偏向於寫高,求職者在面試前大概就能清楚

現在很多網站是不允許寫“面議”的,都是必須明寫崗位薪資範圍。這個時候企業最愛的事,就是故意擴大或抬高範圍,為了吸引求職者。

既然企業已經擴大了,那你就在範圍裡報就好了。企業覺得可用,就一定會砍價。只要砍價,再來談就是了。

並且,作為求職者,之所以願意去面試,難道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崗位薪資比現在要更可觀嗎?如果比現在還低,為啥還要去面試。

既然看中的就是錢,那就直接點。別委屈了自己。當然,前提一定是自己有這個能力。沒能力,別硬上。

總的來說,現在企業都“狡猾”,確實沒必要把自己看的太低了。只要能力合適,儘量往高處報,回頭再來談都沒問題。

當然了,別太高了,那就有點“不自量力”的感覺。一切的一切,以自己能力為前提。

我是 ,管理諮詢公司COO,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招聘信息上的月薪,實際代表的是什麼?

1.公司的上限薪資

一種情況是,這樣的薪資代表了公司能給出的最高薪資,有可能在未來3年內都不會漲薪。


2.公司薪資及福利的總和

很多公司招聘上的薪資,其實是福利+五險+獎金+工資的總和,人事會告訴你,這樣平均下來,你一個月大概就是多少錢。但實際到你手上的,可能連區間最低值都不到。


3.公司的薪資餘地

還有一種情況是,公司目前沒有這樣高的薪資,但是為了招攬人才,可以給到那麼高的薪資。具體看應聘者的能力。


那麼,當認識問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報期望薪資呢?

1.報出實際數值,說清薪資包含情況

當人事這麼問的時候,千萬不要含糊其辭,而要直截了當,比如你說,我的期望薪資是10K,但這是稅後價,不包含加班工資、獎金及福利,而是到手價,謹防人事偷換概念。


2.問清招聘信息薪資,再講自己的期望

你可以先問清楚招聘信息上的薪資,看看和自己心目中的實際差距是多少。如果差的過多,就就直接說和期望薪資差距有點大,然後說出自己的薪資期望;如果差距不大,甚至比預期要高,你可以說這符合你的薪資期望。


3.諮詢公司漲薪幅度,再談自己薪資

如果你非常心儀這家公司,不想失去機會,你可以先問清楚這家公司的漲薪幅度,是否根據年限、能力等會有漲幅,還是說,工資一旦固定就會實行至少3年。很多公司籤合同的時候,明確規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出漲薪要求,因此,你必須在一開始問清楚,你的薪資是否有上漲的可能,再來考慮是否接受對方的薪資。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先要了解清楚公司的薪資制度及區間,再來根據此提出自己的薪資。把主動權和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裡,而不是HR的手裡。


重點:工作最大的鼓勵就是薪資,爭取自己的利益時千萬不要含糊其辭不好意思,直接了當說出自己的需求比較好。在職場上,如果你自己都不能為自己爭取,那麼公司是不會替你保留的,維護自己的利益沒有錯。願我們都能有一個合乎期望的薪資!


職否


報多少合適,要依據自己的情況來定,也就是與自己的定價有關係。所以要先結合個人能力,市場同類崗位的供求關係來對自己先進行定價:

個人定價:

所以要先搞清自己對下一份工作的薪資預期。這個預期可以分為一個數值:

A、最低接受待遇值,B、滿意待遇值 C、最理想的待遇值。(A<B<C)

三個數值是呈遞增關係的。

那麼為什麼要有三個定位呢?原因是我們找工資肯定不是隻關注工資待遇的,我們還可能還關心企業前景、工作氛圍、成長機會、工作時間長短等等。所以求職是一個最終綜合評價的過程。

有了這樣一個階梯的定價,我們就可以大概的設想一下,那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接受A待遇,那種情況接受B或C待遇。比如有的應屆生,在面試時更注重成長機會,那麼他在選擇職業時,即使待遇是A,但企業的成長機會不錯,他也會考慮加入。而對於人到中年,而家庭負擔又重的求職者,他可能更在意待遇,不那麼在意成長機遇和工作氛圍,他們在求職時可能只接受B、C兩種可能。

當然在做個人定價時,要結合個人能力和市場行情,不能盲目,盲目定得太高,可能錯失很多好人工作機會。

談判策略

面試者如果對一份8-12K月薪的工資感興趣。那麼依據自己的定價情況有不同的策略。

聊坎君我懶得費話,直接上圖。

以上圖片只是供參考的定待遇的策略,具體是可以依據你的情況去調整的,這個圖說明的幾個基本原則是:

1、不能低於最低值。也就是不能低於8000元,也許你原來的工資比較低,但即然要去面試這樣一個崗位,就要有信心,如果你定的工資低於8000元,HR可能直接就刷掉你的簡歷了,因為他們認為你應該能力不足。如果企業招聘寫的待遇是8000至12000,實事上大部分企業給的待遇在8000至10000元這個區間。

2、不能明顯高於最高值。大部分企業有明確的薪資等級,很少為了員工而破壞內部的規則,廣告寫的待遇8000至12000,一般情況都不會超過這個數,除非你有非凡之才。如果你要的待遇明顯高於12000,那HR也基本會刷掉你的簡歷。有人會問那我本來就值這個價,怎麼辦??我想說的,那就是放充這個機會,去找能給你15000工資的,一個只能給到12000工資的工作機會,能把工資談到15000的可能,基本為零。就不要浪費這個時間了。

3、第4、5種情況,應聘者能談妥待遇的可能性很低。因為這兩種情況你要求的待遇已經接近或超過企業能給的最高限值了,只所以我建議是寫要求12000以上的待遇的原因是,讓企業自動做淘汰。企業給不了這個待遇基本不會約你面試,這樣大家都省事,總不能為了一次沒有可能的談判而去談判吧。這樣的情況雖然可能性低,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概率小。像一些中小型民營企業,公司薪資結構並不嚴明,同時老闆很看重人才價值的情況下,他們也極有可能做出讓步。但前提還是建立在你的能力比較突出上。


以上是個人從事HR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各位結合自己的情況去做思考和調整,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作為求職者,你覺得怎麼定待遇最好呢?歡迎分享,共同啟發!


職場聊坎君


“不卑不亢”,招聘信息的薪酬僅作參考,具體報多少得看自己值多少。薪資商談一般是確定能力可以入職,只是在談薪資而已。那既然已經得到了認可,那就按照自己實際價格報就好了。

01

千萬不要為了入職

故意降低薪資標準

有時候大家會急於找工作而與hr故意報低價,以為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來換取offer。

事實上,這樣反而會讓hr起疑心的,hr個個跟人精似的。

一旦起了疑心,在背景調查的時候必然會嚴格調查,萬一你上家公司給你說了啥,基本上也是很難入職的。

如果讓你以過低的薪資入職,一旦你也以過低的工作飽和度來應付工作,最終得不償失是hr自己。


02

也不要盲目自信報高價

我見過盲目自信的人報價,原本我們招聘是美工,技術水準其實一般就行,我們對圖像處理要求並不是很高。

有一次面試一位男生,帶了幾套自己滿意的作品,我看了下,確實還不錯,就讓hr和他談薪資待遇了。

後來hr給我反饋,原本我們的薪資預期是5k,這哥們上來直接要8k,理由是自己的技術非常有水準。

可事實上當初看他的作品的時候,我是以5k的美工水平來判斷的,如果現在以8k的水準來看,其實並不理想。


03

報價“不卑不亢”

一定要給出自己報價的理由

說個我自己的事,後來轉行到數據分析的時間,終面hr問我要多少薪資。

當時招聘條件寫的是10k-12k,我思考了幾秒,報價是8k。

為什麼要“低報”?

我認為我屬於轉行,並不是科班統計學出身。

其次,我不具備一線互聯網公司工作經驗,之前都是中型公司。

最後,業務方向於我而言,還屬於陌生行業,我需要大量時間來學習,短期內可能創造不了價值。

這就是我報8k的理由,hr聽完之後微微一笑,就結束了面試。

當天我就接到了offer通知,薪資給的是10k。

當時急於入職沒敢多問,後來入職後我找到那個hr問了原因。

大概意思是說我的態度是誠懇的,同時互聯網工作經驗比較豐富,也有創業經驗,應該更懂得公司的成本所在,給10k是覺得我現在能力以及潛力是可以給10k,季度獎金和年終獎另算。

所以,銀桑建議大家真實報價,自己值多少就報多少,切莫妄自菲薄,也切末胡亂自大,“不卑不亢”最好!



關注【職場萬事屋銀桑】,每天分享職場乾貨!

銀桑筆記


作為一個職場小白HR,站在人事角度,跟大家來探討一下。

其實道理大家都懂,薪資談判就怕賣不了好價錢。

踩最低點報8K,怕人家就真的只給8K,把自己賣了個賤價。報12K吧,又怕人家覺得你抵著最高點,把你涮了。報中間值是比較保險的做法。

但具體這個話要怎麼說才能不失禮貌不引起反感但也不丟失寸土?跟大家分享一下具體話術,知己知彼,吃不了虧,上不了當。


詢問:“我能問一下貴司的薪資架構嗎?8K-12K是綜合收入還是底薪?”

不要怕談錢,一般到了談薪資的階段,證明你的面試已經基本過了,不然人事才不會浪費時間跟你談判,早就去找下一個候人者了。

為什麼要這樣問?每家公司的工資結構上不一樣的,舉個例子,工資可能組成部分包含:底薪、績效工資、加班費、各類補貼、獎金等。所以問清楚是綜合收入還是底薪特別重要。

比如同樣是8K,一家公司給的是底薪,也就是說你一個月只要不請事假

打底8K,而且不會因為你乾的不好被扣掉績效。同時可能還會有加班費、獎金之類的。那你的綜合收入就超過8K了。

而另外一家給的是綜合收入,這就是有些開不出高工資的公司玩的一個數字遊戲。工資聽起來也是8K。但卻是加班費、補貼、獎金加起來,也就是說一個月撐死了8K,不會有更多。


所以問出這個問題,看看人事怎麼回答,再根據具體的回答給出你的回答。


1.人事回答:綜合收入。那你要特別小心了。因為一般寫在勞動合同裡面寫的只有底薪。綜合收入是不會寫在勞動合同裡面的。

你可以這樣問:那底薪是固定的還是也是一個範圍?

談錢不傷感情,一定問清楚底薪,然後再報出你期望範圍。記住,如果公司不跟你詳談,那麼勸你就不要進去了。工作就是為了掙錢,難道是做慈善。連工資都支支吾吾的人,可能到處都是坑。

2.人事回答:底薪。那首先恭喜,這家公司不是坑。是多少就是多少,擺在明面上。

這個時候就可以大大方方且有底氣(不會被騙)的報出你期望10K左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