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市的武汉古德寺,一座混搭奇葩的特色佛寺建筑


在武汉市汉口的工农兵路,有一座极具特色的奇葩寺庙,它和传统寺庙飞檐翘角黄瓦红柱的大殿、三进大院的布局迥然不同,外观看起来一座西方教堂,又像一个清真寺、还有的像希腊神庙,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汉传佛教寺庙——古德寺。

古德寺始建于 1877年,初期名为“古德茅篷”。1911年古德寺僧众自发救护武昌起义的起义军,掩埋革命烈士,受到中华民国政府的嘉奖。1914 年更名“古德禅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并由黎元洪亲自题写匾名,与归元寺、宝通寺、莲溪寺并称为武汉地区四大佛教丛林,直到解放前,这里一直是香火很旺的名刹。

这座佛寺和中国传统的佛寺建筑风格完全不同,它采用西方的建筑方式和建筑材质进行建造,而非中国传统古典的砖木建筑模式;外观运用了古罗马建筑的结构,内外墙之间的回形步廊和方柱以及立面墙上的圆窗和长窗,却是基督教堂的建筑样式,而非中国木架构重檐歇山式占典寺庙风格。因此是一座极具特色的禅宗建筑,在我国也是独一无二的,2013年,古德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德寺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尽管圆通宝殿整个的建筑风格是西方的,但是在一些建筑装饰上也古德寺也采用了一些中国元素,例如九座佛塔的主塔刹,其刹顶极像由古代兵器"戟"的图案组成,中间为方天戟,两边为单牙月戟。"戟"与"吉"同音,应取汉文化的"吉祥"之意,其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

圆通宝殿一是具有高塔型印缅佛寺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在寺庙顶上还设有诸多小佛塔,形成塔林景观。该殿顶九座塔布局讲究,从下面任何一个角度只能看到七座塔,这种参差错落的塔林格局都与东南亚佛教建筑类似。圆通宝殿墙面上的狮头、花卉、象头和金翅鸟等建筑细节都是南传上部座佛教的经典装饰风格。

圆通宝殿二是具有古希腊神庙建筑风格。它的平面四周为正方形单层外廊式殿堂,殿基长宽均为 32 米,这种柱廊的布局明显是借鉴了古希腊神庙的柱廊特征,这种柱廊以挺拔围柱作为支柱,既显得庄严挺拔、雄伟大气,同时有效分散了庙顶的重力,柱式柱子顶部有爱奥尼亚式柱头装饰,这些细节处也可见希腊神庙的风韵。


圆通宝殿三是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圆通宝殿外墙上是尖券拱的门洞和圆形玫瑰窗的的山花造型组合,与明间顶部三角形起拱相一致,这又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它的正面入口的门廊是呈三角形的檐额,分为两层向上递收,烘托了顶部中心高耸的山花,这是罗马风格建筑的表现手法,与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圆通宝殿还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许多人第一次看到古德寺,都以为它是一座清真寺,圆通宝殿的亭阁式佛塔形似透空圆亭,应该是在借鉴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进了中国传统的阁亭建筑特色,这也充分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借鉴、吸收、融合的情况。

尽管圆通宝殿外观和建筑风格是混搭的,但是当你进入大殿,却如同进入了我们常见寺庙内的场景。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罗汉,而圆通宝殿供奉的却是25座圆通菩萨,据说圆通在佛教中的地位比罗汉要高一等。圆通宝殿内部为单层正方形,有1000多平方米,内高 16 米,可容百人,其宏大宽绰也是其他汉传佛教的大雄宝殿所鲜见的。


在圆通宝殿前边还有一座建筑,叫天王殿,是古德寺大殿,供奉了四大天王和弥勒佛。而天王殿是则是典型的徽式建筑,与圆通宝殿的神韵显得格格不入。

最近,在圆通宝殿和天王殿旁边修建了一种仿圆通宝殿风格的多层建筑。体积要比圆通宝殿大的多,类似中国古典寺庙的厢房,有寺僧寮房、客堂、斋堂等,这个建筑也可以让往来的香客与游客能够对古德寺有更深刻的体验,从而打造出特色与品牌,形成武汉旅游的一个特色目的地。

尽管古德寺是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大门和入口却十分普通,如果不是专程来参观,还以为来到一个乡下的小景点,完全没有我们常见的宏大的牌匾和牌楼,真是大隐隐于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