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成績不好,偷偷買個手機抓住了兩次都說是別人的,晚上偷偷玩怎麼和他溝通?

用戶318696384298


孩子上高一了,成績不好,偷著買了手機,晚上偷著玩兒,可以明確地講,這個孩子的學業基本上廢掉了。家長要考慮的不是該如何阻止孩子用手機,而是考慮應該怎樣讓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避免用手機通過網絡接觸社會不良青年,或者利用手機透支消費給家長背上債。那怎樣和孩子正面溝通,讓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我給家長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明確告訴孩子,從現在開始,你不需要偷著用手機,放在明處用。

孩子之所以偷著夜裡玩兒,說明還是從內心懼怕家長,但是這種懼怕僅是表面避開家長的監督而已,並不是心裡真正懼怕。所以,家長要和孩子鄭重談一談關於手機的使用與管理問題。明確告訴孩子,你現在說手機是別人的,請把當事人叫來,當面還給人家,咱用不著欠別人的。還給人家後,我們買一部新手機,但是絕不能再夜裡偷著玩兒,你完全可以在完成學習任務後明著用手機,這樣一來,我們彼此都不需要擔心對方。

第二,要引導孩子清楚自己離成人還有多長時間,需要加強自控能力養成。

孩子到了高一,如果學習跟不上,必然成績很糟糕。越是這樣的孩子,越容易消極逃避學習,把心思放在和學習無關的事上。如用手機玩遊戲,實際就是孩子自我頹廢的最好例證。家長不妨告訴孩子,你雖然現在未成年,但是離成年的時間只有兩年了,如果你真不想學習,也不願意學習,就想混,我們也沒話說,那從現在開始就給你倒計時了,讓你玩兒到成人那天,也就是你被掃地出門的那天,你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嗎?如果你真這樣去引導孩子,讓他知道自己如此玩下去的後果是什麼,對孩子來講或許會有心裡觸動,接下來就是和孩子談怎樣提高自控力,在允許你用手機的情況下合理使用。

第三,家長必須要和孩子明確算一筆帳,從現在開始要控制給孩子零花錢的數額。

孩子能買得起手機,無非有幾種可能。第一種是將壓歲錢收集起來,用這個錢去買的手機。第二種是將平時的零花錢收集起來,再利用一切機會向長輩們要錢,集少成多,攢夠了買手機。第三種是先斬後奏原則,先借別人錢把手機買來,然後再以種理由朝家裡要錢去還債。如果家長能夠依據這三條線索給孩子去算算帳,就可以堵住孩子亂花錢的漏洞。先是將孩子壓歲錢徹查,能收繳的要收繳並代存下來。而後將給孩子的零花錢約定好每週給的數額,最後再告訴孩子凡是你未經過父母同意就私自借債買手機,或者給遊戲充值,一律不會給你還債,你自己攢零花錢去還吧。

第四,和孩子約定好手機的使用與管理權,不要讓孩子手機使用管理失控。

前面所有的事宜都約定好後,將孩子原來用的手機妥善處理好,不妨重新給孩子買一部手機,並與孩子約定好,你有手機的臨時使用權,但是你並沒有歸屬權。因為這不是你用自己掙來的錢所購買,爸爸媽媽出錢給你買手機,給你的是臨時使用權,管理權在我們手上。如果我們給你買了手機,只是讓你玩物喪志,那是我們的失職,我們愧對做你的父母。因此,我們本著相互負責的態度,把手機使用的時機、時間段和發放收回管理約定好,該給你正常用的我們不會減少時間,該你回交手機由我們管理時,必須要上商,絕沒有商量的餘地。

結束語:如果家長真能如我上面所講,確實承擔起監管的責任,你有理有據和孩子進行溝通,必能與孩子做好協商與約定。接下來家長要做的就是堅定地去落實你的監督與管理權,絕不能被孩子像耗子跟貓捉迷藏一樣耍的你們團團轉。問題本身並不在手機上面,而是家長是否真明事理,平時真能堅持原則,敢於大膽管理的問題。如果你們寄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學業,又怕收了手機孩子不學習,我看你們還是死了這條心,他已經不學了你還怕什麼?


寒石冷月


孩子願意跟你交心願意聽你說的前提是他能受到平等待遇,他能被尊重。

當我們家長看見孩子拿手機就緊張的不行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偷偷買手機,偷偷玩手機。因為你的堵,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手機留給孩子的神秘感。別把他當孩子,把孩子放到你朋友的定位上跟他推心置腹的好好談談,手機可以有,也可以玩,但是我們已經長大,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在勞逸結合的前提下,首先保證自己學生時期該做的事--學習。

我家孩子2歲就有手機,記得有一次我母親和姐姐來家裡,我們都不在家,我兩歲的兒子爬上凳子從貓眼看完人,依然不給開門而是給我打電話說:媽媽,姥姥和姨媽在門外面。經過我跟母親電話確認後,讓孩子開門,他才讓姥姥和姨媽進來家裡。到目前為止,孩子換了應該有5、6部手機了,從最初的諾基亞到現在的華為,我兒子的視力一直是最好的,學習也還不錯,自己管自己,偶爾一次要是玩過了,我們提醒一下,馬上就會改正,學校有開心的事或者讓他沮喪的事也會跟我們聊,我們家一直實行誰對聽誰的,所以我們和孩子一直非常友好的相處。

所以你應該跟孩子談的不是沒收手機,也不是不能玩手機,而是整理好自己的態度,跟孩子談合理的使用手機和手機在學習階段的定位。手機不是老虎🐯,用好了,它會變成生活和學習的幫手。


靜謐君子蘭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高一孩子帶手機進學校,並偷偷摸摸使用,後來比較明目張膽的在宿舍使用,聯繫家長,家長說不可能有,這是他借別的同學的。最後孩子交代了實情,是用省下來生活費偷偷買的手機。自從有了手機,孩子天天像睡不醒一樣,學習明顯不在狀態,成績一步步下滑。

對待手機問題,我認為只有而且必須要依靠家校合作,才能徹底解決。而不再玩手機的這個孩子在期中考試中進步較大,進步幅度在班級裡排名前5。所以,對於手機這個問題,不要姑息,當斷不斷,必有後亂!

一、不用狡辯:高中生沒有用手機來學習的

手機本身是一個工具,是科技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結果,手機沒有錯,錯在使用手機的人。以前當班主任,最擔心學生“上網吧”,一旦去了網吧,很多學生就挽救不回來了,而現在,手機就是一個“移動的網吧”,危害比網吧更嚴重。

有些學生藉口學習或者方便和家裡聯繫,向家長索要手機,而有些原則性不強的家長,就給孩子配了手機,很多孩子因此失控,最終嚐到惡果。

我在重點高中當班主任十幾年,幾乎沒見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手機,即便有也是放在家裡,利用週末時間使用,有很強的自控能力。而那些帶手機的,往往都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成績差,在教室裡坐著無聊,所以依靠手機打發時間,因為有了手機,所以學習就更差了。

二、不要縱容:對待手機問題,要講原則

中小學生帶手機,不僅是個人問題,也是學校問題和社會問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規定,有些地方已經將禁止智能手機進校園上升到法律層面,這都充分體現了手機對中學生的危害。

所以,對待手機問題,沒有迴旋餘地,就是要堅決制止,長痛不如短痛,制止了,孩子還有挽救的可能,不制止,任其發展,不要說學習,做人都會成問題。

三、不要硬來:解決手機問題,需要多管齊下

手機雖然危害很大,但是對待手機的問題,不能強硬解決,因為對於迷戀手機的孩子來說,你太強硬了,他容易出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產生的惡性事件也時有發生。

孩子用手機做什麼?聊天、玩遊戲、瀏覽新聞還是看不健康的東西?這個需要了解,才能標本兼治。比如有的孩子,是因為談戀愛了,所以買手機方便交流,單純解決手機問題,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但是,不管什麼原因,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學習對孩子的吸引力已經大大下降了,甚至是沒有吸引力了,他不玩手機,也還要玩別的東西。所以解決手機問題,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就是要把他的注意力從手機上轉移到學習上來,而解決學習問題,家長自己做不到,所以要和學校聯繫,齊抓共管,才能從跟不上解決問題。

因為這個學生問題,我和家長多次交流,家長也多次到學校,先收了他的手機,控制好他的生活費,然後跟孩子談心,老師多次找學生談心,鼓勵他學習,並從學習上給予指導和幫助,學生學習成績逐漸上升了,學習變得自信了,手機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手機問題也就逐漸解決了。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高一的孩子已經擁有了很強的自主意識,對於一些行為的好壞,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辨別能力,玩手機對於孩子而言,其實他自身也已經能夠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關鍵在於孩子本身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家長對孩子簡單的溝通講道理是很難讓孩子發生改變的!


第一,如果家長覺得是孩子自己花錢買的,在沒有證據之前,控制孩子的零花錢!

能玩手機如此痴迷,孩子的自制力已經不復存在,有了過多的零花錢,即使不買手機,也不會用在正途上,乾脆不如除了必須的生活用錢之外,斷絕多餘的零花錢!讓他不能隨意胡花!

第二,給他一定的時間,讓他去玩,不必躺藏!

孩子玩手機已經成癮,如果強行控制,可能適得其反,他可能會偷偷玩的更加厲害!還不如和他進行溝通,給他一定的時間,讓他去玩,不必偷偷摸摸!至少這樣在父母眼裡,是可以看見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可控的!


第三,沒有經歷,孩子是永遠無法吸取教訓的!

任何的說教,都不如一次經歷來的更加深刻!這樣的孩子,只有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清楚的明白自己需要什麼,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沒有追求,沒有志向,當某一次考試慘痛失敗,當和自己一個水平上的同學遠遠的甩開自己的時候,也許會翻然醒悟!

最後…手機對於當下的青少年而言,就是精神鴉片,不斷的腐蝕著青少年的精神志氣!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志向和目標追求,同時加強孩子的自制力,對於孩子的成長,真是有很大作用!


中學教之道


高一的孩子發生這樣的時候如果父母再不重視,這個孩子以後的成績肯定會越來越差。

遇到這種情況,我覺得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1.承認孩子有手機這個事實

其實每個人都有這種想法的,越得不到的東西越想要,真的得到了也就沒啥了,既然已經知道手機是孩子自己買的了,那就不妨直接告訴孩子,我們知道手機是你自己買的,既然買了我們也不追求這個事了。

2.詢問孩子為什麼要買手機

是想玩遊戲,還是方便與別人聯繫(不排除早戀的可能性),還是因為別人有手機所以你也想要個手機呢?家長可以大大方方的說:“你手機號多少,告訴我,有事我好找你”方便的話也可以加下微信,不要讓孩子你對他買手機這事很反感,只有讓孩子覺得父母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才便於引導孩子去學習。

如果這時父母不問青紅皂白把孩子手機沒收了,孩子可能更在意的是你把他手機收了,不會在意自己不好好學習的事情了。

3.通過手機事件引導孩子學習

通過手機這件事,父母和孩子可以坐下來好好聊聊;“買手機這事父母可以接受,因為父母覺得以你的理由可以允許你擁有手機,但是學習是你的義務。就像你現在買這個手機一樣,你有這些錢可以買這個手機,想買更好的手機需要更多的錢,只有好好學習才有可能會有更多錢的道理的是一樣的。至於學習不學習就看你自己的了。”

高中的孩子能通過父母的逼迫來學習的很少,更多是通過引導,讓孩子有意識的主動去學習。切記批評孩子的時候拿手機說事。

無論多大的孩子犯錯誤,不要上來就是批評和指責,多問問孩子為什麼,然後引導孩子往家長想要的路上走。


然規教育說


現在學生,尤其高中學生沉迷於手機的越來越普遍,而且女生中間這種情況也較以前有明顯增多。管理上非常困難,令人頭疼學生使用手機一主要是為了看網絡小說玩遊戲在各網絡平臺上和網友互動

。如抖音短視頻之類,高中生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課間常相互討論。二是為了抄家作和考試作弊。今天筆者還在教室裡說起學生課堂訓練時作弊情況。這個班級女生達80%以上,而有的女生作弊時手機放在胸前,或者放在兩腿間夾著,這叫監考老師尤其是男教師怎麼處理?你孩子很明顯是第一種情況,晚上犧牲睡眠時間也要玩,迷戀上了網絡。家長能做的就是:一、從經濟上控制。本校有男生很厲害,這個學期收到他5隻手機。二、曉以利害
。高一階段沒有抓好,就是高中的基礎沒打好,危害非常大。三、請老師協管。本校有的家長明明孩子帶手機作弊,還特地幫孩子遮掩。這種縱容不知到底害了誰?四、持之以恆。迷戀上網絡的孩子很難一下子擺脫網癮,這得有一個過程,家長要非常耐心,有時晚上必須辛苦自己半夜三更起床檢查孩子在不在偷玩手機。我們處在這樣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各種數碼設備普及,這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家長朋友們,表面上看起來是“手機”害了孩子,實際上是孩子自制力差,缺乏學習目標和動力所致。最重要的還是引導自己孩子能夠面對網絡時代的不良誘惑,有高度的自我約束能力


Scarett


手機現在已經成了毀壞中小學生最大的“道具”,玩物喪志,在手機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中小學生沉迷於手機,用手機看小說,玩遊戲,刷視頻等,作為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中小學生至少在學習上要荒廢了。

而題主的兒子高一成績不好,還偷偷買了個手機,晚上玩,如果情況再進一步惡化,未來高中學習可能會非常糟糕。當然,所有人都知道玩手機是有危害的,但由於孩子已經高一,可能正處於青春叛逆期,採取沒收手機等這些強制手機,可能效果不佳。

個人給出如下建議:

第一、嚴格控制孩子平時生活費

根據題主描述,確認孩子偷偷買了手機,可見在孩子生活費上管控是非常寬鬆的,一個手機至少也得上千塊。作為父母,不想苦著孩子,但絕對也不是在用錢上隨意嬌慣孩子。很多人說“兒子要窮養”,雖然我不太贊同這個觀點,但作為父母,對孩子平時用錢可以不用管理特別嚴格,但至少要心裡有筆賬,一定要在大人的掌握之中,完全撒手不管,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因此,作為父母,要對孩子平時開銷要有一個大概的計劃,該花的錢,正常給,不該花的,一律不給。平時生活費可以按天給或者按周給,切忌按月給大筆生活費。過年過節收下的紅包,要納入到平時生活費範疇。

第二、想辦法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孩子為什麼偷偷玩手機,很有可能是因為覺得自己成績不好,開始產生了厭學情緒,有點想放棄自己,聽之任之。成績不好,可能是這個問題的根源所在。作為父母,孩子才高一,一定想盡辦法先幫孩子提高成績,產生學習興趣。可以多與孩子的老師交流溝通,瞭解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大概原因。平時也儘量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不要總以工作忙為理由,忽略孩子的學習輔導。

只要孩子成績提高了,對學習也產生了興趣,高中學習任務其實還是蠻重的,真正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想玩手機的時間可能都不多,這也算是轉移孩子玩手機注意力的一種最好辦法。

第三、不要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讓孩子戒掉手機

現在很多家長,看到自己孩子玩手機,直接就是沒收或者見一次罵一次,這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可能並不是特別好的方法。在家裡你不讓玩,回到學校,照樣可以玩同學的手機。這裡,分享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

一個初中生平時也痴迷於手機,非常喜歡打王者榮耀,每天不玩幾局,都覺得失魂落魄一樣。後來被孩子父親知道了,這位聰明的父親並沒有立刻制止孩子玩手機,而是有一次故意當著孩子面也玩起了王者榮耀,孩子就湊過來在旁邊看,這位父親說,要不要一起?後來兩人真的就一起玩了好幾局遊戲,而且都是孩子父親贏了。

孩子肯定不服氣,好勝的性格就出來了。父親只說了句,改天吧,今天你的作業還沒完成。等你作業完成了再來贏我不遲。後來,在這位父親的引導下,這個孩子沒有徹底戒掉玩手機遊戲,但每天玩手機遊戲的時間明顯減少,這位父親規定,必須是在當天某個時間點前完成作業後,才可以玩手機,而且玩遊戲只跟自己父親玩。後來這個孩子成績有了很大提升。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很老的套路,把玩遊戲當成一種獎勵。其實對於一種中學生來說,父母一味的說教很多時候是沒有用的,這時候,作為父母在某一方面贏了自己的孩子時,特別是男孩子更容易對自己父親產生崇拜。人都是這樣,有時候喜歡聽話於比自己強的人。

第四、父母榜樣的力量

其實說起玩手機,大人可能非常憎恨自己孩子玩手機,很多父母一邊要求自己孩子不玩手機,一邊自己天天在家捧著手機不撒手,孩子當然不服氣,憑什麼大人可以玩,我就不行?父母率先垂範才是正道。

因此,想要孩子不玩手機或者少玩手機,作為父母,自己必須要做到少玩手機,至少不能當著孩子面,天天抱著手機。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真的沒資格去要求孩子。


教育有故事


孩子偷偷買了個手機,說明孩子有很多自由支配的錢,也就是說平時父母給錢比較多,很疼愛孩子。自己偷偷的買手機,他很明白爸爸媽媽不會給他買手機,不允許他玩手機。孩子晚上偷偷的玩手機,說明孩子害怕父母知道,心裡有畏懼父母的傾向。



孩子才念高一,高中三年還有很長時間,現在管制孩子,一切都來得及,只要是父母管理方法得當,持之以恆的在高中這三年,管制約束孩子,一切都會有好的轉化。



父母親和孩子坦誠的交流一次。父母親先聽孩子怎樣說,問孩子玩手機學校允許嗎?玩手機是這個年齡階段,應該做的嗎?玩手機會有什麼收穫呢,然後給孩子說,既然買了手機,就把手機放在家裡,父母親替你保管,到週末的時候,允許你玩一次,一次不要超過一個小時。當然具體的規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的反應,父母親自己決定。也可以讓孩子定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達到了學習目標,父母親就讓孩子玩手機,玩多長時間。



和孩子交流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讓孩子願意和你交流,願意聽取你的意見。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孩子的喜好,先想好了怎樣和孩子交流,制定出交流的方案,再和孩子交流,千萬不要和孩子說頂了,那樣父母就被動了。


焦老師講教育


這種情況,作為家長不好溝通

首先,孩子偷偷玩肯定是你們做父母不讓玩,偷偷的買手機肯定也是你們不讓他有手機

在我看來與其想著跟孩子如何溝通還不如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告訴你們,做事情要揹著你們

中國家長共同點就是拼了命讓自己孩子學習,但卻忘了玩也可以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當然玩也是在家長指導引導下,而不是壓迫下進行著學習,生活。

要建立起孩子的自我獨立性及獨立思考能力





文妮影視v天天集


思想決定行為,要想辦法改變小孩的思想,樹立目標。要讓孩子明白只有自己優秀才會受人尊重。辛苦六年,幸福六十年!手機不能強行制止,可以商量適當控制。很多學校都不能帶手機,所以在校學習是能保證的。回家也可以給點時間讓他用手機和同學溝通溝通,但是有個原則就是學習和睡覺的時候不能自己保管手機,除了週末不能打遊戲。這是我的經驗,孩子也在用手機,但是順利升入了重點高中素質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