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高一成绩不好,偷偷买个手机抓住了两次都说是别人的,晚上偷偷玩怎么和他沟通?

用户318696384298


孩子上高一了,成绩不好,偷着买了手机,晚上偷着玩儿,可以明确地讲,这个孩子的学业基本上废掉了。家长要考虑的不是该如何阻止孩子用手机,而是考虑应该怎样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用手机通过网络接触社会不良青年,或者利用手机透支消费给家长背上债。那怎样和孩子正面沟通,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呢?我给家长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明确告诉孩子,从现在开始,你不需要偷着用手机,放在明处用。

孩子之所以偷着夜里玩儿,说明还是从内心惧怕家长,但是这种惧怕仅是表面避开家长的监督而已,并不是心里真正惧怕。所以,家长要和孩子郑重谈一谈关于手机的使用与管理问题。明确告诉孩子,你现在说手机是别人的,请把当事人叫来,当面还给人家,咱用不着欠别人的。还给人家后,我们买一部新手机,但是绝不能再夜里偷着玩儿,你完全可以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明着用手机,这样一来,我们彼此都不需要担心对方。

第二,要引导孩子清楚自己离成人还有多长时间,需要加强自控能力养成。

孩子到了高一,如果学习跟不上,必然成绩很糟糕。越是这样的孩子,越容易消极逃避学习,把心思放在和学习无关的事上。如用手机玩游戏,实际就是孩子自我颓废的最好例证。家长不妨告诉孩子,你虽然现在未成年,但是离成年的时间只有两年了,如果你真不想学习,也不愿意学习,就想混,我们也没话说,那从现在开始就给你倒计时了,让你玩儿到成人那天,也就是你被扫地出门的那天,你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吗?如果你真这样去引导孩子,让他知道自己如此玩下去的后果是什么,对孩子来讲或许会有心里触动,接下来就是和孩子谈怎样提高自控力,在允许你用手机的情况下合理使用。

第三,家长必须要和孩子明确算一笔帐,从现在开始要控制给孩子零花钱的数额。

孩子能买得起手机,无非有几种可能。第一种是将压岁钱收集起来,用这个钱去买的手机。第二种是将平时的零花钱收集起来,再利用一切机会向长辈们要钱,集少成多,攒够了买手机。第三种是先斩后奏原则,先借别人钱把手机买来,然后再以种理由朝家里要钱去还债。如果家长能够依据这三条线索给孩子去算算帐,就可以堵住孩子乱花钱的漏洞。先是将孩子压岁钱彻查,能收缴的要收缴并代存下来。而后将给孩子的零花钱约定好每周给的数额,最后再告诉孩子凡是你未经过父母同意就私自借债买手机,或者给游戏充值,一律不会给你还债,你自己攒零花钱去还吧。

第四,和孩子约定好手机的使用与管理权,不要让孩子手机使用管理失控。

前面所有的事宜都约定好后,将孩子原来用的手机妥善处理好,不妨重新给孩子买一部手机,并与孩子约定好,你有手机的临时使用权,但是你并没有归属权。因为这不是你用自己挣来的钱所购买,爸爸妈妈出钱给你买手机,给你的是临时使用权,管理权在我们手上。如果我们给你买了手机,只是让你玩物丧志,那是我们的失职,我们愧对做你的父母。因此,我们本着相互负责的态度,把手机使用的时机、时间段和发放收回管理约定好,该给你正常用的我们不会减少时间,该你回交手机由我们管理时,必须要上商,绝没有商量的余地。

结束语:如果家长真能如我上面所讲,确实承担起监管的责任,你有理有据和孩子进行沟通,必能与孩子做好协商与约定。接下来家长要做的就是坚定地去落实你的监督与管理权,绝不能被孩子像耗子跟猫捉迷藏一样耍的你们团团转。问题本身并不在手机上面,而是家长是否真明事理,平时真能坚持原则,敢于大胆管理的问题。如果你们寄希望孩子能有好的学业,又怕收了手机孩子不学习,我看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他已经不学了你还怕什么?


寒石冷月


孩子愿意跟你交心愿意听你说的前提是他能受到平等待遇,他能被尊重。

当我们家长看见孩子拿手机就紧张的不行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偷偷买手机,偷偷玩手机。因为你的堵,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手机留给孩子的神秘感。别把他当孩子,把孩子放到你朋友的定位上跟他推心置腹的好好谈谈,手机可以有,也可以玩,但是我们已经长大,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在劳逸结合的前提下,首先保证自己学生时期该做的事--学习。

我家孩子2岁就有手机,记得有一次我母亲和姐姐来家里,我们都不在家,我两岁的儿子爬上凳子从猫眼看完人,依然不给开门而是给我打电话说:妈妈,姥姥和姨妈在门外面。经过我跟母亲电话确认后,让孩子开门,他才让姥姥和姨妈进来家里。到目前为止,孩子换了应该有5、6部手机了,从最初的诺基亚到现在的华为,我儿子的视力一直是最好的,学习也还不错,自己管自己,偶尔一次要是玩过了,我们提醒一下,马上就会改正,学校有开心的事或者让他沮丧的事也会跟我们聊,我们家一直实行谁对听谁的,所以我们和孩子一直非常友好的相处。

所以你应该跟孩子谈的不是没收手机,也不是不能玩手机,而是整理好自己的态度,跟孩子谈合理的使用手机和手机在学习阶段的定位。手机不是老虎🐯,用好了,它会变成生活和学习的帮手。


静谧君子兰


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高一孩子带手机进学校,并偷偷摸摸使用,后来比较明目张胆的在宿舍使用,联系家长,家长说不可能有,这是他借别的同学的。最后孩子交代了实情,是用省下来生活费偷偷买的手机。自从有了手机,孩子天天像睡不醒一样,学习明显不在状态,成绩一步步下滑。

对待手机问题,我认为只有而且必须要依靠家校合作,才能彻底解决。而不再玩手机的这个孩子在期中考试中进步较大,进步幅度在班级里排名前5。所以,对于手机这个问题,不要姑息,当断不断,必有后乱!

一、不用狡辩:高中生没有用手机来学习的

手机本身是一个工具,是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手机没有错,错在使用手机的人。以前当班主任,最担心学生“上网吧”,一旦去了网吧,很多学生就挽救不回来了,而现在,手机就是一个“移动的网吧”,危害比网吧更严重。

有些学生借口学习或者方便和家里联系,向家长索要手机,而有些原则性不强的家长,就给孩子配了手机,很多孩子因此失控,最终尝到恶果。

我在重点高中当班主任十几年,几乎没见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手机,即便有也是放在家里,利用周末时间使用,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而那些带手机的,往往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成绩差,在教室里坐着无聊,所以依靠手机打发时间,因为有了手机,所以学习就更差了。

二、不要纵容:对待手机问题,要讲原则

中小学生带手机,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学校问题和社会问题,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的规定,有些地方已经将禁止智能手机进校园上升到法律层面,这都充分体现了手机对中学生的危害。

所以,对待手机问题,没有回旋余地,就是要坚决制止,长痛不如短痛,制止了,孩子还有挽救的可能,不制止,任其发展,不要说学习,做人都会成问题。

三、不要硬来:解决手机问题,需要多管齐下

手机虽然危害很大,但是对待手机的问题,不能强硬解决,因为对于迷恋手机的孩子来说,你太强硬了,他容易出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产生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孩子用手机做什么?聊天、玩游戏、浏览新闻还是看不健康的东西?这个需要了解,才能标本兼治。比如有的孩子,是因为谈恋爱了,所以买手机方便交流,单纯解决手机问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学习对孩子的吸引力已经大大下降了,甚至是没有吸引力了,他不玩手机,也还要玩别的东西。所以解决手机问题,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就是要把他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到学习上来,而解决学习问题,家长自己做不到,所以要和学校联系,齐抓共管,才能从跟不上解决问题。

因为这个学生问题,我和家长多次交流,家长也多次到学校,先收了他的手机,控制好他的生活费,然后跟孩子谈心,老师多次找学生谈心,鼓励他学习,并从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成绩逐渐上升了,学习变得自信了,手机的吸引力也就下降了,手机问题也就逐渐解决了。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高一的孩子已经拥有了很强的自主意识,对于一些行为的好坏,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玩手机对于孩子而言,其实他自身也已经能够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关键在于孩子本身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家长对孩子简单的沟通讲道理是很难让孩子发生改变的!


第一,如果家长觉得是孩子自己花钱买的,在没有证据之前,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能玩手机如此痴迷,孩子的自制力已经不复存在,有了过多的零花钱,即使不买手机,也不会用在正途上,干脆不如除了必须的生活用钱之外,断绝多余的零花钱!让他不能随意胡花!

第二,给他一定的时间,让他去玩,不必躺藏!

孩子玩手机已经成瘾,如果强行控制,可能适得其反,他可能会偷偷玩的更加厉害!还不如和他进行沟通,给他一定的时间,让他去玩,不必偷偷摸摸!至少这样在父母眼里,是可以看见的,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控的!


第三,没有经历,孩子是永远无法吸取教训的!

任何的说教,都不如一次经历来的更加深刻!这样的孩子,只有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清楚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没有追求,没有志向,当某一次考试惨痛失败,当和自己一个水平上的同学远远的甩开自己的时候,也许会翻然醒悟!

最后…手机对于当下的青少年而言,就是精神鸦片,不断的腐蚀着青少年的精神志气!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志向和目标追求,同时加强孩子的自制力,对于孩子的成长,真是有很大作用!


中学教之道


高一的孩子发生这样的时候如果父母再不重视,这个孩子以后的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差。

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承认孩子有手机这个事实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的,越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真的得到了也就没啥了,既然已经知道手机是孩子自己买的了,那就不妨直接告诉孩子,我们知道手机是你自己买的,既然买了我们也不追求这个事了。

2.询问孩子为什么要买手机

是想玩游戏,还是方便与别人联系(不排除早恋的可能性),还是因为别人有手机所以你也想要个手机呢?家长可以大大方方的说:“你手机号多少,告诉我,有事我好找你”方便的话也可以加下微信,不要让孩子你对他买手机这事很反感,只有让孩子觉得父母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才便于引导孩子去学习。

如果这时父母不问青红皂白把孩子手机没收了,孩子可能更在意的是你把他手机收了,不会在意自己不好好学习的事情了。

3.通过手机事件引导孩子学习

通过手机这件事,父母和孩子可以坐下来好好聊聊;“买手机这事父母可以接受,因为父母觉得以你的理由可以允许你拥有手机,但是学习是你的义务。就像你现在买这个手机一样,你有这些钱可以买这个手机,想买更好的手机需要更多的钱,只有好好学习才有可能会有更多钱的道理的是一样的。至于学习不学习就看你自己的了。”

高中的孩子能通过父母的逼迫来学习的很少,更多是通过引导,让孩子有意识的主动去学习。切记批评孩子的时候拿手机说事。

无论多大的孩子犯错误,不要上来就是批评和指责,多问问孩子为什么,然后引导孩子往家长想要的路上走。


然规教育说


现在学生,尤其高中学生沉迷于手机的越来越普遍,而且女生中间这种情况也较以前有明显增多。管理上非常困难,令人头疼学生使用手机一主要是为了看网络小说玩游戏在各网络平台上和网友互动

。如抖音短视频之类,高中生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课间常相互讨论。二是为了抄家作和考试作弊。今天笔者还在教室里说起学生课堂训练时作弊情况。这个班级女生达80%以上,而有的女生作弊时手机放在胸前,或者放在两腿间夹着,这叫监考老师尤其是男教师怎么处理?你孩子很明显是第一种情况,晚上牺牲睡眠时间也要玩,迷恋上了网络。家长能做的就是:一、从经济上控制。本校有男生很厉害,这个学期收到他5只手机。二、晓以利害
。高一阶段没有抓好,就是高中的基础没打好,危害非常大。三、请老师协管。本校有的家长明明孩子带手机作弊,还特地帮孩子遮掩。这种纵容不知到底害了谁?四、持之以恒。迷恋上网络的孩子很难一下子摆脱网瘾,这得有一个过程,家长要非常耐心,有时晚上必须辛苦自己半夜三更起床检查孩子在不在偷玩手机。我们处在这样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各种数码设备普及,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家长朋友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手机”害了孩子,实际上是孩子自制力差,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所致。最重要的还是引导自己孩子能够面对网络时代的不良诱惑,有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


Scarett


手机现在已经成了毁坏中小学生最大的“道具”,玩物丧志,在手机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用手机看小说,玩游戏,刷视频等,作为家长,如果不及时制止,中小学生至少在学习上要荒废了。

而题主的儿子高一成绩不好,还偷偷买了个手机,晚上玩,如果情况再进一步恶化,未来高中学习可能会非常糟糕。当然,所有人都知道玩手机是有危害的,但由于孩子已经高一,可能正处于青春叛逆期,采取没收手机等这些强制手机,可能效果不佳。

个人给出如下建议:

第一、严格控制孩子平时生活费

根据题主描述,确认孩子偷偷买了手机,可见在孩子生活费上管控是非常宽松的,一个手机至少也得上千块。作为父母,不想苦着孩子,但绝对也不是在用钱上随意娇惯孩子。很多人说“儿子要穷养”,虽然我不太赞同这个观点,但作为父母,对孩子平时用钱可以不用管理特别严格,但至少要心里有笔账,一定要在大人的掌握之中,完全撒手不管,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因此,作为父母,要对孩子平时开销要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该花的钱,正常给,不该花的,一律不给。平时生活费可以按天给或者按周给,切忌按月给大笔生活费。过年过节收下的红包,要纳入到平时生活费范畴。

第二、想办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孩子为什么偷偷玩手机,很有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点想放弃自己,听之任之。成绩不好,可能是这个问题的根源所在。作为父母,孩子才高一,一定想尽办法先帮孩子提高成绩,产生学习兴趣。可以多与孩子的老师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大概原因。平时也尽量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不要总以工作忙为理由,忽略孩子的学习辅导。

只要孩子成绩提高了,对学习也产生了兴趣,高中学习任务其实还是蛮重的,真正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想玩手机的时间可能都不多,这也算是转移孩子玩手机注意力的一种最好办法。

第三、不要用最粗暴的方式直接让孩子戒掉手机

现在很多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玩手机,直接就是没收或者见一次骂一次,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好的方法。在家里你不让玩,回到学校,照样可以玩同学的手机。这里,分享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一个初中生平时也痴迷于手机,非常喜欢打王者荣耀,每天不玩几局,都觉得失魂落魄一样。后来被孩子父亲知道了,这位聪明的父亲并没有立刻制止孩子玩手机,而是有一次故意当着孩子面也玩起了王者荣耀,孩子就凑过来在旁边看,这位父亲说,要不要一起?后来两人真的就一起玩了好几局游戏,而且都是孩子父亲赢了。

孩子肯定不服气,好胜的性格就出来了。父亲只说了句,改天吧,今天你的作业还没完成。等你作业完成了再来赢我不迟。后来,在这位父亲的引导下,这个孩子没有彻底戒掉玩手机游戏,但每天玩手机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位父亲规定,必须是在当天某个时间点前完成作业后,才可以玩手机,而且玩游戏只跟自己父亲玩。后来这个孩子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很老的套路,把玩游戏当成一种奖励。其实对于一种中学生来说,父母一味的说教很多时候是没有用的,这时候,作为父母在某一方面赢了自己的孩子时,特别是男孩子更容易对自己父亲产生崇拜。人都是这样,有时候喜欢听话于比自己强的人。

第四、父母榜样的力量

其实说起玩手机,大人可能非常憎恨自己孩子玩手机,很多父母一边要求自己孩子不玩手机,一边自己天天在家捧着手机不撒手,孩子当然不服气,凭什么大人可以玩,我就不行?父母率先垂范才是正道。

因此,想要孩子不玩手机或者少玩手机,作为父母,自己必须要做到少玩手机,至少不能当着孩子面,天天抱着手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真的没资格去要求孩子。


教育有故事


孩子偷偷买了个手机,说明孩子有很多自由支配的钱,也就是说平时父母给钱比较多,很疼爱孩子。自己偷偷的买手机,他很明白爸爸妈妈不会给他买手机,不允许他玩手机。孩子晚上偷偷的玩手机,说明孩子害怕父母知道,心里有畏惧父母的倾向。



孩子才念高一,高中三年还有很长时间,现在管制孩子,一切都来得及,只要是父母管理方法得当,持之以恒的在高中这三年,管制约束孩子,一切都会有好的转化。



父母亲和孩子坦诚的交流一次。父母亲先听孩子怎样说,问孩子玩手机学校允许吗?玩手机是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做的吗?玩手机会有什么收获呢,然后给孩子说,既然买了手机,就把手机放在家里,父母亲替你保管,到周末的时候,允许你玩一次,一次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当然具体的规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孩子的反应,父母亲自己决定。也可以让孩子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达到了学习目标,父母亲就让孩子玩手机,玩多长时间。



和孩子交流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让孩子愿意和你交流,愿意听取你的意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孩子的喜好,先想好了怎样和孩子交流,制定出交流的方案,再和孩子交流,千万不要和孩子说顶了,那样父母就被动了。


焦老师讲教育


这种情况,作为家长不好沟通

首先,孩子偷偷玩肯定是你们做父母不让玩,偷偷的买手机肯定也是你们不让他有手机

在我看来与其想着跟孩子如何沟通还不如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告诉你们,做事情要背着你们

中国家长共同点就是拼了命让自己孩子学习,但却忘了玩也可以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当然玩也是在家长指导引导下,而不是压迫下进行着学习,生活。

要建立起孩子的自我独立性及独立思考能力





文妮影视v天天集


思想决定行为,要想办法改变小孩的思想,树立目标。要让孩子明白只有自己优秀才会受人尊重。辛苦六年,幸福六十年!手机不能强行制止,可以商量适当控制。很多学校都不能带手机,所以在校学习是能保证的。回家也可以给点时间让他用手机和同学沟通沟通,但是有个原则就是学习和睡觉的时候不能自己保管手机,除了周末不能打游戏。这是我的经验,孩子也在用手机,但是顺利升入了重点高中素质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