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五周岁了,看动画片看了很长的时间,他爸就把电视关了,然后他就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繁星闪烁的天空


孩子在幼年时期,习惯、性格和脾气的养成皆需要父母的引导,因为教育责任在父母。五岁正值孩子叛逆期,“狗都嫌”的年纪,更需要父母耐心、细心的观察孩子言行,因势利导,让他们走在正确的成长轨道上。

题目中发生的场景,虽然是孩子不懂事,可以说是熊孩子了,但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孩子父母身上,父母以下3点做法存在可商榷之处。

1.没正确引导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小孩子爱看电视是正常的,动画片的声画效果能给孩子的感官带来刺激,让孩子心生愉悦,跟着动画人物喜怒哀乐,同时也能增长知识。因此,动画片不是洪水猛兽,孩子适度看动画片是对成长有益的。

但是,看电视的时间需要父母来把握。通常来说,5岁的儿童看电视时间,一次在20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如果时间再长了容易引起视疲劳,对眼睛发育不利,影响视力。可是孩子往往看得入迷了就不愿意关电视,总想再看一会。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劝说了,要让孩子知道,看电视时间要适量,有始有终。

2.粗暴关电视

孩子目不转睛看电视正在兴头上,家长一句话不说就直接关掉电视,这是极为不妥的。试想,你正在聚精会神地玩游戏或刷抖音,突然孩子把你手机抢走了,你什么感受?是不是恨不得把孩子抓过来打一顿?孩子也是一样的心情。

与孩子相处,要学会将心比心。

意大利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经说过:“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专注力培养是儿童教育的目标之一,家长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专注力,不打断、不干扰,让孩子享受独自沉浸的内心世界。

大人们往往要求孩子要尊重家长,却忽视了家长其实更应该尊重孩子。突然粗暴的打断孩子,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养成,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好一件事情,这将严重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3.溺爱导致孩子不尊重父母甚至打骂父母

孩子敢当着外人的面打父母,一方面说明孩子对父母的所作所为已经出奇愤怒,另一方面说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溺爱导致孩子在使用暴力时有恃无恐。

有些父母总在说孩子难管,天不怕地不怕,谁说也不听,其实原因都在于家长的教育引导方式存在问题。孩子会一点点试探家长们能接受自己“作妖”的边界,是家长们的不断妥协和退让——美其名曰“爱”,具体表现为不舍得打骂——让孩子一步步蹬鼻子上脸,瞒锅台上炕,归根到底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

那么,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才5岁,虽然出现了题目中的问题,表现糟糕,但并不是无药可救,更不能任其继续任性下去。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努力,“找回”一个乖孩子。

  1. 5岁的孩子已经能够听得懂道理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适时、有度。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清楚,看电视对视力有影响,出于身体发育角度的考虑,看电视要有节制。
  2. 孩子看电视前,家长和孩子约定好时间,比如20分钟,或一集动画片,到点孩子自己去关电视。当然,这要求家长在平时也要树立诚信的形象,以身作则,说话算数,不然自己立的规矩都不遵守,如何让孩子遵守和信服。
  3. 通过户外活动、玩玩具、亲子阅读等方式转移孩子对电视的依赖,家长要多陪陪孩子,关了电视后一起做点别的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不要让孩子在关了电视后觉得寂寞和无聊,谁也不想突然失落。
  4. 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建立规矩意识,讲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逾越了规矩的边界必须要受到惩罚。
  5. 家长不能没有原则地溺爱孩子。我教育孩子的原则是,惯吃惯喝不能惯些坏毛病。不然,孩子在家敢打父母,出去就敢打别人,到处招惹是非总会付出代价。家长若今天不教育自己家的“熊孩子”,那么明天社会上总有人会替你教育你家“熊孩子”,若真闯下大祸,到时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比如公交车上不断踢一个男乘客,最终把人惹急被暴摔的那个小孩,怪谁呢?

海叔教育堂


爸爸突然关掉电视孩子会哭闹,这是爸爸不对;孩子因为爸爸关电视打爸爸和妈妈,这是父母没有做好。

我女儿四岁三个月,每次看电视都是我们说好的,看上两集或者看上半个小时,开电视之前就和她沟通好,每次要关电视也会和她沟通,比如看完这集就关;或者等上5分钟就关,虽然她也很不情愿,但是关了也就关了,不会大哭大闹。

而这个孩子的反应这么激烈,可以看出家人对孩子平时的教育是有缺陷的。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

第一,平日里家长给了孩子过多的自主权,所以导致家长在关电视时没有和孩子商量,孩子会大哭大闹。家长给孩子的自主权,应该是建立在家长允许的基础上,孩子可以有自己做主的机会,但是不能任何事情都是孩子说了算。

第二,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的权威没有建立起来,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的界限感模糊,因为家长没有引导,所以孩子不知道如何来尊重家长。所以会出现孩子去打爸爸和妈妈的脸。

第三点,在教育中,家长不会和孩子沟通,不会去尊重孩子。孩子看电视太长时间,家长需要去提醒孩子,需要告诉她最后的期限,而不是突然的关掉电视,这样会让孩子的心里毫无准备,就像一个成人不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愤怒的,只是成人会隐忍,孩子会发泄,大哭大闹就是孩子的表达方式。

我们常说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一切孩子的问题在父母的身上都能够找到根源,作为父母学会正确的育儿方法,真的是很重要。


豌豆妈妈育儿


问题在平时的教育者那里啊!我个人觉得问题主要有这几个方面:首先,家里人太娇惯,导致孩子在家里无法无天,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没有敬畏之心,也不懂得基本的尊重之道。

其次,父母教育方法也有点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哪怕是对孩子好的事情,都应该提前告诉孩子的。就拿看电视来说,可以和孩子提前约定,每次只看二十分钟或者两节动画片,看完自己关。一天看几次等等,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让孩子参与,这样他才能遵守。

第三,旁边的人为在纵容。你不敢和他对视,不然就会惹来他的责骂,说明他周围的人都在纵容他。你让他到一个陌生环境试一试,不被人打才怪。你们现在不教育他,以后自然有人教育他,只是那个时候,代价可能会比较大了。

最后,这孩子本质应该不坏,只是没有教好,而且年龄不大,纠正起来还来得及。所以,为了孩子好,还是多狠狠心吧!





懒妈育儿路


我女儿打我,我会打回去更狠那种,我34岁生的女儿,还是试管,你说我爱不爱她,我打她的时候我心不心疼,疼,我当然疼,但是我告诉自己,我这样做是为了以后她和我都不疼。我打到她不敢动手为止,等我们都不生气了我再跟她讲道理,她会说妈妈是你打我我才打你的,我说是因为你先做错事并且妈妈已经警告你的情况下你不听妈妈才打你的,这是对你的惩罚,而妈妈没有做错事,就算有时候妈妈做错事也会很快跟你道歉和改正,所以你不能惩罚妈妈。最后她就认可我的说法。所以每个妈妈都疼孩子,但是什么是真疼孩子,就是要把她教育成一个有品德有教养的人,其实打她痛一下下就好了,只是有些父母受不了自己的心痛,承受不了心痛的感觉,才放任孩子胡闹任性。但是这真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一天那么多的新闻,难道还不能让某些父母认清怎样正确的去爱孩子吗?


喵喵的海角


这个问题不少孩子会有,主要是规则意识没有养成。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孩子平时做事情家长都比较顺着ta。现在突然改变规则,孩子一时没适应过来,会出现反抗情绪。而孩子对打人其实是没有太多概念的,仅仅代表ta的一种反抗而已。

解决的办法是:
在生活中强化规则意识,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必须要说好,并且严格执行。但是这个执行的过程,一开始肯定会遇到孩子反抗。这时家长只要不动气,不要和孩子斗争,按照原先说过的规则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即可。


你的提问中说到:孩子爸爸在孩子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把电视关了,实际上是不合适的。如前面提过的,孩子看电视多久就必须停下来(在孩子没有时间意识的情况下,可以换成是看多少集),那么孩子即便是反抗了,家长也可以把电视平静地关掉。

孩子的哭闹或者打人,时有发生,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你坚持几次,孩子就会习惯。特别注意:这个时候你不需要跟孩子讲道理,只需要讲规则就行。保持平常心,即便是感觉孩子让自己出丑也要忍耐,可以把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孩子发泄ta的情绪。


违反规则的后果是什么,需要提前跟孩子说。比如到阳台或者房间去站着,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父母越早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就会成长得越来越快!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这样的孩子就是欠打。

现在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能打,得鼓励式,夸奖式教育,这也没错,但有时候还是需要棍棒式教育。



任何理论都不是万能的,如果你只信奉鼓励式教育,那孩子也很难教育好。

有些错误和原则不能让孩子犯,在孩子第一次犯的时候,就应该让他长记性。

比如,不顺着孩子,孩子就打爸爸妈妈,对别人也极其不尊重,这样的行为就不能让他有下一次。

其实,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都是父母惯的,现在是打父母,以后就有可能让父母痛不欲生。



我看到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对儿子真的是宠爱到了极点,儿子可以把家里搞个底朝天,在家就是一个小祖宗,野蛮无礼,动不动就打人,家人也只是说,可说,他压根就不听,他们也舍不得打,就只能由着他的性子来,觉得大点就好了。

在家是这样,在别人家也是这样,一到别人家就随便翻别人的东西,乱扔东西,见到比他小的孩子,就打,打到哪里就是哪里。有几次还把别的孩子打伤进了医院。

可他父母也只是说他太调皮了,让别人把自己家孩子看好点。



上学后,他的父母经常被老师找去学校,被家长找。

一年不到,父母就因为他打伤别的同学赔了很多钱,还被老师要求转学。

父母才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就骂了他几句,他竟然要去死,父母害怕了,不再骂他了。只能默默地替他承担责任。

后来,父母因为他经常吵架,已经离婚了。他混完初中就没再上学了,现在整天在家玩游戏,啃老,还不能说他,不然他比你还厉害,家人也只能唉声叹气,后悔不已。



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孩子,父母都有打过他们,因为有时候,

有些错误,一定要打,要让他长记性。靠说是没用的。比如,有关于道德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所以,父母不要认为孩子不能打,孩子是不能经常打,但该打的时候还是需要打,不然他就无法无天了。


周凌溧育儿问答


男孩五周岁了,看动画片看了很长的时间,他爸就把电视关了,然后他就开始打爸爸和妈妈,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从这个提问上,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1、父母在养育过程中比较强势,不听从孩子的意见


看了很长电视,爸爸就关电视了。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事情,别人二话不说就来阻止你,你生气不生气。你正在用电脑,别人关掉你的电源;你正在打电话,别人一把抢走你的手机;你正在看书,别人把书抢走......


这些都是非常没有礼貌,而且让人讨厌的行为。在这件事情上,父亲关电视也是让人讨厌的行为,孩子肯定生气。

正确做法:可以和孩子约定,看完这集,或者10分钟之后,必须关电视,否则明天就没有看电视的机会喽。如果孩子不同意,可以用其他的事情诱惑他,譬如带你去楼下找小朋友玩;我们的水果时间到了;爸爸陪你玩打仗游戏等等。


一旦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到了就必须关,不能因为孩子央求再看一集或者5分钟就心软,否则孩子会知道父母是会妥协的,就无视规则了。


2、在平时的教育中,孩子喜欢使用暴力


一旦孩子得不到满足,孩子就开始打爸爸妈妈。说明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这么干,而大人并没有阻止过,甚至变相地鼓励过。


我们看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孩子如果发脾气打自己了。他们不但不生气,不阻止,反而特别开心,觉得有意思。孩子现在小,你觉得童真觉得好玩。一旦养成习惯,等孩子打你的时候,你只能哭和后悔。


正确做法:

孩子从第一次挥手打长辈,父母就必须严厉地制止,绝不能有第二次。有事儿说事儿,绝对不能动手。一旦孩子打长辈,必须给予惩罚,让他知道不尊重长辈的后果!


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实施家庭暴力,否则孩子会有暴力可以解决一切的错误认知。


3、关于看电视


现在很多孩子特别喜欢看电视,看手机,为什么呢?


第一、看护人太懒。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不哭不闹不缠人,对于看护人来说简直是太轻松了。于是他们总喜欢把孩子丢给电视手机。一旦孩子养成习惯了,反而埋怨孩子痴迷电视和手机,殊不知都是你自己种下的恶果。


第二、老人有看电视的习惯。很多老人有看电视吃饭的习惯,甚至有的老人早上一起床就打开电视,一直到晚上睡觉,孩子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怎么能不喜欢看电视呢?

正确做法:


1、和孩子约定看电视的时间。譬如每周只有周末的时候看,平时不看。或者一次最多半小时,到点必须关掉,如果不关,就减掉一次下次看电视的机会!


2、不要养成看电视吃饭的习惯。


3、创造阅读学习的氛围。父母每天拿本书看,和每天看电视玩手机,养出来的孩子绝对不同。父母爱阅读,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喜欢阅读,而不喜欢看电视了。譬如我家,我家的电视最近坏了,不是看的,是放着放坏的~~我家电视基本不开,只有周末的时候,全家围在一起找一部经典电影看,平时孩子就是读书,玩,搭乐高画画。所以说父母的榜样做用很重要。


4、多给孩子找事最做。孩子想看电视了,带孩子运动去,玩去。孩子一有事儿干,就不想看电视了,他就是闲的发慌,才想起看电视的。


看完我分析的几点,你是否明白了呢?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点都不能忽视!


神奇麻麻木小暖


这样的孩子问题出在他娘跟他爹身上,毋庸置疑,经常有无脑家长提出“我宝宝三岁,看电视一个小时了,不让他看就哭闹怎么办?”,或者“我家宝宝4岁了,每次看电视都要跟他商量,但是不管事,往往都要看一个小时甚至更长,谁能帮帮我?”,说实话我看到这样的问题都感觉这些家长是跑来搞笑的,整的好像自己有多么的民主似的,不知道这是求助还是炫耀!这个问题更是让人无语,五岁孩子,打了爸爸,打妈妈,然后现在也开始骂亲戚朋友了,那按照这个趋势下一步是不是就该上房揭瓦了,我都不知道父母们天天都是忙着干啥去了!


看电视对孩子的危害毋庸置疑!

  • 就这个话题,我相信关于孩子看电视过长的危害,不用我们多说吧?在这里我想重复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三岁以上儿童看电视过长容易患上“电视孤独症”:

电视孤独症(TV autism)是指儿童因过多看电视而产生的身心发展障碍或问题。多发于3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主要症状:只关注自己,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对包括父母在内的家人也往往无动于衷、视而不见;语言发展迟缓,经常显得刻板、单调和重复,有时还自言自语;对他人非常冷淡,但对数字机械之类的东西则可能有着浓厚兴趣。由于经常沉迷于电视中,与现实中的人(父母、同伴)交往极少,自己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电视里去,或以电视中的某人物自居,模仿其言语或行为。久而久之,儿童就变得与现实中的人脱离联系,变得极端孤独。此症状发生的原因多半是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把照顾孩子的责任推给电视。
  • 除此以外,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过早过多的接触电视或者电子媒介,其重要原因在于:电视节目是一帧一帧接连出现的,不需要人动脑,孩子属于被动接受;而看书是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子到段落和篇章,一旦孩子习惯了动画片的被动吸收,当他转回到书本学习的时候就会变得非常的不适应,简单来说就是:读书的时候人是主动的,看电视的时候人是被动的!

重点在于父母为什么对此竟束手无策,家长在顾忌什么?

  • 可以说现在的家长群体相比几十年前相比有了飞速的提升,不管是在学历水平还是在知识视野和层次方面,但是有没有发现,反而是现在的家长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了,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那个时候家长也基本上辅导不了作业,但是依然每次作业都做得非常好,不用家长费心,而现在的家长有能力辅导孩子作业了,却时不时的因为辅导作业而生出许多问题,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群有文化、有能力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退步了呢?

  • 回到我们这个问题,一个仅仅5岁的娃,竟然能够打遍全家无敌手,这是不是有点讽刺?那我想问,孩子第一次看电视是谁让看的?当这个问题严重到目前这个程度的时候,到底已经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跟孩子之间的明争暗斗?为什么第一次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没有人去制止?为什么不给孩子规定看电视的时间呢?为什么不能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看绘本或其他点上来呢?除了看电视就不能有点其他的让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了吗?是不是孩子看电视家长就坐在一边玩手机呢?

  • 这一系列问题,如果能回答的清楚,这个问题完全有机会扭转,只不过存在的时间越长,纠正起来难度越大,但是只要想去纠正,就一定能纠正,所以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当初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去纠正,该有多容易!所以我就在想,孩子打妈妈的脸,孩子打爸爸的脸,都是给到我们的教训,站到孩子角度,他会怎么想“谁让你们当初允许我看,奥,我现在看习惯了,你们又出来阻止我了,我当然要反抗啊”!

一定记住民主不等于没教养,自由不等于放纵!

  • 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相比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我们小时候从来没听说过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会杀人,而现在这样的消息比比皆是;我们小时候很少听说十几岁的孩子会跟家长闹别扭闹到离家出走,而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拿离家出走相威胁!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就连一个5岁的孩子都敢用巴掌教训父母?我觉得不是孩子,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家长抱着“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的观念,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加约束,认为孩子皮一点好,将来不受欺负;认为孩子口吐脏字好玩,毕竟还是个孩子嘛,没必要跟他计较;认为孩子打自己一下没什么,是个小孩子又不会打疼;自己孩子打了别人没关系,如果被打了,拼了命也要还回来等等等等,如此这般的大错特错的教育思想充斥在这一代家长的身上,可想而知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 家庭民主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孩子动不动就上蹿下跳,甚至到了教训父母的地步,那不是民主,那是没有教养;给孩子自由当然也没有问题,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一定是不能触犯到别人的利益,一定是在有纪律规则约束范围内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否则的话,在家里大家迁就你,到了社会上哪里有人会迁就你?

所以,各位亲爱的家长,下一次如果你家宝宝,上去给你一个巴掌,你一定要毫不迟疑的警告他不许再有下一次,并且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如果你家宝宝还在每天看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电视或手机,不管他愿不愿意,先坚决改掉,每天把时间降到半小时以下,领他一起读读绘本,带他一起去公园喂喂鱼,不要拿着你的手机蹲在那里做错误的示范!

学会对“小霸王”们说不,是一个现代家长应该必备的基本素质,希望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不要再去寻求所谓的指导,因为你完全应该,也必须可以把控!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一个5岁的学龄前孩子,迷恋动画片是正常现象。在看了很长时间后,他爸爸把电视关了。而他却打爸爸妈妈,这事情表面看,孩子不对,但根子应该还在于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平时可能骄纵惯了,孩子爱看动画,做家长的就完全满足他的愿望,基本是孩子有求必应,想看就看,愿意看多久就看多久,以至于突然禁止久看,孩子一时适应不了。

其次是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欠缺,使得孩子的兴趣爱好太单调,不让看动画,孩子就几乎不知道干嘛。于是就打骂爸爸妈妈。

最后是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简单,没有引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不如意。

这给我们的启示意义在于,一是平常我们对孩子不能有求必应,要有原则。既要满足孩子的部分需要,还要教育孩子凡事都得有个度;二是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比如和孩子一起绘画,也可以时常带孩子外面转转、看看,提升孩子观察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兴趣。有了广泛的兴趣爱好,孩子自然就不会沉迷于动画了;三是要教育孩子,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要心平气和地和家长沟通。


老黄新观察


我儿子以前爷爷奶奶带,就是这样,一天到晚看电视。后来接到了身边,他爷爷还是这样,每天起床一边放电视一边喂早饭。后来,我就当作家里所有人说,孩子这么大了还给看电视,而且看同样的电视。自己不会吃饭,每天也不和大人交流。我发了好大的火,我说以后再看电视,我电视就砸了。然后孩子爷爷,孩子爸爸包括孩子,一句话都不说。也奇怪了,后来我儿子再也没有总缠着看电视了。后来周一到周五,坚决不给看电视,孩子似乎自己也开始遵守这个规定。到了周末,每次只给看两集,和他说如果不关的话,以后一次都不许看。要和他约定时间。有时候看到了两集,自己会乖乖去关。但是这次放寒假去爷爷奶奶家,估计彻底放飞自我了,老人家带真的不能要求太高。还有孩子都是很聪明,能听得进去大道理,并且要趁着他能听的进去的时候要时刻给他洗脑。其次父母要做有原则的父母,不能妥协。不管孩子撒泼打滚,坚决不能妥协。这社会太残酷,孩子要严格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