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一些领导退休后,其气场普遍变弱了”,这是为什么?你怎么看?

用户93761656141


这种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

你没有退休前,在单位很可能掌握着一定的权利,所以,无论你在处理问题时,处理的对与不对,别人一般不会直接甚至不愿意跟你计较。但表面上不计较不等于人家心服口服,甚至严重时人家会对你记恨一辈子!

所以,你一旦退休了,手中也没有什么权利了,今后也不可能再对别人形成什么威胁了,这时候如果你原来人际关系很好时,还有人尊重你,搭理你。否则,人家就会逐渐地疏远你,甚至根本不再理你了。

因此,很多退休的领导干部都应该事先有所心理准备,肚量要放大,要想得开。否则,那就只能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了!

另外:我也想提醒一下那些尚在位,还没有退休的的领导干部,你们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千万不要盛气凌人、欺上瞒下、每天牛逼哄哄的,好像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别人谁都不如你,谁都欠你的似的。你们平时对下属要平易近人、要真正地关心他们的疾苦,要多积些德!不要害人,更不要对他们吆五喝六、穷横穷横的……。

在此,我请你们记住这句话:“谁都有走窄的时候,别看你今天有点权,小心退休后讨人嫌”……!


用户1020848375380


我今年已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跟好多在职的、退休的大小领导打过交道,对于题主提到的退休领导气场变弱,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1、不是气场变弱,而是没有了权力。在位时凭着手中的权力,发号施令,手下的人唯唯诺诺、战战兢兢,领导指哪打哪,生怕做错一点事。这冷不丁退下来了,没有了权力,自己也成了普通人,还真是不习惯。

2、领导退下来后,见风使舵的人就躲着走。某单位领导有个习惯,单位规定8点上班他提前半个小时就来了,在门口和大家议论议论国家大事,说说天气,后来大家都掌握住这个规律,都提前来和领导说话,领导站在中间大家围着,那种感觉,众星捧月啊。退下来后他去单位交身份证复印件,又是习惯往单位门口一站,进进出出的人们都好像没有看见他,他到了办公室,有的明明看见他了却把头一低在键盘上打字。更有人怕和他打招呼被新领导看见,影响前程。他充分感觉到了人走茶凉的滋味。几场事下来,哪还有什么气场,气都气饱了。

3、在台上时颐指气使,说话牛气,不知道团结底下人,下来后谁还理他。我就见过一个官不大架子不小的中层,从来没笑过,在路上见了和他打个招呼,他一般不正眼看你,也懒得张嘴,只是从两个鼻孔中挤出一声“嗯”,被撤职后见人都是满脸笑,他给我打招呼时我学着他以前的神气嗯了一声,他自己先来个大红脸。

4、在台上威信不高,工作能力不强,不为大家办好事办实事,下台了愧对大家。我见过威信高的领导在路上被底下的人拉着问身体健康情况,大家在一起议论也是哪位领导给大家办过什么事,解决过什么问题,这样的领导就是退下来也会受到大家的尊重。相反的那些领导大家见了就敢当面指责他,他自知有愧于大家,见人矮三分,也就看着萎靡了。

总之,领导在台上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对待才能在大家心中有地位,退休后也敢拍着胸脯说无愧于大家,才能在大家面前有威信。


上官天竹


当一位领导人、从领导岗位退休后,不是气场变了、应该是人气的氛围变了。

人气一、

当一位领导在职时,他是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各部门、各单位的生产工作,都要向领导一人回报,由其是工作日、人气氛围热闹非凡。

人气二、

还有一部分是、为权力频繁接触领导的人。这些人、为达到个人私欲、总是有事没事、有话没话的找机会与领导攀谈。

人气三、

因个人原因,找领导寻求帮助的人。

除此之外,员工几乎没有人主动接近领导。偶尔与领导相遇,也多是礼貌性的打个招呼。

在职时的一言九鼎、高高在上的感觉、权力使得人生得意、得意的有点忘形,这是领导在职时的气场或人气顶盛时期。

离开领导岗位、退休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肯定是没有了。回报工作的没了、攀权的没了、寻求帮助的没了。在职时的权力气纷、一时找不到,这肯定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适应。

变了的是领导、有权者变成了无权者,不变的是群众。

本人所在的宿舍,就有几位退休的厂长、副厂长。可从没有发现,有谁去另眼相看、过时的领导。有点抱怨和看法,只不过是气话、没有人去较真。都能和睦相处,各过各的日子。


来自老区的毛刺槐


看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起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我家附近有一个村委书记,以前碰见周边的乡亲的时候,从来不会主动打招呼,后来退休下来了,到了夏天的傍晚,附近的人都会出来乘凉闲聊,那个书记路过的时候,偶尔会和大家打声招呼,却也从来不会坐下来闲聊。


气场不是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内在涵养的悄然流露,气场虽与此有所关联,却比后者更为丰富立体,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气场也不是气势,到底什么才是气场?简而言之,个人气场指一个人的性格、言行举止而形成的个人魅力,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因素。而这些的影响都是周围人的态度以及权力的变化所发生的改变,以前是前呼后拥,现在是形影孤单。


而且我觉得和在职期间是否真正做到问心无愧也有关系,在职期间没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当风光不再了,年龄大了,他也会反思自己,或许心里也有一丝的惭愧,在职期间好好工作的,我想即使退休了也是光荣的,气场也不会变弱。

所以我觉得气场的变化和周围人的态度,及自身的奉献有很大的关系。


以上是我的一些小小看法,欢迎大家和我沟通交流哦!

认同我的朋友麻烦关注一下哦!方便的可以点个赞,谢谢!


职场秘技


一般地说,领导在位,“朋友"遍天下。远的,近的;穷的,富的;老的,嫩的;男的,女的。种种。任领导时宾客络绎不绝,门前车水马龙。一但离任不在位,人气凑然冷冷清清。如果因斗争离任,家庭如瘟疫场所,人避之即吉。为什么如此?人们联系的是x长,不是×人。当然,如果这个人任职时不忘做人,其家的人气必还是较旺的。我和我的同事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都在位时,我们两家人气都旺。后来在斗争中我们败下阵来,双双离位,我家每月还要两斤烟丝,两斤茶叶。开支不减。而他家完全不用这些开支。这就是因人而异吧。


1号老爷子


我所在的单位因为某些问题连撤两任领导,都是非常强势气场爆棚的大爷,有一个业务单位的老板每次来办事都跟个孙子似的,酒桌上那是比孙子还孙子,两任领导出事都和他的业务有关,等到领导都不在了换我和他打交道的时候,我看着谄媚到卑躬屈膝的他,瞬间明白了,饭局上买单的那个才是真大爷,坐主位的那位在位上时是人家假装你是大爷,不在位上时是真当你是孙子


1664真难喝


气场是客观的存在,它是一种能量,和人们的修练和命运有关,可以感觉得到。当领导在位时,正走鸿运,气场自然强大。一些领导退休后,好运已过,气场也就变弱了。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年我到他办公室,就感觉到他的气场一下变的很强大,对我都有一种压力,我可是修练禅定多年的,我和其他朋友讲,这位朋友气场变的强大,可能要高升了。果不其然,他不久便提拨了。


无心3514932076047


领导退休了感到不高兴,原因很简单,退休金比在职时肯定少,在职时拿年鑫三,四十万,退休后最多每月2万,另外在职时指手划脚,指挥人,退休后指挥谁去,所以做领导(那怕有一官半职)的都有失落感。


琦琦炒饭


退居二线就要有退居二线的样子和状态,这类人才是真的智者。退休后没有工作缠身,自然应该将气场收敛,享受生活。

很多人说领导退休后气场变弱无非是人走茶凉,还有人说气场就是权势的代名词,公子并不这样认为。

我不否认气场一部分来源于权势,毕竟这种看法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否则平头百姓也该是气场十足,到哪都人人敬重的。

但我认为气场更多的,还是源于个人魅力。不然那些伟人退下来之后,还能气场依旧又怎么说得通呢?

领导退休后气场变弱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地位的变化

先敬罗衣后敬人的人到处都是,也不只是职场、官场。领导在任时百般讨好、千般巴结的人,离任后就能断得一干二净。

这类人不过是看重领导的权势和地位罢了。当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那些敬重他的人就不自觉的将他看轻,也就会产生一种气场变弱的错觉。

苏东坡在莫干山道观,因衣着简朴先是被主事老道慢待,后来在不断交谈中了解到他是名扬四海的苏东坡瞬时起身作揖。这件事虽不是发生在职场,但道理相通。

连一修道之人都会先敬罗衣后敬人,更何况是在职场混迹多年的人精们呢?

二、领导心境的变化

领导们退休后,将工作和权势放在一边,退休了就应该淡出权力场,走向轻松自在的人生。

真正高情商的领导都能在退休之后尽快调整好心境,拿得起放得下,做一些自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修身养性。

毕竟人走了就应该把自己这壶茶凉下来,选择性地放下一些东西,比如权力、应酬等等。

当他们把这些东西放下来之后,工作中所谓的那些气场自然而然就会弱了。但只要把他们放回到工作场上,强大的气场还是会存在的。

三、员工心境的变化

领导在任时,如果能力相对较强,为人处事都合适得体,会有员工把领导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觉得领导哪哪都好。

当领导退休之后,员工接任了他的位置,心境会发生一些变化,也就觉得领导气场没有那么强大了。

其实,领导的气场强大不强大完全是一个主观感受,他自己未必感觉得到。只不过离任之后没有琐事缠身,人会更加平和一些,看着气场也就没有那么厉害了而已。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看了网友对此问题的回答,觉得很有意思,有的观点说得很好,但更多的回答都类似人走茶凉,人在人情在的意思,无职无权了,气场也就变弱了。


不好意思地说,我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现已退休3年,具备“一些领导退休后”的前提,但对气场从来没有过研究,回答又很难到位。

在职时,也曾有人说过您的气场很大,自己却从来没有感觉到有气场,更不要说气场大了。直到今天,也从来没有感觉气场变弱了,我还是我,没有觉得有什么失落的。

换个角度看,很多人说的退休后,不能颐指气使了,不在有人鞍前马后了,不在有人求了,等等,这些在现实中的确存在。我对此的感觉不是很灵敏,或说没有什么体会。

能走上领导岗位,说明是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也说明你的基本能力和威信是受到肯定的,因为就能力而言,社会上不缺少有能力的人,但不是有能力的人都能走上领导岗位。

但要做好领导工作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事业心,需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简单给大家透露一点,退休前有近20年没出过首都,公差外除;所有节日假日没出过县(区)域之外;近20年常年24小时开机。

为什么?真有事上哪儿找你去?

领导在职有人找,有人求是领导常遇到的,因为你是领导,你能处理好一些事。在不违反原则和法规的情况下,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分内之事。这不需要别人对你感恩,是职责所在。

至于说,人走茶凉的事也是正常的,因为确实有些人围着领导转,讨领导欢喜,为的是自己的一点点私利。

实际上,领导也是看得很清楚的,不是大的原则问题也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为了工作也需要团结更多的人。

我为什么没有气场变弱了的感觉呢?因为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官职是暂时的,既要对职务有敬畏之心,又要有平常之心,不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主要是把事做好,把人做好。这应该是很多领导的心态。

我认识很多处级及以上的退休领导,很多人退休生活过得很充实,有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见面交流时没有发现谁觉得气场弱了,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平常心。

自己退休3年,写了一本20万字的《三线建设》,正在出版之中;做了1年原创公众号,发了百来篇文章,约20万字;发现今日头条后,把公众号放那了,开始注册头条号,因为职务的敏感问题不能注明,没有直接加黄V。这样也好,全靠自己奋斗摸索,记得发了不到10篇的悟空问答,后来平台又给了个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的标签。

说这些是要表明,一是退休3年,基本处于工作状态,没有感觉气场弱了,干劲弱了;二是自己对头条怀有敬畏之心,不敢糊弄,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自己满意。(图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