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银行存款600万以上的都是什么人群?

前羽境


将我国人口以13.83亿来计算,这些人中,存款拥有50万人民币以及50万人民币以上的人仅仅只有0.3%,这样我国人口大概只有415.8万人的存款超过50万人民币的。

而存款拥有100万人民币的人数就更加少了,所占比率仅仅只有0.1%,折合成人数大概只有138.3万人。

也就是说,存款能够达到600万以上的,基本都是中国的顶级富豪了,因为大部分的人不会把自己的所有的财富,或者大部分的财富存入银行。能够有600万的存款,说明你的财富可能已经是600万的几何倍数了。

因为对于这些富豪来说,买房限购,股票投资也已经很大市值,还有许多钱在外面流动。所以他们会拿出“一小部分”的资金存入银行,获取一个风险的把控。

所以,几乎,能够在银行有600万存款的,都是身价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土豪。

试问,如果你的全部家当只有600万,你会在银行存款600万吗?

答案是一定不会的。

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存款的利息并不高,而且还会面临贬值的风险,所以当有少部分人拥有600万的时候,第一个选择就是买房,第二个选择就是买股票,第三个选择就是去理财。只有剩下的一些余额,才会放入银行拿定存利息。

所以,那些在银行里存款达到600万的,基本非富即贵,属于有钱人的范畴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背后的真正逻辑。

琅琊榜首张大仙


我在基层支行工作多年,曾经就遇见过几位存款在600万以上的客户。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两位。

第一位:神秘身份,从不较真

这位富豪我只见过一次,电话通过几次。我作为他的管户客户经理,会对这样的大客户提供一定的福利,比如送一些礼品之类。这位富豪客人每次的回答都是没时间来拿。

有一次行里组织大客户去旅游,我照例给这位客户打电话。客户见到银行主动给礼品,主动送旅游,一般都会比较开心,即使没有表现出开心,至少也会对我们的服务比较满意。

这位客户不一样,他的言论简直刷新了我对银行客户的认知。他竟然在电话那头批评了我一顿。你没看错,很不满意的批评了我一顿。

“小伙子,你们银行替我好好保管钱就行了,别整那些没用的。要旅游,我自己会旅游,不用你们安排!”

听完电话,我顿时对富豪的定义有了新的认知。后来从行长那里得知,这位客户是山西的,不止在我们银行有大额资金,在很多银行都有很可观的资金。

第二位:老年夫妇,一生藏富

有的时候是老奶奶来网点,有的时候是老两口一起来。夏天每次来,老奶奶都是举着一把小破伞,老爷爷都是穿着经典白背心,带着编织成的大檐帽。

这老两口子女都在外地,孙子在外地上学,身边几乎没什么人。他们一来我就亲切的叫着爷爷奶奶,他们也非常喜欢我。很有幸,我曾经受到他们邀请到他们家吃饭。吃饭的过程中聊天得知,他们一辈子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才攒下了这几百万。

后来我给老奶奶买了把新伞,给老爷爷买了新的遮阳帽,他们就是不带不拿。刚开始我以为是他们不喜欢这个款式,后来才知道他们生怕被别人知道自己有钱,所以一直都藏着富,就连新伞也不舍得打。

我对这两种有钱人印象非常深,他们都是个性鲜明的富豪,不令人讨厌。我见惯了那些为了一点利息斤斤计较的市井小民,再看看他们,甚至有些同情的感觉。


银行研究僧


我觉得银行存款有600万的人大体上分成两种。一种是真的非常非常有钱,资产充分分散之后,依然在银行存了600万以上。一种是不懂理财,所有的钱都以存款的形式放在银行,没有太多其他的资产。

01,拆迁补偿

关于拆迁账户的新闻,时不时出现在新闻媒体里。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是城中村的,他们村拆迁搞了好几年,终于大家都签名。然后又搬去其他地方住了好几年。在那段时间,他跟一个普通人完全没什么区别。他甚至笑自己是无产阶级,连房子都没有,也没什么钱。

但是他们的村子拆迁完,建起了全新的商品房,他们家分了24套。但是因为也不懂什么投资理财,他们的钱都是存在银行里。正常这样花肯定是花不完的了,因为每个月还不断的收租,租金远远大于平时的支出。

02,公司高管

有些非常非常忙的公司高管,他们的银行存款也有600万以上,往往都是一些银行的vIp客户。

因为工作非常忙的原因,几乎没什么时间去搞投资理财,就算他像普通人一样有股票或者基金,也可能买了几套房子,但是大多数钱还是存在银行。

对于他们来说,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工作。所以没有什么心思去考虑这些钱放在哪里。最好的方法还是存在银行。

03,卖房的人

还有一种人是短时间银行的钱这么多。

现在房价已经涨得很高了,很多人都意识到未来难以持续,但他们手上有几套房子,其中有一些人会考虑把房子卖了一套两套,像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随便卖一套房子就已经不止600万现金了。

当他们把房子卖了之后,现金只好暂时放在银行,因为没有其他地方可以短时间消化这么大一笔钱。

04,顶级富豪

当然还有一些就是真正的有钱人,他们的资产可能几个亿几十亿甚至更多。大部分的资产都以公司股权,房产,收藏品等等方式体现,但是也还是有一定的现金。

哪怕这些现金占他们总资产的比例非常小,但是绝对数额却非常的大,轻轻松松的超过600万。

差不多30年前,我就曾经在一个当时做家教的学生家里,看着那个家长从抽屉里面随手掏出了几叠人民币丢给他的朋友,就家里随便放的现金,就已经有几十万。像这种人到现在银行里有600万,一点都不奇怪。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


财说得明白


抛去富二代和做生意的中年人,我认为北上广深的拆迁户,很多银行存款都达到了600万以上。

以我生活的城市北京来说,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北京人,也很多都是依靠拆迁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据说北京拆迁不只是按面积来拆迁,而是按照你的人口数量加面积,基本上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分到一套房子。所以基本上如果你家里有一个几十平米的小院子,随便一拆迁就会有三五套房子和一笔价格不菲的拆迁款。我曾经租住的那家房子的房东,原来有一个200多平米的院子,拆迁之后他分到了八套房子。这八套房子的面积大概最小的是五六十平米,平均下来就是70平米左右。然后他随便卖几套房子出去,600万就有了。剩下的房子还是住也住不完,依然可以出租很多套。所以600万以上对于北京的拆迁户来说就是一笔非常小的钱。

这也就出现了很多拆二代,突然之间人生走上了人生巅峰,一夜暴富。于是很多叉二代开始投资和不良的挥霍,然后用一套房来填补亏空,再用另一套房来填补更大的亏空,以为自己的人生会从此开挂。但事实上,这种人成功的极少极少。很多拆二代在发财后感觉就像做了一场梦,未来的生活都找不到方向,他们大把大把的挥霍金钱。反而忘记了初心,也没有去学习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在很短的几年内就会花掉很多钱。所以我认为一夜暴富是可悲的。

还有一些中年的企业家为什么是中年呢?因为我觉得年轻人在创业的时候会有一些周折,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所以在他们20多岁或者30岁之初的时候,是累计不到600万的存款呢。那如果他已经四五十岁,并且有稳定的生意,我觉得达到600万的存款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想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到了四五十岁,也许我们也会成为拥有600万存款的那一个人。所以努力吧,小伙伴们!


叶九儿


银行存款600万以上的客户,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而且,这群客户的画像,也与普通大众想象的,不太一样。

因为目前我国各大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标准,其中就有一条是客户净资产达到600万-800万左右,一些小型银行,600万足以攀上私行级,大型银行则门槛提至800万。


具有“时代特色”的私行客户——拆迁户

莫以为私行客户,都是叱咤风云的商界精英,事实上,这个人群恐怕比你想的接地气——最有意思的,比如某地某村拆迁,各大银行网点都会闻风而动,制订“拆迁户专项理财”策略,到村子里摆摊设易拉宝,运气好的,还真能发展数位私行客户。


一次,我与某小型银行总行私行部朋友唠嗑,说起他们的目标客户,朋友挤挤眼说:“啥商场高端人士哟,还是拆迁户多。”


话说,比起真正的商务人士,拆迁户确实是更有可能将财富寄存在银行的人群,为何?因为一夜暴富使一部分毕生靠劳作勤奋的人感到无所适从,又怕败了家,还不如买银行理财,图个安稳。


老龄人口中的隐富人群

现在年轻人多负债,而老年人的市场,不可低估。


在我朋友工作的一家网点,有位老太太时不时提着菜篮子,到网点与保安话话家常,和理财经理唠唠嗑,谁能想,她是资产千万的私行客户?


600万客户,也可能是理财经理外拓不小心“捡到”的——同行一位女经理,人比较勤恳,坐着高铁上门给一位阿姨开卡办理财(得提着10多斤重的发卡机),心理预期也就是几十万。不想到阿姨家一聊,签了900万回来!


最后,是真正的中产、富豪阶层

这一阶层,是不可能将所有资产都安放于银行的,银行的几百万资产,或许仅仅是他们的“保底资产”,仅占其总资产的一部分而已。


这部分人,会对信托、私募一类的产品更感兴趣,对私行延伸服务、儿女家业传承有更高的需求,而且,他们希望和高情商的银行从业人员打交道。


虽然我不曾听过真的有私行客户会让银行去给他们摘天上的星星,但类似这样的事儿还是有的——一位女私行客户,对她的经理比较信赖,她的孩子在海外旅游丢了一个泰迪熊,女客户直接一个电话打到国内,请经理想办法帮她找泰迪熊……


最后,经理大概是把国内所有的关系都托了,泰迪熊没找到,于是女客户回国那天,经理开着车,带着一个新泰迪直奔机场,还给女客户女儿写了封信,大致意思是:你好,你的泰迪留在美丽的XX岛啦,她就在那里快乐生活啦,从今以后,就让新泰迪来陪伴你吧——可见,私行的经理也得是有高情商的。


当然了,也不见得存款600万以上的客户,就一定都大方,有时提出的请求也挺无语的——比如让客户经理们给他们解决一些不在银行服务范畴内的车费、油费、礼物……这种事儿,怎么处理,该不该妥协,也看各自经理的情商高低了。


钱途旅行者


首先我们要承认有600万存款的人,应该都属于中国顶尖的高净值人群。在国内私人银行客户最低存款标注就是600万,有些部分银行可能会更高。

那目前,银行存款有600万的是哪几类人呢?

1.企业主:有些企业主一年生意好赚个几百万非常轻松,好点的企业主存款600万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2.企业高管:一些大型企业的高管,尤其是高科技,互联网行业高管,年薪加上企业分红和一些业绩奖金,一年可能收入一两百万也属于正常,工作个几年存款也能达到600万。

3.拆迁户:现在城市发展太快,棚户区改造拆迁,造富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老房子拆迁。现在随着房价年年的攀升,一二线城市城中村改造,当地村民拿到几百万的拆迁赔偿款的很多,更有甚者赔偿能过千万。突如其来的财富,他们一时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很多会选择存到银行。

4.专家或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一般都会在大学担任教授,平时会到各地讲课或者帮企业做顾问,一次的出场费便宜点大几万,知名一些的可能要十几万。一些会担任上市公司顾问或董事,他们还会利用自己的学识出书,这样的专家或者知识分子一年收入几百万很普遍。

5.明星:众所周知明星赚钱快,一个代言便宜的可能几十万,知名点的明星一个代言就一两百万,一年代言几个广告轻松收入几百万。这还不包括他们的主业演电视或者拍电影,现在电视电影的制作很大一部分费用都用在演员的片酬上,平时偶尔还有活动走穴,所以说又那么多年轻人为了当明星趋之若鹜,即能赚钱又能出名,妥妥的名利双收。

当然放眼全国来看,有600万存款的人是少之又少,有数据统计能达到这个存款级别的不到100万家庭,占人口总数是非常少的。当然存款只是理财的一种普通方式,这些有钱人不是只会存款到银行,他们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投资渠道。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资产更加保值增值。


经营观察


在银行工作多年,看法如下:
芸芸众生,潮起潮落,高低各有不同。我接触的所谓算有钱人的种类主要有下:

01小企业主人数最多,但波动也最大

这是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但也是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他们本身有自己的公司,多年前,前主要放在公司账户,但近些年,钱主要放在个人账户,甚至是亲戚朋友的个人账户。进出比较大,来来往往交易比较频繁。潮起潮落,有的由于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存活下来的不多。我记得一个做太阳能的,98年的时候卡日均余额基本都在300万以上,但后来公司倒闭,也看不到他了。

02拆迁户有,但回迁或再次购房意愿更强

这个群体人数并不多,但一段时间后,钱也被用于购房、投资了。

03其他人士,群体较为复杂

偶尔遇到,卡余额很大,至少几百万、几千万,但身份信息显示为无业、公司职员、农户等,经银行进一步调查,大部分是做生意、第二职业、家族经商、公司资金人群。偶尔也有不明人员,银行一调查,马上就停止了交易和存储。

总结:目前,中国老百姓的存钱意识并不强,特别是年轻一代。600万以上大额资金存长期存在银行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人员数量也不是很多。出于保值增值需要,大部分资金在流动、账户在波动、人员在变动。


金融街张进士


如果是资产超过600万以上的人,身边倒有很多;但是银行存款能超过600万以上的,我所接触的人当中,恐怕不超过10个人,而且其中大多数年龄还偏大,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人咯!简单的归类一下,大致可分为:

第一类,企业高管、老总(退休)

目前在职的企业老总(或高管),能有600万存款的真不多,要么持有的是公司股权,价值几千万,但是并不是存款;要么有钱就投资了,购买了股票、信托、基金等等,房产也能有好几套、甚至还海外置业,但如果去查银行存款,可能也就1~2百万的样子,很少能有超过600万存款的!

而离退休的企业家,公司股权退休前基本都会出售变现一部分,再加上每年的分红,而且年龄偏大,还是比较喜欢将资金存放在银行里的,有600万以上存款也很正常!

第二类,拆迁户

这个不得不提,城市发展太快,很多拆迁户安置资金都是按“百万”做为计价单位的!尤其是那些之前开办厂房的企业家,面临拆迁,直接选择拿补偿款的这一类人!资金暂时没有好的投资渠道,存款超过600万也很是存在的!

第三类,部分富二代、拆二代

这两类人,家庭资产丰厚,依靠父母恩泽,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银行存款超过500、600万也有可能!不

过,我接触的一些富二代,挣钱本事不咋的,倒都挺会花钱的!别说存款600万,估计连6万都没有,要么是信用卡透支,父母代还;要么就是半个月花钱、半个月靠父母“救济”,难得会有如此巨额的存款的!

总之,银行存款有600万以上的人,真心不多!但如果算资产的话,超过600万以上的有一大把,在我们这有三、五套房,资产肯定就超过600万啦!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国内有600万元以上存款的人,不管他的财富来源于何方,都应该算是中国顶尖级的高净值人群了。实际上,国内银行业对客户的划分好几个等级:普通客户、白金客户、黑金客户、钻石客户等拥有600万元属于最高等级标准为“私人银行客户”。目前,私人银行客户最低起存标准就是600万元,部分银行系800万,部分银行系是1000万元。

那么,我国的私人银行客户究竟有多少呢?目前尚没有一个官方统计数据,但根据全国最大前十一家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这11家银行目前的私人银行客户全部数量加起来不足65万户,即使把全国所有的中小银行都加起来,至多也就是100万户左右,再多也不会超过200万户。也就是说,拥有600万元存款的人数大概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

目前,银行存款有600万元的都是哪几类人呢?第一,拆迁户。这主要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老房子动迁,而且你被拆迁的房地产面积要足够的大。近年来,随着一线城房价高涨,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当地居民拿到几百万补偿款的不在少数。

第二,私营企业的老板,有些私企老板一年自己赚个几百万不稀奇的,当然小规模企业是不可能达到。同时,一些大型企业的高管,为企业做出了贡献,董事会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给予奖励。即使有些企业高管一年奖金也不到600万这么多,但几年过后,积少成多,银行存款也能达到600万元。

第三,国内炒房者,前些年炒房是稳赚不赔。但是,近三四年来,国家出台了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导致了房地产不确定性在增加,很多炒房者都把部分楼盘出售变成了现金。实际上,对于炒房者来说,手里至少有七八套以上的房产,如果为了预防房价调整风险,他们只要卖掉2-3套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他们手中的资金也不会低于600万规模。

第四,过去专家教授发表论文或者出本著作都不值钱。现在专家们收入越来越高了,有些国内知名专家要么在业余时间就到各地去讲课或为企业代言,一次出场费都在10万元以上。要么,在一些上市公司持独董的职位,要么一年出版几次畅销书。这样的专家一年赚个几百万很正常。

可能还有人提出,全中国600万元以上存款人当中,为什么不把股民也算进去?实际上,炒股真正赚钱的有二类人,而绝不是职业股民:一类,靠突击入股,搞PE(私募股权投资)的群体,他们在新股上市前入市布局,等到新股上市之后,在经过一段解禁期,他们手中的股票就可以抛售变现。另一类,像徐翔那样操纵个股股价的庄家,先是在个股中布局,然后借各种利好把个股拉上去,让小股民跟风炒作,然后庄家高位退出,庄家让散户们都套在高位区域。而真正通过每天频繁操作、追高杀跌的职业股民,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我们中国虽然人口接近14亿,但真正存款达到600万以上的人口,估计也只有200万左右。他们中有私营企业老板、大型企业高管、炒房投资者、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当然也不排除股市中有些人发了财。不过,在二级市场上股民要想赚600万是难度很大的,只有那些突击入股、操纵股价者、内幕交易者,才能很容易的拥有600万以上的资金。实际上,普通中国家庭要想存到60万都非常困难,更别提银行存款超过600万了。


不执著财经


即便所有的其他财产都没有,而仅仅留下600万存款的家庭也是凤毛麟角,可以轻松打败99%的家庭,进入我国财富的1%的高净值人群中。

而如果单单个人存款就有600万以上的家庭更是稀缺。笔者今天就用一个经济学中的财富假设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群?


我们居民的存款总额大约在70万亿,人均存款大约在5万元,而家庭存款大约也就在16万左右(按每户3.17人计算)。

首先,经济学的28定律告诉我们,80%的财富被20%的人群占有,而余下的20%财富归80%的人群。假设最低的财富是社会平均值的1/3,也就是20%的人群是社会平均财富的4倍,而最低拥有进入社会平均财富的4/3。全国至少有8000万家庭的财富=16*4/3=21万。也就是说只要存款达到20万以上的家庭就可以进入了20%的高存款家庭的行列。

其次,按照1%的人群拥有40%的财富来衡量,也就是有400万的家庭占有了28万亿的财富,是社会平均财富的40倍。那么这些家庭至少需要拥有的存款=16*40/3=200万。也就是只要家庭存款达到200万就可以进入全国1%的高存款家庭行列。

最后,假设0.2%的家庭拥有存款财富的24%,也就是社会平均的120倍。那么0.1%的家庭至少拥有的存款=16*120/3=600万+。也就是说至少拥有600万存款财富才可以进入到0.2%即80万家庭的行列。

而拥有存款财富的人群并不一定的热衷于产业投资的人,大家也清楚最大的群体在哪里?而拆迁户也是很大的一个群体。不过很多有投资意识的人群也会拥有短暂的高额存款,主要是投资的间隔性造成的。比如在股票不景气时,为了等待机会闲置大量存款的情况。笔者虽然财富不多,但近期就是以半仓方式闲置部分资金进入银行。

总之,拥有600万以上存款的人群少之又少,估计不到100万家庭。而且不进行投资而单靠存款估计也不是办法,资金是需要流动和不断增值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存在银行长久之后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