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是壮劳力,六十岁还打工,七十岁还没退休,怎么看待农村这种现象?

农业志士


五十岁时儿女二十五当另分家,需要大量物资,长辈加二十五岁,七十五岁须要帮扶,二十五岁的不力,五十至七五岁的不劳难立。


蜂艺


我出生在农村,对这个问题比较了解,我九四年离开故乡时,当时农村还比落后,村里年轻人出去打工的也不多。哪时粮食价格还行,许多人家靠卖粮养猪盖了瓦房娶了媳妇,整体来说,每家收入差别也不大,都是老人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种田全靠年轻人。但从98年开始,村里的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田地大遍荒芜,(因为当时还有农业税)村庄只剩老人小孩,乡村农业税收很难完成任务。2000年后,农业税逐步取消,留守老人又开始要回自己的地开始耕种,种地还是以老人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外务工人员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外面干得好的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开始在县城买房,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这样一个看一个,原来不想出去务工或年龄稍大的人也硬着头皮出去了,农村就形成了空心村。第一批打工者年龄都60左右了在外面很难再找到工作,这批人大多数没有社保,回乡后,为了生活,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又重新做起农活。现在农村老人虽然有补贴,但每月一百元左右的钱吃油盐还差不多,他们的儿孙都在城里贷款买了房,生活都不好过,做长辈的也张不开口问他们要钱,这就形成了农村人六十、七十、八十岁都得干活的现象。


延河浪花


一沾上这个“农”字,也许就很难摆脱辛苦和劳累,也和“穷”字搭上了边。农民以种地为职业,本是可以靠种地收粮养家糊口的,只是粮食价格一度低迷。种地基本不赚钱,也就是糊口的一种营生;而养家是需要钱的,也就要另找挣钱的路子。对于农民而言,出门打工就是首选了。可是,也不能一辈子打工呀,老了的时候怎么办?农民不比城里人,是没有退休的。

“五十是壮劳力,六十还打工,七十还没退休”,正是当今在农村中老年人中,所出现的真实现象。

五十是壮劳力

50多岁的农村人,往往是上有七八十岁的老父老母,下有子女刚成年,或子女要结婚需要父母鼎力相助,或子女已经结婚、生子,需要父母种地或挣钱,需要母亲为他们照顾孩子。这个年龄的农民,大都外出去打工。50多岁,已经是“边缘化”的年龄,如果没有啥手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打零工,干体力活,又脏又累,工钱也不多,有些活很累又不安全。这且不说,大多数活还不稳定,又不得不另找需要体力活的工地。来回折腾着,外面的花费又很高,年头到年终,挣钱也不是很多。相对种地来是有“赚头”,也“知足”了。

即些脱不开身留在家里的,也不会闲着。他们在家里种地、种菜、养猪、养鸭,有空了还要在被流转出去的土地,或附近的工厂打个零工,反正都是不会闲着的。老人需要照顾,孙子们也不能没人管。从早到晚,忙不可迭。


五十多岁的农村人,就在“夹缝”着生活着,肩上的担子一天也不轻,更不敢“撂挑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0多岁的人,还真像“壮年”,也把他们当成了“壮劳力”了。

六十还打工

六十岁都是法定的退休年龄了,身为农民却不行。谁来养活自己?靠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一个月也就百十来;靠子女,他们有房贷,孩子上学也费钱,负担一点也不轻;靠自己,为了家庭和孩子上学、婚嫁,已经掏空了家底,负债前行。太多的农村60多岁的农民,趁着自己身体还没有啥大病,毅然决然走向打工的路。对于60岁以上的打工农民,找活更难,不是在建筑工地就是去装卸、搬运市场,净是出苦力的累活、脏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有活干了就有钱了,总比种地收粮强。省吃俭用,现在攒点钱,等以后没体力,干不动活了。花钱的时候也方便些,万一有病有灾的也不太拖累了孩子们。农村的老人可比不了城里人,不挣点钱,老了生活都难。

农民种地能保证不受饥饿,平时想有点钱花,还有种地的化肥等农资、机耕机播的钱,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费连年上涨。一大家子人,对农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粮食价格和市场接轨了,粮价几乎由市场来决定,靠卖粮为收入来源的农民,面临着成本增加,收入不断减少的困境。

农民背负债务的事几乎家家都有。孩子上书读书,家人们有的生病住院,还有给儿子娶了媳妇,不得不举债。有些儿媳妇过门后嫌老人吃“闲饭”,左不是右不对,横鼻子竖眼睛,总针对老人,家里呆着生不完的气。有些儿媳也开始掌管家里钱了,而不同意还债。老人们心里急,总想着挣点是点,将债务减少一点。


常言说“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外面即使有千般好,那不属于自己。被逼无奈,60多岁的农村老人,舍弃了天伦之乐,也只好只身去了外面打工挣钱。

七十没退休

七十岁,已是古稀之年,生命在迅速的倒计时,因为中国人预期的平均寿命是77.4岁。而对于农村的老人可以说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农村老人不比城里老人,人家有退休金。农村70多岁的老人已经完全没有经济来源。还不是要靠子女们给点零用钱。事实是有的子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证,买房买车孩子上学等都撑不住,哪还管自己的父母?只有他们不啃老就已经不错了。

种地收粮虽然赚钱不多,种地了,一家人吃饭就又会成为问题。不用掏钱买粮吃,也算给家里节省了一笔不必要的开支。再说了,你是农民,还要买粮吃,不让人笑人笑话吗?70多岁的农民,那是大半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对土地已经有了依赖的感情,不种地心里空落落的,闷得慌,更显得孤独。已经透支了的身体,这痒那痛的,浑身的不舒服。有些70多岁的农村老人,也只有去地里才能得到心里的一丝安慰。



农民最辛苦,从解放战争到和平的年代,农民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一坐坐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都有农民工的汗水。如今曾经为我国建设出力流汗的农民都已经进入老年。真心希望农民有退休的一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只要能过得去,也不会做“壮劳力”,不外出打工,更不会干不动才不去种地。


为生活而提神


大部分人还是没有收入,不干不行的,我看在农村有退休金的,没有去干活的,家里条件好的,谁出去干活。在工地上,五六十岁打工的,没人瞧得起,人家说都你什么不是才打工,如果你有背景,有钱,你根本不会去打工。

我们县城有个公园,成群结队的退休人员,打扑克的,唱歌的,跳舞的,玩的快乐无穷,有几个麻将厅,一家二三十桌,天天满员。你到农村去看看吧,一目了然。


4452769861493445


农村农民六七十岁了还下地干农活,有的说是农村一大怪事,为什么?是热爱土地的大胸怀吗?我举个例子 :我村有一个已七十五岁了,夫妻天天顶烈日,风吹雨打不误干农活,瘦得让人可怜,为什么?家穷,三个女儿出嫁了,唯一的儿子今年37岁了,还是没结婚,在南宁打工月挣两三千元,家里付得起彩礼吗?凡是人都觉得累,想休息,但是,家庭条件让你活到老干到老!


460905


五十岁是壮劳力,六十岁还打工,七十岁还没退休,怎么看待农村这个现象?

我是一个农民,也是一个农民工,种地和打工的时间差不多,其实说起这个问题,我倒有些感想。

我种地的时间和打工的时间差不多,有时是一边打工一边种地。在打工时也做过很多工作,工地小工,大工,厨师,销售员,工厂工人……属于那中样样通样样松的那种,有人会问,你为什么不把一样事情做得精通一点呢?

时间与精力不允许我做能提高自己能力的事情,收入与负担不允许我去选择。若问我对哪个领域最感兴趣,老实回答,农业。问我对哪个领域最厌恶,老实说工人。但最终我选择了做工人,因为做工人是我的宿命。人总是在人生中不断找准自己的位置。我只能在业余时间做我喜欢做的事。我只能在将来有条件时才能回农村种地,那时我可以没有什么压力与负担。

在农村,岁数小的对农业并不是很熟悉,体力与种地技巧也不行。五十岁时正是农业的一把好手,所以五十岁是壮劳力,实际上就是顶梁柱。而到了六十岁,却发现农业的收入不足以支撑家庭支出,他们需要靠打工来接济家庭支出。等儿女大了,却发现自己已经满头白发了,没有为自己而活,只能在平生最后的岁月为自己打一次工,可年纪大了,只能尽力而为了。那么这些农民就只能种地吗?不是的,如果给他们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他们也可以做高官,也可以做精英,而做农民是他们的宿命。或许后代能够出类拔萃,他们也不枉此生。这是一个农民朴实无华的性情。

我从不羡慕那些高官与富贵之人,我认为只有底层勤劳的人经历过那些苦,才能真正体会人生的意义,他们往往能以身作则给后代更好的教育方式。社会精英往往是勤劳的农民的后代。古人云,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是前人一生的总结。其实人生的甜是相对于苦而言的,没有苦无所谓甜。所以我生平最恨懒人,我认为懒人虽然有些东西可以无偿得到,但他体会不到人生的意义,如行尸走肉般活着,有时如在作恶,只不过自己没有发觉。

人生不易才能历练,如何评定一个人的一生,唯有盖棺而论。有多少生平显赫的的人在老年却毁于一旦。年轻时的显赫或努力,只是过眼云烟,老年能平淡安然才为寿终正寝。这也是我的宿命。


农业空间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人们为了生活,只要还能劳动,绝不窝在家里。有些人认为劳动是受罪,有些人视劳动为快乐,思想不同,因人而弃。但劳动追求的内容,却随着时代变迁。

比如旧社会,大多数人们的劳动,是为了不挨饿不受冻,贫困人家,劳动了也不解决问题,卖儿卖女的情况时有发生,十分悲惨。

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今天,不管是五十岁的壮劳力,六十岁在打工,七十岁还不退休,都不是为了仅仅是不挨饿,不受冻,而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君不见,改开以后,绝大多数农民生活大大提,买洋房,盖小楼,买轿车,花彩礼,一花就是几十万,上百万。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劳动价值的提高了,农民生活提高了。可惜,这些明明白白的事实,一些思想有病的人,是视而不见的。


珲春徐飞768


在我们老家的农村乡下,五十岁都还在外打工是工地上领头主要人选。岁至六十至七十岁人大多数就退出二线,在家带孙子,帮家干的家务,家里田地还种点庄稼,到秋后庄稼都进仓。还岀门帮人家做点散工搞点过年费。农村老年人就是这样家里闲不住的。我给乡下老人总洁两句话。

岁至古稀正当年,

辛勤劳作在田间。


开心的王哥


多希望国家能多关心一下我们这些五十开外的老阿姨们,,我今年五十岁整,因为我们那个年代多数都是身体上透至了,,重一点的体力活拿不下来,,轻一点的活不好找,比如说我也想找个白天班的保姆呀,或者说是只干个白天的保洁呀,真的不好找,关见是咱们商城里远,在咱们乡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工作,,我也曾去超市干过,后来只干了半个月因为身体上不得劲就干成了,工资没给一分还不说,看病就花了不少钱,,真的干不成啊,,去饭店洗个碗,吧咱家离街上也有好几里,一早上三四点就得到那,出去租个房子吧,,租房子贵不说,你这家里还得照顾,,唉,想想真的难里很那,平时还有时血压高,,唉,谁不想出去挣钱那,这家里真是丢不下呀,,,种点粮食吧也卖不着钱,今年种了四亩多玉米才卖一千二百多块钱,卖点花生吧也让收花生里坑了称,人家都说现在收粮食里用的电子称都有摇控器,唉,想想这日了一真都没有希望了,,我说的真的是心里话,多希望国家能专门办个中老年能打工挣个生活费的工厂,,而且是不分关糸不关糸的人人都能干的工厂呀,,[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淡然一笑3464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分配不公。二: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根深蒂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