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如果不进口,能够自给自足吗?为什么?

淡静37542


民以食为天,如果粮食不能保证供应,后果是灾难性的。

然而,随着物价的飞涨,粮价长年不动,农民种粮缺乏积极性。而随着基建以及房地产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粮食无法自给。

所以要想实现粮食自给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允许粮价适度的上涨。这个度,首先是城市低保对象经济承受能力,如果低保户对粮价上涨可以承受,那么其他各阶层自然也可以承受。其次是国际粮价,如果价格过高导致大量进口造成粮食积压,那么实现粮食自给也将不可能。

其次,通过集约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使有限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

再有,开垦耕地,补充被占土地。平原土地减少了,那就向山区向海边要地。比如盐碱地水稻的种植,山区沙地也可以找到适应的粮食种植。

最后,进口粮食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可控。具体来讲首先要建立储备粮仓库,定期更换陈粮,严格监督防止贪污。其次要扩大进口粮食来源地,不能被其他国家卡脖子。比如非洲对中国工业品有需求,那么可不可以在非洲建立中国农场,进口粮食出口工业品。另外要保证海外粮食的运输安全。


江混水


我国粮食如果不进口,能够自给自足吗?为什么?

众所周知我国是粮食的进口大国,每年会进口上亿吨的谷物,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的食用。那么我国的粮食不进口,是否能够自给自足呢?

既然是粮食,那就分为主粮和杂粮,目前来说我国的3大主粮是小麦、玉米、水稻,去年的总产量高达6.5亿多吨,这么大的产收让我国的粮食安全得以保障,实际上我国不需要进口主粮依旧可以满足市场的食用需求。但2018年我国的进口主粮却达到了惊人的2200多万吨,这个数字可是非常大的。

难道我国真的缺少主粮吗?其实并不然,水稻的库存量高达1.3亿吨,小麦、玉米的库存量高达7000多万吨,正因为库存量的增加,使得我国这几年的粮价逐步的低迷,农民并不能卖上太好的收入,而种植的面积也在逐步的缩减。

从库存的数据来看,我国的3大主粮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不需要依赖着进口。但实际上我国的杂粮对进口的依赖性非常大。大豆的进口量达到了8807万吨,而大麦、菜籽、高粱等的进口量也很多。如果不进口的话,国内并不能自给自足,毕竟进口量太多了。

如果我国停止进口谷物,那就意味着需要增加菜籽、大豆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但这样势必会影响主粮的种植面积,毕竟我国的耕地红线才不过18亿亩,人均土地短缺,这样一来就会导致粮食的产量降低,不能自给自足。

因此我国才会进口大量的谷物,而进口粮食其实也是为了给其他的作物留下更多的种植土地,大家怎么看?


惠农圈


如果我国的粮食不进口,能自给自足吗?对于这个问题来说,种地的农民最有说服力,和取消粮票的真实情况,已经早已给出人们答案了。

在我国还没有加入世贸前,我国在几十年的凭粮票购买面粉的年代看,那时我国的粮食产量确实还不高,不能完全达到人们粮食需求,还得凭粮票限制供应,也完全说明了粮食的不能完全自足,那时的亩产粮也就是四五百斤,也就是高产田了。通过农业科枝人员的研究,研究出来了高产种子,又加上农民的辛勤耕种,我国的粮食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高产,在主年增产,已经翻了一翻,达到一千斤的高产,已经自给有余,国家去消了粮票购买面粉的时代,粮票从此走进了历史,成为一张废纸。所有天下的人这是事实吧?

在后来的粮食生产中,有于粮食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又加上农民舍得投资,使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因为粮食在国内消费不完,使农民出现了卖粮难,但是农民对种地的积极性下降。我国加入世贸后,有于国际粮价不高,我国开始进口低价粮,使农民本来卖不出去的粮食又雪上加霜,更难卖出,才出现了现在的农民拋荒问题,和农民不愿在种粮的情况。这完全证明了我国的粮食生产,自给自足是充分有余,如果国外粮价高,我国不但不进口,还会大量出口中国生产的粮食,这完全是事实。现在的情况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农民卖粮难,还无有收入,什至赔钱。


纯正农家蜂蜜


单算口粮,我国的粮食目前可以说完全能自产自足,但如果看去年粮食进口数额又往往心惊肉跳。数据对比发现,去年我国进口了约相当于国内粮食总量五分之一的国外粮。 

看下列一组数据:

——2017年国内粮食总产量为61791万吨。

——2017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较2016年增加13.9%。其中,大豆进口9553万吨,稻米进口403万吨,小麦进口442万吨,玉米进口283万吨。

数据分析来看,我国进口的粮食73%以上是大豆。事实上,不仅是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目前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也是全球最大买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局面,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是“口粮”与“饲料用粮”“工业用粮”

在我国,“三大主粮”特指稻谷、小麦、玉米,这三种粮食我国的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主要用作口粮的“南稻北麦”自给率为98%以上,可以说基本能自给自足。但如果把进口的大豆、大麦、高粱等列入主粮来测算,我国粮食自给率一下子就跌到粮食安全警戒线90%以下了。

二是“结构性过剩”与“供给侧不足”

随着粮食连续多年丰产,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豆。相对三大主粮库存高企,国内大豆1.1亿吨的年消费量需求约90%需要依赖进口来实现。

大豆需求激增,与我国肉类、蛋类等消费量近些年大增息息相关。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制作大豆油或豆粕饲,大豆油消费在全部食用油消费的50%以上,饲料工业产量超过2亿吨,甚至可以说咱们的油瓶子和肉篮子是受到外国把控的,这是很尴尬的。

而大量进口与水土禀赋国情有关。如不进口大豆,保持目前大豆供给量在国内种植需要约7亿亩土地,对于耕地资源不足的现实国情,只能在主粮和大豆之间作出取舍。

三是“以我为主”和“适度进口”

国人的饭碗事关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指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其中,“坚持以我为主”,农业“十三五规划”对粮食供给保障方面提出两个约束性指标,一个是粮食(特别标注是谷物,即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四类)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达到5.5亿吨;一个是小麦、稻谷自给率,2020年保持在100%。

“适度进口”,表明了我们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边界底线。就是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大豆、食糖、棉花等经济作物,现阶段必然依赖进口补充,以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保障国内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但进口必然把握个度,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避免出现进口过度依赖、受制于人。

像大豆以及高粱、大麦等进口价格低,又没有关税配额限制,大量进口蜂拥而至挤压了国内生产种植。以往巴西、美国、阿根廷等这些大豆出口国豆农,很多仰仗中国的大豆贸易来致富增收,而我国国内大豆却卖不上价,造成大量国内豆农转种其他作物,国产大豆生产被逼萎缩。大豆之痛,万万不可在口粮作物上重演。


农通社


2018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产量分别是21213万吨、13143万吨、25733万吨、1600万吨。上述粮食品种进口量依次是308万吨(同比下降23.6%)、310万吨(同比下降29.9%)、352万吨(同比增加24.7%)、8803万吨(同比下降7.9%)。如果计算进口数量占产量的比重分别是1.45%、2.36%、1.37%、550.19%。综合来看,2018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1555万吨,同比减少11.5%。

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口粮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微量进口只是调剂余缺。比如某些食品加工业用的高端面粉就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2、大豆不能自给自足。国产大豆产量仅占需求问题的15.38%,缺口巨大。能不能通过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实现自给自足呢?以我国大豆平均亩产300斤左右为估算,需要5.87亿亩土地才能再生产出8803万吨大豆。我国总耕地面积才20亿亩,显然没有充足的余地用来种植大豆。

所以,我国粮食总体上是安全的,只是有结构性短板。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产了世界上50%的猪肉、40%的鸡蛋。以人均计算,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61.1公斤,人均禽蛋占有量22.5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22.9公斤。世界人均水平分别为43.22公斤、9.19公斤、90公斤。

鉴于国人不会接受大幅降低肉蛋奶的消费水平,所以大量进口国外的大豆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组合拳降低进口大豆的依存度。一是通过政策支持适当增加国内的大豆种植面积,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国外种地、养猪养鸡,然后向国内输入肉蛋。三是通过精准营养配方,推行低蛋白日粮,降低饲料中豆粕的添加比例。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畜牧大集网


中国的粮食能不能不进口就能保障供给?肯定能!

现在的现实是,我国一边大量进口粮食保障供给,一边又有大量的土地荒芜,没有种粮!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价格问题。由于粮价太低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一斤粮还设有一瓶水值线,这叫农民情何以堪?

现在的年轻人绝大多教在外面打工,农民后继无人,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这已是不争的实事!


山野村夫3879


中国粮食自产自足完全够用。应该有余。只要豆类增加种植面积即可,不需进口。

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国外粮食价格便宜,粮商有利可图,一吨黄豆差价,就可盈利九百元。私有资本看重的是利益。并不考虑转基因,是否对人会损害健康。

国家应鼓励种植豆类小杂粮。由其南方山区等土地闲置,应免费鼓励种植,增加粮食总产量。

再则可用稻糠榨油,毛泽东时代粮库油厂就用稻糠榨油,糠油含维生素B,A等,有利身体健康,吃过味道也很好。由其中国稻糠很多,适合加工,增加稻谷付加值,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用户13669886130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粮食进口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仅是进口主粮就达到惊人的2200万吨。这个数字是相当庞大的。难道我国真的缺少粮食吗?其实也不是如此,中国水稻库存量高达1.3亿吨,小麦、玉米的库存量高达7000多吨,正是因为库存量的增加,使得我国近几年粮食价格比较平稳,粮农并不能卖上很高的价格,所以现在种粮的积极性在逐步缩减。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粮食年总产量稳定在6亿吨以上,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差不多有5.8至5.9亿吨,而大豆就是1500万吨,其他还有高梁谷子等杂粮杂豆和薯类,产量也在明显提升。中国的粮食能达到95%的自给率。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未来中国进口粮食似乎除了一部分优质专用小麦用于生产面包粉,还要进口一些优质大米用于满足国内高档消费需求外,似乎粮食并不存在太大缺口,并不需要大量进口啊!那么,我国粮食如果不进口,能够自给自足吗?

首先,现在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的确能保证自给自足,但大豆、大麦、菜籽、高粱等都依赖进口。正是因为我国大量进口粮食,才把国内粮价压得比较低,而粮食一旦不再向外进口,国内即使生产主粮能够自给自足,但是粮价涨幅会非常巨大。因为,国外是搞规模化、现代化粮食种植,而国内粮食生产还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如果中国粮食不再进口,即使主粮能自足,粮价也会高得出奇。

再者,中国每年进口2000万吨玉米,1500万吨大豆,除了用于广大民众消费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家畜的饲料。因为,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肉类、禽蛋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但是饲养大量家畜,就会消耗掉大量的粮食。所以,我国如果粮食不进口,能够维持自给自足,但是家畜养殖方面就不够满足需求了。而由于家畜养殖的减少,会使更多的人吃不上肉类和禽蛋制品。

最后,如果我国停止进口粮食,那就意味着要增加菜籽、大豆、大麦、高粱等农作物的种值面积,这势必会影响到主粮小麦、稻谷和玉米的种植面积。目前,中国的可耕地面积红线在18亿亩,人均土地面积并不富裕,如果停止大豆、菜籽、大麦等粮食进口,那么国内相应就要种植这些农产品,这样会使国内主粮的产量下降,反而就达不到自给自足目标了。

现在一些网友提出,我国粮食如果不进口,能否自给自足?对此,我们认为即使主粮能自给自足,但是粮价会出现飞涨。同时,肉类和禽蛋也会大规模供应不上,更关键的是,为了弥补停止进口粮食的缺口,增加本土粮食的种值面积,就会使主粮的种植面积减少,反而会使我国的粮食的自给率大幅下滑。所以,中国粮食只能尽量自给自足,要完全摆脱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是不现实的。


不执著财经


我国粮食如果不进口,能够自给自足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是考验做供需平衡表的。当然,根据目前主流的观点,我国粮食产量总体和粮食消费量之间是有缺口的,但缺口更多体现在结构性问题上,也就是大豆的对外依赖性较强,同时玉米品种也从前期的供大于求转变为近两年的产需存在2000万吨左右的缺口。



我国是人口大国,耕地资源不多,能养活14亿人已经是很好的成就了。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强调的都是粮食的数量安全,追求的也是粮食产量,特别是主粮品种。另外,也是因为数量的问题,我国在粮食的品种统计上,不仅涵盖了小麦稻谷玉米三大谷物品种,还包括了大豆在内的豆类,以及薯类。因此说,我们的粮食是个大概念。而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是谷物和油籽。



目前,我国的粮食年总产量已经稳定在了6亿吨以上,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差不多有5.8亿吨到5.9亿吨,然后就是大豆1500万吨,其他还有高粱谷子等杂粮杂豆和薯类。因为近些年来,国内油脂需求和养殖业饲料需求增长,对大豆的消费明显增加,除了国产大豆之外,每年还需要进口9000万吨的大豆用于压榨,这个缺口是小麦和稻谷产大于需的那部份量难以满足的。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安全新战略要求做到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这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是可以保证的,而且小麦和稻谷还一直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与此同时,还提出要合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适度进口,这体现在我们会进口一部分优质专用小麦用于生产面包粉等,优质大米等用于品种调剂满足一些高档的需求等,再接着主要的就是进口大豆的问题了。当然,如果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不做好规划的话,随着玉米消费的好转,后期也不排除对进口玉米及其他饲料替代品种的需求。


粮小咖


至少我们现在粮食的缺口非常大。最近几天跟一些农业专家在一起聊天儿,我们的土地呀用尽了地力用尽了土地就没有力量了,这点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我们的土地需要轮作,需要休养生息,但是我们没有给出足够的答案,如何让我们的土地长期休养生息?

土地埋有力量了,越来越没有力量了,我们现在强烈的要求土地多贡献,但是我们给与的土地多少?

中国人的土地,中国人的饭碗要养活自己真的不容易。

吉林省的西部白城如果解决了抗旱保水的问题,完全可以解决100个亿增产的问题。

节水抗旱海绵农田是个系统化的大工程,这个功课怎么做是摆在科学家面前一个大难题。

科学难题解决了,海绵农田出来了,那么下一步是需要一个推广的措施和办法,这个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在哪里?

还需要建立大型的农场,合作社必须是集约经济来发展农业。

一个白城地区可以相当三个以色列,但是呢,我们真正能做到像以色列这样的农业,在干旱的土地上种出希望的田野。

中国的土地如果进行全面的精耕细作,真正有利于土地力量回归的方式来管理中国人的饭碗,完全是有能力端在自己的手里头装满自己的粮食。

地利用尽了怎么办?海绵农田的工程方式是我们一个选项。现在大力提倡海绵城市,海绵乡村,海绵学校,海绵农田建设这些工程系统化的建设是摆着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农业到了节水灌溉的关键的时期。

农业解决了节水宝水抗旱的这一个大问题,我们中国人的饭碗装满自己的粮食完全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