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新大风歌


倒春寒是指初春的时候气温回升很快,但是春季的时候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温现象。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北方的冷空气南下,但是南方的暖空气还没有北上,然后形成的低温或者持续雨雪的天气。各地的情况都不相同,南方早一些,北方晚一些。

当倒春寒到来时,气温迅速下降,越冬小麦对于气温的变化没有那么快的适应程度,就会出现越冬小麦冻伤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做好防范措施。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越冬小麦在倒春寒到来时不被冻伤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是返青后拔节前,此期主要是叶片受冻,受冻叶片似开水浸泡过,经太阳光照射后便逐渐干枯。由于包在茎顶的幼穗其分生细胞(生长点)对低温反应比叶细胞敏感,孤儿严重是地上部分全部枯萎、生长点被冻死;

二是拔节后麦苗处于小花分化阶段,小花分化期或二棱期(起身期)的幼穗,受冻后仍呈透明晶体状,轻者使小麦形成半边穗、两段穗等多种畸形穗,重者使小麦性细胞败育,穗部大量空壳,甚至整个幼穗手动死亡。

预防倒春寒肯定是要及时查看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及时的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算是无法避免的,也要制定应对措施,及时救助冻伤小麦。

其次就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的抗寒性,对生长过旺的要控制,抑制小麦过快的生长,避免小麦被冻伤,同时还可以提高小麦抗倒伏性,对生长过旺的小麦可以推迟水肥的浇灌。

倒春寒之前进行浇水,冻前浇水是抵御倒春寒最有效的办法,在倒春寒来临的时候,地面温度直接降低到零度一下,直接将幼苗冻伤。如果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就进行浇水,可以减少地面的温度过快的降低,抵御倒春寒的来袭。

增加肥力,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在土壤中多施一些磷钾肥有有机肥,可以有效的促进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强小麦根系的抓地力和抗寒力,减少茎部旺盛生长,减少受冻情况。

灾后补救

在小麦受冻之后要及时的进行补救,受冻的麦田并不是所有的麦苗都被冻死,还有很多的麦苗有嫩芽的,可以再次生长的,只要进行强有效的管理,仍然会有很好的收成的。倒春寒来临时,受到冻伤的小麦要立即补充氮肥和水分,氮肥和水分可以促进小麦快速分叶,提高亩产,减少冻伤。

也可以进行中耕,提高土地的透气率,快速提高土壤的温度,及时救活未完全冻死的麦苗。

给冻伤小麦喷洒叶面肥,可以及时恢复小麦的叶片组织,可以让小麦的叶面植物细胞迅速从组,从而生长发芽,减少损失。

当然也要预防好冻伤后的病虫害,当麦田受冻之后,很容易遭到病虫害的侵袭,要及时预防应对。

以上就是倒春寒后怎么预防小麦冻伤,和冻伤后的补救措施,希望你今年小麦不会受冻,不会遭遇到道春的恶劣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一定要转发、点赞、关注走一波儿!个人的经验和认识有限,难免出现不妥之处,亦或者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里面指出,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多谢!


飞奔里脊五花肉


今年立春的时间相对比较晚一些,在2月4号立春,立春的时间晚了也预示着寒冷的空气,退的时间比较晚,加上今年农历闰4月,这也使得今年倒春寒的现象似乎已经成为定局。特别现在已经到了三九严寒天气,然而黄淮地区中午的温度也就在5度到10度之间,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温度,属于一个严重的暖冬的现象。俗话说“小寒大寒不寒,明年到春寒。”现在正值小寒的节气,而且温度还这么高,所以农历明年倒春寒的概率性非常的大,但并不一定就是倒春寒会持续的时间长一些。其实倒春寒每年都发生,只是轻重的问题,这就是基本的自然气候现象。对于发生倒春寒次年春季如何做好防范小麦措施呢?




首先,由于立春比较晚,建议不要及早追使氮肥提苗。

农历明年出现倒春寒应该概率性非常大了,所以对于一些提前拔尖生长或者发芽的农作物,或者是开花结果的果树因为倒春寒会受到极大的冻害。特别倒春寒是持续时间比较长,如果再下一场冷雨结冰的情况或者是在下一点小穴结冰的状况,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好多农民一般过了年以后就会及时的追食氮肥,这对于小麦提前拔节生长是有利的,可是一旦遇到了倒春寒的现象,就会对小麦苗造成极大的冻害。如果一体是氮肥的话,可以推迟1~2周的时间,这样有利于小麦能够安全地度过倒春寒的时间。

其次,可以对小麦进行浇水,提高小麦田的温度。

对于北方地区每年春季都是比较干旱的,如果发现小麦地干旱比较严重的状况,最好进行浇一场水,这不是小麦拔节的水,而是保障小麦田里的水分多吸收太阳热能。只有小麦田地里保障足够的温度就能够避免倒春寒的冻害,因为小麦属于一种耐寒的越冬的农作物,对于倒春寒的温度不是特别的低,基本上对小麦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第三,可以对小麦苗喷洒一些激素,或者是磷钾叶面肥,来提高小麦的倒春寒的防冻能力。

其实每年农民都会对小麦喷洒一些磷酸二氢钾类的液面粉或者是喷洒一些小麦专用的激素,这对于小麦的生长极其有利,更能提高小麦的产量。一般喷洒过了立春以后,10天就可以进行喷洒一次,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这对小麦的生长是极其有利的,特别在小麦拔节以后喷洒2~3次是非常好的。

第四,可以对麦田中耕培土,也有利于防止小麦因倒春寒造成的冻害。

对于倒春寒发生以后,可以对小麦田地进行中耕培土,这样能够使得阳光直射到土壤里面,增加土壤的温度。当然,对于除草方面也具有其有好处的,特别对于一些虫害、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对于农民所说的锄头有火就是这个意思,在过去农民春季都用锄头锄地来改善麦田的一些内部的环境状况,特别有助于小麦的拔节。



总之,对于对于今年出现倒春寒已经成为了定局,只是倒春寒的严重状况而已,不能确定,但通过目前暖冬的天气来看,今年春季倒春寒的现象应该是非常严重的。希望农民对于果园以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栽培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止倒春寒造成的灾害性。对于小麦防治倒春寒,不要过早的追大量氮肥促使小麦提前拔节,可以提前浇一次水来提高麦田的温度,也可以喷洒一些磷钾叶面肥或者是激素等方面来提高小麦抗倒春寒的能力。


宗元三农堂


现在已经进入腊月了,马上就要过新年了,但是很多的老人却说今年的天气还是很暖和的,真正冷的时候是在年后。所以说年后很有可能受到寒流的冲击。这就是老人家们所说的倒春寒。那么冻害是怎么出现的呢,当种植小麦的地区突然降温,或者降温以后持续性的低温都会让小麦受到冻伤。比如当地突然降低了十度左右,或者是在零下十度的低温中维持了好几天,小麦就会出现明显的冻害特征。这对于我们地里面的小麦很不友好,受到寒流小麦会减产。今天阿金就和大家聊一聊小麦应该怎么进行防寒,如果受灾应该怎么进行补救。

一、冻害发生的时间都有哪些?

1、一般情况下,在初冬时期小麦出现的几率比较大,在每年的十一和十二月气温骤降而且时间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小麦刚刚播种不久,如果在播种之前土壤的墒情不好出现冻害的几率会大大的增加。

2、还会出现冻害的时期就在过年前后,也就是每年十二月底到第二年的二月。因为小麦在这个时期已经顺利的长出来了,小麦受到冻害之后会逐渐枯萎甚至死亡。等到初春之后,气温开始回升,但是小麦抗寒性就会降低,也会出现冻害。

3、冬季结束之际,春天初来之时,也就是大家常见的晚霜天气。随着气候的变化,小麦会加速生长,生长中的小麦抗寒能力就会下降,出现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死亡。在记忆中春天的天气干冷,当小麦开始抽节时,气温骤降或低温,小麦会不可免的发生冻害。

二、造成小麦冻害的原因

1、首要原因就是因为天气还有气候。比如今年的温差相较于往年就有比较温暖,冬天温暖,春天就会比较寒冷,温差之大,让广大的种植户朋友们注意了,小麦是不是会因为暖冬,在春天加速生长时遇到极寒天气遭遇冻害。

2、次要原因因为播种或者是耕地造成的冻害。在前期进行播种的时候很多的种植户并没有及时的将茬口腾出来,这让田地里面的土壤情况不好。耕地时又因为耕的深度不够,很多的小麦种子不能再地下取暖,耕种层比较浅。造成小麦后期生长营养跟不上,尤其是一些沙质的土壤出现冻害的几率比较大。播种时种子的质量不过关,播种时期把握不好等等的原因也是造成冻害的原因。

3、肥料不充足或使用不科学。在进行土壤底肥的施用中,没有选择农家肥,非得施用化肥作为基肥,很有可能造成氮肥过量的施用,让土壤里面的有效成分还有微量营养成分都不达标。这个时候的养分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需求,如果小麦生长过于旺盛,那它的抗寒性就会降低,自然会出现冻害。如果在前期使用化肥最基肥的话,小麦的分蘖节就无法储存足够的糖分,就会发生病害。

三、小麦发生冻害如何进行识别呢?

今年的寒冷来的格外的晚,而且很多地区都是少雨雪。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定要注意访查冻害是不是早就来了,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冻害分为轻度还有重度。受到轻度冻害的小麦叶片会杀偶倒损伤,显示出一种被水浸的形状。但是这种冻伤不会致死。严重的冻害则是出现在小麦生长的关键,就是再拔节期和抽穗期。由于这个时候小麦对于低温比较敏感,温度低于五度就是要出现冻害的。

倒春寒出现的话,小麦的主茎还有大一点的分蘖都会受到冻伤,幼小的穗也会变形萎缩造成干枯死亡。有的的小麦会变现在穗部小穗败育,只剩下穗轴然后造成小穗不结实,小麦地出现白穗,早春出现的严重冻害会造成小麦出现减产,甚至会出现绝收。

四、小麦冻害如何预防

1,前期整地播种进行预防,对于在前期播种的时候,对于整地来说,要及时的腾茬进行整地,整地的时候一定要多深翻几次,整地的深度在25厘米以上最好,土壤要是墒情好的话,不需要进行浇水,墒情不好的话,整地后要及时的浇水,如果在播种的时候不能及时的腾茬的话,那么就要提前进行浇水湿润土壤,保持墒情然后在播种,播种的时候要注意深度,播种量不宜过多。

2,及时的进行田间管理进行预防,,应该施足量的底肥,多使用有机肥少使用氮肥,对于在小麦的生长前期,要进行小麦冬灌的措施,冬灌能良好的改善土壤的水分,增加土壤的水分,在尽心小麦冬灌的时候,应该选择在温度在3-5度的温度进行冬灌,其次在早期进行镇压或者锄划,压碎田间地表土,前期要做好间苗和疏苗,使用有机肥和粉碎的秸秆进行覆盖麦苗。

3,尤其是在早春的时候要预防倒春寒的情况发生,及时的掌握天气预报,发生寒流前要及时的进行浇水,尤其是在初春的时候,发现土壤墒情不好的话,也要及时的浇水,然后浇水的同时追施尿素进行促穗分化,在寒流来临之前,我们要及时的在田间熏烟,增加土壤的热量,减少冻害的发生,或者是在寒流来临之前使用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进行增强小麦的抗寒力。

五、小麦冻后补救措施

冻害发生后,不要铲除受到冻害的小麦,应该加强田间管理改善冻害的危害,及时的追施氮肥,在麦田里的小麦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情况下,应该及时的追肥速效氮肥和尿素进行补救,对于冻害发生后的小麦,可以在土壤化冻后就要追施一次氮肥和尿素,然后在小麦的拔节期在追肥一次在只发生小麦叶片冻害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中耕松土的处理,同时在发生冻害的时候也要注意预防病虫害的侵袭,受冻的小麦最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病虫害一旦发生后要及时的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小麦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倒春寒来了,农民也不要怕,积极采取措施就能保证丰收!


乡里阿金


根据历年来春季天气情况,结合冬季天气状况判断,2020年春季发生“倒春寒”的可能性较大,这样说并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可做断定。倒是可以根据农村的几句谚语进行判断,虽然说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农村向来有利用24节气当天的天气状况,判断未来数月后天气变化的谚语,对于春季是否有发生“倒春寒”可能的说法,就有这样几个节气,分别是“大雪”,“小寒”,“大寒”节气。

对于这三个节气就有“大雪晴,立春雪多”,“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这样对大雪节气的说法;对小寒节气的俗语是“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对于大寒节气还有“大寒不寒倒春寒”等说法。


以上这三个节气的俗语,也都是对春季天气变化对应的判断,不要认为农村的老俗话没有科学依据,但那可都是历代人们,经过千百年来在农业生产,或生活中所积累总结出的经验,虽然说没有科学性,但自然界当中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还是大概率会发生的。

目前“大雪”与“小寒”节气已过,分别表现出来的天气状况都将意味着春季可能会有“倒春寒”天气的发生。目前距离“大寒”节气也仅剩下两天了,根据当下天气的状况,结合天气预报,基本也可断定“大寒”并不会太寒,这样又进一步加大了春季“倒春寒”要发生的概率。



春季一旦发生“倒春寒”天气,确实不利于农业生产,尤其是对于北方的冬小麦,防范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倒春寒天气对于小麦的产量与品质都具有较大破坏性。

这一点在2018年春季,就有不少地方的冬小麦遭遇到了倒春寒天气充分的验证,造成了小麦大面积减产。俗话说“防患于未然”,有了前车之鉴,那么冬小麦应该如何防止倒春寒天气的影响呢?


“倒春寒”天气的发生也是一个老话题了,在农业生产上也早有防范措施,在结合现在的科学防范方法,确实能够让冬小麦大大的减少受“倒春寒”天气的影响,从而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对于冬小麦防止倒春寒天气,总的来说有六点,那分别是选种子、适当晚种、提前镇压、浇水增温、施肥促状、喷药防控,这六点要由小麦播种开始,直到麦苗春季管理,都不可放松每一个环节。

尤其是对于常发生倒春寒天气的地区,在对冬小麦的选种上,一定要选择抗寒性好的小麦品种,并且要适当的进行晚播,在原有传统的播种时间上,可以延后几天播种,或者是参考天气播种,以防过早播种后小麦生长过快,导致其抗寒能力下降。

当小麦播种过早,或者是入冬天气过暖,致使小麦苗有旺长发生时,就应当采用农业镇压的方法进行镇压,阻止其过快生长。在入冬之前或初冬时间,以及开春土壤解冻之后,要分别浇好防冻水与返青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强地表温度与小麦的抗寒能力。


小麦播种时,基肥的施入不可少,还要施足,保证麦苗期营养的供应,增强麦苗对寒冷天气的抵抗性。在春季气温回暖后,也是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期,此时要结合天气,及时喷药防治小麦的病虫害发生,对小麦的抗寒能力也有增强的作用。

另外,在小麦春季开始返青后,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关注着天气变化,作为对小麦管理的参考依据,做好相应的应对管理工作,方保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

农大知事


对于今年是否有倒春寒现在就下定论有点为时过早,但是由于我在农村老家这几年一直在承包土地搞种植业,自己也亲身经历了2018年春季的那场“倒春寒”,所以我就谈谈自己对于倒春寒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老百姓得先关注在清明节前几天的天气预报,最好能够关注前7-10天的天气预报,这样的话就能够做足够多的防范措施。

其次冬小麦可以选择在“倒春寒”到来前3-5天对小麦进行浇水,这样的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倒春寒对小麦的影响。

第三点就是对小麦喷施防冻剂,可以选择提前7-10天的时候喷施。可以选择喷施芸苔素内酯+杀菌剂+磷酸二氢钾,也可以选择其它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给小麦追施肥料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不能够单纯的选择提苗快的尿素,最好能够在追施返青肥的时候选择三元复合肥。追肥方式的选择一定要选择用专门的耩施肥料的耧耩施。一亩地可以选择追施50斤左右。

总得来说对于倒春寒的防治措施,也是可以采取其它的措施的,比如说烟熏的方式,但是由于这样做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老百姓最好能够选择喷施防冻剂和浇水的方式比较好。


豫东小农


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暖冬”毋容置疑,根据以往暖冬的年份考虑,一般在冬季的“三九天”里,气温常常处于零下6-8°,而现如今整体偏高1-2度,而且降雪天气也比较少见。还有一个规律暖冬时期,往往伴随着“倒春寒”的天气,这是基层的农民朋友结合多年的节气总结的规律变化,虽然不能十足确定,但如是有一定的依据。

冬小麦是北方地区过冬的农作物,可以说在寒冷的冬季里小麦是休养生息的一种状态,可偏偏暖冬的局面下,冬小麦会提前疯涨,或者说冬小麦提前返青时,容易因倒春寒天气的出现而冻伤冬小麦,直接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发育。那么冬小麦遇到倒春寒天气出现真的对束手无策吗?



答案一、可以通过浇水、施肥的方式促进小马哥的生长,增强抵御倒春寒天气的能力。

冬小麦的生长因素关系众多,休养生息、浇水、施肥等均与之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冬小麦的种植农户要根据小麦的实际酌情添加,发现土壤湿度偏低或者肥料不足生长乏力,可以及时补充氮肥并进行浇水,土壤中湿度大了养分多了,小麦的根系吸收能力充裕,能够更好的扎根生长发育,从而促进了冬小麦茁壮成长,改善抵御冬小麦倒春寒生长不利的局面。

注意:可以考虑密切观察各地的天气预报情况,在倒春寒即将来临时,根据地温3-5度左右可以考虑灌满浇水,毕竟水温偏高,通过将小麦侵泡在土壤中,然后抵御次次的倒春寒。

答案二、通过利用粉碎的秸秆抛洒于麦地里,覆盖一层秸秆保暖措施。

这种办法虽然笨但是一个不错的实用法子,粉碎的秸秆物质比较零碎,但零零散散在麦苗里抛洒一层秸秆物,在倒春寒天气出现里能够抵御寒风。

种植冬小麦为的就是能有个好收成,为了避免因倒春寒天气出现导致小麦产量大幅度降低,及时改善这种措施十分有必要。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在农村流行着这样一句俗话“小寒不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现在已经四九天了,不过气候并没有那么的寒冷,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土壤到现在都还没有封冻,大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明年的“倒春寒”会非常严重,不过现在说倒春寒会怎样还为时过早,但是“倒春寒”的发生确实是让农民头痛的问题。

倒春寒在北方地区常有发生,通常发生在春季2、3、4月份,大家都知道倒春寒的出现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并且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倒春寒一但出现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因此每年春季农民也是最怕倒春寒的出现。

对于小麦来说,倒春寒的出现影响也是非常大,春季万物开始复苏生长,小麦也不例外,开始返绿拔节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是小麦产量提高的关键时期,此时一般会施肥施水加强管理,促进小麦茁壮快速生长,不过倒春寒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小麦长势,让其生长速度放缓,养分水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对其小麦产量势必会产生影响。

不过对于倒春寒的到来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应对防患,以及做好补救措施,将其影响损失降至最低。

首先,我们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多听多看天气预报,早知天气的变化情况,提前做好一些防患措施,如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对其麦地进行浇水,缩小局部温度差的变化降低冻害的发生。或者在其麦地覆盖薄膜杂草等等。其次,就是在其开春之际,及时为小麦施肥施水,促进其长势提高自身的抗逆性和抗冻能力,降低冻害的发生。第三,在其倒春寒过后,也要积极采取不就措施,将其损失降至最低,及时浇水施肥加快小麦长势的恢复,增加叶面肥的喷施快速补充生长所需养分,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范,避免发生病虫害对其小麦产生再次危害,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春季倒春寒的出现,是我们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只能做好预防及补救措施,将其损失降至最低,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麦的日常管理,提高其抗逆性及抗冻能力,并且时刻注意春季天气,俗话说“春季气候小孩的脸”,足以看出春季气候的多变性,时刻注意春季气温变化对其防止小麦冻害的发生直观重要,同时重视倒春寒发生后病虫害防治,防止产生二次伤害,促进小麦快速恢复长势,从而保证产量的提高,降低小麦种植者的损失。

以上为果农果缘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


果农果缘


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今年2月4日,即正月十一日是立春节。时过立春,气温开始上升,逐渐回暖,小麦幼苗也随之返青生长,开始起身拔节了。一般倒春寒都在立春节到清明节之间发生最多。为了春季的剧烈寒潮袭击,在这期间,必然加强预防,防止小麦寒冷冻害的发生。



第一,在立春前抓紧时间追施小麦返青肥,提高小麦抗寒防冻能力。小麦返青肥一般都在立春之前追施完毕,也就是六九之前必须追施完,农村一般人都称之为小麦腊肥,“腊肥早,麦粒饱”。小麦返青肥一般在立春后,不建议追施,避免引起小麦返青时的徒长,降低小麦的抵抗倒春寒能力,另外避免小麦收获季节出现贪青现象,影响正常收获。小麦返青肥一般只须氮肥为宜,但为了防止小麦的倒春寒,提高抗寒能力,可以增施钾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30斤,硫酸钾5~10斤,或尿素加草木灰200斤即时。追施尿素和硫酸钾混合物时,选择麦苗无水的时间段,或正在下雨雪时洒施,目的是避免肥料灼烧小麦叶片。



第二,立春后抓紧时间浇足小麦返青水,既保障返青需要又增墒防冻。立春后气温回升,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一定要注意土壤墒情。立春后必须浇水一次,保障春后小麦最后的分蘖和返青需水的需要。主要的是土壤墒情好,能够提高小麦防止倒春寒的袭击,提高防寒防冻能力。在立春后必须留意天气预报,若有到春寒的袭击时,提前给小麦浇防冻水,可以降低倒春寒给小麦造成的危害。这是防止倒春寒最好的办法。



第三,立春后早喷施叶面磷钾肥和防冻药剂,提高小麦幼苗抗冻能力。立春后,采用叶面喷施防冻药剂,是预防倒春寒的好办法。可以使用磷酸二氢钾,为小麦叶面提供磷钾肥,可以提高小麦幼苗的防冻能力;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诱抗素,激发诱导小麦幼苗的本身的抗寒冷的能力,提高防寒的免疫能力。一般情况下,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s-诱抗素1000~1500倍溶液,混合叶面喷雾,每间25~30天喷雾一次,能有效地防止倒春寒的袭击。



第四,若是倒春寒来势凶猛,可以采取特殊方法防冻。①可以在倒春寒到来之前,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周边压土固定,防止狂风掀开。这样也能有效地防冻。②洒施秸秆碎屑、枯叶、杂草等保温防疫杂物,能够提高小麦的防冻防寒能力,能够有效地保护小麦幼苗不被冻害。


总之,小麦预防倒春寒,首先搞好小麦在立春前后的水肥管理,培育壮苗,提高幼苗的防冻抗寒能力,采取增施叶片磷钾肥和诱抗素,提高小麦叶片抵抗倒春寒,还可以采取保温保暖物防寒防冻。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鄂东三农,一起探讨三农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鄂东三农


我是乡村达人小刘,家中从事种植行业,并且本人有多年累积的专业知识,致力于传播三农知识,若有三农方面的任何疑问,请关注我留言,有问必答!

今年是二月四号就立春了,相比于往年来说稍微晚一些,而且今年阴历还会有两个四月,所以今年就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现在都已经三九天了,可是山东的西部一些城市现在中午也能有七八度的温度,这也说明今年是暖冬,那么这种情况我们怎么防范小麦呢?

首先不要过早的给小麦苗施加氮肥,因为倒春寒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气候下如果下雨会产生结冰的现象,将会对农田里的小麦造成冻害,一般都要晚个七八天再施加氮肥,这样可防止小麦在倒春寒时期产生冻害,顺利度过这段时期。

春季一般来说都相对比较缺水,如果种植小麦的土地比较干旱的话,就要及时追水,这时候浇水是另有他意,当出现阳光时,这些水分可以汲取太阳中的热能,进而提高小麦田中的温度,保护小麦不被冻害。

我们村上的农民遇到这种气候都会给小麦喷一些磷钾肥,这样对小麦的生长是有好处的,而且可以促使小麦丰产,也可以提高小麦的抗冻能力。还有可以对种植小麦的土地进行中耕培土,这样可以提高土地的温度,另外还要及时除掉周围的杂草,对小麦的拔节有利。

如果小麦因为倒春寒而发生了冻害,不能直接清除这些已经受到冻害的小麦,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还没有发生冻害的作物,及时施加肥料,发生冻害的小麦要在土地解冻之后施加氮肥,另外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总而言之,每年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今年春季的倒春寒可能比较厉害,所以种植小麦的农民们一定要比较注意,防止小麦因为倒春寒而受到损失。


乡村达人小刘


今年“倒春寒”已成定数,小麦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都说“大寒天气暖,寒到二月满”,意思是大寒天气要是暖和的话,来年春天可能天气比较寒冷,有“倒春寒”的迹象,但如今才到腊月二十三,距离大寒还有好几天,现在去肯定明年的“倒春寒”,确实有些不是很准确,今年冬天的温度虽然前期有些泛暖,但现在的气温变化快,年底的寒潮也是一场接一场,所以对于明年“倒春寒”能不能发生,还是个未知数,但作为农业生产,未雨绸缪也是一种预防措施,所以提前了解好小麦的抗倒春寒的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几点我的看法!

倒春寒一般在春季的三四月份发生,是农业丰产的一大障碍之一,而此时小麦正值起身至拔节期,新苗幼嫩,自身抵御严寒能力弱,一旦发生严重冻害,很容易造成死蘖伤苗,大幅减产。所以需要及时做好以下防范措施:

1.首先及时关注天气信息,结合自身经验,对可能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2.在寒潮来临之际,进行田间灌水或烟熏的处理,以促进麦田周围小气候的调节,减轻冻害;

3.冬季旺长的幼苗早春要及时采取镇压,必要时在起身期加以调节剂的喷洒;

4.有春旱的麦田,在3-4月份及时浇水,并辅以尿素追肥,促进大穗分化,或在抽旗叶前结合田间防虫喷施芸苔素内酯调节株势防冻。

5.对发生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补水肥养苗,减少损失。

总之,虽然“倒春寒”不可控,但麦苗可控,结合实际条件,利用好栽培技术,培育越冬壮苗,轻松抵御不利影响。

对此,你们有什么其它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