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些农村里的农民不愿意种田,反而愿意选择出去打工,这是为什么?

自由的晚风256


种五十亩风调雨顺除去种子肥料农药开支,剩余4万不到,还得给别人一些租金,在家种田人情多,一年下来不负债就不错了,这还是风调雨顺,如果有天灾呢?而且没有养老退休。


肯德基9396


现在农村年轻人大多喜欢到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在农村种地。

就以我的家乡河北冀中平原为例来说明。

一、我熟悉的一个村子,人口约2000人,出外打工、经商的人员占到一半多,目前村中只剩下约600余人。留下的人员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还有约120余人是30至59岁的男女青壮中年。70余岁的老人最多只种一、二亩地,保障一家口粮不用买。六十岁左右人员最多只种自家承包的土地,保障口粮不用买,稍有结余。剩余的120余名青壮中年人,则除种植自家土地外,还分别租赁外出人员的土地及其他人员土地(要付给田主每亩约百元的租赁费),大约每家种植30亩,最多的有60亩左右土地,可称作为种粮专业户。村中没有荒废土地现象。

二、村中人均耕地约2亩。按一家夫妻二人,带两个孩子,四口人计算,可承包8亩耕地。假如种一季麦子,每亩中、高等收成约800斤,8亩收获麦子6400斤。人均口粮按每人每天1斤计算,家庭口粮为2880斤。剩余麦子3520斤,若卖掉,每斤约1.2元,可得收入款4220元。再种第二季谷子,每亩可收获约600斤,8亩地收获4800斤,扣除一家口粮约400斤,还剩余谷子4400斤。若卖掉,每斤约2元,可得收入款8800元。

全年两季收入共计13020元。

三、扣除成本费用,包括机械耕地费、机械播种费、机械收割费、购买种子费、农药费(目前购买种子和农药价格高昂)、购买化肥费用、浇地水电费,农具费等,据农民讲,全部费用加起来至少占据收入的一半。

也就是说,农民两季收获,扣除全家口粮以外,一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的收入只有6510元(13020除以2)。家庭中还要扣除衣、住、行、家具、电器、水电费、油、盐、酱、菜、副食品等,以及两个子女的教育抚养费用(小学、初高中、大学)、赡养父母、人情往来费用等,显然区区6510元的全年收入是不够的。换句话说,农民正常情况下种地,解决不了家庭中的温饱问题。

至于上述的种粮专业户,因种植的土地较多,才能够维持温饱问题以至于接近小康水平。

四、如果一个家庭中,两个壮劳力到外面打工,或者妻子在家带着孩子,再种一点地,丈夫在外打工。丈夫的工资按每月约4000元计算,扣除租房费和生活费之外,每年能剩余20000元左右。这样,每年有20000元再补贴家用,生活就显得宽裕了。

综上所述,农村青年们在通过不断地考虑、计算之后,还是认为外出打工或者经商比种地合算多了。所以,纷纷走出家门务工经商,而把土地交给其他愿意种田的专业户。


南宫外史


看你们回答的也是醉了

我本人农村出生,来总结下我自己家情况。

不种地是在高中开始的,很多年了。

第一,当初分田地的时候,我家只有我爸分到了3亩地,后来我爸结婚到我读高中,中途没有加过一次田的数量,而我家有四口人(我爸,我妈,我姐,我)。坝梯塌了,出维修费要算我们家口个人的钱。分鱼的时候算我爸一个人的。村里修路,又是按我家四个人算的,那是00年吧,分摊了380多块钱。

第二,读高中开始,镇上规划,大量建房子。被分掉了2亩多地,还没有赔偿。就剩下几分地了。干脆也不种了,就种点自己吃的菜。而且高中开始,很少会镇上住了。

第三 考上大学了,记得07年开始,镇上的初中搬去县城了,而且还是全县城所有初中迁到县城。县城开始划分等级区域,教育资源分配。

08年开始很多人去县城买房子。09年镇上走了一大批的人,都去县城住了。那年暑假,记忆犹新啊,没地方去没地方玩。街上全是老头和几岁的小孩子和小部分年轻人。

第四,大学毕业出来工作10年,这时候回老家结婚办酒。那个街上啊,都没什么人气,以前赶集当闹人挤人,现在赶紧当闹那个几十米看见几个子人。我们酒宴都不在宗祠办了,直接到县城婚庆酒店办了。

第五,结婚后又到外地买了房子。镇上人基本为了挣钱做生意远离故土的一大堆,打工的也算在这里面。教育资源全部在县城。现在小学都全在县城了。就剩下幼儿园。一所幼儿园只有8个人,还是镇上的。因为我家就在幼儿园隔壁,不超过10米。

第六,今年开始迁移户口了。以后回老家,除非什么大事情,基本不用回去了。老家现在只是头脑里的记忆。未来估计镇的要取消了吧,没人了。去年过年回老家,听说镇下面很多乡啊村啊的,几大队几大队的全部取消了。村委会也取消了。

第七。小时候满山跑,现在荒山野岭的,没人去。

最后。不种地不能说只是为了打工什么的。很多原因,和政策息息相关。


设计沪庚


农民不种地,纷纷外出打工,其实有很多原因的,就让农村一味为大家解说一番吧。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我,因为家里生活条件贫穷,所以老爸长年都在外打工,有时候过年都不回家,家里有弟弟妹妹和我四人加上爷爷奶奶吃喝穿都需要老爸一个人去承担。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如果只靠种地是没法生活的,在逼迫之下农村的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

其实现实中,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家庭是很普遍的。因为生活在农村就只有一亩三分地去种点麦子和农作物,但秋收后带来的经济效益只是微不足道,并且农村种地还是得看天吃饭。就农村老人说的一句话“遇到年成”那么农村的庄稼就是颗粒无收,这样的话家庭的一切开销都要噶然而至,所以说这样的生活基础条件,不得不迫使农民朋友外出打工挣钱来养活家庭。

通过以上简单的阐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说明为啥农民不种地,纷纷外出打工了。1,种地产出比收益小,2,看天吃饭,3,生活压力大,4,农产品销售困难等一些致命的因素迫使农民不种地,外出打工。

最后感谢大家阅读,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留言在下方的评论区,如果喜欢农村一味的回答,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关注下农村一味。


农村一味


种田已经让这些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奔头,更看不到过个好日子和过上美好生活。

他们所以选择打工!种十亩地一年下来最好的收入一万元銭,不好的情况下也就几千元钱,一个四口人的家庭收入几千元钱生活是个啥概念,如果去打工就干苦累活一个月也有个几千元的工资吧!比一比,种田与打工那方面更实惠呢?

所以,四十左右的农民以我个人观点还是出去打工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选择种地那就耽误了你最好的时光。六十岁左右的人种地最合适,尽自已的能力种个啥程度算个啥程度,种好种坏反正也没人管你,自由。

根据农村现实情况,农民选择打工是正确的,抛开农村向城市发展也是正确的,因为有些事情尽折腾的是农民和农村,比如,我们这里栽果树,整整把农民折腾了六年时间,满地到处是果树和核桃树,枣树,到现在挖的挖,铲的铲,树不见了,又种上了庄稼,这些东西农民就无法接受,可是农民又有啥办法呢?

说实话,在农村发展农民是一种啥心情,与其在农村受这样那样折腾还不如出去打工而痛快呢!


用户董永华


无奈的选择。

教师执鞭在学堂,军人威武守边疆,

院士科研台前思,农民田间地头忙。

工人车间忙生产,商家公平买卖昌。

如今世事全变样,农民背井又离乡,

一生辛劳难养老,谁解农家心内伤?





董满宪


这个我想说说自己的观点,因为我就是个如假包换的农民,我家祖上十八代都是农民,而我们现在也选择在城里做工,虽然辛苦点但都是值得的,为什么会外出做工,有几点原因,第一农民在农村种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根本就没多的余钱,第二,外出做工如果有一技之长,只要人勤劳肯干收入还是可以的,特别现在的工价是算高的了,第三为了小孩读书能有个好的读书环境,好的高质量的教育,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农村父母外出做工是他们明智的选择。


二孩他妈


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吧!2003年初中毕业后,在家种地,家里只有一亩多土地,建了一个简易大棚,种了一些蘑菇,空余时间,再种一些应季蔬菜,虽然辛苦,一年下来也有个一万多的收入,后来,村里的小伙伴,一个个出去打工了,现在在工厂一个月赚个5000~8000元,很常见,夫妻两个节省一下,一个月也能赚一万多,很多夫妻在外打工,两三年买一辆小汽车,虽然不太贵,但总能遮风挡雨了,一些在村里留下来种地的人,一年辛辛苦苦,也不见得能剩口袋里面3万元,而且,在家种地,很多时候,人情世故,还要去专门去应酬,只要天上不下大雨,想休息一天都难,在外打工,睁开眼睛就是干一样事情,每周还能休息一天,回老家的时候,个个把自己包装的和大款一样,在家种地的,一年四季也不见得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一件棉袄,甚至穿几年,偶尔买一件新棉袄,也就花个100多元,因为,土里面种出来的东西,不值钱,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拖家带口的去打工。


农村出来的销售菜鸟


我是个70后的农民,来说一下自己的感受,现在农资飞速上涨,农产品的价格却原地踏步,有的还下滑,举例说,玉米与小麦,2000年玉米还一块二左右,现在已下滑到八毛钱左右,种一亩地的玉米还挣不上几十块钱,要是遇上天灾,颗粒无收,今年我的桃园遇上了一场暴风,把我的朱砂桃全部刮掉了,说说心里话,在家种三年地也不如出去打一年工






崔家樱桃采摘园


是因为粮食价格太低。农民是看天吃饭,包括自然灾害。还不一定有收成。还有就是化肥的价格太高。成本太高,一亩地收1000斤粮食,再加上所有的成本大概在800块。包括施肥,割麦子,打药,收麦子。原来收麦子可以一次性搞定,现在收麦子先把麦子收了,再把草打碎,然后再砍地。多出两道工序。一道工序几十块钱一亩。虽然说现在是机械化,不错是机械化。随着机械化的进步。那老百姓的收入就退步。因为动不动就需要花钱。所以老百姓。宁愿不种地到外面去打工。在外面打工多少一个月还有个几千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