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非洲猪瘟,很多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很多人发誓再也不养猪了,农民该不该养猪?

乌石圆梦农业


养殖业市场有规律的变化,更有预料不到而且不可抗力的灾难,没有“h7n9禽流感”就出现了“非洲猪瘟”,这对于抗风险能力差的小型养殖户、散养的农户来说,无疑是具毁灭性的打击,一场飓风过后真是血本无归。他们发誓“再也不养猪了”,当中流露出几多辛酸与无奈。

但是,风险往往伴随着机遇,就是危险与机会。一般的市场规律就是“好市莫追,烂市莫扔”,当商品热销,价格到位时,很快就有跟风,也很快造成饱和、价格随之回落,后来者不失败也赚不到钱。当市场处于饱和状态时,由于成本及各种问题,商家不得不低价倾销,在很多人眼里,这生意再没法做了,如果在这个时期做个调查,养精蓄锐有备而来,下一个赚钱的就是你,因为这是回落后最有力的反弹。

说了这么多废话,我想告诉受到这次“非洲猪瘟”冲击的养殖户,风雨过后必定阳光明媚,价格及需求将会有一段时间的维持,不要灰心,看准时机,重振旗鼓吧!谢谢





原野的星空


遭遇非洲猪瘟,很多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很多人发誓再也不养猪了,农民该不该养猪?

关于这个问题,因该冷静对待,不能冲动决定;下面分析这个问题。

先来看看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非洲猪瘟病毒在黑暗的条件下,在血液里可以存活六年之久,看似存生存能力很强,但在常温下只能存活5周左右,在55℃是只能存活15分钟左右,在60℃时只能存活10分钟,高温条件下,存活的时间很短,一般的消毒液不论酸性还是碱性消毒液都能快速灭活。

再来看看它的流行特点。非洲猪瘟病毒不象有些病毒那样如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它的传播必须依靠载体,如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病猪的分泌物,如粪便,尿液,及病猪的病残体等传播;健康猪接触到这些东西,才会感染疾病;当然如果苍蝇,蚊虫叮咬过病猪,也有可能成为病毒的载体,感染正常猪,但只要把这些工作做好,切断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途径,就能够防止健康猪感染。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非洲猪瘟病毒并不是那么可怕,只要做好防护工作,猪场有计划的消毒,不让猪场接触感染源,生猪就不会感染这种疾病。

再说,农民养猪对农民的益处极大:第一,对收入途经比较狭隘的农民来说,养猪不失为一条好的门路,并且进入门槛不高;第二,养猪会生产大量的粪便和尿液,它们都是都是高效优质的有机肥,对改良日益板结的土壤意义重大。

因此,农民不应该因为非洲猪瘟造成了损失,而放弃养猪,而应该反思自己旳猪场为什么出现非洲猪瘟病毒,找到了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再次养猪就不会害怕再次感染猪瘟,给自己总成损失。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小编一直从事农牧工作,关注三农问题,一起来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这个问题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会赔的血本无归。由于前期市场行情低迷,后来又发生非猪猪瘟疫情,的确对养猪户造成了巨大损失,有的地方想卖卖不了,想继续压栏,资金压力又特别大,特别是因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而被捕杀的养猪场,更是欲哭无泪。

二是为什么怕养猪。养猪本来就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也许有的小伙伴们会问了,养猪几千年了,为啥现在技术要求会更高呢?因为,现在养猪都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猪,猪生活的密度大了,好多地方却和以前散养一样不注重防疫消毒、建立生物安全制度,特别是黑龙江某大型猪场还有不消毒、串舍、无兽医等等问题,我想,这就是投入了巨大资金却失败而导致的怕养猪的原因。

三是养猪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从目前行业发展趋势看,农民散养猪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承担的市场风险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解决不好生产技术、防疫规范、市场风险防控方面的问题,那么,还是不太适合养猪行业。

一句话建议:只有把养猪当着养小孩一样全面注重细节,才是真正适合养猪。

关注三农,关注我,欢迎留言,共同交流。


东哥解三农


遭遇非洲猪瘟,很多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很多人发誓再也不养猪了,农民该不该养猪?非洲猪瘟侵入我国已经有6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这6个月的时间内,非洲猪瘟共导致我国25省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100多个猪场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扑杀生猪90多万,单单一个猪病就把我国的养猪业搅得一片狼藉。

正如题主所说,非洲猪瘟使得很多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因为发生非洲猪瘟后生猪要被全部扑杀,虽然说有一定的补贴,但是补贴的数量远远达不到生猪的成本,一头400斤的大肥猪补贴1200元,而把一头小猪养到400斤光饲料就不止1000块钱,何况还有人工成本、仔猪成本等其他成本。

据笔者了解因为非洲猪瘟,确实很多猪场老板表示出了退出养猪行业的决心。但是也有养殖户认为这是个机遇,在往常没有非洲猪瘟的时候养猪是农民投资门槛最低的行业之一,可现在因为有了非洲猪瘟外行轻易不敢入手,只有一些养猪老手才敢继续饲养。

至于农民该不该养猪?

笔者认为,养猪仍然是农村投资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虽然非洲猪瘟很厉害,对养猪的危害很大,但是该病还有可防可控的,前期危害大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控制该病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非洲猪瘟越来越熟悉,它的危害也就不会有那么大了。

现在的农民在农村务农种地,基本是赚不到多少钱的,一亩地的纯收入一年下来可能就1000多块钱,而一家人能有几亩地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年收入不足万元的日子根本过不好。再就是出门打工,可是现在打工工作不好找,有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个不错的工作,到年底发工资的时候又不给钱,所以目前来看不管是种地还是打工都不是个好活。

相对而言养猪虽然有风险,但是依然是一个投资成本不高,很多人都可以很快上手的好项目。尤其现在非洲猪瘟横行,只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猪场不发病,农民养猪还是有前途的。


果然悠


去年上半年的猪价低谷期,下半年的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中间还夹杂着饲料上涨和环保禁养回头看的影响。于是,在深陷亏本泥潭之后,又给非洲猪瘟疫情迎头痛击,养猪户们肯定是赔得血本无归的了,都表示不想继续养猪下去了!

那么,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之下,农民还该不该养猪下去呢?

从非洲猪瘟疫情方面来看,从去年的8月始,在辽宁省沈阳市首次发现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共发生了100多起疫情,波及到25个省区,国内的净土确实是没有多少个了!

况且,非洲猪瘟没有什么疫苗可用,也没有什么有效地治疗方法,一旦发现有疫情之后,国家只能进行封锁扑杀附近3公里范围内的猪场,且规定在疫情控制的6月之后,才允许人们再一次从事养猪生产!

于是,有一些养猪户们都表现担心,因为自己的猪场生物安全方面做到位,可是,谁也保证不了附近3公里的猪场,他们是否也能科学的防御非洲猪瘟疫情呢?其实,关于养猪户们的猪场安全担忧,国家都在积极地做好各种防范措施,相信很快就能解决掉的!


从养猪前景上来看,2016年是金猪年,一头猪能够挣到1000多块钱,致使国内掀起了养猪热潮,致使国内的生猪产能迅速攀升起来!可是,经过2017年的环保禁养,去年上半年的猪价低谷期,以及持续到现在的非洲猪瘟疫情冲击,能繁母猪降到3000万头的警戒线,生猪存栏量也要破掉6.8亿头的平衡点了,证明国内的生猪总产能下降了不少!

然而,随着权威专家们的多次辟谣,人们开始增加猪肉消费数量,相信过不了多久,国内的猪肉消费将恢复到正常水平!那么,在生猪产能下降的情况之下,猪肉消费却没有多少变化的情况下,国内的生猪价格肯定会上涨起来的!
可是,在猪价上涨之时,咱们手中却没有猪,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古语说:"富贵险中求",危险中总隐藏着一些巨大的商机,希望养猪的朋友们都能抓住机会哦!


猪农巴巴


遭遇非洲猪瘟,很多养殖户赔的血本无归,很多人发誓再也不养猪了,农民该不该养猪?

18年养猪部分地区可以用“血本无归”来形容,按照生猪的出栏价每斤4.7元的价格价格计算,一头(115kg)育肥猪出栏意味着将亏损250元左右。但同样是养猪,在西南及华南等地生猪价格较高每斤8.0元左右,出栏一头育肥猪利润能达到500元,可见养猪不同地方,养猪利润截然不同。



说养殖户养猪血本无归一般指的是北方某些地区,比如东北地区以及北方猪价低的山西等地,前期主要的原因是猪价持续走低;后期价格偏低的主要因素是非洲猪瘟疫情的出现,影响了生猪的供需状况所致。

从题干所说的了解到,以后再也不养猪了,或许是气话。如果说养猪遇到了好的行情,发展养猪行业是不错的养殖项目。



在此这种情况下农民该不该养猪呢?编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首先,降低养猪成本

降低养猪成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比如玉米等饲料成本、也可以从提高养猪的技术水平、改善养殖条件等,养猪的技术能力提高了有利于育肥猪养殖的更优,育肥猪出栏的时间近一步被压缩,这样同样是养猪出栏的生猪质量品味更佳、育养时间更短,大幅度降低了养猪成本。



第二,优先养殖优良的生猪品种

目前市场上公认的优良品种生猪是外三元,其价格比内三元生猪每斤贵3毛钱左右,比普通农家猪每斤贵5毛钱左右。可见同样是发展养殖,养殖优质的外三元生猪出栏价格更贵,赚的利润会更多。


无论是何种养殖行情,只要善于把握生猪的价格波动规律,在顺势的情况下养猪可以赚取更为乐观的利润。假如在15、16年这样的行情时,养猪利润大增。如果在18年上半年的行情时,善于把握出栏时间,可以降低养猪的亏损。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小希时间


农民该不该猪?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猪养多了,价格就低,养猪就不挣钱。

猪养少了,价格又高的离谱,但养猪就挣到了钱。

市场生猪价格的高低,又不是哪家养猪户所能左石得了的。

于是,这么多年下来,随着生猪价格的起起伏伏,“运气好”的一些养猪户,挣了大钱。

反之,一些“运气差”的养猪户,非但没挣到钱,还亏了本。

甚至有些还亏大发了。

我农村老家有一个高中同学,九六年开始人行养猪,并且,不管生猪价格如何起落,一直咬牙坚持。

现在他的养猪场,己经颇具规模了。

据他的现身说法,他养猪几十年,几乎经历了所有人养猪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挣大钱的时光有过,陪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也有过。但从总体大势来说,基本属于不赔不赚往上一点点儿。

意思就是还是赚了“点儿”的。

但确实,总算下,并没有赚到什么太大的大钱。

前几天,还来过电话,电话里是难掩兴奋的语气。

因为这一阵儿,他赚了。并且是赚“大”了。

他的养猪场,建在一座山旮旯里边,躲过了这场“非洲猪瘟”的天灾,所以他赢了。

说是“躲”过灾难,当然是不成立的。主要是他防范的好。

他为了他的养猪事业,可是下了血本的。

只说养殖技木方面,他就不知道参加了多少个培训班。

十多年前,他的养猪场改扩建,猪场当时全部“腾空”,把工程交给媳妇打理,他自费在济南农科所学习达三个之久。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没有认证的养猪“专家”(这可不是时下人人吐槽的“专家”,而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专家)。

……

我唠唠叨叨说这么多,好象与题主的问题相去甚远。

其实,不是的。

我是想让朋友了解,和知道,养猪并不是你想像的那么轻而易举。

就象人家常说的那样,“养猪"有风险,入行须谨慎。

尤其显现在这个档口,更应当慎重。


笨刨


不遭遇非洲猪瘟,普通农民也不该养猪,为什么这样说?

1、养猪人为什么要养猪?赚钱?产业发展到今天,环保、人工、生物安全防控等成本上升很快,这个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是个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的行当,如果你不能打通消费端,哪怕你有资金、技术,也只能赚个辛苦钱。操着白粉的心,赚着白菜钱,不如打工。

2、养猪人为什么要养猪?为了爱好?这个理由很雷人,还好没有几个养猪人会说自己是因为爱好而养猪。

3、养猪人为什么要养猪?为了事业?养猪业已经进入资本驱动、生态驱动、新技术驱动、消费驱动的新时期,绝大多数散养户既缺资金,又缺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谈事业是很扯淡的事情。

4、普通农民养猪承担着巨大风险,比如市场风险,2016年为什么时候一头猪能赚800元以上?因为前两年的猪价低迷让众多的散养户赔光家底出局了。还有疫病风险,一场非洲猪瘟,让一大批养猪人眼泪横飞。

总之,养猪已经是产业,不再是副业,不再是普通农民的赛道。卖种猪的、卖饲料的、卖设备的、卖兽药的、卖疫苗的……,都等着养猪人供养,你们养不起了,让别人去养吧。希望非洲猪瘟能唤醒更多还在懵懂中的散养户。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关注、点赞和转发哦。


畜牧大集网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非瘟疫情来看,我国的养猪行业受到的打击很大,很多农民辛苦半年喂养的生猪全都扑杀,这还不是最主要的,那些有生育能力的母猪,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培养,但在非瘟的影响下,死亡率很高。

从5月份的报告可见,如今的母猪生猪存栏量都下降了20%以上,可以说今后的市场中将会迎来长时间的缺猪状态。而如今的养猪户喂养积极性下跌,很多的农民已经放弃了养殖,特别是那些小散户,他们更是十分的伤心。像我们村里,很多人家已经清栏半年多了,但如今的行情在不断的变好,有一些家庭则是购买了猪仔养猪。

很多人发誓不养猪,但在如今猪价的高涨状态下,还是来到了养猪这个行当中

。我们村去年很多小散户赔了1-2万元,大家确实放弃养猪,但从3月份开始行情就开始了上涨,而在6月份的猪价更是高涨,结果身边的养猪户多了起来。

对于那些大型养猪场来说,这段时间的补栏扩栏还是很明显的,很多人都在积极的培育母猪,毕竟他们对未来的行情很看好,别说今年的下半年猪会高涨了,就算是明年行情依旧很好,毕竟母猪的存栏量减少很多,就算是扩栏也需要时间。

农民该不该养猪,其实还是要看自己有没有信心,还要看是否有科学的喂养技术,如果有养猪的想法,那就可以尝试一番,但不能盲目的补栏。


惠农圈


@老杨看三农 长期从事“三农”政策研究,参与过县区产业基地、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以及乡镇一事一议、龙头企业等政策性项目资金申请,有较多的经验和教训积累,熟悉三农项目策划、项目可研、项目政策性资金申报。点击关注、一起学习。

非洲猪瘟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t从2018年8月我国东北发现第一次非洲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蔓延到全国大多数地区,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养猪人的信心也受到沉重的打击。

什么是非洲猪瘟

解释: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病猪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

病毒破坏: 加热被病毒感染的血液55℃30分钟或60℃10分钟,病毒将被破坏

折叠易感动物:猪与野猪

传播途径:非洲猪瘟是一种接触性烈性传染病,它的病毒不象口蹄疫那样可以通过空气可以传播扩散,必须借助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排泄物如粪便,尿液,和有病毒的血液,病猪的遗弃物传染给健康猪;野猪和钝喙蜱都是此病毒的携带者,能使非洲猪瘟病毒得到传播扩散。

一般情况,病毒传入无病地区都与来自国际机场和港口的未经煮过的感染猪制品或残羹喂猪有关,或由于接触了感染的家猪的污染物,胎儿,粪便,病猪组织,并喂了污染饲料而发生。

多项研究表明,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泔水是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957年和2007年分别发生于葡萄牙和格鲁吉亚的非洲猪瘟疫情,均由国际航班或者轮船产生的废弃泔水,直接饲喂生猪而引起。

两种主要传播情况

第一种,肉制品的传播。东三省和俄罗斯接壤,人员来往频繁,不排除一些走私商贩,为了谋取利益,把感染病毒的肉制品或者冷鲜肉走私到国内;流向市场后,消费者在清洗这些肉制品时,会把含有病毒的泔水,或者部分肉制品抛弃,有些人把这些东西搜集起来当做饲料喂猪,以减少饲料的投入,从而让健康猪感染了病毒,使得疫情爆发。这也是禁止泔水喂猪的原因。

第二种,野猪迁徙传播病毒。野猪是非洲猪瘟的感染对象,同时也是病毒的传播者;在迁徙过程中,会从一个地方,把病毒带到另一个地方;不排除在俄罗斯境内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野猪,进入我国后把病毒带入国内,因缘巧合之下,感染了生猪,结果造成疫情爆发。

非洲猪瘟对环境耐受力非常强,可长期在自然条件下以及血液、粪便等污染的猪圈中保持感染力,因此严格执行清洁消毒措施十分重要。

发病情况

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

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可高达90-100%;中等致病性毒株在成年动物的死亡率在20%-40%之间,在幼年动物的死亡率在70%-80%之间;低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在10%-30%之间。

厉害和脆弱的方面:以一传十,十传百的几何级数方式传播。

在自然条件下,生命力繁殖能力特强,但在锅里,60度条件下扛不过10分钟。

主要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度,约持续四天,直到死前四十八小时体温始下降才显示出来,最初三至四日发热期间,猪只之食欲极度脆弱,躺在舍角极度累弱,脉搏动快,咳嗽,呼吸快约三分之一,显呼吸困难,发热后第七天死亡,或症状出现仅一、二天便死亡。

世界最早记录

最早:1909年在肯尼亚首次报道,一直存在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

上世纪:1957年先后流传至西欧和拉美国家,多数被及时扑灭,但在葡萄牙,西班牙西南部和意大利的撒丁岛仍有流行。

周边国家最早:2007年以来,非洲猪瘟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扩散、流行,特别是俄罗斯及其周边地区。

周边最近国家:2017年3月,俄罗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地距离我国较近,仅为1000km左右。

我国农业农村部最早预警

2017年4月12日,我国农业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洲猪瘟风险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

自从非洲猪瘟这个病毒诞生以来,几十年来都没有在中国乃至亚洲传播,是因为我们对肉制品的严格把控!但是由于贸易战的影响,检疫标准有变,检验措施有漏洞!

我国发现最早疫情时间、地点

2018年8月3日—15日,中国在辽宁沈阳、河南郑州、江苏连云港3个相隔很远的地区,接连发现3起非洲猪瘟疫情。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途径:

①可能是大气环流,随风传播入境的。非洲猪瘟病菌若是以飞沫传播,这种方法是任何人任何东西都很难抵挡不住的,是无法阻止的。

②可能是随人和物传播入境的。非洲猪瘟病菌微粒随空气传播,孢子随风落在入境的人和物上,如飞行的飞机,奔驰的汽车,跨境的国际列车,西装革履的体表,拖动的旅行箱,各类货物等等。

③可能是入境的猪肉及其产品。

不过目前还不确认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染源。

为什么认为疫情源自俄罗斯可能性比较大:

一是2017年3月俄罗斯东部城市伊尔库茨克爆发非洲猪瘟,使得非洲猪瘟疫区从早先欧洲区域的萨马拉州向东推进几千公里,达到与中俄边境只有1000公里,从俄罗斯传入中国风险概率大幅提升。

二是非洲猪瘟病毒毒株类型国际比较结果支持上述推测。引起中国本次非洲猪瘟疫情的毒株为基因II型,部分基因序列与格鲁吉亚2007株和俄罗斯伊尔库茨克2017株非洲猪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在99.93%到99.98%之间,二者可视为同一个病毒。

所以,有关美日细菌战、生物入侵、饲料做手脚的说法,尚无依据,概率较小。

防控管理

一是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二是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三是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四是严格开展疫病监测排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送检、上报。

预防措施

防止生猪与传染源接触,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

杜绝用未经高温消毒处理的泔水、食物残羹直接饲喂生猪。

因此建议猪场定期杀虫。

非洲猪瘟病毒不耐热,通过蒸、煮、烧的方式消毒。

某些种类的蜱是非洲猪瘟传播的生物媒介,一些吸血昆虫能够将病原从一个场带到另一个场。

非常时期,不要从外面引猪种购猪。

不要从外买肉和肉制品入场。

减少人员出入,出差人员返场要隔离1—2天,控制车辆物料入场,谢绝推销人员进场。

密切关注邻近地区和周边猪场疫情状况,适时提升防控级别。

目前的状况:

1、自非洲猪瘟传入中国,此起彼伏,全国从北到南,好多省份都沦陷了。但是国家防控力度大,但是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还没有开发出非洲猪瘟病毒的预防疫苗或治疗药物,只能通过阻断传播途径来防止感染。

2、非洲猪瘟病毒在毒株结构和变异性方面的某些特点,使得有关疫苗研发面临特殊困难,导致非洲猪瘟出现近百年国际社会仍未能提供高效疫苗。

3、自2006年初夏发生猪蓝耳病疫情后,有关机构从2007年初突击研发疫苗。有报道称称,这为不久疫苗大规模上市为有效控制治理疫情创造了有利条件。

4、我国有关机构全力以赴研发,从中国科研实力与集中资源攻坚能力来看,最终应能攻克这个世界级难题。

5、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10月18日宣布,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了正在困扰各国的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这项成果将对推动非洲猪瘟防控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非洲猪瘟导致全国生猪存栏严重减少:

截止2019年8月底中国31个省市区共报告发生147起非洲猪瘟疫情,19355头生猪发病,13385头死亡,死亡和扑杀数量112.76万头。农业部抽样调查数据,分析预测,到今年8月底,存栏数下降到不足两亿头的历史低位。从去年8月到今年8月底,非洲猪瘟疫情可能直接间接造成生猪存栏减少8000万头。

养殖户损失多大:

养殖户的损失是最大的。如果以每头生猪平均市场价值1000-1500元计算,8000头生猪存栏减少市场价值约在800亿元到1200亿元。考虑多方面相关因素,由此带来的农业产出减少应该低于上述市场价值,目前粗略估计为500-1000亿元。

养殖户今后怎么办:

养殖户不能“埋头拉车”,必须学会“抬头看路”。

除了采取严格的防控管理和预防措施外,养殖户特别要注意“五要四不要”。

“五要”:一要减少场外人员和车辆进入猪场;二要对人员和车辆入场前彻底消毒;三要对猪群实施全进全出饲养管理;四要对新引进生猪实施隔离;五要按规定申报检疫。

“四不要”: 一不要使用餐馆、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喂猪;二不要散放饲养,避免家猪与野猪接触;三不要从疫区调运生猪;四不要对出现的可疑病例隐瞒不报。

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水平:

猪的繁育过程分为5个生产环节:母猪配种、妊娠、哺乳、保育和育肥。每个生产环节完成一个生产阶段的任务,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我们吃猪肉。

从目前情况来看,生猪产能恢复的时间应该是大于或等于6个月。恢复2018年8月份以前的正常市场水平是有点不可能,一是价格上涨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低价,二是生猪生产的新一轮周期又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