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党和东林党哪个更可恶?

我有我的领域


用事实说话,东林党祸国殃民,危害甚于阉党。



来看看东林党当政期间发生的几件大事: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萨尔浒之战,明军惨败,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丢失抚顺、清河两城。



天启元年(1621年)沈阳之战,明军再败,损失两万余人,最重要的是浑河一战明军精锐白杆军、浙军全军覆没,丢失沈阳、辽阳两城。

天启二年(1622年)广宁之战,明军十四万兵力溃败,丢失广宁,辽东巡抚王化贞、经略熊廷弼放弃山海关以外所有领土,后金军攻陷包括义州、锦州在内的40余座城堡,明朝在辽东二百年基业尽失。

天启二年(1622年),同样是东林党人的孙承宗自请督师辽东,把金兵放弃的锦州以西四百里疆土重新筑起堡垒防线,奉行以“辽人守辽土”的方略,这算是东林党人的一次自救,也是他们向皇帝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们做的好的话,那估计就没魏忠贤什么事了。



可是,只是如果。

天启五年(1625年)柳河之战,山海关总兵马世龙率8000关宁军进攻所谓后金防御空虚的的耀州城(大辽河入海口东侧),结果遭到后金突袭,副总兵鲁之甲、参将李承先战死,明军损兵千人以上。这还不是最关键的,事后兵部派人核查关宁军人数,发现原本号称十万八千的关宁军,竟然只有五万七千人,一半的空饷,再加上柳河之战一触即溃,熹宗对东林党人彻底失去了信任。

再来看看魏忠贤的阉党是如何一步步上位的。



起初,魏忠贤也就干干修建神宗和光宗陵墓这种活,由于东林党人的无能,选将用人导致辽东局面不可收拾,熹宗被迫让魏忠贤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任东厂太监,派出太监赴辽抓情报工作,顺便恢复了嘉靖夏言时期废除的太监监军制度,这项工作其实是比较成功的。



天启六年(1621年)魏忠贤的亲信高第接任蓟辽经略,他准确预估了努尔哈赤将对辽西走廊发动的新一轮攻势,便把尚未建好城墙的锦州兵力撤回关内,还紧急撤走右屯的三十万石粮食。结果亲东林党的袁崇焕自以为是,坚守宁远,后金攻城几日不破,损兵七八百人,转头进攻了附近的觉华岛,当时冬天岛与陆地连成一片,岛上七千多明军连同七千多商人全部被后金兵屠戮,两千多只船只被毁,八万多石粮食被抢,孰胜孰败,自己权衡。



此外,魏忠贤还在熹宗的授意下重启了万历时期的太监征税制度,这为缓解辽东战事带来的财政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可以看到的就是,崇祯即位以后,魏忠贤及其党羽被打倒,一时间众正盈朝,可是国势好转了吗?魏忠贤死后第二年,金兵就打到了北京城下,袁崇焕的情报工作,做到哪里去了?


春秋正义


在大明王朝的迅速崩塌中,东林党的危害远远比阉党的危害大,原因如下。

一.以阉党为首的魏忠贤,虽十恶不赦却从没有阻碍过明王朝的重大决策,反而极力维护,而东林党则不然,说是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魏忠贤虽然十恶不赦且贪权,但他从未伸手贪污过国家拨给地方赈灾的银两。举个很明显的真实事例,在明朝末期,北方天灾频繁,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崇祯皇帝为了安抚百姓,曾经从国库拨给地方巨额赈灾银两。

当时的魏忠贤尚已经被崇祯迅速除掉,没有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打压,东林党迅速恢复元气。崇祯拨给地方的赈灾款项还没到达百姓手里,在经由东林党人手里下达地方后,款项已经所剩无几,
要知道当时的崇祯皇帝为了这些赈灾银两可以说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反而被他所认为忠诚的东林党文人贪污一空。

而他所认为奸臣的魏忠贤呢?在魏忠贤还在时,崇祯拿不出赈灾银两,交由魏忠贤办理,在魏忠贤的胁迫威逼下,东林党人被迫纷纷拿出自己的银两赈灾,往下拨款时也没有任何人敢从赈灾款里拿一分钱。因为一旦拿了,就会被魏忠贤抄家灭族,可以说当时的东林党人怕极了魏忠贤。正是因为由于魏忠贤的存在,东林党的文人才敢有所收敛,也只有魏忠贤的雷霆手段能震得住东林党。


在有关于明王朝的几乎所有重大决策中,如平叛、赈灾等都是魏忠贤等人极力维护和出谋划策,从来没有妨碍过。也正是因为魏忠贤的一力震压和调和下,辽东袁崇焕还能跟当时的努尔哈赤的叛军分庭抗礼。反而魏忠贤死后,边关大军纷纷兵败如山倒,袁崇焕也被灭杀,大明王朝自断臂膀,而内又起义不断,这一切跟东林党人都脱不开关系。

二.魏忠贤虽然罪大恶极,但自始至终从未想过要背叛明朝统治者,反而是那些虚伪的东林党人,在明朝灭亡时投降叛国。

不否认魏忠贤实在可恶,但他作为臣子只是贪权而已,就跟后面的鳌拜一样,虽然争权夺利功高震主,但本质上并没有想过要反。反而是朝堂之上的东林党人,在后期明朝准备灭亡时,连一分钱都不愿意拿出来给前线军队筹军粮,哪怕崇祯拉下脸面哀求,他们十万两也拿不出。


然而讽刺的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在当时随便的一家大臣家里都搜出了上百万两白银。当搜刮一遍京城的所有大臣府邸之后,搜到了高达七千万两白银,这可是当初在朝堂之上崇祯皇帝苦苦哀求连十万两白银都都拿不出来的东林党人啊。连最后崇祯皇帝都不得不承认东林党的祸害:“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总结:事实无论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还是东林党,本质上都是一类人,只不过魏忠贤是贪权不叛国,而东林党则是贪权贪钱叛国,东林党人作为臣子的自私程度和危害比魏忠贤远远大的多,真的是应了那句话经典名言:“书生误国”。


温史


给个名单对比下才能明显

东林:孙承宗,卢象升,张煌言,夏允彝,夏完淳,黄道周,堵胤锡,瞿式耜,姜曰广,高弘图,吴钟峦,陈子壮,黄公辅,黄耀淳,侯峒曾,鹿继善,祁彪佳,袁继咸,张国维,吴应箕,吕维祺,贺逢圣,顾炎武,黄宗羲,杨涟,左光斗,张同敞,范景文,李邦华,汪应蛟,何士晋,钱谦益

阉党:崔呈秀,田尔耕,许显纯,倪文焕,薛桢,陆万龄,徐大化,梁梦环,徐兆魁,王绍徽,张捷,王永光,阮大铖,孙之獬,冯铨,霍维华,杨维桓,周应秋,顾秉谦,郭允厚,冯三元,姚宗文,潘汝桢,闫鸣泰,王体乾,李实,纪用,吴淳夫,李朝钦

有兴趣的可以查阅下这些人的生平事迹,哪个更可恶自然明明白白


远处吹来阵风


不论是所谓的“阉党”也好,是东林党也罢,放到晚明之时,他们无一不是明朝的破坏者和掘墓者。

可是倘若一定要让他们分出一个高下的话,那么显然,东林党比阉党要更可恶,或者说东林党对明朝具有更强的破坏力,他们掘墓也更绝、更彻底。

既然说到了阉党,那便不得不说魏忠贤。

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虽说能力一般,但是用人之术倒还勉勉强强过得去,所以特地扶植魏忠贤来制衡文官集团。

魏忠贤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也很清楚朱由校扶他上位是为了什么,所以也是尽心尽力地打压文官集团,东林党更是被压得抬不起头来,这也是东林党为何那么恨魏忠贤的原因所在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魏忠贤不仅断了东林党的财路,更是挡住了他们的权路,岂不如同诛人九族?

魏忠贤贪则贪矣,但他自己心里也有分寸,不能只顾着给自己敛财,也得分皇帝朱由校一份,让朱由校能够拿得出钱来维系明朝政府的运行。

更何况,当时后金正在明朝北方肆虐,正是用兵之时,用兵须用钱,倘若朱由校因为没钱用兵,让后金打了进来,朱由校当不成皇帝了,他魏忠贤到时候别说继续掌权和敛财了,活路都没有。

魏忠贤贪则贪矣,但是他贪的更多的是地主、官绅这些既得利益阶级的钱,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的赋税。

虽说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但是至少魏忠贤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他能力终究有限,有些事让他防不胜防而已。

他薅了官绅地主的羊毛,官绅地主又去薅百姓的羊毛,他对此确实颇为无力,他也想过去招揽有才之士为自己出力,但是买他账的人却不多,譬如孙承宗,魏忠贤便一直想要拉拢孙承宗,但是孙督师不买账。

当然不论如何,以魏忠贤的能力,加上他的贪婪,绝不可能让明朝走出困境,只会加速明朝的灭亡。

魏忠贤掌权时期的明朝和崇祯时期的明朝相比,更像是天黑之前的最后一抹余晖,他薅官绅地主的羊毛越狠,官绅地主薅百姓的羊毛也会越恨,这是一个不可解的死循环,至少对于魏忠贤而言是这样。

东林党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更贪婪,他们是有能力,但是他们却将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放在如何争权夺利上。

也正因为东林党比阉党更有文化,更有能力,所以他们对明朝的破坏力才会更强。

魏忠贤想不到的办法,他们想得到。

魏忠贤不敢用的办法,他们敢用,因为他们掌握了笔杆子,他们能让黑的变成白的,也能让白的变成黑的。

他们多数时候有底线,但是没底线起来绝对让人胆战心惊。

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本和柳如是约定好了一起投水殉国,谁料事到临头,他却用一句“水太凉”尽弃风骨。

后来,他又用一句“头皮痒”去剃了头发,在后脑勺拖上了一条“猪尾巴”。

当时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则恰恰将钱谦益这样的人视为股肱之臣,将挽救明朝的重任托付给钱谦益这样的人。

让钱谦益这样的人掌权,焉能不亡?

朱由检被东林党人忽悠得铲除了魏忠贤之后,因为不懂用人之术,更不通制衡之道,以至于让东林党一家独大。

东林党掌权之后,可没魏忠贤那么客气,他们以前被魏忠贤刮走了那么多钱,这时轮到他们掌权了,他们哪能不捞回来?

不仅要捞,还要比以前捞得更狠。

东林党将很多不利于他们的政策一一废除,然后开始了他们的疯狂敛财之路,这造成了明末的时候,国库没有钱,可是官绅地主们却个个富得流油。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朱由检没钱了,想让他眼中的股肱之臣拿一点钱出来救济国难,可是那群贪权好利的东林党诸公们却一个个使劲地摇头说没钱,说什么也不肯借钱给朱由检,朱由检却也只能摇头叹气。

如果说魏忠贤时期的明朝是一地鸡毛的话,那么崇祯时期的明朝那就是一地鸡毛加满天飞的鸭毛。

至少魏忠贤还知道维护朱由校和明朝,但是东林党诸公却只顾着维护自己的蝇头小利,浑然不顾明朝。

所以说呀,虽然魏忠贤和东林党都不少什么好货色,但是东林党却要更可恶得多。


宁糊涂


网络上指责东林党,大致有几条罪状

1、不收工商税。东林党人汪应蛟在天启年间任户部尚书时,提出的来源措施就有典铺酌分和房屋契税。那为什么说明朝不收工商税?因为明朝历来就不重视,明太祖规定商税为三十取一,正统以前朝廷征收的商税比例不足田赋十分之一,以至于后期征税变得相当麻烦,如叶向高所言:“各处关税所入不过数十万,今欲加征,亦不过原额一倍”。至于矿税,浙党、齐党、楚党甚至部分阉党都是反对者,万历自己也打算死了就作废,仅仅属于元首任内的行政命令。

2、有钱不出钱。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后搜罗出七千万,这笔钱的构成是什么呢?

其所得金,大约侯门十之三,宦侍十之三,百官十之二,共七千万两。——《平寇志》
所掠共七千万,大约勋戚、宦侍十之三,百官商贾十之二,先帝减膳撤悬,布衣蔬食,铜锡器具尽归军输——《国榷》
进拷索银七千万,侯家什三,阉人什四,宫眷什二,商贾什一。——《后鉴录》

如果取《传信录》记载,李自成抄出十万的只有三人:周奎、王之心、丁时学。周是皇后的父亲,王是东厂太监,丁是把户部藏银拿来充数了。要说不出钱,阉党皇亲才是大户。

3、东林党集体降清。最大典型是钱谦益,仿佛他就是东林党代表。那为什么谈孙承宗、袁可立、孙传庭、卢象升的时候,又忽略他们的东林身份?史可法、张煌言、范景文、鹿善继、陈子壮、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抗清的东林党人多的是,拿个例当典型,实在不是正常的逻辑方式。

东林党自身当然有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道德洁癖,而且把逻辑道德带入政治理性中,使党争更加激烈,当然也给自己引来了强烈的政治排挤。到了崇祯一朝,17为首辅中只有3人为东林党,基本边缘化,满朝被楚党和浙党把持,如果说真要找主要责任人,那也是“文官集团”,而不是文官集团的东林党分支


晓窗读史


东林党好像知识分子多,阉党不用提,宦官为主吧,这些党争不要紧,关键是争来争去别坏了国家大事。东林党清流多,有些道德高的人,阉党最后是失败了,崇祯帝处理了阉掉首领魏忠贤,但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帝又命人为魏忠贤修了墓,甚至有人说魏忠贤在,明朝不会灭亡。主要是阉党主张向东南富裕地方收税,而东林党不主张这样做,结果陕西一带天灾频频,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关外满洲女真崛起,明朝灭亡。


大白白野


我是闲翻古书笑谈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阉党和东林党在主要的人员构成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士大夫,文官。阉党主要是政治斗争失败的一群士大夫,逐渐汇聚于内廷太监的身边而形成的势力。

明朝自朱瞻基天才的开始教太监读书之后,逐渐形成了以士大夫集团为主的外廷和以皇帝直接掌控的太监带队的内廷两股势力,达成了朝堂的平衡。

这种平衡维持的很好的时候,朝廷运转就很正常。

例如嘉靖,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一个修仙一个数钱,但国势并未危险。

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则国家就会危险。

例如明英宗时代,内廷大于外廷了,就有土木堡,崇祯时代,外廷彻底压制了内廷,就有歪脖树。

万历年间,东林党逐渐成为了朝廷内势力最大的政治团体,开始党同伐异,挑起了党争,外廷势力逐渐强大了起来。

为恢复这种平衡,天启任用魏忠贤,团结了一批政治上被东林党所政治追杀的其他党派的失意政客,形成了阉党,对东林党进行反击,逐渐恢复了平衡。

天启就可以继续天天在皇宫里做木匠活儿了。

东林党和阉党说不上谁更可恶,都是一伙子人,只不过因为利益而分成了两派而已。

从历史危害性来说,由于阉党在崇祯时代随着朱由检这个中二少年被东林党忽悠得脑残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显然东林党在明朝灭亡的问题上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可怕之处在于,东林党是满腔热诚的以救国的名义祸国,以忠诚的名义亡国。

个人利益永远高于家族利益,家族利益永远高于党派利益,党派利益永远高于国家利益,这就是东林党人!

或者说适用于封建社会的所有士大夫所结的党。

因此如果一定要说,东林党和阉党谁更可恶,那无疑是东林党了。

因为阉党依附于内廷,天然的失去了身份上的正义性,成了板上钉钉的奸佞和真小人,所作所为就会受到抵触和制约。

而东林党这群伪君子,道貌岸然之下藏着的是龌龊之心,却打着救国救民的正义之旗,口号震天响,不但忽悠了皇帝和天下军民,连自己也给忽悠了。

所以说真小人不可怕,伪君子才是最可怕而危害性最大的啊!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这个问题简直有些搞笑,就像问恶人与好人哪个更可恶?当然恶人也做过好事,好人也做过错事,但不能因此就说好人比恶人更可恶。

现在网上一些吹捧魏忠贤阉党诋毁东林党的说法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是为了魏忠贤说公道话,实际上还是为了吹捧魏忠贤的干儿子毛文龙,以诋毁污蔑民族英雄袁崇焕,为导致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崇祯帝开脱,甚至把明朝灭亡的责任推给孙承宗为首的东林党。

魏忠贤阉党天启时期冤杀了抗金名将熊廷弼,魏忠贤与毛文龙等阉党又排挤了抗金名将袁可立沈有容。孙承宗袁崇焕孙元化等抗金名将也被魏忠贤阉党排挤。崇祯时期高捷王永光等阉党余党又对抗金名将民族英雄袁崇焕落井下石。

袁崇焕遇害其实也是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一场斗争,温体仁高捷王永光等阉党陷害袁崇焕钱龙锡等东林党,由于崇祯帝支持阉党,而孙承宗为首的东林党对袁崇焕袖手旁观,东林党只有成基命为袁崇焕求情,最终崇祯帝自毁长城冤杀民族英雄袁崇焕。

所谓魏忠贤阉党有利于明朝财政也是无稽之谈,崇祯元年户部尚书毕自严上任的时候,明朝国库早已经被魏忠贤侵吞挥霍一空,明朝每年财政赤字高达130多万两白银,明朝财政崩溃。是财政专家毕自严力挽狂澜,开源节流,打击贪污,北京保卫战为勤王四十万大军提供后勤供应,使崇祯时期的明朝财政得到改善。而毕自严一直是倾向东林党,而反对阉党的。后来崇祯帝自毁长城把毕自严逮捕下狱并弃之不用,导致明朝财政彻底崩溃。

对比东林党名人与阉党名人的名单功过是非一目了然

东林: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卢象升,袁可立,成基命,马世龙,孙传庭,顾宪成,叶向高,赵南星,张煌言,夏允彝,夏完淳,黄道周,堵胤锡,瞿式耜,姜曰广,高弘图,张国维,吴应箕,吕维祺,顾炎武,黄宗羲,杨涟,左光斗,袁化中,张同敞,范景文,李邦华,汪应蛟,何士晋,钱谦益,钱龙锡

阉党:魏忠贤,毛文龙,温体仁,马士英,高起潜,邓希诏,涂文辅,李永贞,崔呈秀,田尔耕,许显纯,倪文焕,薛桢,陆万龄,徐大化,梁梦环,徐兆魁,王绍徽,高捷,王永光,阮大铖,孙之獬,冯铨,霍维华,杨维桓,周应秋,顾秉谦,黄立极,郭允厚,冯三元,姚宗文,潘汝桢,闫鸣泰,王体乾,李实,纪用,吴淳夫,李朝钦,张鹤鸣,王化贞,王在晋


厚德载物49847


阉党出自最穷困的平民,基本进宫前是无六亲相认,出头以后大部分都是会报复当年欺压过他的士绅,大部分出名的没膨胀以前都是王权的坚决维护者,他们大部分只会向各级官员索贿不会自己向百姓征加税。东林党和其它朝党主要有地方士绅出身,没有所谓的寒门,真正的穷困平民是读不起书的,而士绅在中国社会有两个根深蒂固的劣根性土地兼并和与天子共治天下代天牧民,这个阶层的食禄皆是直接来自民脂民膏至少在明朝是这样,整个明朝才出一个海瑞还不得善终。所以在我看来阉党是祸害官吏再由官吏祸害平民百姓,而朝党不论是不是官吏都是在食民脂民膏,有句老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阉党不过是用来背锅的。


2019岁月静好


明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兴旺发达,尤其是江南一代的资本家和官僚,可以说是富得流油,而当时明朝的国库却屡屡亏空,何故?农业税收极其有限而工商业屡屡逃税漏税。而那些资本家和官僚为何能够如此逃税成功,还是多亏了他们暗中扶植的政治上的代言人:东林党。

至于东林党人为何等上政治舞台,完全是沾了当初拥立皇帝的光,光宗与熹宗皇帝能够登上皇帝宝座,可以说东林党是出了大力的,并且在天启3年之前,东林党的势力遍布朝野,可以说是很特权的一个政治集团。

也正是当时社会的这种特权,使得东林党在后世的皇帝面前依旧有恃无恐,万历皇帝对这群道义上武装得天衣无缝的人早已忍无可忍,只不过碍于他们的特权,实在找不到道义上惩治他们的武器,为了避免面对他们时引出一些朝政上的不应有的风波,干脆采取十几年不上朝的方式来应对,眼不见为净嘛。

所以说什么万历皇帝不上朝,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避开东林党人,躲清闲去了。随后的天启皇帝之所以“酷爱”木工,原因和他祖父是一样的,也是躲清闲去了。

如今主流文化上以影视剧为代表,总是讽刺天启是“木匠皇帝”,殊不知,天启做木匠甚至说酷爱做木匠活是事实,但同时他并没有耽误任何政事,或者说,做木匠活与其说是他的爱好,不如说是他在非常时期采取的幌子而已。

而在天启于他的木匠工作室里处理政务的时候,魏忠贤是与他接触最多的人,结果这一事实被扭曲成了:天启玩物丧志,魏忠贤趁机大权独揽、矫诏祸乱朝纲。狗血不?哪个掌握实权的皇帝会自动地把实权交给一个臣子?所以,魏忠贤的一切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代表了天启的意志,魏忠贤是在天启没法以常规出牌的时候使用的一个活武器而已。

而且历史史实表明,恰恰是在天启当政的这几年,明朝出现了现今很多人意料之外的稳定,至少没出什么大乱子,总之绝绝不是众多狗血历史剧里面渲染的那样民不聊生。

由此可见,魏忠贤大力度打击东林党,其实是皇帝要收拾东林党了,这伙人实在是虚伪无耻到家了,不收拾他们,工商业阶层会一直逃税漏税下去,国库会一直空虚;不收拾他们,农业的税赋就会加重,势必导致民不聊生,造成李自成这样的反贼提前起事。

可以说,天启表面上“昏聩”无比,其实确实极富远见和谋略,可惜他驾崩得太早了,如果他能再多活上个十多年,或者说在他活着的时候像他先祖朱元璋那样,彻底打击特权阶层,避免他们挟权祸乱国家,彻底把这些特权阶层赶出政治舞台,也许压根儿就不会有后来的清朝。

然而,历史总是令人万分的揪心,明朝后期,很多关键人物总是在关键的时候突然死掉,而首屈一指的就是天启和魏忠贤。如果说崇祯是昏君的话,那么他昏就昏在没有延续他哥哥那些极其符合当时历史与国情的政策,轻率地处死魏忠贤并重用东林党人,于是乎才有了明末前所未有的混乱景象。至于后来毛文龙和袁崇焕以及很多边疆统帅,死的死,叛变的叛变,种种遭遇,绝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东林党。

因为前方战事吃紧,将帅屡屡向朝廷催要粮饷,后方资本家和官僚却是成天花天酒地,东林党人包养“秦淮八艳”,他们哪里舍得自掏腰包支援前线?但是公然拒绝国家大事肯定不明智,所以他们就把看家本领搬出来了,宣称不征收工商业的税赋是先祖皇帝定下的规矩,不可破坏,同时极尽一切手段,攻击毁谤边疆统帅将士有通敌叛国的嫌疑,这就是崇祯时期出现那么多冤假错案的根源。

说什么东林党人代表着气节,根本就是天大的笑话,明亡之际的东林党人的所作所为恰恰是最没气节的。

事实证明,东林党人代表的是资本家和官僚阶级的利益,他们嘴上忠义无比,大骂对手是阉党,实质上根本不关心百姓死活,他们主张的取消对工商业的税赋,却赞成对农民征收重税,结果终于酿成李自成造反。

而且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以后,这些平素满口忠义的人跑得是最快的,那些没来得及跑掉的,向李自成投降也是最积极的,并且后来满清入关之后,东林党的很多成员连同他们的后代又主动投入清朝的胯下。

而相比之下,他们的对手,也就是“阉党”,在崇祯走投无路之际向众臣发紧急求救要求勤王而东林党人纷纷四散逃窜的关头,倒还有个王承恩陪着皇帝自尽。

想当年田横五百士集体殉国,那是何等忠义和气节。东林党人如果真是忠心于大明王朝的,为何不彰显气节去殉国呢?陪着皇帝一起去死呢?反倒是一贯遭受生理歧视的“阉党”,基本上都随着大明王朝而去了,几乎找不到降清的案例。

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绝不仅仅是文官集团永远正确的历史。它是一部由许多伟大的皇帝、伟大的太监、伟大的武将、伟大的文官和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共同努力,铸就的一部光辉灿烂的伟大历史。

这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有辉煌的胜利,也有悲壮的失败,但判断正邪的标准绝不是文官集团所代表和歪曲的儒家思想,更不可能是是否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特权,是否让文官们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只能是是否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国家繁荣富强。

儒家文官集团,他们掌握了书写历史的权力,事实证明他们滥用了这种权力。他们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进步的作用,但也发挥过极为糟糕的反动的作用。中原政权仅有的两次完整地被北方少数民族消灭,都是在儒家文官集团全面掌权的背景下发生的。

南宋和明末后期,都是儒家文官一家独大的局面,他们整体腐败无耻,为国家的豪强权贵阶层的利益服务,为此不惜杀害岳飞、毛文龙这样忠心报国的武将,危害国家国防能力;不惜把并不沉重的税收转嫁到身无分文的底层农民身上,自己这个阶层腰缠万贯也不愿意多交一分钱税收,诱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因为内外交困走向灭亡,而不是亡于外部武器水平低的过、人数少得多的少数民族,这些给中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给中华文明制造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必须彻底地反省。

东林党就是典型的空谈误国,置民族国家的利益于不顾!!

本来朝廷的格局是阉党,东林党,及少数清流. 阉党和东林党相互牵制的时候, 还能做点事. 但等阉党被干掉了,东林党一家独大,清流只会动嘴皮. 东林党的无耻之最的代表, 钱谦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