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手機各方面性能都超過任何手機,為何電池問題一直解決不了?

蘇沛鋒


感謝您的閱讀!

蘋果的軟肋真的是電池?這是什麼?信號從來沒有滿格過的蘋果,從來都會在電梯中無服務的蘋果,這些不是軟肋。更主要,我升級到了iOS13系統後,出現了嚴重的不穩定,殺後臺,死機問題頗為嚴重。

說蘋果任何方面都超過其他手機,還真的有點有失偏頗。

信號——沒有5G,外掛基帶,且使用英特爾基帶,是iPhone手機最大的軟肋之一,因為蘋果一方面沒有在基帶方面有建樹;另外一方面,將所有的空間給了處理器,所以處理器可以在有限的空間發揮更大的能力,這也是蘋果的一種策略。

電池——電池確實是蘋果的軟肋,我使用了幾年的iPhone 6,主要問題就是電池,電池不耐用,導致了iPhone開始降低頻率手機開始卡頓,這是蘋果的老伎倆了。

但是,隨著iPhone XR的出現,以至於在iPhone 11,iPhone 11 Max Pro,蘋果的電池終於上了3000Mah,電池的耐用度竟然高了起來。

蘋果的優勢在於系統和處理器,在拍照中,也能夠更真實,雖然和現在主流的旗艦手機,可能蘋果拍照有所下降,可是依然是不可忽略得一款機型。


LeoGo科技


  • 首先,蘋果手機各方面性能並沒有超過任何手機,請不要誤人子弟,目前國產手機在很多方面的表現都是蘋果手機望塵莫及的。

  • 其次,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的確沒有國產機用的大,這種情況一直就存在,究其大概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蘋果公司並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他們的所有產品都是由別的廠家進行代工的,而蘋果公司更專注的是系統軟件方面的研發,所以蘋果的ios系統要比Android系統優化的更好,也會更省電一些,比如後臺採用墓碑機制、數據交互在服務器端完成等等,可以極大的減少APP對硬件的使用需求和使用頻率,所以更省電。

手機電池的成本其實是廉價的,蘋果公司就是再會精打細算,也不會在廉價的電池上面做文章的,筆者認為主要還是手機內部空間的原因,限制了手機電池尺寸的大小。眾所周知蘋果手機的功能很多,但這些功能有一部分是需要硬件來支持的,當手機內部為了安裝相應的硬件,那麼留給電池的空間就會變的狹小,因此這就導致了蘋果手機電池無法做的太大,所以容量就小了。


不過,如果有細心的朋友將相同電池容量的蘋果機和安卓機做過測試的話,就不難發現還是蘋果的電池更耐用,因為ios系統優化的比Android好,而且隨著迷你充電寶的上市,蘋果手機電池小的問題已經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桃園Computer


    不僅是蘋果手機,電池問題可以說是大部分手機的軟肋,剛開始使用可以做到一天一充,可後來慢慢發現,一天兩充,甚至一天三充,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自行檢查一下。

    電池損耗大,循環次數高

    很多用戶反映iphone電池耗電快,大部分原因是iphone電池老化導致的,我們可以下載一款iBckupBot for iTunes的軟件查看。

    安裝軟件後,使用數據線連接iphone,就可以自動識別到手機,點擊more information選項,就可以看到電池信息:

  • cyclecout:表示電池循環次數;

  • designcapacity:表示電池設計容量;

  • fullchargecapcity:表示當前總容量。

    通常情況下,正常使用iphone,電池循環次數在400~500次左右時,電池續航能力會明顯下降。當電池循環次數過高(>400次),或者當前容量遠低於設計容量,那麼電池損耗比較嚴重,這時就需要更換電池了。


    檢測主板是否漏電

    如果發現更換了新電池,但是iphone耗電情況依然很嚴重,那麼很可能是發生了主板漏電。下面說一種個人就可以操作的方法進行檢測。

    step1:清理後臺,關閉所有後臺程序;

    step2:關閉後臺應用程序刷新,依次點擊【設置】【通用】【後臺應用程序刷新】,將其關閉,如下圖所示;

    step3:關閉所有系統服務,依次點擊【設置】【隱私】【定位服務】【系統服務】,關閉所有的系統服務,如下圖所示;

    經過上述操作之後,手機靜置、待機一個小時左右,iphone掉電量,應該在1%以下。如果iphone耗電比較高,很可能是出現了主板漏電的問題,需要到專業維修店檢修。


    正確的充電方法

    正確的充電方法是:

隨用隨充,不要過充。這是保持電池活性的最佳方法,可以使得鋰電池壽命更長。儘量避免手機電池徹底沒電時才充電,根據蘋果給出的官方數據,電池循環次數為500次,正常頻率下使用可以完美使用2年是沒有問題的。

    還有一點,充電要使用原裝或者質量可靠的充電器,否則充電電流不穩,很可能損壞電子元件,還存在安全隱患。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感謝閱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弄清楚蘋果手機是不是所有性能都比任何手機強。

作為10年數碼發燒友對“蘋果手機各方面性能超過任何手機”這句話不敢苟同,多是廠家營銷手段,真相沒幾個人知道。蘋果手機性能一直強的是GPU,也就是玩遊戲,而且早期蘋果手機使用720P的屏幕當然大家感覺蘋果手機性能強悍,要知道720P的屏幕玩遊戲性能比1080P強30%。就是早期一直720P的屏幕給大家造成了蘋果處理器的強錯覺。

在16NM年代,麒麟950處理器的多核成績為5800左右,蘋果A9也就4000水平,蘋果也有性能不如別家處理器的時候。就拿目前蘋果的A12處理器來說,他的單核是最強,但是極限性能是比多核,但是他的多核成績和安卓高通855.980是差不多的。安卓手機都是吃多核性能的,隨便八核全開,所以CPU這一塊大家55開。

(蘋果A9處理器跑分)

蘋果A12主要強的是GPU,絕對性能領先麒麟980,高通855一代,但是遺憾的是,這幾代蘋果處理器網上很少有人敢測玩遊戲的實際幀數,我有幸觀看過幾個測試視頻,蘋果XS系列遊戲嚴重掉幀,根本不如高通855和麒麟980遊戲幀數的穩定。玩遊戲是CPU和GPU配合才能完成的,蘋果CPU架構是有問題的,經常大核不開,只有一開,堅持不到一會兒功耗嚴重就會降頻。這就是處理器功耗過大,絕對性能再牛也沒用。

現在蘋果A12帶2K屏,玩遊戲容易降頻,比如崩壞3,麒麟980最多降到45幀,蘋果XS能降到25幀。(B戰網又親測)蘋果手機玩遊戲跟手是系統機制,屏幕運算機制,和處理器性能無關。

所以首先你這個問題的前提就有錯誤,但是不妨礙回答蘋果為什麼一直解決不了電池問題。

基帶外掛佔用空間和處理器面積太大,主板設計有問題,導致蘋果手機電池容量小。

蘋果手機的處理器面積一直是最大的,由於外掛基帶,處理器就可以堆面積達到性能強悍,蘋果已經養成了處理器堆面積的壞習慣。蘋果公司不是萬能的,不能自主生產自己的基帶,導致只能外掛別家的基帶,不能把基帶內置設計到處理器裡面。

(圖為蘋果XS和Max主板內部)

而外掛基帶模塊嚴重打亂了主板空間設計,電池只能分兩塊小電池塞進去。其他家處理器就不用外掛,CPU,GPU面積也小,基帶芯片也集成在處理器裡面,整個處理器模塊完整,主板空間就好很多。比如下圖的MATE20PRO的主板空間。

(華為MATE20主板內部)

各家主板設計集成水平也不同,很明顯蘋果手機的主板設計能力一般,除了電池,其他板塊集成面積太大了,導致電池容量只能很小,這也是有一部分原因的。

以上就是我關於“蘋果手機性能很強,為什麼電池問題一直解決不了的回答”,各位小夥伴還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關注評論。


解悟科技諸葛慕


帆辰科技專注於科技資訊,帶你遨遊科技世界!

蘋果手機各方面性能都超過任何手機,為何電池問題一直解決不了?其實對於這個問題來說,主要分為兩方面,其一就是蘋果手機的各方面新年都超過其他任何手機了嗎,其實這個也未必啊,還有就是電池和信號的問題才是蘋果手機裡面最大的問題。

在使用蘋果手機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以來,其實對於蘋果手機也是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其實最大的優勢並不是大家所說的蘋果手機性能超過任何的手機,而且蘋果手機的iOS系統,這個才是蘋果手機最大的優勢所在。

蘋果iOS系統所存在的用戶黏性還有搭建的用戶生態系統,這才是蘋果手機最大的一個優勢,再來說一說蘋果手機的性能方面來說,一直以來搭載的處理器都是蘋果A系列的最強處理器,比如說有蘋果A13處理器,在整個的處理器上面有將近55億個晶體管,這使得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性能是最為強大的。

但是有利就有弊,雖然蘋果手機的性能強大,但是這是在缺失處理器所外掛的基帶所導致的,所以蘋果手機一直使用因特爾的處理器和基帶,還有就是缺失5G基帶,這個也是為何蘋果手機直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出現一款5G手機的根本原因。

而蘋果手機還有一個弊端就是,蘋果手機的電池續航問題,對於電池來說,可能蘋果手機一直都不是強項的,但是對於用戶的使用來說,蘋果手機的電池管理技術還是相當不錯的。

但是和其他的安卓手機相比,其電池的容量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其容量比較小,但是由於蘋果手機的iOS系統的節電技術也是非常的成熟的,所以電池的續航也是不錯。


最後,對於說蘋果手機的性能方面來說,確實能夠達到目前智能手機的第一梯隊所在的,不論是處理器的性能還是處理器的工藝製程等,都是極為先進的,而且對於智能手機的電池來說,在整體上是沒有突破目前技術的瓶頸所在,這個也不能完全的怪蘋果手機,那麼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


帆辰科技


  筆者也是一名資深果粉,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蘋果手機各方面性能不錯,電池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根源還是技術限制。

  蘋果手機電池的問題,一是電池容量小,二是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太差了。舉一個例子來說,冬天北方一些地區的溫度比較低,通常在-10度左右,蘋果手機電量下降很快,有時甚至出現關機的情況。


  既便是蘋果手機電池健康度在80%以上,蘋果手機在低溫環境下有時還無法開機。同樣的環境下,國產手機在低溫環境下可以正常使用,無非是續航時間會短一些。蘋果之所以沒有解決電池容量偏小,低溫環境下性能差的問題,因為技術水平有限。

  據一位技術人員透露,要想提升蘋果電池低溫下的性能,要在現有的電池供應商中重新選擇,而且要做多項測試。僅電池性能測試一項來說,至少需要2年以上的時間,畢竟要模擬多種環境,還要在低溫環境下做各種殘酷的測試。


  顯然,挑選一個性能好的手機電池,既需要時間,還需要大量資金支撐。而且,最近幾年蘋果一直在壓低配件採購成本,如果用性能更好的電池,成本肯定會攀升。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蘋果手機電池問題才會一直沒有解決。


賈敬華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您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如果我說蘋果因為技術的原因解決不了電池的問題,您信嗎?反正我是不信的!蘋果公司之所以這麼做,與利潤有著很大的關係。

  • 首先,蘋果公司覺得通過軟件優化的方式能夠彌補硬件上電池容量的短缺,這樣將會給蘋果公司節省大量的成本投入;

  • 其次,蘋果手機具有較強的品牌號召力,即便電池容量存在不足,可以通過周邊電池輔助產品來解決,並且給蘋果公司帶來新的贏利點。

2019年手機行業利潤率已經出爐哦,蘋果公司獨佔了總利潤的66%。要知道其實際銷量遠不及三星與華為,盈利能力之強歎為觀止!


詳細來聊聊蘋果為何不願在電池上提升的哪些秘密

蘋果iPhone 11系列,最高的電池容量已經升級至3969mAh,並且標配了標配了18W快充頭(祖傳的5W充電頭終於得到了升級)。如果不是受制於華為、OPPO、vivo、小米等優秀國產手機所帶來的壓力,我相信蘋果在電池上的動作也不會這麼明顯。

一、蘋果優化能力更強,使得待機時間較長

雖然蘋果手機的電池容量明顯的低於國產安卓手機,但是得益於iOS系統以及蘋果優秀的電池優化能力,橫向對比的待機時長並不會屬於安卓手機。

下圖分別使用了4500mAh電池容量的華為Mate30 Pro手機,4300mAh電池容量的三星手機以及蘋果iPhone 11系列機型機型對比。五臺手機使用相同的內容來進行測試,最先沒電的是蘋果iPhone 11,反觀蘋果iPhone 11 Pro Max的剩餘電量還要高於華為手機。

這裡能夠明顯的看出兩個問題,其一、蘋果iPhone 11所配置的3046mAh容量的電池是真不夠用;其二、即便電池容量相差較大的情況下,蘋果電池優化能力確實較為出眾,蘋果iPhone 11 Pro Max能夠壓制華為、三星的旗艦機型。

二、周邊產品的銷售利潤

手機的銷售僅僅是蘋果公司盈利的一個部分,手機周邊產品的利潤同樣不能忽視。例如圍繞蘋果手機所推出的保護套、無線充電器、無線耳機等等。

這裡來說說蘋果iPhone 11手機電池不夠用的情況,官方推出了智能電池殼來解決這個問題。知道這個電池殼的價格嗎?居然需要花費1071元去購買!這下您應該知道為何蘋果iPhone 11雖然支持快充,但是標配也僅僅是5W充電頭的原因了吧,通過配件蘋果還能夠大賺一筆!


關於蘋果手機的電池問題一直沒有能夠有效解決,您覺得會是技術上的問題嗎?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回答大部分都是答非所問,或者是對題目有異議的,我嘗試系統回答一下吧。

首先是蘋果手機的性能超過任何手機,這個看起來有點吹,不過的確蘋果的處理器在手機處理器中性能是十分頂尖的。單核性能一直領先驍龍和麒麟芯片兩年以上,多核基本持平,GPU也遙遙領先。有人說,手機極限性能是看多核的,也不盡然,那要看使用的app是否有多核多線程技術,比如王者榮耀為了讓中低端機型能夠流暢運行就有這個技術;大部分app的運行都十分吃單核性能,蘋果手機能用的時間更長,單核性能強大是因素之一。

然後蘋果A系列芯片為什麼能有如此強大的性能,一方面是蘋果有自己的研發團隊,能夠依據公版架構魔改,使軟硬件結合更加優秀;另一方面是不計成本的堆料,但不是網上傳面積大就完事兒了,A系列芯片都是用最先進的製程(今年的A13除外,因為臺積電的7nm evu工藝產能沒達標,華為的990 5G也因此需要在一兩個月後才能開售)擁有近百億的晶體管,同時配備了很大的多級緩存(性能強的關鍵因素之一)多級緩存成本很高,驍龍和麒麟限於成本因素無法和蘋果比擬,畢竟驍龍是要外賣的,成本太高別的廠商買不起,蘋果因為手機的利潤空間高,可以按自己的要求瘋狂堆料。目前麒麟990 5G真正超越A13的只有神經網絡引擎。另外還有就是軟硬件的完美結合也是蘋果手機性能強大的原因。不過蘋果手機的雙層主辦設計限制了散熱,造成峰值性能穩定不了很長時間,而且導致降頻。蘋果散熱設計真的很迷,手機和電腦的散熱可以說很差了,但是在96W等大功率充電頭上卻用了大面積的石墨烯...我至今也搞不懂蘋果的散熱理念。

再來說基帶,為什麼蘋果手機需要外掛基帶,真想說一句,網上的文盲們,基帶技術沒那麼簡單。有一種東西叫專利壁壘,還有先發優勢,高通掌握了基帶專利技術,並且參與全球網絡通信建設,蘋果想繞過高通的專利設計新的基帶,還要能和世界上已經存在的基站相連接,一時半會兒難以做到。不過可以想象,如果讓蘋果新做一套通訊標準,然後自己再做一個基帶,一兩年內真的可以做出來,但是全世界沒人用它那一套標準啊。通信技術中標準的制定十分重要,從之前華為和高通爭5G標準中就可以看出來。因此,蘋果目前最好的方式是外掛基帶,前兩年因為不滿於高通的收費模式(即雙重收費,授權使用和售賣基帶收一次費,把手機賣出去時再收一次費,每賣一部手機就要再向高通交一些錢,國產手機除了華為都是如此)和高通打官司,高通不給蘋果提供基帶,所以只能用備胎因特爾的,造成信號問題。

最後回到題目,蘋果手機電池問題。其實今年蘋果手機的續航都很不錯了,蘋果手機的電池管理系統一直都表現不錯,iPhone11pro max的4000毫安時電池都能和安卓4500毫安時的續航比拼。限制續航的因素無非就兩點,電池大小和輸出功率。蘋果的耗電真的不高,後臺都是假後臺,只有在需要處理器瘋狂運算時才會急速耗電,比如遊戲時,還有拍照時(蘋果拍照算法實時處理相片時耗電不亞於玩一些遊戲)然後電池容量大小,蘋果手機一直電池不大,因為內部元器件實在太多,雙揚聲器,3D結構光組建,碩大的震動馬達都佔據了很大空間。其實蘋果已經很努力了...主板集成度之高,體積之小都令人歎為觀止,今年還用上了更省電的oled屏幕,都是為了更大電池更長續航努力。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也不專業,不過盡我所能解釋了[呲牙]



小星有夢想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各方面的硬件超過了任何手機,那就不至於了。

蘋果也是用三星的OLED屏幕的,S10+的屏幕比iPhoneXS還要新一代,技術和觀感都提升一個階層;

蘋果的快充最快也就是18W,但是很多安卓機已經到20W/30W/40W/50W了,充電速度還是槓槓的。

同時拍照上,最近幾年,很多廠商都發力,跟iPhone並排了,甚至在DxOmark上還超越了iPhone了。

看到有答案說iPhone的GPU一直很強,笑了。其實A系列芯片,在A11之前的,GPU的跑分都不是第一,為什麼遊戲性能這麼強?是因為iOS系統的優化,直接把手機的遊戲表現提升了等量級了;同時,A系列的CPU芯片性能過於強大了,直接就把手機的表現提升了。A11和A12的GPU性能簡直是暴增,直接就邁入了第一層級,所以A12的表現才會如此的殘暴,蘋果的前幾年的遊戲性能,很大功勞來自於iOS系統。iOS系統才是iPhone核心競爭力。

電池問題

電池問題不是不能解決,而是iPhone還沒有打算解決。你看看,安卓都能上大電池,上快充了。蘋果的技術真的可以上,可以做到的。

只不過,手機空間真的不足。超大的線性震動馬達,同時還有3D touch等等,除非iPhone把尺寸做大,不然真的塞不進超大電池了。

而且,我感覺iPhone今年可能會上大電池,因為去年已經上了雙卡雙待了,那就意味著他們蘋果是認識到大家的需求的。

這不,目前的消息說,iPhone會配備18W快充了,而且是標配了,就看電池容量了。


太平洋電腦網


蘋果手機性能很好,這沒有疑問。但是說各方面性能都錯過任何手機,顯然過了

當然,蘋果手機的三大特點是相當突出的,蘋果A系列處理器、iOS操作系統及相應的生態體系、蘋果手機的產品設計能力。這幾個優勢,特別是蘋果A系列處理器與iOS系統的完美契合,造就了蘋果手機品牌的高溢價能力,可以說蘋果手機目前儘管銷量已經退步到全球第三位,但是其盈利卻依然超過其它所有品牌手機的總和,這完全是可以值得驕傲的。

蘋果手機這麼厲害的盈利能力,這麼經久不衰的品牌吸引力,可以說是和其綜合性能分不開的。但是,一方面近幾年蘋果因為創新研發投入不足,而造成自己在基帶技術、電池和充電技術、手機輕薄化、外觀與散熱等方面出現了短板,特別是蘋果沒有自己的基帶技術,是蘋果手機的重大短板。

而且從芯片來說,蘋果A系列芯片主要還是強在CPU方面,其實在GPU方面高通驍龍處理器是比蘋果處理器還厲害的,而特別是在AI、NPU等方面華為麒麟芯片也已經蘋果處理器厲害。更為重要的是,華為具有全面的基帶芯片技術,這是蘋果所不具備的,所以

麒麟990 5G SoC這樣的先進芯片,可以實現完美的性能與能耗的平衡,蘋果是望塵莫及的。儘管高通驍龍處理器在旗艦級5G SoC整合方面也落後與華為了,但是高通的芯片SoC設計能力也是蘋果不具備的。

說到這裡,大家就應該明白了二個問題。

一是蘋果芯片只是在處理器(CPU)+iOS的契合方面很強大,但是並非全面的性能領先

而且在基帶方面有明顯的缺陷而必須採取外購+外掛方式來實現通信功能,更沒有集成SoC的產品。而這對於現代的高性能手機來說SoC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也因為蘋果只能採取處理器+外掛基帶芯片模式,所以蘋果手機能耗要明顯比其它品牌手機大。當然能耗大也就更凸顯出蘋果手機的“電力”不足的劣勢。

二就是蘋果手機的能耗和電池短板

上一條已經介紹了蘋果手機能耗大是一個缺陷,再加上蘋果確實

在電池技術、充電技術方面投入不夠、缺乏領先技術,出現電池問題遲遲不能完美解決也就不意外了。況且蘋果這幾年明顯的在吃老本,不只是在電池技術上跟不上其它領先的手機廠商,諸多方面上問都已經提到。所以,蘋果手機一直在厚度、重量、耗電量、散熱方面存在缺陷,這肯定是蘋果現在市場持續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按理說,以蘋果自身的實力,手機產品出現這麼多大的短板不應該,但是這卻就發生了。連續幾年蘋果的市場下滑很明顯了,顯然其品牌、技術優勢已經不足以支撐蘋果手機的高溢價了。

在激烈競爭的手機市場中,缺乏創新力,研發投入不夠,不但導致蘋果手機電池短板一直解決不了,更危險的是還全面影響了其手機綜合競爭力,這真是值得蘋果好好思考的

蘋果研發投入不夠的另一個很明顯的後果,或者說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現在全球火熱的5G熱潮中,蘋果只能當個看客的尷尬。所以,不扭轉這個局勢,加大必要的投入,蘋果手機怕不只是電池問題還會繼續下去,整個手機的市場怕還會繼續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