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脱防护服规范吗?“红区”天眼24小时守护医护人员安全

走进武汉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办公室,四台平板电脑前坐着两位医疗队员,哪怕是正在吃饭,她们的眼睛也一刻没有离开屏幕。屏幕上显示是“红区”医护人员正在脱下防护服的实时画面。

穿脱防护服规范吗?“红区”天眼24小时守护医护人员安全

军医陈雪娥告诉记者,她手边的本子是专门记“黑账”的《感控日志》,几点几分哪名队员在脱防护服时出现什么疏漏,她们不但要及时喊话提醒,还要记录下来发到“感控微信群”里,督导所有队员引以警示并及时改进。

据介绍,医护人员将收治传染病病人的区域称为“红区”。这里也是医护人员忙完工作后,脱下防护服的区域。脱防护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安全。

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宋彩萍介绍说,红区里的这套“天眼”系统24小时监控着她们的感染防控底线。

穿脱防护服规范吗?“红区”天眼24小时守护医护人员安全

医护人员进入病房“红区”需要穿戴11层防护隔离装备,对病区严格按照传染病收治要求,做了“三区两带两线”的划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从污染区出来的队员防护服已污染,为避免四个小时繁重操作后精疲力尽的队员在脱防护衣时出现疏漏,由医疗队感控专家组成防护督导组,24小时不间断监控队员在脱防护服的动作是否标准规范,顺序是否正确。对于疏漏错误的动作,感控专家就及时给予提醒、补救,通过这多方位的措施,保障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保护自身安全。

感控专家组组长陈炜说,她们的《感染防控手册》每天都在动态更新,她会根据监控数据,不断完善和规范所有队员的感控动作,精细到每一位医护人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泉 通讯员曾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