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而言,毛主席以公开发表的67首诗词哪一首最好,你最喜欢哪一首?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是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还是最伟大的诗人、而且极具浪漫主义气息。更有英雄豪杰气概,在重庆一首《沁园春.雪》压倒整个国民党,至情至性,大气磅礴。以至于有人言讲国民党武不如毛泽东。文更不如毛泽东

在毛主席做的诗词里,我比较喜欢的是以下几首。如毛泽东在七岁作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小小年纪一股英杰之气直冲云霄,《沁园春.雪》更是传诵一时,《忆秦娥·娄山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卜算子•咏梅》。对于毛主席诗词评价不能从文采和艺术性来评价。因为再高也不能高于李白杜甫,苏轼杨万里,毛主席不已见长的,我们对于毛主席的诗词评价主要来自于钦佩作者的远见和胸襟,而非作者的文学素养多么高

也就是说对毛主席的诗词评价不能仅从文学度谈”。应该从历史环境去谈,从意境与谈。毛主席在书写历史,他在写实,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从中充分证明了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以天下为己任,豪放雄壮恢弘气势,绝非因个人得失而发牢骚。诗词之中更是表达出对民族存亡的担忧和忧患意识。给人一种气吞山河般的磅礴大气。

如果就清水哥个人而言更喜欢毛主席解放前的诗词,尤其是在作者饱受挫折的时候,更加显得毛主席的卓尔不凡的伟大。其中最为欣赏的是毛主席在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忆秦娥·娄山关》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这首词写于长征最困难的时候,

在词中毛主席笔力遒劲,包含深切的情感,深沉而饱满、但又展现出作者豁达乐观的意志,更展现出毛主席的意境之开阔。深沉而苍凉。面对红军的伤亡与失败没有表现出痛惜和悲痛、而是从容面对生死。百折不挠从新开始的雄心壮志。但从内涵中的点点滴滴表达了作者的无限哀伤。“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非身临其境不能写,非感同身受不能写,非意境深远不能写。确是毛主席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句。这种看待战争,政治和未来的襟怀,高度广度,绝对是大政治家手笔,窥一斑知全豹。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毛主席诗词以沁园春系列最不同凡响,个人最喜欢《沁园春•长沙》,其词曰: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在长沙写的一首词。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风云际会,常与同学师友畅谈天下大势。这首词气度非凡,然而其中又有某种不确定感,字里行间,色彩饱满,时间感,空间感,历史感都颇佳,情感丰沛,充满激情,既有理想主义的浪漫,又有现实主义的惆怅,非常真实,同时又非常洒脱。将一位胸怀天下的青年人的情感表达得相当充分,比《沁园春•雪》更有味道。



性命幽观


沁园春 ·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fèn)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主席写于1936年2月你盖世名著,我非常喜欢,若有同感的朋友,可以发表你的看法。




肖恨铁


毛泽东写的诗词,可以说每一首都很好,不同的人喜欢的也不一样。我们选一些我最喜欢的关于毛泽东的诗词说一下。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毛泽东的一首很著名的词,其中人间绝句就是“换了人间”。不得不说,毛泽东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为我们换了人间的。

因为他带领我们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与自由,独立与自主。

正是他的“换了人间”,让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所以,在读到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的时候,我被这样的绝句惊艳到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这是毛泽东的《采桑子》,其中我们被惊艳到的人间绝句是,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要知道毛泽东是军事家,此生征战无数。

战场上我们都知道是血腥的,是最为残酷的。但是,毛泽东是为人民而战,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在战场上看到的是战地黄花分外香。是别有的一方景象,是希望是和平是胜利。

恰恰也正是毛泽东这种豁达的心理,让他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毛泽东的诗词之一。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毛泽东最为有名的一首词,这首词最惊艳到我的人间绝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这一句话就看得出来,毛泽东的气魄。

他正是要做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正如后来,他真的做到了。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属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让四万万中国人民获得了光明与新生。

所以,毛泽东也确实做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然了毛泽东写的最好的诗词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汉史趣闻


毛主席诗词名篇很多,我特别喜欢的是《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这首词是在遵义会议后写的。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遵义会议前的中国工农红军在王明错误路线领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开始时又推行逃跑主义,导致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八万红军只剩下三万多人。这种情况下,博古李德等人还要继续走与二六军团会师的老路,全然不顾蒋介石在路上的重兵把守,如果继续下去,中国革命将走上绝路,在这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挺身而出,提出改道贵州的正确主张,经过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红军胜利到达遵义,遵义会议终结了博古李德等人领导红军的历史,开创了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忆秦娥”是李白开创的词牌,李白词代表一种盛唐气象: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这正好符合毛泽东此时的心情。

词的首三字“西风烈”,用形容火的“烈”字来形容风。形象地写出了西风的宏大和威猛,成功地烘托出苍茫而悲凉的氛围。

第二句“长空雁叫霜晨月”,在辽阔的云贵高原上,凛冽的浩荡西风中,大雁的鸣叫一定让人抬头望去,看见了严霜中早晨的残月。

下一句重复“霜晨月”是词牌要求,也是词人感情的真实写照。前一个“霜晨月”是向上望,后一个“霜晨月”则是向下看,月光与霜色融为一体,给人以凄凉孤寂之感,并自然引出下面两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正是红军当时冬夜行军的真实情况。上阕的整体色调的灰暗的,天色刚亮,寒风冷月,行军艰难,没有一点亮色。上阕的基调是阴沉的,一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人的心情变得郁闷。

词的下阕一扫郁闷之气,代之以昂扬向上的激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雄关”是指娄山关的雄伟,“漫道”是写红军战士藐视一切困难的决心“,真如铁”三字,突出了夺取这座雄关的战斗的艰难困苦,作者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各种艰难困苦具体化、形象化。

“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迈步”就是可以迈开大步,勇往直前,“雄关”已变通途。“从头越”这三个字表现了遵义会议后红军战士在正确路线领导下满怀豪情走向胜利的决心和勇气。

第二个“从头越”是这种壮志豪情的的誓言,毛泽东向全党、全军宣誓,我们从今天开始要从头再来,誓把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词的最后八个字“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前一句写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表现山的形态,写山的郁郁葱葱、辽阔苍茫。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使人联想到红军的伟大精神。这两句写黄昏景象,从上阙的霜晨月到下阕的残阳,诗人用这种时空上的错位,描写了经过一天激战后,硝烟遍地,血流成河。此时诗人伫立于娄山关巅遥看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大海一般辽阔,而黄昏渐渐落下的夕阳,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正与盛唐气象一脉相承。李白《忆秦娥》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曰:“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泽东这最后二行博大苍茫之气与李白有同气相呼应之感,同时毛泽东这八个字还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气。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之所以伟大,正是在革命的转折关头写的,词的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色调冷峻,下阕色调温暖,色彩、感情对比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


桃之夭夭老牛


在毛主席公开发表的六十七首诗词作品中,农夫最喜爱的一首就是《沁园春,雪》。

这首词写作于1936年,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出版的《新民报晚刊》上,解放后1957年《诗刊》1月号又重新发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馳腊象…………,

词的开始,读者眼前便显现出一片十分壮丽的雪景,读来不由使人心旷神怡,激情万分。

当时,红军已结束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主席联想到颠沛流离的艰苦岁月终于过去了,中央红军终于有了牢固的抗日基地,再看到这辽阔壮丽,一眼无余的黄土高原雪景,革命豪情油然而生。紧接着领袖又对于历史人物作了比较公正,克观的评价: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而这些历史英雄都各有自已的不足,而真正能建功立业,夺取革命胜利的英雄是当代的广大人民,抒发出领袖对革命事业必会取得伟大胜利豪情壮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秦一农夫


毛主席的诗词,篇篇经典,篇篇不凡,篇篇喜欢。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静远


伟人诗词,清平乐——会昌。永远的经典。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唱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易墨书画


毛泽东诗词我都喜欢。首首经典!字字珠玑!这一首《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干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故乡己有三十二年了。看到故乡的景象感慨万千。


花开富贵66686


救星毛泽东

伟人毛泽东

导师毛泽东

领袖毛泽东

舵手毛泽东

诗人毛泽东

太阳毛泽东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毛主席的诗词我最喜欢的是: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

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

旌旗奋,

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上井冈山学习的时候我也创作了一首【水调歌头•初上井冈山】

【水调歌头•初上井冈山】

木头人吴万卿新填词图

久有井冈梦,

才登红色山。

八方远寻祥地,

极目绪万千。

感慨神圣热土,

更有精神永驻,

碑林显灵传。

泪越黄洋界,

风光无限叹。

夏雷雨,

人云聚,

是众欢。

九十整载过去,

挥手一瞬间。

沙场点兵剑问天,

强我中华凯歌还。

中国梦美好,

撸起袖子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