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到处是荒原和沙漠,为何印巴拼死争夺?

蓝风


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峰?相信大家都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珠穆朗玛峰,那么,世界第二高峰是哪座峰呢?可能很多人就并不清楚了,世界第二高峰是乔戈里峰,海拔高达8611米,而乔戈里峰正是位于克什米尔境内。

克什米尔地图

克什米尔位于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三国交界之地,北边则与阿富汗接壤。克什米尔地区是典型的高原和山地,境内高山林立,荒原和沙漠面积也颇为不小,比之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克什尔米尔经济既不发达,人口也算不上繁密,资源更没有多么丰富。

但是,自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却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纷争最为激烈的地区,1947年、1965年和1971年分别爆发的三次印巴战争,其战争的核心正是克什米尔的控制问题。

克什米尔

从地理环境也可以看得出来,克什米尔地区以高原、荒漠和山地为主,似乎算不上资源丰富的地区,经济更十分落后,似乎并没有两个大国拼死相争的价值,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仍不惜爆发战争,拼死相夺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克什米尔问题的来由。众所周知,包括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印度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原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是所谓印度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数百年来,英属印度,一直是英国最为重要、收益最丰厚的一块儿殖民地。

然而,二战结束之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的兴起和英国的国力持续衰落,再无法控制住南亚次大陆的英国,被迫承认印度等国独立。

克什米尔地理位置

不过,英国不愧为著名的欧洲搅屎棍,在同意南亚大陆各国独立的同时,也给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国家,留下了一个头痛无比的问题——即克什米尔问题。

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悬而未决,迄今为止,巴基斯坦占据了克什米尔约2/5的面积,1/4的人口,而剩下3/5的面积和3/4的人口,则在印度控制区。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宣称自己拥有对克什米尔的主权。两国的纷争由此爆发,这场纷争,已经持续了70多年的时间。

克什米尔

两国为什么都不各退一步,协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呢?很简单,因为谁都不愿意退、也不能退。克什米尔问题的核心,是不可退让的领土主权问题。众所周知,作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不可再生的领土是最核心的资源。

面积高达19万平方公里的克什米尔自然也不例外,如此庞大的疆域,无论是巴基斯坦领袖还是印度领导人,既不敢、也没有权利轻易的决定这块领土的归属,更不可能松口让给敌对国家。

因为一旦他们这么做,他们就将成为本国的民族罪人,不但地位无法保持,甚至会遗臭万年。因此,在两个国家彻底倒下一方之前,克什米尔问题根本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克什米尔

其次,克什米尔绝不是资源荒漠。表面上看,克什米尔以高原和荒漠为主,地广人稀,环境恶劣,似乎并不能算一块多好的地方。但这只是表象而已,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没有一块是无用的。

哪怕是环境严酷、根本无法住人的沙漠,都可以发现价值连城的石油,拥有4000多万人居住、却没有经过多大开发的克什米尔,其境内到底蕴含着多少尚未开发的资源,根本难以想象,更难以估量。这些未被开发的资源,也是印巴双方争夺克什米尔的焦点。

南亚次大陆

再次,克什米尔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无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无法承担失去克什米尔后带来的战略劣势。从地图上看,克什米尔位居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四国交界之地,而且由于其地势很高,成为印度巴基斯坦天然的战略高地。

也因此,克什米尔成为印度旁遮普恒河平原等富饶地区的天然屏障,一旦失去克什米尔,印度的这些核心地区都将直接暴露在巴基斯坦的打击范围之内。

而对于巴基斯坦也是如此,一旦失去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将在克什米尔居高临下,可以轻易地打击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更何况,克什米尔还是巴基斯坦及印度诸多水域的源头,失去这些地区,印度和巴基斯坦赖以生存的河流将受到直接威胁。

发源于克什米尔的印度河

最后,印巴双方对于克什米尔的争夺还源于宗教问题。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这些人大部分倾向于加入巴基斯坦,而剩下的一部分人则大部分为印度教徒。按照这样的人口比例,如果全民公投的话,很显然,巴基斯坦将获得克什米尔。

然而,事情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长期控制克什米尔的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的决定也将直接影响克什米尔的前途,正是双方极为复杂的宗教民族等问题,使得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悬而未决。而境内主要民族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也因此都不可能做任何退步。

正是双方极为复杂的宗教、政治、领土、利益、经济、军事、战略的诸多问题,酿成了如今错综复杂的克什米尔问题。而在可见的未来,也根本看不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彻底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可能。


鸢飞九天2018


有的地方就算一毛不拔,也会被众多国家抢夺,是因为战略需要!克什米尔地区之所以让印巴拼死争夺,并不是因为克什米尔有多么富裕,而是因为克什米尔决定了很多国家的命运!

抛开宗教信仰等问题,克什米尔地区对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来说,克什米尔地区都是对方攻击对方首都的一个战略要地,自然也是保护首都安全的一道屏障,不管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占领该地区,都会有绝对的优势,再加上印度有称霸的野心,巴基斯坦更得防止克什米尔地区落入印度的手里,就导致印巴两国在该地区几十年仍旧僵持不下!

其次、克什米尔地区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如果印度控制了全部控制了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等国就会陷入被动状态,所以每次印巴冲突,巴基斯坦都能得到该地区周边国家的支持,就是为了保证这条交通要道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

其三、为了控制重要的水源印度河,在印巴关系紧张的时候,印度方面曾扬言要修筑堤坝拦截印度和的水,就说明巴基斯坦对该河流非常依赖,一旦印度河被印度控制,巴基斯坦的城市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且大多数的城市建设,都是围绕着水源的进行的,人类也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更何况印度河还是巴基斯坦的母亲河,所以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权非常敏感!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斗得你死我活,完全是因为该地区对两国有很大的战略意义,都是两国的保护伞,而且能够满足两国的利益需要。谁都想获得对克什米尔的绝对控制权,谁也不愿意放手,只有继续斗又或是的平分克什米尔!


老鳄鱼观天下


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巴两国争议最大的地区。也是有两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信仰造成的主要冲突地区。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印巴两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爆发过多次大的战争,小的冲突更是不断!



克什米尔地区确实条件比较恶劣。海拔普遍达到了4000米的高度。境内多山川。降雨量由南至北依次降低,克什米尔又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其中印度控制的是南部的查谟地区。而巴基斯坦控制的则是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而另外一个与克什米尔地区相邻的国家则是我国(此处不谈)。


克什米尔地区总共有约700万的人口。80%的人信奉的是穆斯林。但是同时这里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也有大量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同时也受到了东方文化和中亚文化、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

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和被压迫的人民纷纷抗争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纷纷为争取民族和地区的独立而抗争。作为人口稠密的南亚地区和东亚地区也不例外。


在这样的世界潮流之下,英国在二战中尽管是战胜国但是损失惨重,国际影响力和对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大不如前,再加上受到联合国的约束,因此英国等殖民者不得不考虑印度地区的问题。


于是在英国殖民者从南亚地区撤离之时,根据当地各地区百姓的自发自愿以及民族信仰而划分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但是对于宗教文化错综复杂、历史问题众多,种族混居的克什米尔地区却没有指名归属。而是由当地的王公自主决定,这便是臭名昭著的蒙巴顿方案。

但是克什米尔地区的王公信奉的是印度教。但是克什米尔地区的百姓却80%是伊斯兰教徒。而当时新成立的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有想法,想要独占克什米尔地区。于是一场为了中国克什米尔地区的战争在所难免!



于是1948年10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战争,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印巴战争。这一次印巴战争持续了近一年,最终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60%的土地与75%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40%的土地与25%的人口。这基本上奠定了印巴两国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占领情况。


其实印巴两国之所以对克什米尔地区如此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地区位于中亚经济走廊之上,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战略安全的考虑。除此以外这一地区分布的自然资源和人口、宗教信仰也是双方争夺的重要因素!


珞珈山的猫


巴基斯坦是一个电力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甚至是首都伊斯兰堡,都还倍受缺电停电的困扰,截至2019年,巴基斯坦全国电力资源缺口达2500兆瓦!

仅仅从这里,就能看出克什米尔的重要性!

克什米尔面朝沙漠背靠喜马拉雅山脉,是巴基斯坦最为重要的水源补给地,也是巴基斯坦最为重要的水电基地,南亚地区著名的两条河流,印度河和恒哥都发源于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对印巴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虽然克什米尔地区有部分荒原丘陵,但在其北部地区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原,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且高山融雪量大,成为整个南亚地区的水塔。

特别是对于巴方而言,南部是面积巨大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大,因此,克什米尔成为其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的保障!

中巴经济走廊,同样穿过克什米尔地区联通巴南部港口与中国新疆,对日后巴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与巴通过克什米尔地区紧紧连接在一起,平时发展经贸往来,特殊时期可以彼此照顾。如若失去克什,中与巴则无法快速拥抱彼此。


正是因为克什的重要性,巴方才会在独立后,将首都迁至伊斯兰堡,伊斯兰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脚下,靠近印巴边境,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天子守国门”吗?

这也正是从侧面突出了克什地区的重要性!


Mr这史香


印巴在克什米尔拼的你死我活,目标并不仅仅是克什米尔,而是各自的国家命运。

印度是个扩张性极强的国家。有些不了解印度历史,或者对印度社会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的人,常常说印度人有信仰、很温和、还给他们打上善良人的标签。但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印度独立之前,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大印度联邦”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尼泊尔、锡金、不丹、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阿萨姆地区,都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并且就连中国的西藏也会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

至于印巴分治方案,当时的尼赫鲁根本就不同意。因为他压根不承认巴基斯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只不过,由于1946年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空前的大仇杀,使尼赫鲁大为震惊,他在这一严酷的事实下,不得不暂时同意了蒙巴顿实行的印巴分治方案。

但是,包括尼赫鲁在内的许多国大党要员仍然坚持认为——印巴分治只是权宜之计,巴基斯坦的经济落后,对印度十分依赖,这决定了巴基斯坦必将是一个短命的国家,终将回到印度的怀抱。

为此,尼赫鲁在1947年印巴分治前断言:“小的民族国家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而存在”。

印巴分治后,印度实力不强,尼赫鲁还装装样子,宣传“不结盟运动”,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迷的晕晕乎乎的。

但是,假象终究是假象,尼赫鲁要实现他的目标,他就必须要有具体的行动。而他第一个要吞并的目标就是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原本是个土邦,面积比我国的湖北省稍大,跟湖南省面积差不多,现在的人口大约1600万左右。

英国人主导印巴分治时,当时给了克什米尔自己决定前途的选择权:可以独立建国,也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不过由于当时克什米尔的领主还很犹豫,没有想好怎么办,便没有回复英国人。后来英国人着急撤走,就在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权的情况下,宣布印巴顺利分治。

英国人撤走后,克什米尔上下否定了独立建国的方案,但就针对加入印巴哪一方,却产生了分歧。普通老百姓大多是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领主老爷们则多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

然后,印巴双方便都以此为借口,宣布克什米尔地区是自己的,并都向克什米尔派出了重兵,分别抢了克什米尔一部分。第一次印巴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打了一年左右,最后双方停火,维持了各自的占领区。

但是这种停火只是暂时的。因为在当时的印度看来,吞并克什米尔地区只是吞并巴基斯坦的第一步。它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吞并整个巴基斯坦。而

在巴基斯坦看来,守住克什米尔就是守住巴基斯坦的底线,克什米尔如果丢了,巴基斯坦也必然会被吞并。



所以说,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冲突,并不单单是为了争夺一个克什米尔。而是印度在南亚奉行的霸权主义遭到了巴基斯坦的抵制,再加上双方的宗教矛盾,便产生了现在的克什米尔争端问题

后来,印度转变思路,决定先吞并实力最弱小的锡金,于是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问题就放在了一边。

1950年12月,印度强迫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将锡金纳为的保护国,并派专人驻锡金,担任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职权,将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控制。

锡金被完全控制后,印度又瞄上了巴基斯坦。1956年,印度破坏并赶走了巴基斯坦驻守在库奇兰恩的哨所和边防警察(库奇兰奇的面积大约为1.8万平方千米),并建立了自己的哨所。等于在事实上控制了库奇兰恩。

接连的占便宜成功,让尼赫鲁产生了傲慢自大的心理。他认为修理锡金和巴基斯坦都太轻松了,于是他决定玩票大的——向中国宣战,并吞并中国的西藏。

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和“拿下整个西藏!”的命令。

当然了,最后的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印度军队被中国军队打的屁滚尿流,颜面尽失。总理尼赫鲁也在不久后羞愧难当,黯然离世。


尼赫鲁死后,不管部部长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上台。他上台后,意识到中国貌似是惹不起的对手。于是他转变思路,重新挑起跟巴基斯坦的战争。(内阁制国家的不管部长就相当于政府秘书长)

↓印度第二任总理夏斯特里



夏斯特里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故意在克什米尔挑事,蚕食巴基斯坦控制区。巴基斯坦起先惹不起,一味的退让。


但是面对印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巴基斯坦感到了克什米尔局势的严重性。为此,巴总统阿尤布汗主持最高会议,决定出动精锐部队对克什米尔地区实施反击。第二次印巴克什米尔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战争打了一个对月,最终在联合国的干涉下,双方才停火。

停火后没几个月,夏斯特里去世,随后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上台。这位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领导人是个狠角色。她宣布上台后,没有急着报仇,而是潜心蛰伏,等待一个报复巴基斯坦的机会。几年后,这个机会就来了。

1971年3月25日,东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族长穆吉布·拉赫曼宣称东巴要独立,并成立孟加拉国。对于东巴的这一独立事件,西巴基斯坦肯定不能同意了。巴国总统叶悔亚汗立即下令对东巴基斯坦进行军事镇压,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因此爆发。英迪拉甘地听说巴基斯坦内战的消息后,兴高采烈的对巴基斯坦下了黑手。

1971年12月,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对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并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由于印巴双方在国力上的差距,以及东巴基斯坦的独立,这场战争最终变成了一边倒式的战争。开战仅仅几天,巴基斯坦就被迫停火,主动释放印度和东巴游击队的战俘,并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这场战争后,巴基斯坦不仅损失了东巴的所有领土和几千万人口。同时,西巴基斯坦还被印度占了将近两千平方公里的领土。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拆掉巴基斯坦后,印度野心再度膨胀。这一次他们打算干一票大的,正式将早已沦为傀儡的锡金吞并。

值得一提的是,锡金被吞并前,印度试爆了自己原子弹。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在威慑其它国家不要干涉它吞并锡金的行动。

1975年2月3日,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锡金正式变为了印度的一个邦。(二战之后还能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家,也就只有印度了)

正式吞并锡金后,印度开始向不丹动手。具体方式与吞并锡金一样,先进行外交和军事上的渗透。后来因为中印边境摩擦事件,中国将不丹看作是遏制印度扩张的棋子,便强行阻止了印度吞并不丹。否则不丹早就沦为第二个锡金了。

后来,印度又先后对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两国下手,意图像吞并锡金一样对两国进行先渗透再吞并的计划。但是最终都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而失败了。

1991年底,由于苏联解体,印度的大靠山没有了,印度才总算是消停了几年。(由于印度无端挑起巴基斯坦内讧,遭到了美国的报复。因此在1971年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很差,与苏联关系非常好)

但是,这种消停只是暂时的。从1991年开始,印度连续搞核试验,并在1998年宣布自己跻身为拥核国家。(据说印度拥有65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

作为回应,安理会五常便偷偷支持巴基斯坦搞核武器试验,也帮助巴基斯坦在1998年成为了拥核国家。(据说巴基斯坦15~25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

目前阶段,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对抗仍然在继续。印度并没有放弃它的“大印度联邦计划”,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依然是印度要吞并的地区和国家。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克什米尔也依然它的国防底线。但是随着它和印度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Mer86


克什米尔的确是贫瘠的土地,高海拔,长年天气阴冷,大部分地区在海拔4000米以上,境内有13座山峰超过6000米,常年被冰雪覆盖。面积也就17万多平方公里。为何印巴还要拼得你死我活?

一、生命之源一一水源。

克什米尔高原,是印度河等几大河流的发源地,由于地势的原因源自我国西藏的大量溶雪之水流向克什米尔。印度河基本是一条纵贯巴基斯坦全境的河流,全长2900~3200公里,发源于克什米尔上游印控区,如果克什米尔全部归属印度,巴基斯坦的农业用水、食用水源,则完全被印度控制;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将失去生命之水。如果克什米尔全部被巴基斯坦控制,印度将失去流向印度一侧水资源控制权,并失去“克什米尔粮仓"查漠克什米尔谷地地区。

二、不可丢失的战略要塞。

克什米尔是古代和现代进出入中亚、南亚的交通枢纽,是进入南亚的交通咽喉。

巴基斯坦获得整个克什米尔,阻断了印度向阿富汗、中东、中亚等国幅射的影响,也等于阻断了印度面向中东丶欧亚次大陆的必经之路。阻断了印度成为南亚一霸的梦想。克什米尔是连接巴基斯坦海上至陆地的最主要通道,是直接关系到巴基斯坦的经济建设对外联络的交通要道。

印度如果获得了整个克什米尔,就会阻断巴基斯坦从海上到陆上的通道,将巴基斯坦与中国完全隔开,巴中经济建设走廊也就不存在。还可以直接干涉阿富汗事务,象吞并锡金、控制尼泊尔一样控制阿富汗,将南亚诸国连成一片,将直接影响幅射到中亚和中东直至欧洲。

三、克什米尔对世界的影响。

世界大国一直对阿富汗、克什米尔地区极为重视,他们一直是南亚至中东至欧洲的交通要道。控制了阿富汗及克里米尔也扼住了出进南亚、中东至欧洲和非洲的陆上咽喉。英国撤离印度深知克什米尔的战略地区重要,印巴分治给他们留下克什米尔问题,让他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轻易控制该地区。苏联占领阿富汗,也是出于控制战略通道的考虑。美国一直在阿富汗18年赖着不走,同样是出于控制战略要塞的考虑,控制周边大国,并非“反恐",反恐只是美国的一个借口。


老狼48440790


谁占据了克什米尔,谁就占据了未来战场的先机!

首先,克什米尔地区并不是荒漠和沙漠地区,或者说就根本没有沙漠,克什米尔主体就是山区,其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端,面积2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00万,那里有大约13座大山脉,并且有万年的冰川、蓝色的高原湖泊和绿野,夏季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克什米尔一直是旅游、探险的好地方。但与这景色秀美相比,当地人常年十分紧张,特别是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常年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印度长期在克什米尔地区保持战备,包括斯利那加机场,印度军队控制下的克什米尔地区首府斯利那加地区整座城市和军营一般。

印度军队这么严控克什米尔,就是因为克什米尔地区13个大山区,居高临下,如果巴基斯坦占据了克什米尔地区,那么印度本土无险可守,后边就是印度大平原,而对于巴基斯坦也是,失去了克什米尔就失去了战略屏障,所以克什米尔是印巴双方无法丢弃的土地,双方宁卡在海拔6000米以上对战,也死活不放弃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问题不单单印巴领土问题,而且还是克什米尔人争取独立的问题,从上个世纪开始,克什米尔地区就平方出现各种游击队,印度军队的疯狂镇压导致近7万人丧生,20万难民。为了巩固这个战略要地,印度在2019年就部署了90万大军。严防巴基斯坦军队进入并且防止克什米尔人揭竿而起。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是以牺牲克什米尔当地经济为代价。

克什米尔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以及民众、宗教、文化、心理都是影响该地区和平重要因素,令克什米尔成为了印巴关系的核心问题,克什米尔冲突的看法也决定了印巴两国的李果理念,加上印巴在战略上缺乏互信,这更加增加和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难题。


出鞘


超级重要!超级重要!超级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小小的克什米尔,为啥让印巴打的鼻青脸肿,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太重要。因为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它的东边是中国,西边是巴基斯坦,南邻印度,北接阿富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等于是谁得到了它,谁就捡到一个宝。这里的地形主要是山地和高原,而且世界著名的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在这里。


因为地理位置无地可比,所以自然成了国与国的必争之地。克什米尔一直是印巴冲突的核心问题,几乎所有的印巴冲突都是围绕克什米尔展开的,所以谈印巴冲突克什米尔是绝对避免不了的问题。下面我就给大家聊聊为什么克什米尔到处是荒原和沙漠,印巴还争个你死我活?

  1.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西北部,地理位置太重要。是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过度地带。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00多万。如今北部地区被巴基斯坦控制,面积约占40%,南部地区则被印度控制,为查谟-克什米尔邦,约为总面积的60%。而且克什米尔自古以来就是中东,中亚,东亚等地区的核心交通枢纽。而且也是其他地方进入中亚的毕竟之路。
印度国父尼赫鲁就曾对克什米尔评价称“印度要做有声有色的大国就不能没有克什米尔,没有克什米尔的印度就无法在中亚政治舞台上占有一个重要位置”。


2.印度不愿失去克什米尔,巴基斯坦也绝不会放手。印度,宗教信仰主要分成三部分,一部是佛教,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为印度教,西部为伊斯兰教。当初在英国的统治下他们还能相安无事。巴基斯坦国父曾经说过,克什米尔就如同巴基斯坦头上的帽子,一旦这顶帽子被印度摘去,巴基斯坦将永远受印度人宰割。



克什米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谢谢大家!


猎鹰追风


要想了解克什米尔的重要性,先了解克什米尔七个区域的重要性

1、克什米尔河谷,在19世纪以前,克什米尔就是指克什米尔河谷。现今人口689万,是克什米尔地区中人口最多的地方。前一千年是印度教和佛教重要交流基地。伊斯兰教传入之后,伊斯兰教成为主要宗教。

克什米尔河谷是克什米尔地区最重要的居住区域。

克什米尔河谷

2、查谟,人口538万,是克什米尔地区人口第二多地区。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水源发源地。见下图:

3、拉达克,人口27万,是世界上最崎岖、最荒芜的山地之一,海拔在3000-7000米之间,大部分是荒芜的高地。最高的拉达克居民是雅利安人。公元1世纪时拉达克是贵霜帝国的一部分。2世纪时,佛教从克什米尔河谷传入西拉达克,但东拉达克依然信奉西藏的苯教。8世纪时,拉达克被吐蕃和唐朝控制,双方在拉达克相互争夺。

842年,吐蕃王族成员尼玛衮(Nyima-Gon)逃到拉达克,在拉达克建立古格王朝,藏人开始进入拉达克地区。古格王朝时拉达克成为佛教传入西藏的通道。

13世纪,拉达克为对抗伊斯兰的传播,接受了西藏的佛教指导。巴干王统一拉达克后,建立了南嘉王朝。

17世纪,拉达克因为支持不丹和西藏发生了战争。1684年西藏和拉达克签订合约,规定拉达克成为西藏的藩属国。

雍正朝之后,拉达克王就必须接受大清皇帝的册封,并由驻藏大臣节制。

1834年锡克帝国统治克什米尔河谷的古拉卜·辛格派兵攻打拉达克,但由于驻藏大臣不发兵援助,拉达克成为查谟土邦的附属国。

拉达克是印度和西藏、新疆贸易、交流的传统通道。1949年中国关闭了奴布拉(Nubra)和新疆的边境,封锁了传统的贸易道路。

4、阿扎德克什米尔。人口460万,是克什米尔地区第三多人口地区。以山谷风景著名,是印度次大陆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以72%的识字率,成为巴基斯坦入学率最高的地区。

5、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人口180万。境内有5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和50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这使得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对外交通非常困难,在1978年之前,基本上和外界交流断绝。

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流行的马球运动

6、阿克赛钦。突厥语音译,意思是白石滩通道或者中国白石滩。大部分是高海拔的荒漠,最低海拔4300米,西南不的山高延伸到达普桑盆地,分割阿克赛钦和拉达克,北部的昆仑山脉分割阿克赛钦和塔里木盆地。

1月平均气温-11.3度,7月平均气氛9.8度。

元朝后期准噶尔军和蒙古熬茶礼佛都是从阿克赛钦进入西藏。雍正朝时在阿克赛钦设立拓置局管辖。1865年英国派人勘测阿克赛钦到新疆和田的界线,即约翰逊线。1899年英国驻大清公使递交新疆和克什米尔划界方案,但大清没有回应,英国视为默许。

阿克赛钦是新疆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一旦阿克赛钦被印度控制,新疆和西藏的通道就被截断,只能绕路向东从青海进入西藏。

7、喀喇昆仑走廊。原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的一部分。1963年《中巴关于中国新疆和由巴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协定》中巴基斯坦割让给中国。该地主要是沙克思谷地,都是属于不适宜人居住的高寒山区。

克什米尔七个地区位置分布图

综述

简述克什米尔七个地区的主要作用:克什米尔河谷,克什米尔人居住生活之地;查谟,巴基斯坦主要河流的水源地;拉达克,印度西藏新疆传统贸易路线;阿扎德克什米尔,山谷观光之地;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与世隔绝的高冷高地;阿克赛钦,新疆入藏必经之路;喀喇昆仑走廊,荒芜之地。

印度和巴基斯坦争夺的是克什米尔河谷、查谟、阿扎德克什米尔三地人口聚居地,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这种穷地方,印度倒是可以不要;中印在克什米尔争夺的是拉达克和阿克赛钦二地交通要道。



观风使


就算一毛不拔,也会被抢夺,是因为战略需要!克什米尔全境大部分是山区,还有部分四荒原和沙漠,其中山地为主,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其中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可谓是地理环境极为凶险,不太适宜人类居住。克什米尔地区之所以让印巴拼死争夺,并不是因为克什米尔有多么富裕,而是因为克什米尔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首先 抛开宗教信仰等问题,克什米尔地区对于巴基斯坦和印度来说,克什米尔地区都是对方攻击对方首都的一个战略要地,自然也是保护首都安全的一道屏障,不管是巴基斯坦还是印度占领该地区,都会有绝对的优势,再加上印度有称霸的野心,巴基斯坦更得防止克什米尔地区落入印度的手里,就导致印巴两国在该地区几十年仍旧僵持不下!克什米尔是古代和现代进出入中亚、南亚的交通枢纽,是进入南亚的交通咽喉。巴基斯坦获得整个克什米尔,阻断了印度向阿富汗、中东、中亚等国幅射的影响,也等于阻断了印度面向中东丶欧亚次大陆的必经之路。阻断了印度成为南亚一霸的梦想。克什米尔是连接巴基斯坦海上至陆地的最主要通道,是直接关系到巴基斯坦的经济建设对外联络的交通要道。印度如果获得了整个克什米尔,就会阻断巴基斯坦从海上到陆上的通道,将巴基斯坦与中国完全隔开,巴中经济建设走廊也就不存在。还可以直接干涉阿富汗事务,象吞并锡金、控制尼泊尔一样控制阿富汗,将南亚诸国连成一片,将直接影响幅射到中亚和中东直至欧洲。

其次、克什米尔地区是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如果印度控制了全部控制了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等国就会陷入被动状态,所以每次印巴冲突,巴基斯坦都能得到该地区周边国家的支持,就是为了保证这条交通要道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

其三、为了控制重要的水源印度河,在印巴关系紧张的时候,印度方面曾扬言要修筑堤坝拦截印度和的水,就说明巴基斯坦对该河流非常依赖,一旦印度河被印度控制,巴基斯坦的城市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且大多数的城市建设,都是围绕着水源的进行的,人类也不可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水源的地方,更何况印度河还是巴基斯坦的母亲河,所以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权非常敏感!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斗得你死我活,完全是因为该地区对两国有很大的战略意义,都是两国的保护伞,而且能够满足两国的利益需要。谁都想获得对克什米尔的绝对控制权,谁也不愿意放手,只有继续斗又或是的平分克什米尔!谁会愿意丢失自己的利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