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拯救世界好难啊


蒙古人在辽金以前的历史中并不突出,也不显赫。从成吉思汗开始,蒙古人才真正开始崛起。当然,成吉思汗以后的蒙古人,并不仅仅是以血统为特征的蒙古人。而是成吉思汗强大以后,依附于蒙古人的其他更多的游牧族群,他们都自称或被称为了蒙古人。从此以后,“蒙古人”成为了北方和西北最主要的群体之一。

成吉思汗及子孙征服亚欧大陆以后,“蒙古人”建立的国家分成了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国。这五个王国之中,除了窝阔台汗国弱小以外,其他四个王国都曾强极一时,并衍生出了更多的国家或族群。

在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中,衍生的部落最多,且总共时间存在最长的是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这两个王国衍生出了后来的西察合台、东察合台、帖木儿帝国、鞑靼、瓦剌、叶尔羌、吐鲁番、准噶尔、喀尔喀等相对较强的帝国或部落。

而四大汗国中的钦察汗国,虽然是元朝以外最大最强的汗国,但是分裂以后不断被其他国家蚕食,没有衍生出什么较强的国家和部落,但留下的蒙古人族群却不在少数。至于伊利汗国,在被帖木儿帝国灭亡以后,后裔基本上完全突厥化或本土化,没有再留下什么蒙古人特征,更没有留下蒙古人族群。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元朝曾经衍生出的众多蒙古人族群,以及察合台衍生出的位于东亚的蒙古人族群,到现在已经基本完全被统一归为了蒙古族。而察合台汗国在中亚遗留下的蒙古人分支,还存在的仅剩阿富汗的阿扎拉人。至于钦察汗国的蒙古人分支,虽然总量很少,但是分支很多,主要位于俄罗斯,他们有卡尔梅克人、布里亚特人、鞑靼人、图瓦人、阿尔泰人。而蒙古人曾经衍生出的其他族群,则基本上已经融入了当地民族,不再有蒙古人的特征了。

总的来说,亚欧大陆的蒙古人后裔是很多的,但是还有蒙古人特征的族群,除了以上几地,基本上没有了。


苏绽



果要问蒙古族有多少分支,那就大了,有广义还有狭义的,有历史原因还有现实原因。因为蒙古族是亚洲唯一在历史上分步最广的民族,他的基因一直延绵到欧洲甚至包括英国皇室,在世界上成吉思汗后人占有比重想当大,世界有1600万蒙古人,8%来自亚洲。它和匈奴突厥人一样,曾将辉煌带到西方世界,也留下了根。成吉思汗这个名字在国际上一直很响亮,它不止代表中国意义上的帝王,也代表世界上的帝王,有人类帝王之称,所以他的分支也就复杂了,不但分步广而且相对区域化强。

首先我们从大的方面来说,今天蒙古族就包括今蒙古国和内蒙古,原因这两个地区都以蒙古命名,本身和古代蒙古帝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成吉思汗时代和忽必烈时代都在这两个区域活动,他们将两个地方做为大本营向四周辐射,即而想将蒙古帝国开拓成世界帝国。蒙古国是策源地,对外一系列战争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尤其是成吉思汗统一战争,灭金灭夏,灭大理,还有攻西域。之后忽必烈将重心移到了内蒙古,在正蓝旗建立了国都,又名上都,后来建立大都遥相呼应,它是元朝的根本之地,而不是龙兴之地。 所以这两个地区相当重要,早到元末它就已经分支了,成为鞑靼和瓦剌,这就为今天蒙古族渐渐形成打下了基础。到明末,已经很明显,分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这三个区域里面有好多部族,也在分支构成现今的形势。比如大的方面看,漠南有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等,原本察哈尔领有漠南漠北统治权,原因那里曾是达延汗的天下,在漠北主要喀儿喀部就曾是他一个儿子分地,清朝后来建立了盟旗制度,内外蒙古正式成为两个独立区域,面积也相当。

在漠西那就更复杂了,它位于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分步,在新疆以北也有些蒙古自治州,正是当时留下来的。曾经这里是察合台汗国统治核心位于今天的伊犁市,后来元明交际,这里也在发生变化,察合台汗国分裂,在新疆一带,他们仍统治着这里,在北面额敏县有窝阔台汗国封地,也是他的区域,由于历史的变迁,渐渐的蒙古以西部族将这里注意,形成了卫特拉部。历史上,准噶尔汗国和土尔扈特东归就是那部分历史。所以这三个区域是构成蒙古历史也是毋庸置疑。除了这三个区域还有甘肃,青海,西藏,云南,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至今在偏南的云南省,还有一方蒙古族,他们在元末时仍坚守的一支,属于云南王管辖,后来投降大明了也就定居在哪里。元朝遗留的少,除了大的区域还有小的地方,在今天河南一个地区,有成吉思汗大儿子术赤后代,他们仍祭拜着这位先祖。在今洪湖有忽必烈的幼弟阿里不哥移民,当初和忽必烈争帝位怕被杀,流落这里。



除了狭义的内外蒙古以外,更大的方面还有西方国家,包括俄罗斯和伊朗,阿富汗,俄罗斯曾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封国,钦察汗国。它们在伏尔加河上游统治,位于今阿斯特拉罕地区。他们又分成小国,有克里米亚,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三大区域,也是蒙古一个西方据点,在今天不是有个鞑靼共和国就是个鲜明的例子,他们仍用保留着蒙古风俗。不止在俄罗斯,伊朗和阿富汗也有,哪里曾是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伊儿汗国地盘,自然留些什么,鲜明的地方,有大不里士仍保留当时蒙古瓷器。同样在今天阿富汗有哈扎尔人,他们至今还想拥入中国怀抱。其次有中亚和印度,察合台汗国统治哪里,后来在印度演变为莫卧儿王朝,莫卧儿意思就是蒙兀儿相当于中国的蒙兀部音译。



所以自从蒙古族崛起之日他都在扩张,从北宋末期臣服辽朝以来,它一走上分支道路。到蒙元时期家族的演变分支的越大,后来明清不断分成小枝如大树一样,由幼苗变成大树,他在世界民族林木中当属罕见。


龙文说史


蒙古族有着磅礴的历史,至今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有很多蒙古血脉融入其他民族,有的深刻影响民族成分构成,有的默默无闻就像没有一样。

如今,世界上最大的蒙古族聚居国家是2块,中国的蒙古族约有550万,蒙古国的蒙古族约有300万。剩下的蒙古族分布在其他国家,主要是在俄罗斯、中亚一带,像图瓦人、卡尔梅克人,这些族群的人口多达数百万。

另外是有明确有蒙古血统的民族,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等草原民族,人口则多达几千万。至于拥有蒙古血脉的人口则更多,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靠DNA测定。

蒙古血脉分布世界,跟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征服有很大关系,正是这些军事行动让大量的蒙古人口离开东方家园。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完成统一蒙古各部的壮举,已经把布里亚特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等部落被纳入蒙古族。

随后,声势浩大的蒙古征服爆发,蒙古人的种子在各地扎根成长。

征服阿富汗后,成吉思汗留驻的蒙古军队后裔,演变为现在的“哈扎拉人”。征服东欧、中欧的拔都(成吉思汗之孙、术赤的儿子),建立起金帐汗国,其后裔和其他民族构成现在的“鞑靼人”。下面继续……

还是在公元13世纪,蒙哥主政蒙古帝国时期,忽必烈南征四川、云南,留驻的蒙古军队演变为今天

中国的南方蒙古族

公元15世纪,术赤的后裔昔班尼家族的阿布海尔,率领部众建立乌兹别克汗国,这一帮有蒙古血统的人被称为“乌兹别克人”。

后来,在乌兹别克汗国有2个术赤后裔的宗王——克烈汗、贾尼别克汗,带领自己的人马投靠察合台国的汗。这些人被称为“哈萨克人”,他们是现代哈萨克人的起源,今天的哈萨克人多达1400万人。

到公元17世纪,原来生活在中国新疆的蒙古土尔扈特部西迁,他们来到东欧的伏尔加河下游驻牧。100多年后的1771年,土尔扈特部落首领渥巴锡东归故土,一部分没来得及接洽的部众形成今天的“卡尔梅克人”

以上提到的是蒙古族及其演化历史,既包括蒙古族本身,也包括亲近的民族。当然,蒙古族的血脉影响,从广义上来说还要更加厉害……

比如说现代的俄罗斯民族就渊源很深,在西方有一句谚语叫“扒下俄国人的皮囊,里面住着一个蒙古人”。至于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莫卧儿帝国,就是突厥化的中亚蒙古贵族所建,“莫卧儿”即“蒙兀儿”的谐音。

综上所述,现在蒙古族的分支有不少,而蒙古族的血脉分布则更广。在这些分支里的百姓,依然保持着草原民族的特色,很多人还继续被称为“马背上的人”。


子屠龙


如果蒙古帝国还存在的化,他们恐怕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

个人认为蒙古帝国的分化很大程度上是遗产继承制度造成的。定居民族通常是嫡长子继承制,但蒙古人实行的是分家制,幼子守灶继承父亲家业,长子离父亲的大帐最远。

在蒙古观念中,嫡长子没有绝对的权威,他们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达尔文法则,大汗的各个儿子只要有能力都能自立门户,与叔伯兄弟们分庭抗礼。

久而久之蒙古民族就从一个庞大的帝国逐渐分化成若干小部落,一盘散沙的情况也决定了重现成吉思汗的雄风只能是蒙古民族的美好愿望。

题干上贴了四大汗国的地图,如果要是全部讲三天三夜也介绍不清楚,所以本次回答仅从现在意义上的东亚蒙古说起。

总的来说,东亚蒙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草原本部;二是林中百姓。顾名思义,草原本部就是在草原游牧的牧民;林中百姓是在森林中以渔猎为生的族人。

草原本部由七大部族组成,即左翼三部、右翼三部

,外加一个东蒙古的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位于蒙古东部,紧挨着辽宁、黑龙江,由成吉思汗的“科尔沁护卫军”演变而来,始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合撒儿。因为不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科尔沁部首领虽然也是孛儿只斤氏,但不属于黄金家族成员,所以满族人在东北崛起后,他们第一个站队过去。

左翼三部:察哈尔、兀良哈和喀尔喀

察哈尔部 由成吉思汗的一万怯薛军发展而来,是蒙古大汗的驻地。察哈尔部和黄金家族一样是蒙古民族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察哈尔”在牧民心中指代的就是蒙古国家,所以满族人征服蒙古的标志就是皇太极击败察哈尔的林丹汗。

皇太极获得了蒙古传国玉玺后称帝,理论上蒙古所有部族都臣属于清政府。清朝一直称他们继承的是蒙古皇帝,明朝皇帝是被李自成所灭,和他们无关。清朝将准噶尔之乱定性为叛乱都是出于这个原因

兀良哈部 原是今天外蒙古的突厥民族,被成吉思汗征服后逐渐蒙古化,后来又迁徙到东部的绰尔河、朵颜山一带,朱棣靖难之役中的“朵颜三卫”就是他们。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兀良哈部解体,被察哈尔、科尔沁等部兼并。

喀尔喀部 今天的外蒙古,喀尔喀部多是蒙古征服的漠北突厥人、回鹘人组成,但由首领是达延汗嫡幼子一脉,在蒙古诸部中地位比较显赫。

右翼三旗:土默特、喀喇沁、鄂尔多斯

土默特部 达延汗将次子阿拉坦分封在土默特,阿勒坦汗大家很陌生,因为明朝将其翻译为“俺答汗”。俺答汗结束蒙古内讧,又终止了蒙古和明朝的长期的战争,被明朝封为“顺义王”。

俺答汗最厉害的就是借助藏传佛教在巩固了他在蒙古的统治地位,然后册封了索南嘉措为“DL(和谐,大家懂得)”翻译过来就是大概就是智慧像大海一样。索南嘉措自称三世,将师傅和师爷追封为二世、一世,然后一直转世到现在。

喀喇沁部 永谢布部的残余势力,达延汗平定右翼三旗作乱后,将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封为“济农”即副汗。巴尔斯博罗特又再一次分封,将他的四子封在了喀喇沁部。

鄂尔多斯部 这是蒙古副汗的驻地,就是上面掌管右翼三旗的巴尔斯博罗特的部族。

林中百姓:卫拉特、布里亚特

卫拉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和硕特

卫拉特在不同时期翻译不同,其中明史中的“瓦剌”、清史中的“厄鲁特”说的都是它。卫拉特蒙古位于我国西部,原是叶尼塞河上游的渔猎民族,之后被蒙古征服。卫拉特由蒙古太师掌管,他们与黄金家族是姻亲关系。

准噶尔部 蒙古太师的驻地,也先、巴图尔珲台吉、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等猛人都出自准噶尔部,所以他们有能力率领卫拉特蒙古对抗清朝。

土尔扈特部 电影《东归英雄传》说得就是他们,他们被准噶尔部排挤后就跑到东欧草原。听说准噶尔被清朝干趴下了,俄国的剥削又重,然后带着继承准噶尔汗国土地的美好愿望东归。

清朝打了三代人才彻底平定准噶尔之乱,乾隆显然然不可能把卫拉特蒙古给出去,不过对土尔扈特部的安置还算不错。

杜尔伯特部 也先长子的部族,准噶尔之乱时也参与其中。

和硕特部 科尔沁部在西部的分支,他们和清朝关系很好,著名的人物是固始汗。清朝最初都是通过他们控制喇嘛教的。

布里亚特部 发源于贝加尔湖地区,也是术赤征服的森林部族。因为某些原因,之前主要分布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部分族人回到中国。


史料不辑


蒙古族脉系非常庞大复杂,在这里只大概讲跟我们相关的,国外那些就不提了,从成吉思汗建立的横跨欧亚蒙古帝国算起,到元朝灭亡,在我们的课本里还有很多蒙古人和各种部落。首先认清一个事实,元朝灭亡不等于蒙古灭亡,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元朝的确灭亡了,但对于蒙古来说,只是失去了农耕的领地,他们退回了蒙古高原,依然过着游牧的生活,依然是蒙古人。

成吉思汗死后的几百年,蒙古汗位就在其子拖雷两个儿子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个家族转来转去。

13世纪蒙古族乞颜部的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使草原上的所有游牧民族都成为了蒙古族。后来拖雷的两儿子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两人争汗位,最后忽必烈胜出,阿里不哥退到阿尔泰山与乞儿吉思一带,14世纪元朝覆亡,忽必烈家族被明朝剿灭,而还在蒙古高原的蒙古各部未受影响。对于明朝来讲,他们灭掉了蒙古后裔元朝继承了正统,如果还把北方的叫蒙古有点怪怪的,于是明朝时把北方尚存的蒙古后裔改名叫“鞑靼”,其实蒙古人一直自称蒙古,鞑靼是明朝统治者意淫单方面的称呼。

噶尔丹是藏传佛教活佛,当年靠着这身份就能统一蒙古,不用一兵一将。

当然在《明史》里也明确描述了,鞑靼即蒙古,故元之后裔。而瓦剌就是鞑靼的一个联盟,它不是一个部落,它是几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在忽必烈家族消亡后,瓦剌首领也速迭儿被推举为蒙古大汗,而这位也速迭儿就是前面所讲的阿里不哥的后人,从此明朝跟北方瓦剌部死磕,其实还是在跟蒙古人打仗,从明朝成立到灭亡一直没停过。

图为乾隆平定噶尔丹而建的普宁寺。

当年的阿里不哥其实是有资本的,支持他的是蒙古的一个大部落叫卫拉特部,阿里不哥后人跟这个部落联姻也非常紧密,所以当阿里不哥一系为蒙古大汗后,卫拉特部也水涨船高,迅速壮大。1391年也速迭儿死后,蒙古大汗之位争夺混乱,《蒙古编年史》、《黄金史》、《明太宗实录》记载过程均不一样,结果是卫拉特部的脱欢掌握汗位,其子也先建立了卫拉特帝国,势力笼罩着整个蒙古高原,当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就是被卫拉特帝国的也先掳走的。

1762年乾隆设置伊犁将军后,新疆彻底纳入中央版图。

《蒙古编年史》是这样介绍卫拉特的,蒙古是40个部落联盟,卫拉特部是4个小部落的联盟,而这4个小部落分别为:杜尔伯特、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后来的卫拉特因争夺汗位失败而被赶出了蒙古高源,退出舞台到了西北部定居,蒙古高原重新被整合为左右两翼六部,左翼为察哈尔、喀尔喀、兀良罕三部,右翼为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其中喀尔喀部的领地挨着西北的卫拉特部,还曾对卫拉特部进行过征伐,明末清初时漠南蒙古臣服满清,漠北蒙古的喀尔喀暂时保持中立,漠西的卫拉特为了对抗满清,向各地蒙古部落结盟,此时的卫拉特部比较大的部落有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部等,靠着藏传佛教活佛头衔的噶尔丹建立准噶尔帝国对抗满清,直到乾隆年间才平定,准噶尔也是历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


图文绘历史


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蒙古族真正进入了众人的视野。四大汗国,鞑靼、瓦刺、准葛尔、土尔扈特、喀尔喀这些词是否和蒙古族有关系,蒙古族是从何发展而来,到底有多少分支,各个分支又是如何演变的,需要了解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历程。蒙古族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部落统一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元朝和四大汗国时期,瓦剌和鞑靼时期。

部落统一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据记载,蒙古族起源于东胡,东胡是分布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东胡族系下分化出来的部落和民族有很多,乌桓、鲜卑,柔然,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是由东胡分化而来的。

秦汉时期,东胡被匈奴所打败后,东胡族分成两部分分别退至乌桓山和鲜卑山,以乌桓山和鲜卑山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

在公元4世纪中叶,在现今呼伦贝尔地区居住着称为室韦的鲜卑人,蒙古族正是室韦人的一支,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大草原之时,蒙古族人一直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

元朝和四大汗国时期

1206年,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在征服蒙古各部落之后,在忽里勒台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大蒙古国自此建立。

此后,蒙古族经历多次西征,先后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同时,在东亚地区,又灭掉南宋,建立元朝(忽必烈在大蒙古国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号“大元”,实际上元朝只是大蒙古国的另一个称谓),大蒙古国和四大汗国统称为蒙古帝国,疆域横跨欧亚大陆,这也是蒙古族最巅峰的时期。

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儿孙们建立的,因此在早期各汗国君主的废立都是由蒙古大汗所指定,但是随着大蒙古国出现内乱,四大汗国逐渐脱离大蒙古国的控制,尽管大蒙古国与四大汗国仍然有所谓的宗藩关系,但实际上蒙古大汗已经不能够号令四大汗国了。

  •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由窝阔台之孙海都所建立。窝阔台汗国仅仅存在了84年,领土被察合台汗国和大蒙古国吞并。

  •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14世纪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共立国160多年,在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所灭,叶尔羌汗国也是由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建立,叶尔羌汗国在17世纪被准噶尔汗国所灭。西察合台汗国仅仅建立20余年就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西征后建立,随着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钦察汗国最终纳入莫斯科公国的领土范围之内。

  • 伊儿汗国

伊儿汗国是由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汗国仅仅建立70余年就因为内乱而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最终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因此,四大汗国的结局都以十分明了,四大汗国基本上都被莫斯科公国,帖木儿帝国和准噶尔汗国所吞并,蒙古族的血统也融入其中。

莫斯科公国领土一直由西向东扩张,最终形成了领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联邦,因此俄罗斯人的血统里面一直也都带着蒙古族的基因。

准噶尔汗国在后面介绍瓦剌时会详细介绍,准噶尔汗国基本上可以算是瓦剌的集权时期。

帖木儿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儿是西察合台汗国的驸马,帖木儿本身也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范围大多在今天的中亚地区。

瓦剌和鞑靼对峙时期

元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恶化,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此爆发,朱元璋在众多农民起义将领中脱颖而出,建立明朝,然后北伐占领元朝首都大都,元廷退守漠北。同一时期,随着元朝的衰退,原本归顺于元朝的蒙古系族中的斡亦剌开始独立,最终在明朝北部形成了以“草原百姓”(蒙古本族)为主体的东部蒙古(别称鞑靼)和以林中百姓”(斡亦剌)为主体西部蒙古(别称瓦剌,卫拉特)

  • 瓦剌

瓦剌内部主要分成四大部落,分别是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部落之间相互平等,因此瓦剌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盟主也只有召集权,并非集权。

托欢为瓦拉领袖时期,瓦剌吞并鞑靼,蒙古草原得到了暂时的统一,瓦剌势力达到极盛。托欢死后,托欢之子也先继承瓦剌领袖地位,在土木堡大败明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先后来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所杀。

也先死后,瓦剌随之陷入分裂,瓦剌逐渐衰退。1676年,出生于准噶尔部的噶尔丹通过军事手段夺得瓦剌领袖地位,并把瓦剌从原来松散的部落组织变成了权利垄断的准噶尔汗国。

但是早在1646年,瓦剌各部落首领就已经向清朝上表归顺,因此准噶尔汗国的建立改变了瓦剌各部与清朝的主从关系,对于清政府来说,此举属于叛乱,因此清政府对准噶尔汗国多次征伐,并于1760年灭掉准噶尔汗国,瓦剌部领土并入清朝版图。

  • 鞑靼

鞑靼,准确的说应该是元朝政府败退蒙古高原后,明朝对北元政府的称谓。在瓦剌强盛时期,鞑靼曾经被瓦剌吞并,也先死后,尽管鞑靼重新占据大漠南北地区,但是此时的鞑靼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汗位多次出现空缺,直到达延汗登上汗位之后,鞑靼各部才完成统一。达延汗死后,整个鞑靼又陷入分裂,后金崛起之后,通过威胁利诱和分化瓦解及拉拢的方式,逐渐吞并整个鞑靼地区,鞑靼部领土并入清朝版图。

整个东部蒙古地区其实还有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之分,漠北蒙古也被称为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范围差不多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而漠北蒙古则在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区。

总的来说,蒙古族起源于东北地区的东胡族,整个发展历程也相当复杂,铁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国阶段应该是整个蒙古族最辉煌的时期,但是随着元廷在朱元璋多次北伐之后,败退漠北,逐渐陷入衰落,内部也分裂成瓦剌和鞑靼,在清朝时期并入大清国土。


小龙谈历史


蒙古族是13世纪成吉思汗带领自己的乞颜部吞并蒙古草原上的塔塔尔部、克烈部和乃蛮部等诸多部落后形成的一个新民族,蒙古族形成后一度横扫欧亚建立了庞大的蒙元帝国以至于许多欧亚国家都散落有蒙古人血统的民族。

首先作为蒙古人老家的中国就分布着诸多的蒙古族和带有蒙古族血统的民族,元朝灭亡后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在明朝时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瓦剌部逐渐发展成为卫拉特蒙古诸部,鞑靼部发展成漠南蒙古和喀尔喀蒙古这这两部分。


其中卫拉特蒙古和漠南蒙古构成了今天中国蒙古族的主体,特别是原本西迁到欧洲伏尔加河下游的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有大半人参加了东归祖国的壮举,另外被认可是蒙古化的突厥图瓦人也被归为了蒙古族。

至于有蒙古人血统的诸如东乡族和土族等民族也很多,应该说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国许多民族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一些蒙古族血统,蒙古族也同样有许多其他民族的血统,可惜的是喀尔喀蒙古因为苏联的关系最终发展成今天的蒙古国。



而除了我们中国外欧亚大陆上的其他许多国家也有不少的蒙古人部落或者带有蒙古族血统的民族,必然俄罗斯把境内带有蒙古-突厥血统的民族统称为鞑靼人,比如土尔扈特部留在俄罗斯的人被称为卡尔梅克人、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人和唐努乌梁海的图瓦人,还有蒙古人和突厥人等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喀山等地鞑靼人等等。

另外中亚国家中的哈萨克斯人、吉尔吉斯人和乌兹别克人都含有大量的蒙古血统,历史上他们的汗王基本都是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的后裔担任,而西亚分布于西亚的阿富汗等地的哈扎拉人据说也是蒙古人西征部队驻扎当地留下的混血后裔,另外因为蒙古人建立的伊儿汗国曾经统治伊朗等地这些地区肯定也有部分人后蒙古人血统,至于南亚的建立莫卧儿帝国的莫卧儿人本身就是蒙古人的另外一种音译。


执斧谈史说事


大家好,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我国在清朝时期,特别是清朝初年,将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

其中,漠南蒙古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人,还包括部分青海地区的蒙古族。

漠西蒙古就是新疆、中亚和东欧地区的蒙古族,因为他们都位于大漠戈壁以西。

漠北蒙古,就是大漠戈壁以北的蒙古族,包括当时的乌里雅苏台(外蒙古)。

2.今天的蒙古人

(上图红色区域)

今天的蒙古人包括蒙古国人,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亚特-蒙古、图瓦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和卡尔梅克共和国,以及我国的蒙古族,还有阿富汗的哈扎拉族

(1)布里亚特-蒙古成为俄罗斯领土,脱离外蒙古(或蒙古国)是清朝初年的《尼布楚条约》划分的,当时将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划给了沙俄。

(2)阿尔泰共和国是清末,沙俄与清政府签订了西北分界条约,从我国的乌里雅苏台地区分割的蒙古族地区。

(3)图瓦共和国是1942年苏联在二战期间侵占的我国(当时是中华民国)外蒙古地区的一部分。当时整个外蒙古地区都由苏联人军事占领。

(4)卡尔梅克共和国是清初土尔扈特部东归时,没有来得及逃亡的土尔扈特汗国的一部分。因为当时伏尔加河没有结冰,伏尔加河以西的土尔扈特人就没有东归了,成为现在的卡尔梅克共和国,信仰藏传佛教。

注意,这些卡尔梅克人不是钦察汗国的蒙古人!钦察汗国时期的蒙古人,已经融合到乌克兰、哥萨克、突厥人部落中了。

(5)哈扎拉族是蒙古西征时候留在西亚阿富汗地区的蒙古人,现在已经与当地的伊斯兰民族融合,信仰伊斯兰教,也不再说蒙古语了,是混血和文化融合得非常厉害的蒙古族,不少人长得不像黄种人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问题可够大的,题主您嘚瑟十九个字,老梁就得动员一小半的脑细胞整上老半天啊!不过老梁表示咱喜欢,咱就喜欢这大的,壮的,还有那……

算了,不扯闲篇了,再扯下去就要跑题了。招事!哈哈!

要想整明白题主这事,咱就得从根上说起,了解一下蒙古是咋来的!

蒙古的来源

其实蒙古这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和《契丹国志》中,如果翻译成咱能听得懂的普通话——“永恒之火”,或者翻译成“永不熄灭的火”也成。

这民族有个特点,不论男女都喜欢穿长袍,系宽腰带,穿长靴,在马头琴的旋律下,整个顶碗舞。在老梁看来这舞特美,力量与柔美融合在一起,很享受这种舞蹈。同一个人去跳,每次都不一样,都是舞者即兴发挥。

男人们撸着个光膀子,要么抱着摔跤,要么骑着高头大马玩套马。

得,马背上的民族真不是盖的,说实话老梁往那马跟前凑,都害怕这马瞅老梁不进眼撂一蹶子。

哎!话又扯远了,咱接着聊。

根据《史记》中的说法,现代那帮子专家的考证,蒙古其实起源于东胡。

那么有人要问了:“啥是东胡?”

过去大漠高原这嘎达生活着匈奴部族,在匈奴的东边还有一波人,而我们把匈奴人叫胡人,所以这胡人东边的人,我们就把他们叫做东胡。

据说这匈奴和东胡刚开始是一波人,后来分开了。这一分开,两波人谁有瞧不上谁,这就开怼。打来打去的匈奴就把东胡给灭了。

这一家伙下去,东胡就分成了两波人,一波跑到了乌恒山,做了乌恒人,另一波跑到了大鲜卑山,这波人被叫做先祖部落叫拓跋鲜卑。

这拓跋鲜卑呢最终发展壮大,按照人家的说法就是“大姓九十九,统国三十六”。而这鲜卑被分成了两波人,一波叫契丹,另一波叫室韦。那么咱就说这室韦。

由于部落实在太大,一片地方养育不了那么多人,这又开始分家。哥哥守家,弟弟去了天山,统一了各个部落,这就成立了北魏。而哥哥依然带着部落的人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咋说呢,这要是隔开三代人,他亲也不亲。哥哥的先祖部落强大起来了,弟弟的北魏皇帝害怕了,这好隔了几辈人俩兄弟的后裔这就打起来了。

跟着柔然汗国里砸铁玩手艺的突厥人造反了,把自己的主人踹下去,自己当主人了。原本这事和上边互相打闹的兄弟没关系,可架不住这突厥人没事就喜欢打仗玩。

这就开始怼哥哥的先祖部落,可这先祖部落也不是吃素的,就准备硬杠,结果被打败了,先祖部落算是玩了,就逃出两男两女四个人。

至于北魏那弟弟,最后融入到了大华夏的土地上了。

咱接着说这四男四女,他们一路就逃到了额尔古纳河畔的山岭中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时间就到了公元八世纪。这个时候人口也得到了恢复,于是这帮人就不断的从这个地方迁移了出去。这么说吧,往出去迁一波,他就形成一个分支。这前前后后的迁出去七十波,也就形成了七十个分支。历史上把这七十个分支统一叫做“迭儿勒勤蒙古”。

请大家注意,这个时候,蒙古一词还是没有出现。咱如果翻开突厥的史料,你会发现,这室韦被突厥人叫做鞑靼。因为大草原上自始至终都是部落制的,这大大小小的部落多如牛毛,咋整?他们就以最强大的那个部落的名称来为整体来命名。

所以这个时候的室韦所有的部落都被叫做鞑靼。这后来其中的蒙古部崛起,所以这室韦的总称也就变成了蒙古。

到了十二世纪的时候,这帮人就组成了部落集团,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乞颜部,札答兰部,泰赤乌部,围绕着贝加尔湖的塔塔尔部,蔑儿乞部等等,这些部落在咱的电视剧中也尝尝听到过。

这些部落的生活方式大体又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接受了突厥影响过上了游牧生活,另一个是继承先祖意志依然过着狩猎生活的部落。

这时间到了1206年的时候,铁木真一统整个大草原,这就成立了蒙古汗国,从这个时候起,大漠地区就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马背名族——蒙古族。

题主的问题

总的来说漠南和漠北这片地方就被称为了蒙古地区,而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各个部落就被叫做了蒙古人。

那么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这蒙古人进行了三次西征,这就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捎带着给四个儿子每人分了一片土地,这就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以及伊利汗国。

这大元帝国也就建立起来,最北头到了西伯利亚,南头蹲到了南海,还靠近了日本海,缅甸,泰国,越南这都成了他们家的地。据说现在的阿富汗都有蒙古人的后裔,您要是对照他们的脸型瞅,那绝对是蒙古人的大脸蛋子。

由于这地实在是太过庞大,这蒙古人就开始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可结果朱元璋一脚就把大元帝国从中原地区给踹了出去。

这大元帝国就开始分崩离析,蒙古人的力量就整体的退缩到了大草原上。而蒙古也正式的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东边的蹲在漠北和漠南,这帮人一直都把自己个当大元帝国的正统后裔,咱历史上把这部分叫做鞑靼。而西边的蹲在了漠西,成为了瓦剌部。而东西两个蒙古通过联姻维持着表面上的统一。

这到了十五世纪的时候,蒙古又经历了半统一和分裂,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这又处于了分裂状态。鞑靼已经被分成了科尔沁,察哈尔,土默特和喀尔喀四部,而喀尔喀部被称为漠北蒙古,其余的三部就变成了漠南蒙古,至于漠西蒙古的瓦剌部,也被切割称为了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以及吐尔霍特部四部。

满清的前身后金干掉了漠南的三部,这三部就是后来的蒙八旗的源头。那么这三部的地就被称为内蒙古,而漠北那嘎达就被叫做了外蒙古。

这内外蒙古就是这么来的。至于漠西这块,后来准噶尔部崛起,这就力压其他三部,土尔霍特部和杜尔伯特一部分这就开始西迁进入了现在的俄罗斯的境内。

到了清朝的时候,这土尔扈特部不堪老毛子的欺辱回归中国,这次回归并没有把所有的人员一并带回,一部分还是被留在了老毛子的地界。

咱接着说这准噶尔部,开始牛掰的不要不要的,还想着把漠北蒙古一并捞到手里,结果康熙不同意,拉着小炮就来搞他,前前后后搞了几十年,历经三皇帝,这才把准噶尔部给平了,至此蒙古各部算是彻底被打服了。

不过好景不长,清朝完蛋了,外蒙古在老毛子的搅和下,这就独立了出去。

所以总体来讲,这蒙古族的主体他依然在咱中国,他们就是漠南蒙古的后代,新疆那嘎达是漠西蒙古的后代。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为啥中国是蒙古族的主体呢?很简单现在所谓的蒙古国,他其实是漠西蒙古的喀尔喀部,就这一部,而且总人口才三百万,不到咱中国蒙古人的一半。您把他当主体,是想多了撑着了吧!

当然其他地方也有蒙古人,西方不是有一句谚语叫:扒开一个俄国人的皮,里面藏着一个鞑靼人(蒙古人)。所以这嘎达也有不少,大约有九十多万的人口。主要的是漠西的杜尔伯特一部以及没有被带回来的土尔霍特的一部分人口。这帮人大部分都生活在老毛子和外蒙古交界地区,现在被人叫做布里亚特蒙古人。

印度地区那莫卧儿王朝,其实就是察合台汗国的遗留物,所以印度这嘎达也有,当然还得加上那帮子流亡的家伙,估计这帮流亡的家伙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还有现在,因为移民问题,美国小日本韩国也有不少。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蒙古核心与正朔为南(内)蒙古地区。

外蒙是蒙古核心的溢出部分。

布里亚特、图瓦是蒙古溢出部分的溢出部分。

蒙古族主体在中国,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蒙古民族在黄金家族林丹汗以后,没有大汗了,各部拥戴清帝为蒙古共主,所以清是蒙古大汗合法继承人。这种地位延续到民国和新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