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教育孩子理念不同该如何协调?一个相对的放养,一个更注重学习成绩?

古城大大李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经常会产生分歧,双方理念不同,性格不同,可能会为此而经常吵架。

但是在大的方向上,两个人的思路一定要一致,总的基调一定要一样。不管父母双方的理念如何不同,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够进步,能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但是两者应该如何协调呢?

一般情况下,父母双方总是会有一方比较严厉,抓学习抓的很紧,很重视学习成绩;而另一方会比较宽松,更加想让孩子过的自由,虽然重视学习,但是不会逼着孩子学。这样的组合是非常常见,不管是父亲母亲是其中的哪一种,在教育孩子上,这样的分歧总是存在。

在孩子的学习上,太过严厉也不好,太过松散也不好,二者应该结合。

孩子在上学阶段,放养是不应该的,他们现在正在树立一个完整的世界观,需要我们给予一些引导,而且孩子们都会有惰性,都会懒散,需要我们给他们提个醒。此外,现在网络太过于发达,孩子会接受很多新鲜事物,我们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当然了,太过严厉也不好,如果只看中孩子的成绩,不看重孩子的进步,也是一种错误,一次两次的成绩代表不了什么,我们看中的是孩子在这次考试中学到了什么,吸取了多少经验,下次考试会进步多少...而且太过严厉,会限制孩子的发展,限制孩子的童年。

而且如果父母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经常吵架,也会对孩子造成不小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比起课堂教育,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一个和和睦睦的家庭,会对孩子就、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认为,因为两人理念不同,所以父母双方可以分工协作,在孩子学习积极性不够高的时候,就需要严厉,在孩子一直刻苦学习,可以适当放松,在孩子成绩直线下滑还不以为然的时候,就需要严厉,在孩子成绩逐步上涨的时候,也要适当给孩子减压。孩子就是要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习。

还有,父母双方在其中一方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要插嘴,私下里两人商量效果更好,在孩子面前,可能会为了面子而吵架。

加油!祝您成功!


MR磊磊磊


这个问题在好多家庭都存在。我觉得需要父母多沟通,相互理解,你们都是为了孩子好,结合孩子的特点制定一个比较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家孩子小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后来我和孩子爸爸商量,上初中之前我主管,上初中之后主要由爸爸负责,我则退到后边做后勤保障。我感觉这样对孩子还算比较合适也比较成功。


孩子的二三事


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是导致家庭矛盾的重要根源。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案例,由于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导致夫妻之间抵牾不断(甚至到离婚)、孩子逆反。

我姐姐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她是跨国婚姻。她老公是法国人,法国人的教育理念是适应孩子天性,顺从孩子的兴趣导向,对孩子教育基本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但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的思维是“多个机会多条路”,虽然学历并不一定能让人升官发财,但是有一个学历总比没有学历好。


基于两种教育理念的不同,夫妻双方经常会在孩子日常时间的管理中发生矛盾:比如法国姐夫就认为孩子童年就应该是尽情地玩,尽情享受;但是姐姐就认为孩子玩耍应该适可而止,有一定界限,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拿出来留给学习或补习。

虽然姐姐在法国生活了几十年,思维也有西方化的趋势,但是根据她的说法,她是西方教育和中国教育之间的夹心层,在孩子的教育中经常会遭遇进退两难之窘境。中国人会认为她对孩子过于宽松,而法国人则认为她对孩子过于严苛,这种夹心层境遇在一个时期甚至影响到了她的婚姻质量。


后来他们的解决之道是:双方都折中了一下,各自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双方不再就孩子的空闲时间安排相互干涉,相互指责,而是交由一方主导,另外一方不轻易干涉,双方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就这个问题吵架。

关于孩子教育,我自己的经验体会也很深,我们家是严母慈父模式,爸爸相对放养,我相对严厉,结果导致孩子有一段时间对我相当抵触。后来夫妻双方统一意见,以严厉教育为主导,而且规定互相不能在孩子面前拆对方台,这样问题才慢慢好转。

我自己的一个经验: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中必须有一方要做出妥协,夫妻双方一旦发生分歧,孩子就会仗着父母一方的支持“有恃无恐”,教育的权威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一般都喜欢父母的放养模式。“放养”从一个方面可以阐释为父母的开明和民主,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反向解读为父母的不负责任。说实话,以我观察的身边的案例而言,主张放养的一方大多都是甩手掌柜,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孩子玩iPad或者手机游戏的;而看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大多是操心最多付出最多的父母,他们会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陪读,一起学习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父母的放养是前者,那么,就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另外一方说三道四,因为让孩子学习总比让孩子成天沉溺于电脑游戏强吧。如果你所说的放养是不唯学习成绩而论,愿意带着孩子一起探索种种有趣好玩的世界,愿意陪着孩子一起疯一起玩的,陪孩子一起旅游,引导孩子释放天性寻找兴趣的“放养”,那我觉得这样的放养是真正有价值的放养,你值得占据孩子成长教育中的主导。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父母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意见不一的这个问题在很多家庭都是存在的。

比较常见的是妈妈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爸爸则更多时候会荣获“猪队友”的称号。当然,也有比较特殊的情况,即爸爸要求比较高妈妈“拖后腿”的,只是这样的例子确实是比较少。

我家孩子上了7、8年的各种班,无论是兴趣班、特长班还是文化课辅导班,这么长时间可以明显看到妈妈的“出镜率”是远远高于爸爸的!
而且不光是这个问题,在具体表现以及言谈上妈妈们和爸爸们的区别也是相当之大的,例如:
1、在行为上
陪孩子上课的时候我只见过极个别的妈妈会因为工作或者逛街等需求等不在教室里陪着孩子一起听课,否则绝大多数情况下放眼教室后排都是妈妈们;而爸爸们表现就比较典型了——多数是在走廊里或者干脆送到了之后自己就走了。
坐在教室里的妈妈们多数情况下也都会跟着听课,即便是听不懂也会把老师的板书记下来;而坐在教室里的爸爸们很多时候不是看小说就是玩游戏,当然偶尔我们也会看到有爸爸们在办公……
2、在言谈上
妈妈们聊天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孩子的学习,例如分享孩子学校老师的各种要求、分享孩子报的什么班、分享各种道听途说的比如升学政策、择校办法、学业规划等等,反正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孩子为主。
爸爸们聊天就比较随意了,除了也会聊聊择校、学习辛苦这样的话题之外,多数时候是说无关学习的比较多一些。
好吧,说这么多有点扯远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其实解决这样的矛盾很简单——只要妈妈足够的强势,爸爸们有哪个敢造次?
妈妈一发火,爸爸也不得跪下老实唱征服?
好吧,我上面是说笑的,其实如果两口子能够做到相互尊重、彼此理解,那么这个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最怕的是夫妻二人其实是彼此都“瞧不上”的关系……
很多爸爸们有点小看了妈妈们,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妈妈自己能力不如自己,见识也不如自己,所以看问题也看得不如自己深、自己长远。
例如在“圈养”、“放养”这个问题上,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提出“放养”的理念是非常有“逼格”的东西。
确实是,如此,如果真的能够给予孩子高品质的“放养”教育,那么从理论上讲这个孩子的综合素质的确有可能比较强,尤其是在一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表现上。
但是这些爸爸们犯了如下几个非常普遍的错误:
1、他们只有理论却没有实践经验,所以很多时候这种理论都是空想;
2、他们只有想法却没有足够能力支撑这样的想法;
3、他们把生活“过度抽象”,把“学习”和“生活”、“压力”、“快乐”、“焦虑”等等极端化、矛盾化了,却忘了这些事物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4、他们想当然的一位“妈妈”只有一个人,却不知道孩子的妈妈背后站着的是无数位妈妈……一个妈妈的综合能力确实可能不如他,但是无数妈妈们的经验、心得、信息综合起来是可以把他们碾压成粉末的;
5、他们只想却不做,不信比比看,他们对本地的学校了解、升学了解等等比之孩子妈妈知道的可谓是天差地别,不知道没关系,但是不知道还觉得自己想的都是对的就有问题了;
6、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那里早已没有了“安全感”,过于“自我感觉良好”了——自己都没本事让老婆孩子“快乐”起来,不必为学习、未来而犯愁,所以妈妈们不放心他们的那套理论了。
……
事实上,很多时候主张重视成绩的一方之所以不被主张宽松一些的一方所理解,其实是因为前者做过的准备、调查工作更加充分,而后者不过就是在理论上进行“想当然”的各种假设推导……
这跟我们社会上表现的一些情况是完全一样的——平常那些喊着减负的人们在线上线下上蹿下跳的很多人其实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们表演,这就想那些在家里主张放养的一方在家里没事儿自我感觉良好的谈谈自己的教育理念一样,其实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搭理这些人的。
但是当他们的言行干预到另一方的时候,他们将会遭受到强烈的反击!
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都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说减负、说放养的人往往表现得还更委屈。但殊不知,自己啥都没干过,哪有脸叫委屈呢?
对待这样的关系,只要那位重视成绩不是太过极端的话(太极端了肯定也有错)我是支持这一方的,而建议说放养的一方请你给出自己能够提供放养的资本依据,咱们来用事实说话,而不要用假设、理想、空想、妄想来说!
如果能给出,我们继续聊,如果给不出,那就请你听听另一方的心得,而不是基于否定对方以刷自己的存在……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昨天,朋友跟我感慨,自从孩子上大学后,他们夫妻俩吵架的次数明显少多了。

看来,现在的家庭生活中,真正有分歧的主要是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第一,夫妻为本,家才安。

当夫妻感情融洽时,孩子自然是幸福无比。夫妻感情好,才更有利于沟通。有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在玩笑中就可以解决。

第二,教育孩子的话题可以变成夫妻关系的粘合剂。

很多老夫老妻,到了一定年龄,其实共同的话题会越来越少,孩子是他们一起共同最根本的话题。

聊聊孩子的学习,聊聊孩子的生活,顺便聊聊孩子的朋友,周末或者假期计划下如何带孩子出去旅行。

很多家庭,因为孩子而得以延续。哪怕是有争吵,也都是为了孩子好,父母如果想通了这件事情,当发生分歧时,就可以把“对孩子有益”作为衡量谁对谁错的标准。

第三,切记,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在教育孩子方面发生分歧时,多想想对方的付出,多想想彼此多年的感情,很多分歧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在家里讲理,那才是最大的分歧。

第四,夫妻双方观点不可调和的情况下,可以轮流值班,看谁的教育理念在自己值班期间取得的效果好。

比如,孩子学英语,妈妈主张从背单词开始,爸爸主张从读文章起,那就一人管一个月,看看效果如何。每人轮流值班一个月后,谁的效果好,听谁的。


一东老师


两口子教育孩子理念不同,应如何协调,一个注重放养,一个注重学习成绩? 这应该是不少家庭的问题。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关系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教育孩子理念不同,但在具体问题上要沟通好,有商有量。个人以为孩子即不能任意放养,也不可只注重成绩。孩子在不同时期的教育侧重点不同,幼童时期主要是陪伴,在玩中益智,小学入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在这期间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孩子的自尊体系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具体到管教方法,不同的管教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教育结果如下给予参考:一,严厉型~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过度控制,有规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二,娇纵型~没有限制,有自由但没有规矩,无限制的选择。三,正面管教~~和善与坚定并行,有权威,有规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选择。 最后诚挚提醒父母们,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切不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愿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作为父母,要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能力的人格健全有作为的社会人,而不是成绩的奴隶或活成父母的影子。





福田一亩三


两口子的教育理念不一样就需要协调,方式过程可能不一样,但教育的原则和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所以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可以列出几点原则和目的,然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选择更好的方式。一旦协商好了,双方必须努力站在同一战线上,要么女方管,男方在一旁支持,要么是男方管,女方在一旁支持。这里说到一个注重放养,另一个注重学习成绩,这其实是两个不冲突的教育目的。放养是释放孩子的天性,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环境下培养孩子的成长,注重成绩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本领,追求孩子将来的成材。成长和成材都是父母的教育目的,成长自然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但是绝对的放养也是有问题的,当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或是他的行为有问题时父母应该及时的督促和纠正。只有父母适当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才能让孩子获得他的生命价值。毕竟孩子就像一棵小树,不修剪多余的枝叶而任其开枝散叶的话,最终树的价值顶多就是烧火。





牵着你的手看风景


两口子教育理念不同有时候也是好事。

因为我觉得孩子的教育不应该是绝对的,有时候需要严苛,有时候又需要适当放松。

正好可以相互配合,让孩子努力进步的同时喘口气,不至于压力太大。

1.想要协调,那就要爸爸妈妈就事对事

假如孩子都学一天了,那就该让孩子去放松一下了;假如孩子疯跑疯玩,那就要家长强硬一点。

2.孩子需要陪伴和指导

不要太过放养,什么都不管,很多时候孩子是需要陪伴的,还需要有人指导。

3.孩子也需要学习成绩以外的成长

也不要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小孩要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都要提高。

多带着孩子去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提高一下格局和眼见,还有锻炼身体……

4.可以虎妈猫爸的搭配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前提是两个人都愿意在适当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以上就是我给爸爸妈妈的意见喽~

两口子教育理念不同,有时候简直就是标配,但一定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协商和配合,不然可能就是无尽的争吵。


小式


教育孩子我还是认为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先入为主。

对孩子都不了解就有一个强烈的教育理念,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牢笼,被困在其中。

培养得好那也是人工盆景,十分漂亮却很廉价,因为可替代性太强,你有,我有,大家都有。

只有统一分歧,建立更高更好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协调。不然的话,理念不一致,分歧、矛盾迟早会出现,会爆发。如果有一方绝对强势那也没问题。



当然,教育理念存在分歧是常态,不可能不存在分歧,所谓的统一也是暂时的,不可能长久的。只是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要有轻重缓急,凡事不能过。

很多家长容易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看到结果或喜或悲。却不能客观,多维度评价孩子,更不能看到时代的大变化来改变和修正教育理念。

可能当你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是这样教育的,你学会了这样的一套教育方式,于是有了孩子之后也是这样教育的。容易形成这样的路径依耐,也不会其他。学习、成长、蜕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求索,不断学习新事物,看清楚本质才能做好这一切。

所以,在自己的教育水平有限的时候,主抓最底层,最本质的才是最好的。这也是为啥农民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华北大,大山里也能飞出金凤凰。我在补习班看到很多家长太过于执着学习成绩,结果适得其反,花大价钱使劲补习一直到高考,也一直很平庸。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质量也越来越低,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网红经济,人工智能,5G等等,想想这些,我们还能停留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吗?曾经成功的教育方式还有效吗?不得不好好反思,好好总结,好好求索。

我的观点还是抓大放小,这样才能很好的协调。注重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意志力,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些底层本质的东西,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适应发展变化的世界,才能有自我,而不是随大流,更不是精致却廉价的工业品。大家觉得呢?


徽乡小居


夫妻二人教育理念不同,真的很容易引起情绪过激!我深有体会!

宝爸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教育几乎处于真空状态,而我自己平时比较注重学习,对教育也有自己的理解,所以相对于宝爸的教育缺失,我几乎包揽了孩子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

但我依然会碰到难题,就是宝爸的拆台!这往往让我的情绪几近崩溃失控!

比如,孩子不爱吃饭,挑食,我会告诉她,水果可以帮我们变得更漂亮,青菜可以让我们的皮肤变白,小肚肚不会因为上厕所而痛,肉肉可以帮助我们长高,有力量,当然,对孩子说这些,我不是从科学角度去验证到底哪种菜真的可以帮助美白或者排便,而是完全只是为了引导孩子吃饭有时随口说说,但宝爸是一个非常古板的古董,他当着孩子的面反驳我,不会!这个菜不一定会排便,不一定美白,这个肉不一定会长高……诸如此类的拆台,“人前教子,背后训妻”这个道理他完全不懂!有几次我也是情绪失控到当着孩子的面叫他闭嘴!生活中这样的拆台例子太多了,我慢慢意识到,他这种行为实在是太不可取!不仅影响我的情绪,让夫妻关系剑拔弩张,更重要的伤害是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哪位?而且当面吵架对孩子是极大的伤害!

我最后是通过数次找他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非常的古板而且固执,一次不行就二次三次……虽然他嘴巴上还是不愿意说软话,但这种当面拆台也慢慢地减少了许多!

有位家长曾经也和我吐槽,她的丈夫一度主张放养,而她因为和其他家长接触比较多,孩子之间一比较有差距,就让她觉得焦虑不已,觉得完全的放养并不可取!

我分析他们二人的意见得不到统一,其实是他们夫妻二人所接收的信息有差异,丈夫出于对女儿的心疼,建议放养,尊重孩子的所有意愿,是因为丈夫从理想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平时忙于工作,忽略了去了解当下的孩子真实状态,而妻子因为有比较,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而产生焦虑,希望孩子能多学一些东西!再加上受环境的影响,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的轰炸!我建议他们二人找个时间一起沟通梳理下现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周边环境,找到一个平衡点,绝对的放养,孩子沉迷于电视和玩乐,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而成绩虽然不是绝对,但是检测孩子学有所成的标准,关键是陪孩子一起找到问题的症结,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适当的鼓励,无兴趣而不长久,孩子的学习之路还很长,如果一味地追求结果忽略过程和感受,这条路走不远!学习是必须的,关键是,找到一条快乐学习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