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去高校任教,被领导学生嫌弃上课效果差,被嘲讽能力不行,该怎么办?

梦想视野


课堂教学和科研相关但不等同,需要专门的摸索和学习。一般依次分为六个层次:

1、讲授正确(不能讲错了);

2、逻辑性强(逻辑无断裂,次序无颠倒。否则虽然局部知识点讲授并无错误,但学生依然是一头雾水);

3、难点知识化繁为简(善用比喻,深入浅出,这样方能引导学生登堂入室);

4、艺术性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仅讲授知识,更要讲出故事,讲出历史,讲出趣味,否则学生要睡着);

5、上升到哲理层次(举一反三,从特殊案例到一般抽象,从技术到方法论,启迪思维,探索自然奥秘);

6、教书育人(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

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象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Victor19901028


我想起我大学的其中一门课的老师,号称学院最年轻的硕士,人很斯文礼貌腼腆。上课拿本教材书过来,照书读几页,下课。

还有一个现在的同事,也是硕士,性格跟前面说的老师基本一致,除了照程序完成工作一无是处。

我说这些并不是想说学历越高能力越地的傻x话,我坚信学历能代表大概率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只是当你学历高但是工作能力收到质疑时要放好心态,承认不足,不要以自己学历高而讳疾忌医,而是自己检讨,总结经验教训,同时虚心学习、请教做的好的同事。既然是博士,学习能力应该不差,找到原因和解决方法后,相信你会改善的很快。


阿池535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2019年11月22日,有个同行(大学老师)给小西留言:
小西老师。我博士毕业去了一所高校任教,被领导学生嫌弃上课效果差,被嘲讽能力不行,该怎么办?
看到这个话题,小西还是有点小吃惊啊,相信不少博士都有遇到这个难题。
不管学校层次如何,之前不少专科高职都在大搞科研的背景下,你们领导能关注教学,还是值得点赞的。但是,也得为青年教师的你们说几句“公道话”。

和中小学老师需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后参加考编不同,高校引进青年博士有两种途径:
1.老途径。
进校认定从讲师开始,走正常的职称晋升。在这个过程,考核的主要指标是国家级课题、论文数量和质量。通常,在定岗过程中,“青椒”们都是科研岗(要求教学课时少)。
比如说,双非院校的理工类讲师想要上副教授,没有一个青年基金的话,递交材料的资格都没有。而且,还得发表几篇拿得出手的论文后才能算是有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职称评定中占分不高的教学,往往容易被青年教师“舍弃”。这也是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少。比如说,PPT的准备、课程内容的熟悉、提前练习等都有不足。

2.“非升即走”模式。
如今,“双一流”高校基本采用这个模式,对于优秀的青年博士直接特聘教授或副教授。这个“优秀”的定义也是基于她们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层次和数量,而不是试讲阶段的教学效果。
5年考核不过得走人的压力真的不小。毕竟,青年教师就算融入某课题组,前期1-2年也没有遴选为硕士生导师,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做实验、测试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或申请书,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还记得我自己刚上第一门课程的时候,暑期就都在准备课件,也看了不少类似课程的网络教学视频,学习她们上课的技巧。

从博士毕业,一个学生的身份转变成一个老师,还是需要一个时间来缓冲。自己一下子站在讲台上也心慌,怕啊!换成做个学术交流汇报,台下一样坐着专家和学生反而不进展。毕竟,硕士、博士阶段有经过类似锻炼,没太大压力。
事实上,大部分大学老师本科阶段都不是师范类院校,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短短的岗前培训阶段(高校教师资格证培训)对教学的提升有限。刚开始上课,肯定会有不少的缺点,一上来就“嘲讽”的确不合适。

另外,给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课是有区别的。以本科生为例,按教材、大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过多的引申反而让学生觉得老师在“胡侃”。
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讲到一些点的时候,拓展到一些国内国际研究前沿、热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可以引入一些自己读研、读博阶段的心路历程,帮助研究生们更好的进入状态。一旦两者搞错,很容易让学生们不适应。

当然,给青年博士说了几句“公道话”之后,也得给她们找找其他原因。
第一节课效果有点差能接受,但是一门课程上到最后还是这样就是自己的问题。甚至说,第一年效果差,第二年、三年效果依然差,必须得自己找原因。比如找专业的前辈沟通交流,主动请她们帮忙提意见。

同时,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在学生认为课堂效果不好后,必须得主动找和学生们沟通,搞清楚课堂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在调整后,还得注意观察效果,并做好总结和思考。
其实,比较好的方法是走科研岗的博士,尽量选择研究生课程完成教学课时考核,将重心放到科研上。你们觉得呢?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博士刚上课的时候几乎都很差,除非以前当过老师,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


一、博士的从教前的主要精力在科研上面。博士在学习的时候,几乎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特别是毕业所要求的资格论文就足够他们头痛一阵子了。忙完资格论文,还有大论文,着实头痛。特别是小论文与大论文关联度不高,需要重新开辟领域的话,更是痛苦。所以,博士在入高校任职前,几乎是没有教学经验的,完全是一张白纸。

二、刚入校任职博士正处于从学生向老师的角色转换阶段。博士前几个月还是学生,现在毕业了就已经是老师了。身份转变如此之快,可能他们自己都还没意识到。在工作中,往往还是以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特别是在大学课堂上,面对一群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办。也就是说他的角色转换还没有完成,或者自己也还没意识到,这也是一个过程。



三、嘲笑的人是出于一种酸葡萄心理。那些嘲笑博士的人几乎都是出于一种酸葡萄心理。说实话地方院校正儿八经的博士都是很少,大部分是工作后在职读的。特别是前几年博士还不是抓得很严,他们怎么毕业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而现在的博士大部分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有较强的科研学术水平,并且引进的待遇还特好。他们自己没拿到过,就会有一点点嫉妒。然后就抓住博士一点儿缺点不放。

四、博士要认真备课、说课。博士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自己当作一张白纸,从写教案开始,认真努力备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技巧等入手,先从理论上把自己该掌握的东西搞懂。教案、教学设计要多次修改,并请带自己的老教师过目。学院一般会进行传帮带。

五、正式上课之前,找教室练习三遍以上。正式上课前,博士要进行练习。找一个空教室练习几遍,并且对自己的教姿教态要严格把握。正式上课前检查着装大方得体,男的注意胡须要刮。女老师尽量漂亮一些,但要符合教师身份。同时,尽量课后与学生沟通交流,询问改进的地方,不断磨炼,不断进步。

所以,青椒老师不用担心,暂时不理会那些闲言碎语。等你拿到了全省或者全国的教学名师奖,加上你的科研能力,他们肯定又是另一种态度了。


热心有责任的教育人


想想陈景润,厦大毕业分到中学教书,口齿不清被开除,后来以摆地摊过活,然后又回到厦大图书馆工作,期间发了一篇很厉害的论文,再被华罗庚安排进了中科院。很多知识渊博的人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尤其是理工科。在他们的意识里,一个公式胜过千言万语。现实中确实有那种学术又好讲课又风趣易懂的人,但每个人擅长各有不同,没法强求,但可训练➕学习。你目前应该给自己做个定位,是做科研还是搞教学。可以申请做科研岗。如果想搞好教学,那就多观摩其他同事的教学,不局限于本校。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的教学应该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辣妹子辣椒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知道怎么办,首先要找到问题的原因。

第一,被领导学生嫌弃上课效果差,原因是个人能力真的有问题,不适合教学。博士毕业,只代表着在你的专业领域,你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但并不代表你的教学能力同样达到很高的层次,虽然很多情况下,他们成正比的概率比较大。叶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叶秋读博士时,有个同学三年时间五篇SCI,其中有三篇是一区和二区的,那时候我们多数人才一篇SCI,在我们还忙着写文章等录用通知的时候,他已经准备毕业了,去向也很不错,某沿海城市的985,可是呆了不到一年,他便从学校辞职了,到中科院读博后去了,原因就是上课不行,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好的学术能力不代表好的教学能力,如果个人真不适合教学,那就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在学校里谋个研究员的工作专心科研。


第二,上课效果差的原因是态度问题。现在在高校里,科研才是王道,职称晋升时对上课也只有课时数的要求,可以说要求比较低,而对科研要求却是实打实的,多少篇国家级文章,多少项目,有没有专著,因为科研是职称晋升的硬性条件,而且科研能带来诸多好处,身份上的或者经济上的,所以很多人对科研很重视,对教学不够重视或者忽视教学,带来的结果就是对上课内容研究不够,上课磕磕绊绊,效果差,学生当然不满意,如果是这种情况,叶秋建议还是在教学上多花些功夫,不说在教学上获什么奖,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老师的称号,把自己的课讲好了,退一步说,如果自己不尽心,站不住讲台,被学生轰下去,那以后再上讲台就难了!

如果,自己非常喜欢老师这个工作,也非常喜欢给学生上课,但是自己在教学方面天赋不够怎么办?那就多加训练吧,口才不行就多练口才,表达不行就多练表达,课程内容理解不到位就多看书,经过刻意训练,还是有很大可能教学效果有较大的提升,想想九品芝麻官里的周星驰,刚开始辩论完全不是方唐镜的对手,可是经过多观察和训练,最后辩论时完全碾压方唐镜,这就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一个老师一定要站得住讲台,被学生嘲笑是个并不好的信号,一定要重视起来!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作为当了10多年的高校教师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你是博士毕业,证明你的知识水平是够的,研究水平也应该是可以的。但教学水平不高是很自然的事。

因为教学跟你学历学位不是正比关系,你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尤其如今的教学要求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高的。你说掌握的知识在肯学习的学生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他可以轻易经过网络学习等渠道超过你在某领域的知识。

所以现在对教师的要求很多体现在你的教学启发及引导能力上。也就是不要怕自己不会,即使自己不会我也可以为你指引一条路出来。

在教学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关注,及各类教学资源的准备,让学生通过你所铺垫的道路能够很好的学习。

另外,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教室和课堂的掌控也是你需要多年磨练才能掌握的。

博士不是结果,才只是开始!



榴莲咖喱肉骨茶



博士作为高学历人才,到高校工作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高校的工作对青年教师来说压力并不比一些企业小,反而面对着“非升即走”的政策时,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刚入职的博士,如果没有突出的成绩,一般都要从讲师做起,承担教学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到了教授,也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很庆幸的是领导还是重视教学的,学生还是认真学习的,很不幸的是被嘲讽能力不行,虽然教师自身存在问题,但嘲讽就有些过分了,如何破解?观察号的建议还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不要勉强,结合身边的例子,谈谈看法。

一、如果是以科研为主

现在高校职称评聘制度越来越完善,以观察号所在学校的职称评聘制度为例,可以按照教学型、教学科研型以及科研型三种聘任条件申报,对于教学方面的要求,教学型副教授最高,科研型相对较低。

因此,如果该教师科研能力较强,以后可以走科研型,因为教学能力这件事,有些人可以通过学习提高,有些人就是属于茶壶煮饺子,虽然肚子里有货,但是很难让别人理解,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学得好不代表一定能教好,也确实有的博士属于这种类型,所以对于公共基础课,这类教师并不适合,可以学时较少的本科生的专业课,或者是研究生的一些课程,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二、如果是以教学为主

对于本身受聘岗位就是教学型的老师,教学这关是必须要过的,如果学校的教学督导和学生经常反馈教学效果差,那么你的职位可能就不保了。所以一定要通过教学这一关。对于学校和学院的领导,需要做的不是嘲讽博士嘲讽教师,而是要想办法帮助他尽快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给老师一定的包容,但学生不是小白鼠,作为教师一定要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但由于缺乏教育教学的实践经历和经验,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

1. 多学习

首先肯定是从书本中学习,一方面要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广泛涉猎相关书籍,现在不论是知识更新速度还是科技发展速度都非常之快,一定要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将前沿、热点内容补充到教学中来。

其次,要向老教师学习,

这一点,观察号认为是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水平的最好方法之一,观察号在入职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认真听了两位校级教学名师的课,坚持了一年,收获非常大,因为老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处理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如果解决教学重难点都已经十分成熟,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

2. 多思考

首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因为只有备好课才能把课上好,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如何讲解教学重难点都是需要具体、细致的准备。

观察号的一位同事,已经将近20年的教龄,每次上课前仍然坚持备课,其实按照她的能力,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次听她的课都会有新的收获。

其次,课后要多总结。现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学反馈,上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哪怕是通过一次课解决了一个教学中的小问题,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也是一次提高。

写在最后:博士到高校任教,面临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领导要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寻找更多的方法,与其嘲讽,不如多花时间思考如何让青年教师更快的提高,作为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更要虚心求教,多参加教学实践,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


聊大学生活,谈考研考博,教育观察号在头条等你。


教育观察号


首先领导不应该嘲讽你,因为你的教育训练中缺乏上课的技巧训练,领导应该用发现的眼光看你,毕竟我们都是发展中的人!可见领导理念不够!

其次,自己作为老师更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就要认真准备,认真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浙大一个数学教师上高数,座无虚席,获得学校百万教学大奖!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我个人觉得你的课,问题可能出现在学情的把握上,也可能出现在教学设计上,师生互动上


六安瓜片520


博士去高校也不是为了去上课的啊,都是去搞科研写论文的,讲台反倒成了副业。能不上课就不上课,上课能对付就对付。搞科研写论文照样拿工资,而且比专心上课的拿的多得多,还能快速晋升职称。那为啥不去研究所呢?因为研究所自负盈亏,没有高校稳定和清闲。发论文、评职称、评硕导,是博士去高校的生活目标。这些都有了,会形成循环。因为硕导的研究生也是必须发论文的,而且必须是导师第一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