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要到達什麼樣的水平才能在聽英語音頻時像聽漢語一樣聽懂?

用戶9130170358194


那要看自己聽的英語材料的難度,自己想要達到的水平。對於訓練聽力,讓自己能對所選適合自己水平的材料聽起來像漢語一樣,推薦方法如下:

1.先把自己選的材料閱讀,不會的單詞查找出來用有色筆標註,第一遍聽材料,認真聽生詞的發音,記住生詞在句子中的讀法,可以聽三遍!


2.把生詞抄下來,查閱生詞的含義,看和自己的理解有何差別,做好記錄和識記。

3.全篇材料搞懂之後,多聽,跟讀,達到逐字逐句聽清楚,讀正確。

經過這樣的訓練,不看這篇英文材料就可以完全聽懂。


找不同風格,不同素材,不同的人的音頻,用這樣的方法練習,不僅訓煉的聽力,還積累了生詞,就提高聽懂英文的水平。


小雅學苑


我是孫啟耀英語教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有一定的詞彙量,沒有一定量的詞彙,你肯定是聽不懂的吧。

根據多方研究,這個詞彙量的最低限應該在3000個左右。稍微低一點也可以,但是不能太低,太低了,詞彙量太少,影響聽力理解。

假設提問者高中已畢業。那麼他的英語詞彙量應該有3000左右個。因人而異,有的人最少也會2000多個英語單詞,而有的人已經會4000個英語單詞了。

下面我要說的是重點:高中學會的3000左右個英語單詞,你掌握到什麼程度?很熟練嗎?是不是每個單詞一說出來你都能聽懂,而不用去想它是什麼意思?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另外,每一個單詞有兩三個、三四個意思,你都掌握嗎?比如 "fine" 這個詞,我在今日頭條裡多次提到,它有“好的,晴朗的”意思,還有“細的”意思,如“細沙、細雨”,還有“罰款”之意,你都知道嗎?大部分人的答案還是否定的。

那麼問題就在於此。你的英語單詞、英語句子沒有熟練到這樣一種程度,以至於你脫口而出,而不用考慮所說的每一個單詞是什麼意思,你做到了嗎?

一般人都沒有做到。實際上英語是一種技能訓練過程,需要大量的、長時間的、持續的訓練。光掌握英語知識是不夠的。

掌握英語知識只是說明你對英語這門語言瞭解了,但是實際使用你還沒有掌握。

要把你所學的英語單詞、英語句子訓練到像有人問你 "What's your name?" 你能隨口回答: "My name is......"這樣一種程度才行。

把英語單詞、英語句子訓練到熟得不能再熟的程度,直到脫口而出。這個簡單的真理是我從教30年的總結,雖然簡單,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另外,也沒有人有一定的毅力,堅持練口語。

很多人英語學了十幾年,但是他們很少開口說英語,也從未有意識地去練習英語口語,所以,當有外事的時候,跟外國人說話結結巴巴,這種英語學習我們稱之為“啞巴英語。”

所以簡單的說,要想英語口語好,你就堅持的練下去,把學過的每一個句子練到熟悉不到不能再熟悉的程度,直到脫口而出,你的英語口語就成功了。


孫啟耀英語教授


謝問。

要做到聽英語音頻時像聽漢語一樣聽的懂,其實並不一定與英語水平有很大的關係,這其中有一個關鍵的語言學習觀念的問題。

我國人學習英語的方法,很多都要經過大腦硬譯的步驟。比如我們聽見外國人說“me too!”,我們的大腦會有一個把這個短語翻譯為中文意思“我也是!”的過程。

轉過來,我們來看講漢語時的情況:當我們聽到別人說漢語“我也是!”我們的腦海裡直接接受的信息就是“我也是!”這其中沒有經過翻譯的過程。

可以看出,兩者的差別在於有沒有轉譯的過程,即大腦把語言轉譯為漢語這個步驟了嗎?

轉譯的步驟產生兩個弊端:一、它耗用寶貴的腦力資源;二、它是要花費時間的,聽者的反應就會變慢。

我舉上面的例子是要指出,想要做到聽英語要做到像聽漢語一樣能聽懂,這裡有一個重要的改變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需要改變。

我並且要說明,上述的知識並不是我個人的創見,它其實來自韓國學者鄭贊容博士的著作《千萬別學英語》。

我曾經按照鄭博士的方法,練習了大概半年時間,實證了聽英語就是英語、沒有糾纏著漢語的能力是可以鍛煉出來的。而且,這種能力可以保持得很久。

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相關鏈接,瞭解這個方法,我相信會對你的學習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祝你早日成功!


老貓里奧


你問的這個問題就是學習英語的終極目標,要想實現起來不是很容易,但是你至少找對了方向。

都說語言的“聽說”不分家,但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卻很微妙,通常都會認為“聾子就是啞巴”,而實際上英語學習卻是“啞巴會是聾子”,這一變化來自於語言獨特的培養過程,語言學習不遵循能量守恆定律,英語學習可以“輸出無限大於輸入”,這也就是為什麼上萬個獨立的中國字,可以無限產出幾百萬本書。

但是要想像聽懂中文一樣聽懂英語音頻,知道了“口語提高聽力”這個方向還不夠,因為聽力必須要另外一個技能輔助,那就是“閱讀”能力,口語與閱讀解決英語聽力的兩個基本問題:聽準每一個單詞;瞬間反應出來句子含義。聽準別人需要你自己說過相似的話;明白別人需要你有相等的背景知識儲備。

要想大幅度提升英語聽力水平,不要大量盲目地聽很多音頻,這樣反而適得其反,掉入“越聽越聽不懂”的死循環中。這也是自己觀察發現的慘痛教訓。

合理的學習方法:精聽不連續、泛說不停歇;也就是聽音頻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口語表達一刻不停,這也符合成長規律,一日三餐似的練習聽力,可以偶爾餓肚子;24小時不停地消化吸收,無法停止胃的功能。

至於為什麼要用“口語與閱讀”來提高聽力,我以前的回答裡有,可以翻翻以前的。





一句話精通語法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學成啞巴英語是明智的選擇。

建議中學英語教學改為交際英語與計算機英語二選一,主要理由如下: 1、計算機英語比交際英語更實用。目前,工作生活中計算機應用已經非常普及,而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計算機英語,比如鍵盤英語詞彙(Alt、Del、Ctrl、Esc、Tab、Shift、Caps Lock等等)、bios設置、電腦出藍屏等故障時的英文錯誤提示。但交際英語對多數中國人來說是完全沒有用的。 2、教學計算機英語應該會比交際英語的效率高。國內缺乏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的環境,造成學習英語費時低效,極大多數人最後只能學成“啞巴英語”。 3、改善重文輕理的現狀,利於我國科技……


周海147109365


你不光需要掌握單詞量,外國人說話的時候還會用到許多典故,比如莎士比亞里的話,希臘神話,還有和歷史有關的東西,有時他們在說話的時候也會用少量拉丁文。每個地方還有每個地方的口音,吞音、連讀和略讀等都有可能因為口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這些都需要平時的不斷積累,要讀很多的書,也要看各種各樣的英文原版電影和電視劇。瞭解各種各樣的口音和歐美人所熟知的歷史以及文化還有文學作品。


菲菲feifei


首先你的詞彙量必須是要很豐富,其次語感要好,要訓練好自己聽英語的能力,多聽多看多練,就像小孩子經常看粵語節目,就潛移默化的學習了粵語。所以最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美劇,放輕鬆的自然習得,自然習得是一個潛意識的過程,你會形成對於語言的直覺“語感”,就像母語者不需要知道這句話為什麼這麼說也能說對,久而久之,你將會收穫很多。


啟蒙英語專業導師Li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太好回答,如果是日常的交流和用於其實是比較容易聽懂的,但是一旦進入某些特殊領域就不是太容易聽懂了。這跟英語學習者的文化和知識面有很大關係,比如說,你學的是文科,但是有人突然給你講物理和化學,稍微難一點的你就聽不懂了。如果是某一特定行業或者科技領域的內容,如果我們本身對這個領域的知識不掌握,就算能單詞知道,但是句子意思也很難理解。

如果是日常的交流和一般性的演講之類的聽力材料,其實如果能像漢語一樣聽懂,需要提升自己的有效聽力詞彙,就是說不能光看書的時候能認識,但是聽的時候聽不出來。如果一個人的發音標準、清晰、懂得英語的連貫性和節湊,其實想聽懂也很容易。這也需要不斷的閱讀和不斷的聽、不斷的說才能到達。具體到什麼樣的詞彙量這個不好統計,因為英語的詞彙量會隨著新事物的誕生不斷擴大,所以英語也是一個需要持久學習才能掌握的一門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