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不想去,就想考公務員,這種想法對不對?


多跟體制內的人交流一下就懂了,我是08屆公務員,現在後悔了,想考事業編。說白了,考公務員就是想當官,但是相比事業編,公務員工作更累、壓力更大、收入更低,如果沒關係沒資源,就提拔不了,還不如事業編工作輕鬆又收入高。我所在的山東省同單位的事業編收入高於公務員1000—2000。因為事業編除了基本工資還有職稱工資,可以多拿幾千塊,公務員除了工資就500塊車補。


隔壁老王我最棒


我辦公室今年公務員招考進來一個小美女,絕對明星級的顏值,性格又好(有點離題😊)。政府部門的人員工作量彈性非常大,科室領導馬上把最重最累的事都分給她,雖然她進入狀態很快,工作能力也強,但也招架不住。半年不到,青春靚麗的小美女都開始是憔悴了,也會抱怨了,看著心疼。我只有安慰她,這種單位前途無量,苦點就苦點了。這是實話,我們這些單位,進來的要求高,只要努力,都有提拔的機會。不過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看你什麼心態了。現在的工作要求非常高,公務員心態好熬得過肯定有前途,如果一天糾結痛苦的生活質量都沒有了,有前途又怎們樣。


理由339


不對。公務員就一定比事業單位好嗎?不見得哦,我學弟就是從我們事業單位離職考公務員的,目前他在鄉鎮扶貧,壓力大,責任重,是個好青年,他的工資福利是比事業單位好不少,但是面臨的壓力,和環境是我們無法瞭解的,他本人跟我說他是後悔了,鄉鎮公務員比不上省直事業單位。


體制內小白


這種想法很危險,因為很有可能在執著地堅持考公務員的過程中,而散失很多考事業編的機會。並且,你考錄了事業編後,也是完全可以再考公務員的,這種情況在實際生活中,大有人在。

第一,事業編待遇和公務員待遇差不多,現在除了車補和年終考核獎,工資待遇基本一樣,並且,在很多單位,事業編和公務員乾的活是一樣的,也一樣有你想要的體制內生活。

第二,事業編和公務員考試差別不是很大,你完全可以在考事業編的過程中,加強對各種題型的練習,加強考試應變能力,這對於考公務員是很有好處的。

第三,即便你考取了事業編,你也完全可以再考公務員,並且,你已經有了事業編工作保底,心理上壓力就不會很大,畢竟你也是有正式工作的。要知道,很多時候,打敗你的,是你自己,尤其是心理作用。

總之,有考事業編的機會,還是勸你先考事業編,再慢慢考錄公務員,兩全其美,什麼都不耽誤。


中省直遴選


有這種想法沒有問題,怕就怕有想法沒行動,眼高手低,最後只是停留在空想中,做思考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那就OVER了。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同屬體制,無論從工資待遇、發展前景還是社會地位等方面對比,公務員都比事業單位強。這點從事業單位頻頻有人調任行政機關,甚至不惜辭職考公務員就可以得到印證。小公以前有個同事,事業在編,覺得事業編不好,從工作的第一年就開始考公務員,最後考了八年直到三十歲才上岸,由此可見公務員相對事業單位的優勢和誘惑。站在這個角度去看,題主有這個想法不為過。

問題是,堅定了這個想法,你有沒有這個信心。你把公務員作為人生的唯一目標,必然要面臨殘酷的競爭,在萬眾獨擠獨木橋的時候,你有沒有考慮過如何去努力,考慮過萬一考不上怎麼應對接下來的局面,如果三年五年甚至到不能考的時候還考不上,怎麼辦?這些,都是你要周密、慎重考慮的問題,在沒有想好這些之前,建議你不要過於執著於公務員。這個社會不是隻有公務員一種職業,在很多領域很多崗位,你一樣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說白了,執著不是錯。但執著之人,要麼天堂,要麼地獄,結果鬥是兩個極端。希望你不是後者。


80後小公


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容易被“考編”蹂躪多年後,才知道“考海無邊,轉彎是岸”啊。

1.心態就沒擺正

往往只想考公務員而不想考事業編的人,心裡總有那麼點虛榮心,認為考上公務員就是牛,考事業編就顯示不了自己的能力了。但殊不知,為了這點虛榮心付出了百倍努力,而經常“得不償失”,公務員考試“百裡挑一”,很多時候需要的是能力加運氣,所以只衝擊公務員很容易多年不能上岸。

2.黑貓白貓先抓著老鼠才是好貓

事業編與公務員都是“鐵飯碗”,都吃財政飯,當然即將或者已經進行改革的經營類事業編除外。從考試難度上看,事業編考試難度要比公務員稍微小一些,所以真心想在體制內混的話可以先撈個事業編幹著,慢慢再考公務員,這樣的話你的壓力也不會太大。而且,現在很多優秀的事業編人員可以以調任的形式直接轉為公務員,無非又多了一條新路徑。所以,只考公務員是很不明智而且“很容易出力不討好”的做法。


機關老秘


考慮性價比,公務員和事業人員差別不大,招考難度卻天差地別,如果沒有相當的把握,更建議直接考事業單位,尤其是基礎醫療衛生、中小學教育,更為容易上岸。

每年大學畢業季,都有一大批大學畢業生開始報班複習,準備參加國考、省考,為了當公務員而努力。公務員好不好,好在哪兒,其實許多大學生未必清楚知道。許多人考公務員,有的是父母逼的,有的是湊熱鬧,看同學們有的考研,有的考公務員,自己也想找點事幹,考研太難,那就考公務員吧,抱著這種兒戲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看看每年一大批報考卻不參加考試的大學生,你就知道這種說法是真的了。

真正想考公務員,找一份穩定工作的,以農村學生和女生為主。公務員工作收入雖然低,但朝九晚五,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工作也體面,不管在哪個崗位上,都是為人民服務,可以是一生的理想與追求。農村學生起步條件相對低,奮鬥目標更現實,而女生更容易滿足現狀,體制內的工作有安全感,更適合她們發展。

考公務員,有許多問題和誤解,許多人都弄不明白。國考是為部委招考公務員,省考公務員,則是為省市縣鄉招考公務員。省考事業人員,有省直、市直、縣直事業單位的,也有鄉鎮事業單位的,醫療衛生行業的,還有中小學教育行業的,有的考試難度和公務員考試沒什麼兩樣,有的甚至不進行筆試面試,直接招聘就許諾入編轉正。

有人研究生特招進來,發現和單位的大專生考進來的沒有什麼區別,幹著同樣的事,拿的工資也僅僅是因為學歷不同而有著微小的差距。有的人斬落千軍萬馬衝上岸,發現自己考取的,是一個偏遠的小鄉鎮的公務員,整天的農民、農村打交道,學的一肚子的專業知識用不上,處理的都是農村家長裡短、田間地頭的瑣事,熱天頂日頭,雨天一身泥,反差極大,失落感更強。有的人考進了國企,電網的分到了基層供電所收電費,銀行的也可能分到櫃檯數錢,都是一些初中甚至小學文化就能幹的活。

努力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國考有多難考,大家心裡面都有數,但國考通過之後,前途卻一片光明。省考為省廳、省直事業單位招考的公務員和事業人員,難度相對也較大,工作環境卻好。市級部門的公務員和市直事業單位也是一樣的,工作環境也可以接受。矛盾和問題,主要集中在縣、鄉兩級。縣與縣的差別較大,尤其是中西部地區,縣直還好說,鄉鎮條件差距,就更大了。單從環境考慮,一些吃不了苦、對生活質量要求更高的年輕大學生,就應該慎重考慮,不要費心費力考上了,幹了一兩個月就辭職走人。

這是工作環境。如果不考慮環境問題,其實不必執著於公務員還是事業人員。公務員和管理類事業單位人員,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都差不多,雖然待遇有差別,但差別不是很大,事業人員也可以通過在職招考、遴選、晉升,圓自己的公務員夢。同一個縣的體制內工作人員,公務員考試的難度,數倍於事業人員,相比而言,先上岸就業,更為現實一些。

進入體制內工作,還有一些捷徑,哪就是基礎醫療衛生、教育行業,和農業、建設等專業技術領域。基層大量缺乏人才,更缺專業技術人員,每年縣級公立醫院、鄉鎮衛生院、中小學校招錄工作人員,參加省級組織的招聘會,基本都不用考什麼試,醫學院、師範學院畢業的學生,在人才市場、大專院校招聘會上,很輕易通過面試,就可以被錄用,當場許諾編制、轉正等問題,有的甚至還有安家費、租房等優待條件,容易得許多大學生都覺得像假的一樣。其實,這都是基層人才太過缺乏,不得已的情況,條件放寬招來的大學畢業生,真正報到上崗的,連一半都保證不了。因為不光是基層縣鄉缺人,城市、城鎮同樣也缺專業技術人員,尤其是醫療、教育行業。

除此而外,政策性安置、項目人員,也是大學畢業生進入體制的另一條捷徑。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零就業、一村一名大學生、公費師範生、免費醫科生等,還有各省分別實施的不同名目的項目生。這些政策性安置人員,基本上服務期滿,都會由人事部門統一招聘,分配到有空編的事業單位,正式錄用,正式使用編制,正式轉正。

機構改革後,事業單位只承擔公益服務屬性,體制內的工作更為穩定。從工資待遇上來講,公務員和實行職稱工資的專業技術人員稍高,普通事業人員工資待遇稍低。但體制內的工作,最主要的是穩定,只要不違法犯罪,不嚴重違紀違規,都不會有下崗的風險。只要積極努力工作,認真遵守工作紀律,三觀端正,完全不用考慮失業的事。

招考一途,無論對政府,還是對個人來講,都是有成本的,大學生如果想考入體制內工作,就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條件,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職言管語


對不對還得由自身的意願和素質能力來抉擇的!

公務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1、更高的政治鑑別能力:公務員是黨的路線、方針之政策的執行者,公務員在任何時候, 都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敏銳的政治鑑別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的崛起, 無疑將促使經濟結構和社會面貌發生深刻的變化, 也會激起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深刻變遷, 面對日新月異的形勢發展和各種新領域、新事物、新情況、新思潮, 對公務員的政抬鑑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專業化行政管理能力:作為國家行政管理的主體, 公務員行使著國家行政管理的職能, 肩負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決策、指揮、協調和監督檢查的重任。在知識經濟社會里, 行政管理呈現出專業化發展的趨勢, 成為一門技術含量和專業程度都非常高的學科, 是公務員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門專業知識。公務員要有“專家意識” , 不僅要具備職位要求的業務知識和技能, 掌握本職領域的最新知識, 成為管理領域的“ 專家, 而且還要具備公共行政管理的知識和能力, 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成為行政管理的“ 專家” 。

具體表現為: 分析判斷能力、決策能力、組織指揮能力。疏通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專業技術能力以及自我完善能力等等。

筆者建議:如果題主想考公務員,且基本具備了上述的素質和能力,選擇考公務員比較適合,否則還是去事業單位。


LaoHuang188


這個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首先,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同屬於編制內人員,公務員編制在法律上的權限高於事業單位編制人員。

1.事業單位的好處:如果單純考慮到工資問題,事業單位可以考職稱,初級、中級、副高~拿的工資要比公務員高多了

2,公務員的好處:公務員編制屬於行政單位,晉升機制比較完善,晉升的過程可能會比事業單位的稍微快一點。


小彭姐


題主問題我可以回答!可以參考!

先不說別的,肯定考公務員比物業編制要強,權利或利益不一定合算,但事業編制取消是遲早的事!防患於未然!

公務員編制可不多,一般都要排隊!如果能考上給一個公務員,當然好!至於後期怎麼發展,那是後話了!

但考公務員你的背景夠硬嗎?不然你有可能會活的很憋屈!

舉個例子,如果你的背景是科級,然後你考到處級單位了而處級單位裡和你同齡的都是處級或者廳級的背景,你很難有出頭之日!也許公務員編制都是紙上談兵!

如果你在事業單位,你的背景能完全幫到你,後期變公務員也有很大的可能,而且肯定有權!

這才是你和你的背景需要考慮的問題!

千萬不能盲目的只想著高大上,要實際的考慮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