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母亲瘫痪在床,朋友想辞职在家伺候,他媳妇要送到养老院,否则离婚。你怎么看?

读了四点九车书


文字/禅小岩

我先表个态,我觉得,你朋友的媳妇做得对,支撑我观点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你朋友的孝心可以理解,想伺候于床前,这一点,不管怎么说,都是值得理解和尊敬的。假如未来有一天,我的母亲也是如此,我想我也会二话不说,放弃一切,陪伴着她走完生命里这最后的一段旅程。可是反过来想,我这样做,对吗?

答案是不对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愚孝”。即使衣不解带的守在床前,也改变不了母亲瘫痪的现状和事实,有可能还会增加老人家的心理负担,十有八九的老人,只要不是老糊涂了,看到子女抛弃所有床前尽孝,她会认为是自己拖累了你,连累了这个家庭,她会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关键是我们照料就一定会臻善臻美吗?这个问题值得推敲。

与其这样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有如此多未知的可能性,我们不为什么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个护工,或者把母亲送到养老院,不仅会减轻母亲的心理压力,而且他们的照料会比我们更加的专业,我们也会更加的放心。

如若担心有虐待老人的问题,我们可以加紧探望的力度,找一个口碑较好的疗养院,总之想要让母亲过得好,有的是方式和方法。

第二:你想过没有,男人在一个家庭的作用是什么,男人是顶梁柱啊,女人嫁给你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个依仗。

现在你要辞职在家,你考虑过她的内心感受吗?你的母亲成了你生命的全部,你把她置于何地,你真的爱过她,用心在乎过她吗?以前是两个人赚钱养家,现在重担都落到她一个人肩上,这样公平合理吗?还有你的孩子,你对得起他们吗?

母亲是很重要,但是母亲似乎也没那么重要,因为我们的生命中还有比照顾瘫痪母亲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照顾最爱的女人和孩子。你的妻子能陪你走完接下来的漫漫人生路,你的孩子是你生的,你要担负起一个父亲的责任。

第三:如果我说的这么明确,你的朋友还是固执己见,我只能劝劝你朋友的媳妇,勇敢点,再勇敢点,离开这样的男人吧,因为他不值得。

—END—


禅小岩


说说我叔叔吧!叔叔在农村51岁,脑出血卧床两年,只有低保,舌头不好用,不会说话,只能喝粥。我叔叔婶婶在我堂弟11岁的时候就离婚了,弟弟归我叔叔,但我叔叔忙的时候会顾及不到弟弟,所以后来我弟弟还是跟他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的。我弟弟现在26岁,其实这种情况下,我叔叔只能去养老院,但我弟弟不舍得,把他爸爸接到了他市里的家里(弟弟长大后跟我婶婶一起生活)弟弟在酒吧上夜班,白天就照顾他爸爸,晚上婶婶帮照顾(谢谢婶婶)上个月婶婶去日本打工了,弟弟实在没办法了,把我叔叔送我姑姑家了(叔叔在医院做康复的时候姑姑一直帮照顾,我父母也帮照顾,大家替换着照顾了半年多)每月给我姑姑3000块钱,(要是别人给5000块钱姑姑也不会照顾,自己弟弟没办法啊)。别人照顾我叔叔,我弟弟不放心啊,弟弟照顾我叔叔的艰辛我们都看在眼里,其实这时候我弟弟要是把他爸爸送养老院的话,我们也不会说啥!因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个26岁的男孩子,在没人手没钱,还在还房贷的情况下,是何等的艰辛,我们从来没想到他会这么孝顺,(一个以前在我们眼里有点不务正业弟弟)真的是满满的感动。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你再难也难不过我弟弟,别送养老院了(明明能活10年,送养老院应该就……)好好商量,最好别离婚也别送养老院。


LI115814986


这种情况下,说孝顺真的是犹如千斤重,这顶帽子真不容易扛起来。

认识一个大姐,她母亲脑溢血瘫痪在床,她照顾了十二年,老人家七十多岁过世。算是孝顺了吧,但她的日子真的过得很拮据。原先两口子做个早餐摊子,老娘瘫痪后,老公一个人摊位不好做,只好收了,去打工,也没文化,没什么技术,就工地上干活,有一天没一天,收入不稳定。偶尔去做做搬运工。日子过得很艰难,赚的少,开销大。老房子很多年,也没钱修。

大姐有一个儿子,上了高中,没考上,就没念了,去外边打工了。大姐天天照顾老娘,哪里都去不了,吃喝拉撒,照顾一个瘫痪病人,辛苦不用说,时间还长,主要是没收入。后来儿子交了女朋友准备结婚,两口子拿不出钱来,房子彩礼都不用想了,没多久儿子的女朋友也吹了。丈夫对大姐怨气很重,说她老娘把整个家拖累得太厉害,一辈子都恨她。

1,经济压力。经济压力是主要的,辞职没有收入,没办法打持久的呀,瘫痪病人照顾的好可以活很多年的,手里的积蓄能生活多久,计算过没有。

2,精神压力。久病床前无孝子,长期面对一个病人,精神压力也是很大的,而且瘫痪病人更难照顾,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一天要翻身很多次,勤洗勤换,不然会生褥疮。

3,时间压力。瘫痪病人,要24小时看护的,不能离开太久。喝水都容易呛着,喂顿饭都是半个小时以上,饮食上也有很多注意。

辞职自己照顾,怕经济受不了,请护工,现在一个月五六千还不一定请得到合适的人,养老院怕别人虐待,说实话各有利弊。

如果我是这位先生的太太,说实话,如果他执意辞职,我会让他试试,因为我不觉得他能坚持太长时间,照顾一个瘫痪病人的辛苦程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如果他坚持不下来,再采取另外的方案,大不了再一次找工作。你拦着他尽孝,要是他妈突然有个什么好歹,他恨你一辈子,那是他亲娘。

送养老院也可以多考察一下,就近找个养老院,天天去看一下可以吧,随时注意老娘的动向。比起留在家里,自己不能赚钱,老婆闹意见是不是要好一些呢。





瓜舍


真人真事:朋友的父亲年纪不大的时候就中风了,而且是个脾气各方面很难伺候的人,朋友母亲和两个儿子儿媳妇一起照顾着,朋友母亲十年后也病倒了,等于家里有两个长年卧床的人,老人和大儿子儿媳妇一起住,小儿子隔天来给老父擦身,小儿媳没同住也就来走走那种,主要工作还是大儿子儿媳做。朋友母亲可不是好伺候的,几年后,朋友母亲去世了。大家反而为大儿媳都松一口气。家里也请一个男护工专门照顾老父亲。终于也熬到老父亲寿终正寝了。大儿子儿媳妇的孩子也大学毕业工作了,感觉这下可以轻松些了,没想到儿媳妇一下子得了急病, 很快就去世了。

说到底,能用钱解决的能有地方送病人去的,赶紧送去吧,把身边的人折磨得要死,有什么好,最惨是大儿子和儿媳,辛苦好多年呀,为中风的父亲,病倒的母亲,自己都耗尽了。


haleluya


经济只要允许完全没问题,如果男人辞职需要媳妇养家,不好意思媳妇只能养自己和孩子,仁至义尽给男人和婆婆一口饭吃,仅此而已…

反正我的婆婆我是不会伺候床前的,当我双脚骨折的时候,我婆婆对我不管不顾,连顿饭都不做,我都是吃外卖的…自己坐在轮椅上给孩子做饭,老公在外地,一个月回来一次,可想而知我怎么过的三个月,期间从轮椅上摔了三次,疼的我坐在地上哭一个多小时起不来…说起来都是眼泪,只希望自己坚强越来越好


苏小妹166302099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还过的去,可以辞职回家照顾。如果不行,那就是在为难妻子了!

还有一个问题你们可能没想到,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孩子们想尽孝心,可是当照顾几个月之后,一般人都受不了,孩子多的一家轮一个月,这种还好,就一个孩子的就太艰难了。我婆婆照顾她卧床的母亲,五个姐妹轮流,在我婆婆家第一个月,我婆婆暴瘦十来斤,说比照顾一个孩子累太多了,具体怎样我不知道,反正她说 要是一直在这儿她会疯的。

像你朋友这种可以辞职回家照顾,说不定过不了俩月他自己就后悔了


l一遍空白l


我也就纳闷了,怎么这世界上总有这些垃圾想法呢?我得好好论述一下。第一,我赡养我父母,是因为我想做、我能做,绝不是因为将来我要我孩子赡养我而先去做什么表率,不是给我孩子看的,懂吗?第二,把父母送养老院去,这也很正常。难道养活孩子,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来给自己养老吗?你真的就没出息到这个地步吗?现在社会,大家生活都不易,你们认为年轻的夫妇有了自己孩子的情况下,真的还能有精力去照看父母吗?脑子想啥呢?第三,假设孩子不养父母老是不孝顺行为(假设送养老院去也是不孝行为),那孩子结婚时,父母不能给花大笔的钱财去买房子和车等,那这样的父母能否被推论称“不合格之父母”,世界上有这道理吗?第四,你们不觉得,现在的孩子,若是将来他们自己结婚后,能过好他们自己小家的日子,那绝对就够孝顺的了?第五,人老了,需要子女陪伴,就一定该得到陪伴?那你孩子年轻时假设需要留学或创业,需要那大笔的资金,你作为父母也必须能拿出来?世界上有这种道理吗?第六,我们现在的人,假设去了养老院养老,就不是常情了?非得与儿女在一起吗?怎么?住到别人家很舒服吗?儿女为了照顾你,住你家,你感觉很舒服?脑子有病吧?


zm139682913


老人瘫痪在床,儿子为此辞职去照料母亲显然是不现实的;儿媳妇提出送到养老院赡养,完全合情合理。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儿媳妇提出“否则离婚”则有点欠妥;不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信丈夫也会回心转意。

儿子准备辞职专门伺候老人,其孝心难能可贵;但是想法却明显脱离现实;没有整体考虑到家庭经济及妻儿等人的感受,实属弊大于利。

儿子辞职在家的有利之处:儿子可以全天围绕在母亲的膝下。古代名言“膝下承欢 ”,即在父母面前尽心侍奉,来获取父母的欢心。并能够完成养老院无法尽到的很多“责任”,瘫痪在床母亲将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儿子辞职在家的弊端:一是丈夫辞去工作之后,无疑极大地增加了全家的经济负担;二是丈夫自身需要交纳的养老等社会保障出处在哪里?;三是母亲瘫痪在床,对于整个家庭氛围将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影响子女读书学习,对夫妻两人的日常生活多有“干扰”;四是丈夫被圈在家里,无法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及必要的社交应酬。

送瘫痪母亲到养老院的利弊:

送养老院的有利之处:

1、养老院一般都有对应“瘫痪在床 ”的专项服务。能够帮助卧床不起的老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医养结合24小时全天候服务。

2、养老院护理“

瘫痪在床 ”老人,比家人更加专业,经验也比较丰富。包括老人的洗澡、翻身、大小便等等,都有一套比较规范的专业服务方式。

3、“瘫痪在床”老年人的护理,一般都在四到六人房间,便于护理人员服务和医生巡查。此类房间的卫生条件要求更高,定期消毒通风;洁具等每一次用完后都要消毒处理,以免交叉感染。

4、饮食起居有规律。三餐有专人喂饭,平时天好,有护理人员用轮椅推出去调节心情,晒太阳“补钙”;还可以坐上轮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集体活动。

送养老院的弊端:

1、养老院在日常护理方面,一般都没有家人做得那么细致到位;一个特级护理房间“一对四”服务,特殊情况下很可能顾此失彼。

2、养老院的伙食属于大众化,虽然营养到位了,但是,菜肴的美味可口程度,不及家里做的。而且“大锅饭”只能有啥吃啥,饮食的要求只能降低。

3、养老院护理“瘫痪在床”的老年人,需要子女积极配合,不能“一送了之”。衣服的冬夏调整,添置日常用品,送点水果和点心都是常规项目。

4、养老院分为普通类型和医养结合的类型。如果养老院没有附属医院,老人生病了,必须子女来送医院;如果请养老院送及陪护,需要另外付费。

上述情况只是简单分析而已。建议这一对夫妻,先到养老院实地考察了解情况,或者在多个养老院之间进行比较。儿媳妇要耐心做好丈夫的工作,使之打消辞职的念头。并在母亲送去养老院之后,经常登门探望,从而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陆燕青


不是不孝顺,是辞职专门在家伺候老人实在不提倡,人活着不只是对父母有责任,对孩子,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也有责任,人到中年压力何其大?到处都要用钱,就是伺候父母也要用钱,这么做是一种愚蠢的想法,老人病了光伺候就够了吗?不用住院看病吗?你能保证自己不得病吗?其他生活用钱就不用说了……最主要的是送养老院也不是不孝顺的表现,为什么有些人一提送父母去养老院就大骂不孝顺?国家为什么要提倡去养老院?难道国家也提倡不孝顺吗?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养老院有专职工作人员,他们照顾老人更专业,多抽空去陪陪老人,多去探望老人,其实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养老院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家是独生子,我将来老了就自己去养老院,绝对不连累孩子,人不能活的太自私了……当然这只是个人见解……


时间煮雨30627828


我认为辞职是不现实的,家里有病人开销一定很大,加上一家人还要生活,除非家里有生意或者很有钱,不然一旦辞职家里的经济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有孩子就更难了,我觉得如果工作收入不高,连护工的工资都不够的话,那就更难办了,如果工资收入还可以那就请个护工也不比辞职划算,所以,要双向选择,实在不行就只能送养老院,每天抽时间去多照顾一下老人!现在社会就这样,不能为了一个病人把一家人的生活都毁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