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儿子的焦虑是母亲长期把负面情况传递给儿子造成的,母亲现在该如何疏导儿子?

用户5263913086871


如果自我成长完成不了,或者孩子的焦虑处理不了,可以求助当地心理咨询师做心理咨询,也可以联系我。


家庭教育心法


我说点自己的意见吧,我认为母亲的情绪真的会感染到孩子,之前我也是处于焦虑的状态中,导致孩子很没有自信,每次考试前很紧张,担心考砸了我会生气,动手打骂,甚至走到了死胡同。这个时候我冷静下来思考,难道我要把孩子逼成那种精神脆弱人吗?我希望我的孩子永远都是不独立的存在?我是出于对他好的状态去管理他,可是这样对他真的好吗?如果一个人精神上不幸福,将来工作再怎么好,他会觉得快乐吗?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平时我陪他一起作业,每次根据他的实力给他安排课业,结束后检查他的作业,帮他纠错,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潜移默化中让他去整改。另外带他出去接触人群,去陌生环境,远远看着他去做一些生活中的事,告诉他,我在陪着他,让他有安全感,让他去努力去适应陌生的环境。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发现他越来越独立,知道自己要什么,每天都会很努力的去学习,快乐的去生活。我相信,长期以往,他会走出他自己的一条路来的。他跟我说,老妈,我的人生我负责,我会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我顿时好欣慰。同时我还发现他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变淡了,我跟他说,意见相左,生活方式不同不能影响对他们的尊重,我们得记着反哺。我相信将来他会成为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会让自己过得快乐


Reborn2005


我作为孩子,我也觉得我妈妈是有一定焦虑的。她长期以来情绪都比较低落,每次和她商量什么事情。她总是喜欢想到最坏的结果,而且经常否定你。长期以往,我觉得自己的心理都变得有点不健康,负面情绪比较多。

其实母亲都十分关心孩子,所以很多时候都认为用最好的方式去爱孩子。但实际上可能并一定全都是对的。提问人可以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有问题的,真的是很好,很多人可能都意识不到问题的所在。

作为家长,首先自己要先自信起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积极阳光起来。当你开始变得积极了,孩子也会受到你的感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的情绪会自然感染到身边的人。

另外,营造一个良好愉快的家庭氛围。特别是夫妻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不要冷暴力。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孩子自然也会变得开朗乐观。


鱼的微记忆


你好,我是一个抑郁症康复者。

儿子的焦虑是母亲长期把负能量传递给儿子造成的,其实如果一个孩子有了心理问题,那么与家里人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你不说我也知道,如果一个家庭非常正能量,都有正确的三观,思维模式,思想观念,那么一定会活得非常的好,就不可能出现任何的心理问题。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呢?按照我们量子力学加能量状态来解决心理问题来说,父母和孩子是天然的量子纠缠,什么是量子呢,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最小的单位量子构成的,一方可以影响另一方,一方转变,另一方也一定转变,无论你们相隔万里还是近在咫尺。

错误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和自己的孩子进行负能量的纠缠,就是去说道,因为自己是负能量的人,所以你根本改变不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一焦虑,自己就焦虑,孩子一痛苦,自己就自责等,说明自己就没有正确的思想和正能量,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

正确的方法就是自己先改变,不理会自己的孩子,自己提升正能量,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自己先有正能量,自己不受孩子影响之后,自己活得很快乐之后,自己的还以一样会转变,这也就是能量的纠缠,这是正能量的纠缠。

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转变,就去寻找正能量的人去链接正能量,去学习,就像我们学院,自己孩子得了心理问题,孩子不来。自己来之后学习,自己学习改变之后孩子也就好了,这说明这就是自己的问题。在自己这一年来的学习,自己转变非常大,不再失眠,人生有了方向,自己也有了非常强大的正能量,生活也越来越好,所以非常的感谢李老师,给自己带来方向和信念,信心,让自己有了思想和正能量的武器,无限的财富。


永驻初心


妈妈能有这个觉悟已经很不错了,可以发现孩子的焦虑是自己给传染给孩子的,现在就是想办法如何疏导孩子。

1、改变孩子的关键是改变自己

既然知道自己的焦虑照成了孩子的焦虑,并且是长时间负面情绪的积累的话,那么就先调节自己的情绪,不知道题主是因为什么事情焦虑,自己放开一些心态,适当的做做冥想估计会有帮助。很多时候家长改变一小步,孩子可以改变一大步,焦虑这个东西不是短暂时期可以改变的话,那么就有记录的慢慢改善就好,或者自己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和孩子说话的内容和态度,如果感觉自己的情绪不是很好的话,那么就暂时不要接触孩子,尤其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情绪的垃圾桶。

2、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必要的话照顾人可以短暂更换一下

不知道家庭的情况是怎样的,或者孩子现在是多大,如果可以的话短暂的时间内可以更换一下孩子的注意照管人和扶养人,给孩子减轻一些压力,不用那么紧张,等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都有所好转的话,或许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


及时不能更换的话那么就请其他的人帮忙介入一下照顾孩子,这样自己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或多或小会减少一些。

3、做60分家长即可

家长之所以会焦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另一方面是家长做的太多过犹不及了,其实做家长60分足以,很多时候自己管理的太多,孩子反而没有审美成长的空间,各方面的能力都不会发展的很好,因为家长把孩子应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孩子反而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做事情的成就感,反而容易焦虑,但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的话,说不定效果反而会很好。


亲子成长手册


母亲长期把负面情况传递给儿子造成儿子焦虑,做为母亲,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自己,对自己的不良和负面情绪及时觉知,学会运用合理的情绪,让自己的心理更健康!这样你才能去改变他人,疏导他人的心理。总结:你要帮助他人,首先你自己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焦虑是目前最普遍的心理障碍之一,而且随着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加大,焦虑已经变成人们的一种常态。不管任何职业,不管年龄,性别,每个人都可能焦虑!那焦虑了应该怎么办?第一个方法是你到心理学说专栏里面找到《向焦虑症宣战!》它可以教你怎样应对焦虑,当然你也可以买一些战胜焦虑的书,也有一定的效果的。如果你不想看这些,第二个方法是你可以找一名心理咨询师教你处理焦虑,刚好我有一些应对焦虑的经验,也许可以帮到你!

下面是一些焦虑的常识和治疗方法,有许对你有帮助!

认识焦虑症

焦虑症是神经类病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情,可是大家应该都不知道焦虑症的症状,因为大家没事的时候都不会关注这些自认为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的事情。可是真的被焦虑症缠身了,那些人可能就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是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焦虑症!

一、定义和概述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二、临床表现

焦虑症多数在中、青年期起病,女性比男性高一倍。临床表现基本上有三组,亦可视为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1.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 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焦虑症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

2.躯体不适症状。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此外,还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

绝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

3.精神运动性不安(简称精神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三、防治措施

1.明确诊断。许多身心疾病可呈现焦虑症状,因此治疗前必须作好检查和进行必要的心理测定工作,排除继发性焦虑反应的各种原因。明确诊断,是本病合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先决条件。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人常见的情绪反应,事出有因的焦虑情绪,不能视为疾病。许多病人患病后出现疾病心理反应,亦可以呈现严重焦虑情绪,必须正确识别,加以排除。

2.药物治疗。抗焦虑剂为首选药物。常用药物为舒乐安定、佳静安定和氯硝基安定等。但是,本病使用精神性药物,其剂量和服药方式很有讲究,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3.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类型,在诊治过程中必须重视心理治疗,作好心理转化工作,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简单的对症服药治疗效果不好,这一点务必注意。到药店买药治疗与在门诊医生指导下治疗,两者的效果和心理影响是不同的。

健康心理咨询,找心理学说!心理学说:普及健康心理学,推动全民心理健康蓬勃发展。


心理学说


阿德勒心理学主张的最基本的原则,

就是分开自我与他人的责任,

你儿子的焦虑是你传递给他的,

那么你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再传递给他这种焦虑。

如果你儿子现在已经产生焦虑了,

那么他的焦虑应该由他自己来寻求缓解的渠道,

它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也可以找朋友,

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他人的问题由他人解决

亲人之间不要互相给压力,

不要把别人的事情拦到自己身上,

也不要把自己的事情强加于人

这样才能带来和谐平等的关系。

其实其实现在社会上贩卖焦虑的文章,很多都是为了吸引眼球。

你儿子的焦虑未必是你带给他的也可能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作为家长,只需要向孩子传递家是他的港湾

是他坚强的后盾,你支持他努力上进的想法这些就够了,

我觉得作为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有你这样为他着想的父母他应该感到幸福。





京城少年


首先,要解决的是母亲的焦虑,保证源头问题是否解决。然后就是让母亲承认他所有的责任,要当着孩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注意,中间不要出现任何借口、推卸责任的措辞,比如:我也是为了你好、我是妈~我不会想要害你、你要是做得好我也不会这么担心... ...诸如此类,他们听起来真的好没诚意,更重要的是这些大部分都是想法,而单纯的想法是没办法影响别人的,只有因为想法做出的行为、说出的话才能真真实实的影响到比别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不要质疑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不要逼着孩子因为自己的身份不跟你计较,甚至要求必须以孩子的身份原谅。因为那就是一种蛮不讲理,毫无逻辑可言。

在就是多读书,很多问题我们较劲脑子也想不到结果,书里都有非常好、非常详细的解答,中间甚至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解答。毕竟只有开阔视野,才能看到更多。

这里推荐《应对焦虑》解决现有焦虑情绪、《恰如其分的自尊》明白自尊的产生及重要性、《为未知而学,为未来而学》对学习的全新认识、《不管教的勇气》明白孩子和自己的问题、《原生家庭》、《母爱的羁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原生家庭》里有一句话,我很喜欢“责任不归还,就一定会转移。”很多人家庭不幸福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的是复制,有的是极端抵抗,而几乎很少有人愿意用正确的办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涉及到了另一个领域“家庭治疗”,虽然在中国很少见,但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萨提亚系类的书籍,都是关于家庭治疗的。

还有,解决问题要尽早,孩子长得很快的,如果自己是在解决不来,建议咨询相关心理医生或专家。


ONE学习者


这时候的妈妈就应该选择闭嘴噻!你只需要默默地陪着儿子,帮他做一些事情,比如热好一杯牛奶,轻轻地放在他的身边,然后静静地看着儿子,就这么陪着……如果儿子的焦虑症发作,你就要带着他去看专业的医生,务必要让儿子把一天三遍的药吃进嘴里;如果他要埋怨你,你要学会认错,诚恳的认错,表示妈妈以前的各种抱怨是彻彻底底地错了,希望儿子能原谅自己;还要安慰儿子“一切会好的,有了妈妈的陪伴和帮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还要多陪孩子外出踏青赏花、爬山游玩,尽量给孩子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说句实话,焦虑症和抑郁症是近亲,这一点你不是不知道噻!趁着孩子的病情还不重,你一定要及早干预,否则悔之晚矣……


凤14698397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