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老人,有的老人要去敬老院养老,有的老人喜欢跟儿女,你有什么看法?

扎西德勒传递正能量


这是我不愿听的话题,也是无法抗拒的问题,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养老问题凸现,尽管国家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但我国人口众多,70,80,90,龄后都是独生子女,又是发展中国家,情况复杂,每个人养老问题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关于入住养老院是大趋势,目前国办养老机构无法慢满足需求,条件好些收费昂贵,一般人员负担不起,民办的多数条件差些,最关键的是,养老院看护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不仅照顾不周,还有虐待老人倾向。在家养老请家庭服务员,也不是令人满意,多数须有人监督,靠子女更是不可能,他她们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家庭,两个人需要照顾4个老人更本吃不消。鉴于现实情况我觉得入住养老院还是较好的方式,统一管理严格立法,可根据老年人生活需要设置必要配套设施,建立科学养护制度,开办老人活动,健全工作人员的培训监管制度。我希望国家可放宽政策,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多建立一些大众化,形式多样一般人员可接受的,老人院,托老院。


彼岸安27398163


这个问题我最有感触,我的父母都八十多岁了。我家五姐妹没有男孩子。在爸爸妈妈六十多岁时二姐相比较和妈妈的脾气性格很合得来。所以特意买了个大坪房子想让爸爸妈妈一起同住。可是他们说什么都不干。我们姐妹五个经济条件都非常好,谁都愿意和父母同住。可是他们谁家都不去,就愿意自己独立居住。我的爸爸妈妈是知识分子通情达理,思想前卫。都有花不了的充裕的退休金。八十六岁的老爸还有微信,愿意上网。关心国家大事,喜欢学习接受新鲜事物。他说年轻人和老人的生活方式理念节奏都不同步。在一起生活太不方便。没办法,我们姐妹决定出资给他们顾个保姆收拾屋子做饭。可从苦日子过来的爸妈算账觉得太贵,保姆的工资加他们的吃喝太浪费说什么都不用了。

年龄大了个性也是很多,楼上有孩子的房子不住,窗外能看到烟筒的不住,离菜市场近的闲太吵了不住。期间换了好几个房子搬了四五回家,最后相中了一个不是地热代冷阳台的老楼。就是又破又大的那种。我们什么都依他们,只要他们高兴他们相中的我们都没有意见。搬家换房出钱出力豪无怨言。可是住了几年又要去敬老院了。说什么在那有集体生活不用做饭比顾保姆便宜多了。我们最开始都不同意,商量一下就是觉得只要他们高兴想干嘛干嘛吧。我们这有一个政府补助的敬老院,伙食环境还真都不错。还都排着队有的进都进不去呢。给爸爸妈妈找了个位置相对最好的房间。家里的房子照旧缴费,他俩愿意回家就回家愿意在那就在那,距离也不远。因为都能自理现在看挺好的。我们姐妹没事就往那跑。各种节日我们都接他们回家。我的爸爸妈妈生活能自理,身体健康,不缺钱财。我们条件都好都非常孝顺,好吃的爸妈都吃不了,没事都送给其它老人。他们是那里别的老人都羡慕的对象。

这就是我家的真实事例,这样几年了,我感觉非常好。只要儿女都孝顺,只要他们高兴在哪住都一样。


88元宝88


我的母亲一生养育六个孩子,父亲在二十年前去世,母亲不去孩子家,自己报名去了省民政厅的老年公寓。

在老年公寓一住就是二十年,省老年公寓设施好,有营养师调理伙食,聘请老师指导老年人唱歌画画上网台球等等活动,每天生活丰富多彩。公寓有保健医生,一个电话立马就到。

这二十年中,作为子女我们时常去探望,逢年过节也想接老人回家,但老母亲谁家都不去,不想给我们添麻烦,说在家寂寞没有朋友说话生活不规律。母亲知书达理,自尊自爱,让我们做子女的省心省力工作时无牵挂。

试想,不管在谁家,老人家能这样充实这样自主吗?各种娱乐设施家里能样样具备吗?她想聊天跟谁说,她想唱歌跟谁唱,子女代替不了朋友。

精神好身体才能好。老母亲今年九十多岁了,状态很好,思维清晰。这与她常年自己动手动脑有直接关系,如果在家处处照顾啥也不让她做,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状态了。

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家庭,将来最有可能的就是养老机构养老,这没什么可怕,恰恰是文明社会发展的成就所在。


生成快乐


我已进入花甲,离需要别人照顾的时间也不算远了,我们只有一个儿子,我们两口子已经商量好了,不可能把养老的重担放在儿子身上,能居家养老最好,不能居家就去养老院,带着自己的退休工资,把房子租出去,去养老院,绝不连累孩子。


荆棘鸟1960


家家有老人,老人选择跟儿女还是去敬老院那是老人意向的问题。

都说“孝顺”,我的理解是:孝顺老人有时候要要顺从老人的意愿,有时候也要根据儿女自己的情况妥善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尽可能做到“老有所养”同时尽可能“既保证物质提供,又兼顾情感陪护。”

我一位表舅做的就挺好,他父亲年纪大了需要陪护,而他又忙于生意无暇照顾,就给老人高价请了护工全程陪护,同时他给自己的哥哥也就是我另一位表舅(经济条件不大好)每月开工资,交代他与护工一道陪护在老人身边,而他一旦有时间肯定会回家看望老人,直到老人驾鹤西去。

养老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如果生活不富裕,老人的养老质量也会相应下降。即使是去敬老院,也会根据老人的情况有不同的费用标准。

我一位邻居八十多岁,她有三个儿子都在外地,以前都是轮流抚养,但老人没法习惯城市生活,就选择去了敬老院。

因为能自理,也考虑到自己儿子生活不易,就选择了最基本的服务——无论是饮食还是服务标准都不那么高。

结果住了半年多,有一次敬老院通知几个儿子老人病危——具体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通过老人儿子的描述大致知道是营养不良,不小心摔了一跤,以至于后来卧床好几天都没起来。

后来住院不到一个月,老人去世了,这一个月里几个儿子都在身边照顾,老人最后走的很安然。

都说“养儿为防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儿女都能养老,至于老人想跟儿女还是想去敬老院,首先当然要尊重老人的意愿。

跟儿、女住,会有亲情的陪伴,心灵的慰藉;如果儿女有心有情义,跟儿女住那是最好的选择;而社会上好多老人之所以选择自己居住,多是生活习惯不同,没有自己熟悉的圈子(尤其是农村老人进城)或者怕拖累孩子。

去敬老院也可以,只要事先多考察,选择服务有口碑的敬老院,尽可能全面考虑老人的身心情况,这个时候不能老是想着省钱。把老人送到敬老院以后也不能感觉万事大吉,做儿女的多去探望,多了解下老人的情况,也抽时间多陪陪老人。

家家有老人,老人不容易;而我们也有老的时候。重视养老问题,未雨绸缪,提前做准备,为我们的老人,也为自己。

这个准备有情感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当然也要尊重老人自己的想法和提议。


小温即可


我们家有两个老的都需要人照顾。弟兄几个提出请个保姆回家,婆婆死活不要,她觉得外人跟自己不贴心,不可靠,就想用儿子媳妇伺候,没办法,只能顺着他们,子欲孝,而亲不待大家都各自尽可能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把照顾老人放在首位。



仙境人家572


我们老两口已近70了。目前我们老两口身体还算可以。我们老两口有个八零后女儿,为了不给闺女添麻烦,我们老两口平时生活节俭,一旦我们老两口有一个活动费劲了,我们老两口肯定相互扶持,相互照顾。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肯定一天不如一天。等我们老两口真的都老了,都活动受限时,我们老两口决定都去养老院。因为我们都是独生女儿,她们有自己的小家,双方都有父母,四个老人,两个孩子怎么能让她们照顾?只要小两口过好了,我们做老人的也就放心了。我们老两口只有平时多攒点积蓄,实在不行就近养老院。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


媛音412


现在的老人都喜欢自由,不喜欢跟孩子们一起住,我觉得随他们心情好了,只要他们开心,在哪都可以,即使愿意跟孩子们一起住的老人,也希望儿女们多给老人选择一些活动让他们去参加,可以愉悦心情,健康体魄,心情好了,身体就好了,现在也有很多老年人大学,都挺好的,如果我老了,我就选择离开儿女,过自己的生活,去养老院也是很好的[微笑]


小福星美肤顾问


如我老了,宁愿在家请个保姆。也不去养老院,去养老院虽然有吃有喝。但我比较排斥养老院环境的。认为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同时个別养老院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不是很关注,只是保证有一口饭吃,饿不着就行。所以不愿意去。

但有的人喜欢去养老院。这种还是看老年人本身意思。如老年人认为养老院是有必要去。可以解决自己生活住行。那么养老院的确是好去处。


森宏2


养老资源,国家正在投入,管理规则,收费额度,服务档次没达到大多数老人的需求。目前到哪养都好。我偏向行成公共养老场所和培养专业养老工人。现在人的体质65~70岁前多数人不需要住院养老,70岁后可能会成倍增长。目前65~75岁老人独生子女居多,到儿女家既不能帮忙又不能自理都是拖累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