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經常聽老人家說去“趁圩”,我們小時候手裡有一塊錢都要去

“趁大平圩”(靈山縣那隆鎮大平村)吃一碗淥水粉。“趁圩(墟)的粵語發音、趁圩(墟)的意思。在北方,有趕集一說。而在本地的鄉鎮農村,也有類似的集市,我們鄉下稱之為“趁圩”。鄰近的圩市,“圩日”一般會錯開,要麼是農曆“147”、“258”,要麼就是“369”。每當圩日,附近的農民群眾就會自發地集中到圩市所在地。雖然現在鄉鎮的商業很已經比較發達,商鋪較以前多了不少,但是每當圩日,農民還是喜歡到市場去“趁圩”。每逢圩日,商戶總是早早開檔,擺放好商品,期盼一天下來都能客似雲來。離圩鎮較遠的農民群眾也早早起床,趕往圩市購買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就連看熱鬧的群眾也早早吃過早飯,到圩市“趁”熱鬧去。”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那麼靈山的各個圩有著怎麼樣的歷史呢?我挑一些已經考證的來說一下:
一、靈城鎮(東圩):靈城鎮(靈山縣縣城),位於縣境東北部,地處東經109°35′、北緯22°36′,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起為縣治。解放後其行政建制幾經變化,1980年為靈城鎮。古時候,該鎮又名東圩。解放前,手工業只有幾間打鐵鋪,只能生產菜刀、柴刀和鋤頭等簡單工具。大蘆十三太的故事裡也多次提到“東圩”這個詞。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二、三海鎮:因遠近聞名的名勝“三海巖”而得名。解放以來,三海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鎮人民政府駐地兩次遷移,一是1977年7月6日由靈城鎮解放路鎮北街遷至離縣城五里外的將軍鋪;二是1985年9月18日又由將軍鋪遷到現在的縣城環秀路。
三、龍武圩:相傳在乾隆年間,在龍武石山洞內,有雌雄兩龍橫臥穴中,並有龍床、龍枕、龍碗、龍潭,龍武圩因此而得名。龍武石山下有上10個石灰窯,附近石龍、蘇屋、枚埠、旺圩、英爪和那隆、平南等地人們在此出入頻繁,並在此買賣柴草,擺賣小吃,擺賣日常用品,龍武圩便逐漸興旺起來。該圩位於縣城西面,距縣城10公里,江北公路在此通過,沒有圩期,人們多在早上趕圩後便離去。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四、新圩:據傳說在清朝初期,今元屋嶺村刨嶺屯的幾戶劉姓人家在該屯設些小賣點,後來當地群眾經常拿竹筍到此地擺賣,形成圩場,故當時稱“筍圩”。清朝中期,這個小圩場除擺賣竹筍外,還上市其它農副產品,圩場逐漸擴大,群眾認為“筍圩”這個名稱已不適合當時狀況,就把它改名為“新圩”。

五、平山:平山鎮位於縣境的東北部,地處靈山“大不過東山,高不過羅陽”這兩座大山之間。平山鎮地處較高丘陵山區,原農貿圩市在黃寧村的平山肚,由於此處不夠中心,附近農民的經濟、生活不富裕,購買力低下,上市的農副產品難以銷售,後來圩市搬遷到地勢較平的禾塘嶺,故圩名稱為平山圩,鎮名也稱之為平山鎮。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六、平南圩:平南圩始建於清朝乾隆初年,當時圩場在今下東街附近的三聖公廟,廟前是一塊8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坪,善男信女們常到該廟祭祀神靈,小商販們也在那塊草坪上做些小生意,於是自然地逐步形成集市平南圩。解放前,平南稱荔枝鄉,1952年設區,平南稱第三區,轄荔枝、 龍里、白花3個鄉,後又合併為平南鄉。1958年平南鄉稱平南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為平南鄉,1994年1月改為平南鎮。
七、白花圩:白花圩始建至今約有140年曆史。該圩的創始人是白花村下馬芹的勞禮成,此人家境比較富有,他在自己較為寬闊的宅基地上面建房8間,每向4間,中間留有約19米寬的行人道。此處是附近的走馬池、友蘭塘、金山塘、路踏塘等自然村的群眾耕作出入必經之路。起初,勞禮成在此試做、煮粥出賣,生意好做,於是又擴大經營些副食品等。隨後,小商販們也紛紛前來擺賣做生意, 擺賣點逐步擴大,形成了白花圩。該圩3天為一圩期,趕圩買賣的人只在圩日上午交易,因此人們也稱為“飯滾圩”。白花圩位於平南鎮西南面約12公里處。有白花、桃禾、峽木、楊梅、簕菜、新魁、古僚、嶺平、三海鎮的旺圩等行政村的群眾前來趕集,逢圩期趕集的群眾約有千餘人。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八、煙墩茅針圩:茅針圩位於煙墩鎮南面, 距離鎮人民政府10公里,有居民680多人 (其中,非農業人口120人) ,所在的茅針行政村人口4670人,有中學、小學各1所,在校學生1260人。是煙墩鎮第二個農村集鎮。茅針圩毗鄰平南桃禾和三海旺圩,離那隆鎮僅10公里。數百年來,茅針圩就成為當地農村商品的集散地。

九、檀圩:位於縣境中部,總面積147平方公里。該鎮距縣城13公里,因清朝時期檀姓戶主開圩而得名。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十、那隆鎮: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1907年,同盟會領導的“三那”(那麗、那彭、那思)起義革命軍就選定鍾靈鄉(即現在那隆大平一帶)為進攻靈山縣城的前哨,當時一大批鍾靈民眾追隨革命軍進攻靈山縣城。1945年1月中旬,中共靈山縣組織負責人陳銘金在白鳩埠小學(即靈一小學的前身)主持召開了全縣黨員骨幹會議,傳達中共廣東省南路特委關於抗日武裝起義的決定。2月8日,當地80多人參加了靈山抗日武裝起義。在他們的影響下,當時的大埇、風門塘、廟竹坪、獅子嶽、牛坪、覃屋等村莊的群眾也積極配合,開展鬥爭,踴躍參加起義,前赴後繼為革命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十一、三隆鎮龍山圩:龍山圩距離三隆圩約10公里。成圩於解放前,現在每隔3天一圩,是三隆圩日的第二天。龍山圩街道全長約250米, 共有70多個鋪面, 其中,有小賣店13個,飲食店4個。居民約有500多人,絕大多數是農村人口,多以種田為主。每逢圩期到來,趕圩的多是老年婦女,所以人稱為“婆子圩”。圩日熱鬧的時候是中午12時至下午3時。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十二、陸屋圩:建於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由陸姓人在此建圩,故取名為陸屋圩。陸屋古屬靈山縣,清朝光緒十四年被強劃欽州。解放前屬欽縣十一區管轄,到1958年11月15日復歸靈山縣管轄,1984年恢復陸屋鎮之稱。
十三、陸屋鎮新坪圩:新坪圩由華麓新村盧氏、古城梁氏兩姓村民定居在此成圩,故取名新坪圩。該圩位於陸屋鎮西邊10公里處,靈欽公路旁。
十四、陸屋鎮廣隆圩:位於陸屋至伯勞公路19公里旁,是附近盧屋、廣隆、廣江、松木山、沙田、廣笪等行政村的經濟貿易小圩場。 有街道長50米,居民25戶150人,設有日雜百貨小商店、生資門市部、肉行、禽畜行。廣隆圩3日為一圩,逢圩日,附近村民及周邊地區的群眾到此趕圩,或拿來物品出售,或趕圩購物,高峰人流達1600人次。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十五、舊州鎮位於縣境西部, 距縣城61公里,隋至宋時為欽州治地(南賓寨),故稱舊州。1982年8月25日,“欽州故城” 遺址列入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六、武利鎮因有武利江能通船隻,明末清初鎮駐地已成為熱鬧圩市,清朝時候則是縣內主要商埠。靈山外銷的蔗糖、稻穀、水果、藍靛,主要由此運往北海,外來貨物也大都由此上岸。直到1972年,武利江變淺後才停止通航。70年代初至現在,主要靠公路運輸。在古代,除了商業繁榮外,文化也很發達。如坐落於武利街尾小山上的青雲寺。傳說是廣東高州有一法號“青”的和尚化齋來到武利,登上街尾小山拉尿,發現此山是塊風水寶地,便返回高州請來高師建寺,竣工後定名為“青雲寺”。還有一處文武廟,傳說是清初年間,在該鎮長崗營地山有楊氏家族,一代人之中出了1個文生舉人和1個武生舉人,為武利父老鄉親辦了許多實事,深受群眾擁戴。兩舉人去世後,當地群眾捐資修建了文武廟,併為兩舉人塑像立於廟中,以供後人瞻仰。“文化大革命”中,塑像被毀。又如位於青雲寺旁的花橋(初叫南昌橋),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全部用花崗岩砌成,是邑人葉年青捐資修建的。花橋的對面是馬鼻山。因此,橋頭豎立的牌坊上鐫有上聯曰:“橋連馬鼻通來往”,下聯則見空白,留給後人續對,隔了好幾年仍無人對得。後來,竟被當地一放牛娃對上了,且對仗非常工整,聯曰:“路接青雲亙古今。”一時傳為佳話。該鎮歷史悠久,各種傳統小吃相當豐富,如牛巴、臘味、金銀引、黃瓜皮等等,製作工藝獨特,色、香、味、形可謂一枝獨秀,倍受食客青睞


十三叔談談:廣西靈山縣各圩鎮名稱的由來,伯勞圩、新圩,檀圩..

十七、文利圩:始建於清咸豐十年(1680年),當時在如今的政府所在地建有一間“文武廟”,時人經常集會祭拜。北海、合浦等地的商人也經常用船運貨物到此地銷售,當地群眾亦集結前來選購,逐步形成了交易中心,後取名文利圩。“文”取“文武廟”之文,“利”是做生意順利的意思。

十八、伯勞圩: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原名“白騾”,意思為辛勤耐勞,於200年前改為伯勞。 伯勞鎮位於縣境南部,南與合浦、欽南相鄰,西與陸屋、三隆、那隆接壤,東北與武利、文利相連,治地距縣城54公里。


文自:嶺南十三叔

參考:地方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