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一些平时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呢?

职场管理昭昭姐


作为一名90后来讲,如果有升职加薪的机会,我是一定不会拒绝的,除非我不喜欢目前所工作的行业,或者我只是将目前所做的行业作为一个择业的过渡期,再或者我个人喜欢拖普通员工,不喜欢被提拔。

我来讲讲我自己,我之前是一个跳槽高手,所从事的行业并不少,有很多。但奇怪的是,所从事的每个行业,即便是将其作为一个行业的过渡我也不会拒绝任何升职加薪的机会。

就拿我在建筑工地工作来说,我虽然在建筑工地只工作了不到一年时间,我也很明白那不是我所喜欢的行业,但在这期间,我依旧选择了升职加薪。为何?一是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二是所谓职业越高,可以接触与学习的东西也就越多,最关键的是能锻炼个人能力与格局。

我当时的想法很纯粹,既然目前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一定要将这个行业今尽其所能做得更好,也就是说我从业的态度很端正。再则,我想增加个人履历与体验,这在今后的求职中能给我的求职项加分,最重要的是能锻炼我的意志力,更能锻炼我不怕吃苦的精神。

我连建筑工地又脏又累的活都能做好,其余的行业即便困难,也不会当回事。也会迎难而上。

包括之后我所从事的几份工作,我依旧在短时间有很大的突破,甚至是成为行业内的精英人士。

因此,对于我来讲,我只要从事某个行业,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工作,去挑战自己。

回到问题中来,公司培养储备干部,可平时一些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都表示不想升职,这是为什么?

原因如下:

一、个人原因

可能你们公司所招的90后年纪都还偏小,对于他们来说,所谓的升职加薪与个人成长看得并不是太重要。再则,年龄越小的90后压力越小,追求自由的也就越多,自然而然,不想升职也正常。

二、用人单位原因

其实挺纳闷,为了你们公司那么多90后,都不愿意被升职加薪。如果个别不愿意,纯属正常现象,但要是都不愿意,用人单位可能有原因。

一是待遇与成长空间不够,让人看不到希望,或者说干部与普通员工并没有什么差别,这样一来,宁愿选择普通员工也不愿被升职加薪也说得过去。

另一种原因就是用人单位并没有经常将情怀,将发展空间,将理想与追求,导致他们的认知偏差,根本不想与用人单位共同成长,只将其作为了一个过渡期。

三、待遇不够

90后实际上也很现实,讲究追求与待遇。

虽然用人单位干部比普通员工待遇肯定要高,但可能并没有激起90后追求的欲望,也就是可有可无。

一旦让90后觉得可有可无,那么不愿被提拔也正常,毕竟做了干部之后会承担很多责任与多做很多繁琐之事。待遇不好,又何必要给自己添堵。


肖军说职场


作为一个深有体会的过来人简单说一下吧。

我用2年时间从一个刚入公司的一个生产部计划员做到了手下有100多人的生产经理,有人会说不可能,是的,是有运气成分在,也有自己的努力,运气是在两年内上级接二连三的离职,无人可用,我就说顺理成章不断上位,期间的压力可想而知,2年内不断面临各种压力,技术方面的,人员管理方面的,没人教我,只能下班后义务加班死磕。

就这样工资从刚进公司的8000提升到了9800,是的,到掌管一百多人的经理,工资只有9800,美其名曰,公司有相信制度,不能打破,我两年涨2千已经算高的了,好吧……既然领导们这么信任我,我就拼命干呗。

一周7天24小时手机不离手,生怕现场出啥问题来找我决策。

一旦出工伤事故,就得赶紧开车去工厂把人送到医院,自己掏钱垫付。

现场招不到人,每天面试10人,留住2人是万幸,无法满足产能的压力,无法满足品质的压力,统统都要我去抗。

节假日是不休息的,但高层领导们肯定要休息,所以这2年只能你去值班,谁叫我是生产经理。

就这样2年多胃出问题了,吃啥都不消化,到最后只能吃三勺左右的米饭和少量菜,然后又偶然看到我生产现场员工的工资(你没看错,我们的工资制度是保密的),感觉很伤心,一些干着最底层最简单工作的职工(就因为他进来时谈的工资高,但实际能力根本没有)每个月加班后工资比我都高,而且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管理职是不给加班费的)这些事情领导们是知道的,但他们已经把你摸透了,就要用你这种便宜又好用的上进者。

现在我已离职,直接放弃原来的行业去风口行业从零开始,手机不再响了,周末能安心双休了,胃好了很多,工资也就少了一千多,感觉活得像个人了,如果以后领导让我再升管理者,我可能会拒绝,我会跟他讲明白,如果让我生管理,我可能只能再坚持两年。


臧多爹地


明确一点,这个储备干部什么叫储备干部,储备干部就是告诉你从基层做起,所有的公司公司里所有的活你都要去做一遍,轮岗。

我们毕业那年有个同学去了某火锅城,然后他们公司说要招聘储备干部。从前台到服务员到配菜员,再到大堂经理。

几乎那个火锅城的所有岗位他都干过了一遍了,最后名义上给他给他升职。薪资涨了300块钱,而且锻炼完之后,整个是6个月的时间大概。

所以最后待了半年之后就离职了,所以很多应届生不知道,然后总觉得哦人家招的是储备干部,以后都是管理层了,所以都会特别用心特别上心的去做事儿,但是你最后给人家来的是什么呢?名不副实,只给你一个精神奖励,告诉你什么什么经理,却并没有给物质上的奖励。明显的就是搞个名字忽悠人。


杨子翔


题主你好,我认为这些表现优秀的90后员工并不是不想升职,而是公司所谓的培养储备干部,并不是直接给员工升职,而是用一个好听的名字去说服员工做基层工作,甚至是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工资未必会涨,如果是我,这种“升职”机会我也不愿意要,只是画大饼而已



一、所谓的“储备干部”,其实就是最基层的工作者


我前几年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家大公司招储备干部,当时我也不知道储备干部具体是做什么的,就觉得职位介绍看起来很洋气,我还挺心动,就投了简历,接着就收到面试通知。


面试的时候,对方告诉我,储备干部需要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以后有机会升职,但是不确定做多久可以升职,工资也不高。


我当时就拒绝了对方,这明显就是换个方式招聘基层工作者,还是最基层的,说是储备干部,其实就是好听一点点,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拿着低工资


可能有不少刚参加工作的人,都被这个“储备干部”迷惑过,我并不是说所有的储备干部职位都是骗人的,求职者在遇到这种职位时,一定要确认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比如升职的几率有多大,公司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培养计划



二、在职场中没有不想升职的人,尤其是优秀的员工


我们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赚更多的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既然是表现优秀的员工,说明平时工作很努力,那就不存在不想升职这一说法,如果不想升职,还努力工作干什么呢?


题主所说的这些不想升职的90后,他们也许是不想做所谓的储备干部,他们在等待更好的升职机会,如果公司给自己的升职机会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拒绝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愿意将就,这是很理性的。



三、作为领导,不要总给自己的员工画大饼


我的上一份工作,之所以最后选择了离职,原因就是领导总给我们画大饼,从来没给过实质性的东西。当时公司精简人员,领导给我们增加工作量,说给大家涨工资,我们任劳任怨,最后一分钱都没涨,不了了之。


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历多了,我们就不愿意再跟随这样的领导,只能选择换工作。


作为员工,领了公司的薪水,努力工作是应该的,但是领导也不能总给员工画大饼,过过嘴瘾,从来不给员工实质性的福利,这样是很难留住下属的。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北久原


现在最大的90后都已经28岁了,他们都已经在职场上工作了几年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不断的加入职场,社会和对90后的评价也开始接踵而来。有的人说,90后一代有自己的思想、有个性、做事情很有创造力,这些都是他们认可90后的地方,但是当他们放眼职场时,他们却发现了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90后,他们对于在职场上工作的态度和之前的几代人完全是不一样的。以前,大家在说起工作的时候,很多年长的人都会告诉我们,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就要找到一个铁饭碗,找到工作以后就不要轻易的辞职,因为辞职以后也不好找工作,就算你非要换工作,你也至少要坚持3-5年以后再考虑换工作。

作为80后的我,上面的这些话是我初入职场时,一些长辈和一些老师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后来在职场上工作以后,我发现,公司里面有一些70后80后的人,当然也会有很多的90后,而这三代人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截然不一样的。70后的人在公司里面是最努力的,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拿得多,况且他们的家庭压力也非常大,他们必须要通过努力工作多赚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养活好自己的家庭;至于80后,很多人在工作上也是兢兢业业,毕竟很多的80后都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光要照顾老人小孩,同时还要还房贷、车贷,所以,他们在工作上就不敢有半点马虎,他们生怕自己一旦懈怠,各种银行催款信息就会接踵而来;而90后加入职场后,似乎让我对职场有了新的看法,因为很多90后都追求自由、快乐、兴趣、人性化的管理和有趣的事情。很多90后做起事情来也是很有自己的主见,同时他们在做很多事的时候,效率也很高。但是他们也会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当他们干的不高兴的时候,或者当他们觉得这份工作没有价值的时候,甚至有时当别人惹他们生气时,他们就会突然选择辞职。

那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才使得90后的同事跟70后和80后的同事有多大的差异呢?我试着分析出了以下的原因,欢迎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时代背景不同了

90后这一代人是伴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90后从小成长的环境就是一些相对比较富足的环境,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他们接受了各种各样文化的刺激,比如说,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诗和远方、走自己的路等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这种追求个性、追求不同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很多的90后的想法就跟之前几代人完全不一样,他们崇尚个性、崇尚多元化、喜欢自由,所以这就导致他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也会和前几代的人不一样。

二、经济条件相对比较好

对一些70后80后来说,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需要更多的钱来支撑他们的生活,同时也为了让自己的家庭过得更好。但是针对一些90后来说,他们的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很多90后的父母或者是他们的爷爷奶奶,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打拼,他们已经积累了丰厚的财力。所以对大多数的90后来说,他们并不缺钱,甚至有的时候,他们父母或者他们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都要比他们一个月挣的工资多。很多90后出来工作就只为了一份兴趣,或者是为了多认识一些人为自己以后的长期发展做准备。所以很多的90后,当他们觉得他们工作的环境很枯燥乏味、他们在这里学不到东西或者是觉得公司领导让他们很不舒服的时候,他们自然会选择离职。

三、在新时代下,机会越来越多了

我们当前的时代并不像之前那样:去一家公司就可以长期的干下去,找个铁饭碗,只要你好好干,你就可以一辈子干到退休。现在很多公司,特别是一些小型的创业公司,普遍都活不过三年,好多人在一家公司干着干着,突然公司就倒闭了。除了公司的变化快之外,社会的大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又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其他选择。所以很多的90后在工作不顺心或者他们感觉当前公司没有发展前景的时候,他们自然会跳到比较好的平台上去发展。除此之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励政策之下,很多的年轻人也会选择瞅准机会以后自己创业。有的人当有了一定的技能和技术条件以后,他们也会选择去做自由职业者,因为通过做这份工作,他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自由,另一方面,他们获得的收入也会比自己在公司里面获得的收入要高的多。

所以通过以上的描述,虽然说90后在短时间内辞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这并不是说90后们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不敬业。其实很多的90后都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作为70后80后一代的人,我们也要学着跟上年轻人的步伐,用包容的心态去接受他们的选择。毕竟这个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签,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时代的人鲜明特色,作为个体来说,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小城事锐叔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也提到了题主所述的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员工对于职场上成为为管理者失去了兴趣,这种新的职场趋势和现象被称为“反升迁”。


“反升迁”现象的出现,可不是中国的专利,其实国内和国外都是一样的,在欧美国家,还有专门的机构对“反升迁”进行了调查研究:


2019年9月,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的数据也体现了当今职场“反升迁”现象的日趋凸显。在这份报告中,调查机构分别采访了5000名来自法国、英国、德国、中国、美国的在职职员,其中只有9%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未来5-10年内晋升为管理层。换句话说,91%的在职人员,即大多数的在职人员,对升迁毫无兴趣。


关于反升迁这个现象,其实,早在几年前,欧美国家的招聘机构就注意到了这种趋势。2015年,美国凯必达招聘网对数千美国员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只有34%的人表示对领导职位感兴趣。从数据来看,经过4年的时间,这种“反升迁”的趋势更为明显。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反升迁”这种职场现象越来越突出呢?


原因一: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轻松”。

尽管大家都知道,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要比普通职员要高,但是,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却是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企业之中,中层管理人员的职务看似光鲜亮丽,但由于其承上启下的位置,注定其工作的繁杂琐碎、工作时间较多。


上面提到的BCG的调查报告中显示,81%的现任管理者认为,自己的工作比前几年更困难,工作压力更大、工作任务更重,而得到的支持和理解却不如从前。


有的普通在职人员在受访时表示,身边的主管和上司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看起来并不开心,更不幸福,自己决计不会希望进入同样的状态。


由此看来,正是因为身边管理人员的繁重工作,才会让年轻职场人面对升职和加薪,望而却步。


原因二:年轻职员瞧不上“管理者”的角色。

年轻职员反升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瞧不上“管理者”的职位,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职位有点过时了,根本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确实,在很多公司内部,中层管理者,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写报告或者进行跨部门协调,有各种琐碎的杂事会非常干扰自己的精力。


对于年轻职员来说,年轻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上,而不是停留在写不完的PPT、开不完的扯皮会、吵不完的关系协调上


因此,年轻职员根本瞧不上“管理者”的角色,不愿意让自己深陷其中,自然也就对升迁毫无兴趣了。


原因三:年轻职员的价值观突破了传统思维束缚。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职场成功者的定义,就是在现单位中的职位越高、薪酬越高,就越能体现你的能力、地位和价值。


但是,当今社会的年轻人,由于自身价值观的转变,已经摈弃了这种传统的价值评断。在他们的思想中,一个人能不能全身心享受自己的工作,才是他成不成功的定义。如果一个人不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是被工作所绑架、被工作所裹挟,那这样的职位,哪怕有管理者的职衔,也绝对不是年轻职场人所喜欢的工作。


现在很多“00后”就的理想职业是直播网红、电竞选手、自由职业者等等,在他们的内心,并不是因为这些职业很轻松,而是这些职业符合他们的价值观,符合他们的喜好。


由此可见,年轻职员的价值观的转变,也是“反升迁”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是“反升迁”现象的成因分析,仅供参考。


那面对这种新的职场现象,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又该如何改变呢?在主流的意见中,主要有两个策略和方法:


一是拆分。将管理者的职责进行拆分,提升管理者岗位的吸引力。例如,将原来一个主管岗位的职责进行拆分,将管理者的负担减轻,这样员工对于晋升就更有积极性了。


二是替代。用其他的晋升路径来替代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路径,例如,很多企业的专家岗,就是走技术晋升的路径。


总而言之,职场“反升迁”现象代表了职场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与老时代的价值观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职场新情况、新趋势会逐步走向我们的视线。职场“反升迁”,你遇到过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吐槽。


我是优质职场领域创作者、问答达人、问答青云计划获奖者【雪天惊雷】。如果我的观点对您有启发、有帮助,劳烦您点赞并关注我,雷哥将把职场干货与您分享到底,谢谢!


雪天惊雷


可以,我就被储备了,然后领导的许诺也扯淡,如今快40了,别再给我说升职的事,还想忽悠我,我自己都看透了。


幸福的持有者


如果真想让人家升职,就直接把通知发出来,把工资涨上去,直接让人家升职。一方面说想让人家升职,一方面又搞个老掉牙的“培养储备干部”,工资不变,想忽悠人家累死累活卖力表现,等人家卖力之后,再随便找个理由,还是不让人家升职。


如果在这种老掉牙的手法下,还有90后看不懂,闹着想升职,连我这个中年大叔都忍不住要翻开他的履历看看,看他是不是真正的90后。


90后更关注“直接利益”和“获得感”,不喜欢老板的“大饼”和“远景”。

这几年手底下90后越来越多了,据我的观察,90后还真不太一样,突出表现就是人家不喜欢“大饼”和“远景”,人家在乎“直接利益”和“获得感”。



比如升职吧!90后喜欢的是“给我明确的升职标准”,“给我明确的考核期限”,我把结果给你,你给我升职。


90后最讨厌老板叽叽歪歪半天一会儿说“观察”,一会儿说“培养”,一会儿说“储备”,一会儿说“我看好你哦”!半天过去了,还搞不明白让不让我升职,达到什么具体的标准就给我升职。


除此之外,90后还很喜欢“获得感”!什么叫“获得感”,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以及工作成果所带来的那种“爽”。工作一点都不爽,他就不太喜欢做了。90后非常勤奋主动,但必须是在做他有“获得感”的工作。


90后的职业思维更加开放,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很高。

90后的职业思维还是很开放的,突出体现在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在某家企业一直做下去,也从来没想过“不升职怎么办”。他们认为不就一份工作嘛,不就一个破领导岗位吗,他们几乎是不放在眼里的。


90后整体上对个人生活的追求远远高于60后/70后/80后,他们对自己“好一点”。看好什么就买什么,没什么心理负担,就是为了要一个舒心,这也是为什么“消费理念”可以在90后中盛行!


对个人生活如此高追求的90后,如果做了领导,工作量增加、收入不增加、或者领导岗位要占用大量的个人娱乐休闲时间的时候,90后对领导岗位是不太喜欢的。


90后要么家境不错,要么斜杠青年,不稀罕什么破领导岗位

作为60末和70后的孩子,90后家境普遍不错。当然可能有些90后会反对,可你只要对比一下70后80后就知道了,很多70后80后那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别说家里给一分钱了,都是家里一群人在找70后/80后要钱。


现在90后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很多人都是斜杠青年了,有一部分副业收入,也不太稀罕什么领导岗位。


总结:

90后担心升职这个事,就是领导画的大饼;而且即使升职了,工资没有增加多少,加班却可能增加很多,严重影响90后的个人生活和斜杠收入。再说90后大部分工作思维开放,对升职的兴趣真的不大,除非是“获得感”非常强烈的工作。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2家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

职场再出发


和老板表示不想升职就对了,要是我的话,我也不想升职。

一、老板在变相地画大饼

职场上,很多老板都喜欢给员工画大饼。好好干,年底给你涨工资;以后公司发展好了,有你的好处......包括和员工说培养储备干部,其实这也是在变相地画大饼。

事实上,培养储备干部是假,让你多干活是真,而且理由很充分:储备干部就要多付出。

活是干了,但薪资却一点都不会涨,而且说不定等你干完活了,公司又会通知你:储备干部没戏了。

既然如此,自然没必要答应公司的要求。

二、与员工性格或意愿有关

不管大领导还是小领导,都要不可避免地和员工打交道,要维护好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关系,要游刃有余,至少在性格这方面,是要开朗健谈的。

因此,性格内向或者是不喜欢和人接触的员工就不适合干部这个岗位了。

而他们也清楚自己的问题,所以会拒绝。

其次,有部分员工对当干部这件事没啥兴趣,只想当个普通员工,每天到点来,到点走,安稳度日。

三、当干部是一件麻烦的事儿

成了干部以后,虽然在工资上会有一定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压力也很大。

比如不仅自身能力要有所提高,不断进步,而且还要带领团队一起提高,费时费力。

要承担责任,工作上出了差错,第一责任人就是自己,或者平时赶上工作忙的时候,自己要留下来加班,甚至要牺牲周六周日的时间。

再比如,还要面对下属的不配合或不理解,以及上司施加的压力等等。

以上建议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花长安


都一样吧[捂脸],小强快三十了,也不愿意了!

刚毕业的小强也是一样的想法,要不有钱,要不有权力!待了2年,也是机会使然,之前负责的人主动离职,然后自己的职位不断往上升[捂脸],工资从2800到了8000(有4000绩效),但是担的责任大了,员工失误,领导连带赔偿,客户问题,领导协助处理;渠道在小强手里,要去维护客户,销售业绩在小强这里,要有业绩才能拿绩效!

有人教吗?哪里能有啊,自己琢磨呀,琢磨来琢磨去,最后在公司留下一个好人的印象,小强是个好人,但是干活不出拔尖的业绩,管理不能有管理的样子[捂脸],成了一个保姆一样的人!自己琢磨老是坑,还这里花钱,那里花钱[捂脸],入不敷出还得垫付!

今年老大说了,还是你为核心骨干,干吧,你现在这样,部门没法交给你,别人也不服呀!最近行情也不太好,今年也没法加工资了,好好干,你就是我的核心[大笑]!

大家觉得小强最后会怎么做呢?

关注我,转发,收藏,揭晓后续答案!

年轻人经历过了,不会再那么容易相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