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脑梗怎么治疗?

手机用户61141981508


针对性脑梗患者,需要通过三大方面进行调理,减缓发病几率。1,适度的运动,2,合理的饮食,3,保持良好的心态。脑梗患者通常伴随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本质上,高血压的发病几率要更大,高血压本质上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脑梗就是其中之一,后期的发展形成腔梗,脑梗,脑出血等,同时后遗症会出现。目前市面上没有更好的药去根治,性价比最高的治疗手段就是通过饮食和运动,心情,这几个方面进行保障调理减缓病情发展,坚持好的话,会得到很大的缓解的。


启程vlog


脑梗的治疗,只要分为两部分,那就是手术药物治疗,以及生活的辅助调理。二者做好,才可以彻底治好脑梗,并且不复发。

手术和药物治疗,这个需要就医检查并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只要谨遵医嘱即可,不可盲目擅自乱用药。

这里主要想说的是生活的辅助调理。对于脑梗患者来说,治疗很重要,但日常的调理养护也不能忽视,日常调养记住3方法,能更好的彻底治愈脑梗。

1、好好休息,少熬夜

若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促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研究表明,长期熬夜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1倍。建议每天在晚上在11点之前睡觉,另外就是平时也不要过度劳累,保护好血管,才能治好脑梗。

2、多做疏通血管的保健操

有些脑梗患者不能过于运动,那么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简单的血管保健操,既能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也能使血液运行顺畅。

转动手腕,能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坐着或站着都可以,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即可达到通血管的目的。

3、喝养血管的食物液

姬松茸(巴西菇)和芦笋都被称为是“血管清道夫”,所含的有效成分如核酸、芦丁、天门冬酰胺等,能将血管内的垃圾清除,达到降血脂、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动脉硬化、防治脑梗等作用。

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发酵,得到的巴西菇芦笋液,可以使食材中的大分子物质会转化成小分子物质,更利于人体吸收,药效发挥更完全,调养血管,调理脑梗的效果会更好。

日常调养方法看似简单,但对于脑梗患者来说,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Luuuuuu705


脑梗的学名叫脑梗死,得了中风,很多人距离死亡就不太远了,尤其是脑溢血。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脑梗。得了脑梗,如何治疗呢?说起来那真是要争分夺秒,一刻都不能马虎呢。办法主要两种,溶栓和取栓。溶栓就是用药物把栓子融化掉,血管通了,患者就基本能活了,这个溶栓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定要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

另外一个就是取栓。小的血管堵了,溶栓就能搞定,大血管堵了,就只能指望着取栓了。这办法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争取能在发病后6小时内开始,效果最好。从临床试一试的角度出发,最晚也不能超过24小时。取栓是个新鲜事物,发展很快,但是我们要脑子里清楚,面对新鲜的脑梗死的患者,首先要准备溶栓,取栓和溶栓并不冲突。



脑梗塞是一个常见病,也是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严重杀手之一,得了脑梗塞以后要怎么样治疗,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和其他动脉血管堵塞一样,脑血管急性堵塞以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脑梗塞。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窗内开通脑血管,那么就会出现脑组织脑细胞的坏死,而且是不可逆的坏死。所以,尽快进行血运重建,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一是药物溶栓治疗,二是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脑梗塞一旦发生,就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是降脂稳定斑块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治疗,而这些基础药物,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的。无论急性期还是稳定下来康复的脑梗塞!

三、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脑梗塞,必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这是治疗脑梗塞的基础。关于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已经无数次的提到过,包括戒烟,限酒,运动,避免劳累等等诸多方面。



在度过脑梗塞的急性期以后,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也非常的重要,康复治疗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脑梗塞以后造成的肢体,语言,运动等方面的障碍,进而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治疗包括方方面面,但尽早进行血运重建,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进行体育锻炼康复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非常重要。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脑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大家都比较熟知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因为这种疾病的死亡率也非常高,所以现在已经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脑梗主要发病在五十到七十岁的人群中,脑梗是由于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依靠这根血管营养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可能伴有例如一侧肢体瘫痪、语言功能丧失等症状。

1

脑梗初期症状

1、头晕

大部分脑梗塞患者都患有高血压,出现头晕时,会以为这是血压控制不好导致的,往往就忽略了。一般出现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一过性黑蒙

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数秒后即恢复常态,既没有头晕、恶心,也没有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缺血所致,为脑血管疾病的最早警报,患者应加以注意。

3、短暂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模糊,或者视野缺损,视物不完整,这种现象多能自行恢复,这是脑梗塞较早的报警信号。

4、精神及语言的改变

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5.其他先兆表现

如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出血,常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先兆。

6.困倦与嗜睡

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7.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

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8.剃须刀落地现象

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血性脑梗塞随时可能发生。

1

脑梗塞的危害有哪些

脑梗塞的危害一:致残率高。大量资料表明,经抢救存活的脑梗患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讲话不清、智力减退、关节僵硬、挛缩等,甚至出现痴呆。脑梗塞的危害二:死亡率高。死亡率指某地某年每10万人口的死亡数,脑梗塞的死亡率一般在100/10万上下。据世界卫生组织对57个国家统计,有40个国家中风列为前三位死亡原因。我国中风死亡率为116/10万,占全部死因的第二位。脑梗塞的危害三复发率高。据统计,经抢救存活的中风患者中,在5年内约有20%-47%的复发率,而以在1年内复发的最多。如果忽视了高血压的控制,心脏病的治疗,脑动脉硬化的治疗及防止其他诱发因素等,则中风复发的可能性更大。脑梗塞的危害四发病率高

。发病率是指十万人口中一年新发病的频率。脑梗塞的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最高为日本,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290 人发生中风。我国各地年均发病率为219/10万。推算下来,我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发生中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增高,老年人比例逐渐增长,中风发病率会越来越高。脑梗塞的危害五并发症。多因中风后遗症患者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随时都威胁患者的生命。

温主任接触到的很多脑梗患者,他们在发病初期都对疾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等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严重影响其个人生活时,才开始积极治疗,这种作法是极其不正确的。“有些患者来就医时血管已经堵塞了70%、甚至80%,这些未及时就医的患者给他们的后期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 如果脑梗发生了必须尽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但是由于有些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那么,脑梗怎么治疗呢?

1

与西医治疗不同,中医治疗脑梗的主要原则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缩小脑梗塞面积。针对脑梗塞的中医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从血管、经络、脑窍、肝、肾、气血同调,以益气活血通脉法,实施通血管、通经络、通脑窍、补肝、补肾、补气血的三通、三补相结合原则。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兼顾补、通、治、防,并选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中草药经验配方,可以帮助人体脉络通畅。

据温主任介绍,该疗法还具有通调气血、保证气血平衡、使气血旺盛、使闭塞的血管得到疏通的益处。

但他强调称,由于每个人的发病原因、身体体质等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气血不足的症状表现的更为明显,有的人可能肾虚症状表现的更明显些,所以医生需对不同的患者对症下药,患者切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1

如何预防脑梗

1.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西红柿、山楂,饮食以清淡为主,应把食用盐控制在6克左右,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

2.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等富含钾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保证日常饮水量,每天应保证5至8杯水(约1000毫升至2000毫升)的饮水量,这样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血栓形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脑梗塞。

3.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慢性房颤等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人群易发,需要警惕.

4.有中风家族史的,要特别注意,脑梗塞可能找上来;

5.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滋补食物以及饮酒,抽烟,肥胖,可致脾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致病发。起居有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预防脑梗塞。


温吉焕专家


大脑作为人体活动的中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大脑某个部位出现问题,就意味着对应的管控也会损伤。而脑梗作为中老年人高发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年来有不断上升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为啥越来越多人患脑梗?

要知道,脑梗的病发绝对不是偶然性的,在这之前患者应该已经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慢性病疾病,加上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就出现了血管堵塞,从而诱发脑梗。

所以可见脑梗的发生其实和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脑梗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不过脑梗重点不在治疗上,而在于前期的预防,因为它与其他感冒、发烧等疾病不同,治疗后要有很大部分的人会留下偏瘫、口眼歪斜等后遗症。而想要预防脑梗,这3件事更是重中之重。

1、首先要管住嘴

前面也说了,很多脑梗患者在病发前已经有相应的慢性病,此时如果没有管好自己的嘴,会加重脑部血管的“负担”,造成血管堵塞硬化,诱发脑梗。

所以,想要预防脑梗的出现,首先就要均衡自身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盐分食物的摄入。

2、其次迈开腿

通过科学的运动,能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还会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血液中的垃圾物质排出体外,让血液处于“干净”的状态。

3、戒烟有必要

想要远离脑梗疾病,大家就应摆脱酒的控制。因为酒精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刺激血管,导致血管异常的痉挛,还会增加血压的黏稠程度,从而诱发血栓。

当然,除了做以上这3件事以外,我们也要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来预防脑梗。建议平时注意补充芦丁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

为什么要补充芦丁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

因为有科研人员发现,芦丁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可以软化血管,抵抗并消灭自由基对血管的伤害,减少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管中的沉积,使血管更加有弹性,从而可以起到预防脑梗的作用。

所以可以的话,建议平时可以吃点姬松茸、芦笋的酵液,其含有丰富的芦丁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清理血液中的垃圾,软化血管,预防脑梗。


pipi酱的牛


脑梗的医学名称是缺血性脑卒中,脑梗的治疗强调时间窗,就是要在发病后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最好是有卒中中心的附近医院,进行溶栓治疗,通过溶栓药疏通血管恢复脑部正常血流供应,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脑梗后遗症。

在急性脑梗死最初发病的4.5小时内,都可以使用静脉溶栓药物溶解血栓。发病时间越短进行溶栓治疗的效果越好。这几个时间点,就是溶栓时间点。当然,是否能够进行溶栓还需要根据头颅CT、血生化检查、血压、既往病史、体征等综合判断,如果没有禁忌症才能进行溶栓。

2.如何能识别脑卒中把握溶栓时间点?

有以下症状之一者,应考虑急性脑卒中可能:(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

脑梗治疗通常都需要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和他汀类药物,急性期如此,恢复期也应继续服药防止脑梗复发。当存在心血管慢性病、有吸烟或嗜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且年龄大于50岁时,最好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他汀类药物,可延缓血管硬化,斑块形成或堵塞,防止已有的斑块脱落,从而预防脑梗发作或脑梗复发。

4..摒弃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坐姿或平躺。平时注重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

5.定期进行体检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开始出现衰退,这时需要定期进行全身检查。特别是有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的人群,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为防止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一定要及早发现有无血管慢性病变,及时干预。


药师方健


脑梗死急性期一定要去医院治疗,早期如果符合溶栓或者取栓指征,还能有助于后期恢复,恢复期病情平稳后就要进行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抗血小板,降脂,血压高要控制血压,血糖高要控制血糖),在脑梗塞急性期遗留后遗症(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等),要进行康复锻炼,越早锻炼越有助于功能恢复,半年之后还没恢复的,就很难恢复了。二级适当锻炼,二级预防药物要长期应用。


可乐不贵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脑梗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后,也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脑梗治疗的关键时机在发病后24小时之内,所以及时的救治很重要。脑梗的治疗原则是及时应用脱水剂,以清除脑水肿。并及时用药,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以防形成新的梗塞。急性期后应尽早开始锻炼,降低致残率。

1、急性期治疗:主要是用药治疗,包括抗凝和溶栓等。

(1)脱水剂:对较大面积的梗塞应及时应用脱水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药:常用的是阿司匹林。

(3)钙拮抗剂: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脑缺血、缺氧等。

(4)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药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极早期(3小时内)或用于恢复期(2周至半年)。

(5)血栓溶解剂:血栓溶解剂目前仍较多应用于临床,如链激酶、蛇毒抗栓酶等。

(6)抗凝治疗:阻止凝血或血栓形成,使机体增加肝素或类肝素含量。

(1)坚持用药:包括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钙拮抗剂等。

(2)康复锻炼:加强锻炼,进行康复治疗,可用理疗、针灸等。

(3)生活方式干预:注意饮食和心理调节,劳逸结合,切忌熬夜,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

  


盐酸索他洛尔


脑梗可以治疗,但需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越好!

如果最危险的急性期平安过去,就到达了问题描述中的恢复期,这个时候患者会出现一些肢体功能障碍,严重一点就是偏袒,对于这些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只要能够恢复神经功能,及科学的帮助训练恢复肢体记忆,完全可以恢复活动功能,虽然可能达不到百分百恢复,但想要自行活动还是可以的。

脑梗的发生!

脑梗并不神秘,我们需要明白任何事物都遵循这能量守恒定律,这也意味着任何事物都需要能量,区别只在于这个能量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很多人都说:心脑同源,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的,心脏和大脑是我们人体最为重要的两个部位,维持两者正常工作需要充足的能量,而这个能量就是血液,血液的流动依赖于血管的运输,就好比高速公路一样,但如果因为某些因素导致高速公路发生了车祸,出现堵车的情况,车辆(血液)的速度就会变缓,不能及时到达大脑,大脑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发生缺血坏死。

大脑的组成及其复杂,语言、视力、记忆、肢体活动等各个部分,哪个地方缺血坏死,就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脑梗患者症状各有不同,种类繁多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

脑梗主要是因为血管的堵塞导致的,我们需要明白是什么原因导致血管发生了堵塞,影响血液的流动。

很多人对其有过了解,就好比冠心病一样,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这些确实可能使患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出现斑块血栓,但我们必须了解这些并非包含所有的可能。

颈椎病导致的脑梗应该有人听说过,但就算如此也不全面,准确的说神经系统在脑梗患者群体中起着重要作用,颈椎问题只是导致神经系统紊乱放电的一个诱发因素,而且不光是颈椎,部分胸椎的病变也会造成这种后果,神经系统的紊乱兴奋会使冠脉痉挛,影响血液的循环,各神经、组织、细胞发生缺血坏死,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脑梗的发生,及后遗症。

就像我上面所说,对于此类脑梗的患者的治疗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的活动,虽然不能百分百保证其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但生活自理并非不可能,只要寻找到诱发神经紊乱兴奋的病灶,然后通过神经调控进行神经恢复治疗,最后辅以科学训练,完全可以使大批脑梗患者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