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怎样确诊?

贴吧首席围观人员


患者就诊时,医生首先会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从言语中听出哪些属于病态?哪些属于事实

1周前,我的门诊来了这样一位病人:患者进入门诊后一言不发,家属在身后不断的使眼色,暗示我“他有病”。患者本身是一个接触比较被动的人,经过我多次引导,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患者说:“我将邻居刺伤了,因为他当时总勾引我媳妇,趁我不在家时,有时晚上还总拿手电筒晃我家玻璃;那天我忍无可忍,去他家找他算账,结果他不承认,他媳妇也帮他说话,我一气之下和他厮打起来,不小心刺伤了他的胳膊”。单纯从这一段陈诉,很难分辨患者是否是病态,于是我试探和他深入交谈。

我:他除了在这一方面对不起你,还有没有其他方面?

他:有,他经常派人跟踪我,看我走远了,就去骚扰我媳妇。

我:今天来医院,他也找人跟踪你了吗?

他:外面那些挂号的人中就有冒充的,他们打着看病的幌子,其实就是跟踪我。

......

当然,谈话并不止于此,很多交流的内容无法完全展开,这里举例只想告诉大家,通常患者来到门诊后,医生会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做自我表述,认真倾听患者此次就诊的主要诉求。根据言语内容再结合患者的神情、情感反应推敲,最重要的是,还要结合家属提供的病史进行分析。很多患者能够暴露出精神症状,当然比较容易确诊,但对于不愿交谈的,门诊的短暂时间也无法确定,就需要住院观察了。当然一旦确定精神分裂症,出于治疗目的,医生也会建议家属或患者配合治疗。



还有些患者来到门诊会主动要求:我想住院,我有精神病。其实这时往往医生就会反思,因为临床中主动承认自己有病的病人却不多,所以,患者是否会夹杂着某种目的?

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医生遵循特定的诊断标准

现在业内人士已经开始使用最新的ICD-11诊断标准,ICD是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即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它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部位等性质,将疾病分门别类。里面不单纯包括精神科疾病,还包括众多其他学科的疾病。

对于精神科疾病的诊断,由于很多疾病病因不明,更加无法给出明确的病理学和解剖部位的解释,这样ICD-11的诊断标准里面会根据疾病病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以及排除因素等4方面,综合对患者进行辨别和分析。

此外,医生还会借助一些评定量表,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打分,根据分数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但这些量表并不是每一个人根据字面意思理解就可以评定的,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能够对精神症状熟练的掌握,这样做出的结果才会将误差降到最低。

当然,归根结底,都需要有一个详细的病史,能够将患者的病情横向、纵向的去分析、对比才能够最终下结论。临床上不乏有一些“诈病”来骗取诊断的正常人,这些人为了防止暴露自己,所以从入院第一天就不说话。这时作为医生,就要施展“看”的本领,看患者的对于常规事物的反应,看其在住院期间的活动、举动,注意观察细节,对于疑难病例,可以延期确诊,只要用心,总会有办法甄别出来。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精神科汐炜医生


精神病性障碍中最常见的就是精神分裂症,大部分都是缓慢起病,从轻微到严重,从1、2个月到1、2年都有可能,其中,青壮年的发病率最高。一般来说,精神分裂症不会明显的影响自己的智能,但是问题在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通常容易迁延、且容易反复加重,尤其是在遇到刺激的情况下,较难断根。因此,一定要及早治疗,且在病情好转后仍然要继续服药,否则复发的机率很高。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有:有没有足够多的症状、是不是足够严重、时间符不符合要求。其中,症状包括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思维插入、思维中断、思维贫乏、思维破裂,有被控制感及被洞悉感,思维逻辑倒错,原发性或者其他幻想,出现怪异的行为,或者明显的意志缺乏或减退等方面,至少需要具备其中2项及以上的症状才能考虑是精神分裂症,同时,不同的精神分裂症具有的症状也是不一样的。严重程度指的是否具有自知力、社会功能是否严重受损、或者无法有效的沟通,在符合以上两条标准的同时,至少需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拥有2项及以上的症状,同时没有自知力、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持续时间到到1个月以上,方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一般来说, 精神分裂症以药物治疗为主。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出现副作用,慢慢增加。至于剂量要因人而异,有些人小剂量就能达到好的效果,而有的人大剂量才有效果。你的朋友是住院治疗的,不知道后面好转出院后有没有继续服药,如果没有,那么复发的机率会比较高。


希朴羊


行为意志方面

行为怪癖让人难以理解,生活也变得很懒散,比如以前一个很爱干净卫生的人变得很邋遢,有的则表现为特别喜欢穿衣打扮整天忙碌但是又不知所为。生活态度没有原先积极,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思想堕落,破罐子破摔。

思维方面

思维变得比较散漫、思维破裂中断,经常会造词语,会思维奔放情感高涨,将正常精神活动中受到的意志某个整体概念不重要或者是与处境无关的特性放在首要位置。思维模糊省略以及隐晦,频繁出现思潮断裂或无关插入语,使得正常人与之交流的时候感到很费力,难以理解不知所云。

睡眠质量

睡眠对人的机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有比较好的睡眠,但是现在突然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失眠、无法入睡挥着是多次梦惊,就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方便的话可以到医院进行检查。

类神经衰弱状态

发作之前很多患者会出现头痛、失眠、多梦、记性差、注意力涣散、月经不调、乏力,虽然这些方面有变化但是患者并没有痛苦的感觉,因此不主动进行治疗。

出现幻觉是精神分裂最常见的症状,有幻听的患者畅游自言自笑、发呆、或者对着天空谩骂等表现。

妄想

有的妄想患者常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改变,如被害妄想可能出现警觉性比较高,紧闭门窗、闭门不出、拒绝饮食、发怒、攻击。

情感方面

表现的情感比较淡漠,不愿意和外人进行交流,有的时候会无缘无故自我发笑。情感体验和外界环境、内心活动和脸部表情不协调,并且自己的情感体验不能被外人理解。

情绪异常

一般情绪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情绪也是某种疾病的信号,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患者会表现出情绪异常、蛮不讲理、无理取闹,时不时没有原因的发笑,或者是没有原因的害怕。性格也会和以前有很大的反差,这是时候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认知力的减弱

如果一开始一个人本来思维比较敏捷、逻辑清晰,但是突然对外界的事物变的比较迟钝呆滞,那就是危险的信号。

以上是精神分裂的前期征兆,如果发现身边的人存在异常的表现,应该重视起来 ,有条件者应尽早进行检查和治疗。跟专家说说病情,有利于专家做出指导,以免继续受病痛的折磨甚至延误病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恩恩心理医生app是专业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如果有关于抑郁焦虑、精神分裂、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在应用市场下载恩恩心理医生,咨询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医生。


白小恩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没有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自知力不全或缺乏。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将近1%,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我国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提示,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无论城乡,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段集中在成年早期:男性为10-25岁,女性为25-35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现有的研究显示,与遗传、神经发育、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1.遗传:

国内外大量的家系调查、双生子及寄养子研究均发现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重要用。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患病的人数越多,则患病的风险度越大。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模式复杂、是具有多种表现型的疾病,确切的遗传模式不清。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连锁与关联分析的大量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1断裂基国、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等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但这些基因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只起了部分作用。

2.神经发育异常:

通过神经影像、神经解副、神经心理、神经软体征等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假说认为:由于遗传因素(易感性)和某些神经发育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导致了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

3.神经生化:

精神分裂症神经生化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假说:

(1)多巴胺(DA)假说:

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枢DA功能亢进,或由于DA受体增加导致对DA的敏感性增加所致。该假说的证据主要包括:长期使用促进多巴胺释放剂如苯丙胺,会使正常人产生幻觉和安想;抗精神病药物因拮抗多巴胺D2受体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DA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等。然而,DA亢进假说不能解释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最近的研究提示可能与前额叶DA

功能低下有关。

(2)5-经色胺654HTD假说:

该假说源于5HT激动剂麦角胺二乙能皮(LSD)能导致幻觉。近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括抗作用外,还对5-HT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5-HT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カ控制及DA调节释放有关。5-HT2A受体拮抗剂可使DA神经元放电减少,并能减少中脑皮层及中脑边缘系统DA的释放,这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均有关系。

(3)谷氨酸假说:

该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该假说源于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己啶(PCP)拮抗谷氨酸受体亚型N-甲基-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妄想及情感淡漠、退缩等症状。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如中颞叶)谷氨酸受体亚型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4.心理社会因素:

尽管不少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任:何能决定是否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目前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诱发精神分裂症,但最终的病程演变常不受先前心理因素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类型、处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其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异。但患者均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及行为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环境的特点。

1.前驱期症状:

在精神分裂症明显的精神症状出现之前,患者所出现的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最常见的驱期症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①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②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观念、多疑敏感:

③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④行为改变:如社会活动退缩或丧失兴趣、社会功能水平下降等;

⑤驱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等。

2.疾病充分发展期症状:

在精神分裂症充分发展期,患者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精神症状。

①感知觉障碍: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均可出现。一般来说,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或命令性幻听常指向精神分裂症。

②思维内容障碍:最主要的表现是妄想,且妄想的荒谬性显而易见。临床上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钟情、非血統、宗教或躯体妄想等多见。在意识清晰情况下出现的原发性妄想、妄想心境、妄想知觉、妄想回忆以及某些离奇古怪的妄想常提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③思维形式与思维过程障碍:包括思维散漫离题、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词的杂拌、语词新作、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内向性思维、缄默症、思维中断(插入)、思维云集、思维被夺走、持续语言、思维贫乏、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等。

④情感障碍: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及外界刺激不相符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⑤意志行为障碍:多数患者意志减退甚至缺乏,少数病人表现意向倒错,有的病人可表现违拗、被动服从或紧张性抑制及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

⑥定向、记忆、智能:精神分裂症病人意识清晰,对时间、空间和人物一般能进行正确的定向。一般的记忆和智能没有明显障碍。目前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注意、记忆、智能、概念的形成与抽象等认知功能存在或轻或重的损害。

⑦自知力:病人常对自身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缺乏自知,即自知力缺乏。

(三)诊断

精神分裂症是以特征性的思维和知觉歪曲、情感不恰当或迟钝为特点。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某些认知损害。近年来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存在幻觉妄想症状群、阴性症状群、瓦解症状群、焦虑抑郁症状群及激越症状群。其中前三类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特异性较高。

(1)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症状学标准:

确实存在属于下述①到④中至少1个(如不甚明确常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⑤到⑧中来自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① 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撤走以及思维广播;

②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③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听幻觉;

④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例如能控制天气,或与另一世界的外来者进行交流);⑤伴有转瞬即逝的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⑥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词语新作;

⑦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⑧阴性症状,如显著的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反应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的下降,但必须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⑨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2)严重程度标准:

在自知力丧失或不完整的情况下,有以下情况之一:

①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②现实检验能力受损;

③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

3)病程标准:

符合上述症状学和严重程度标准,精神障碍的病期至少持续一个月。

4)排除标准:

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情况。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但病程不足一个月的情况(无论是否经过治疗)应首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样障碍。

(2)精神分裂症亚型标准

1)单纯型:

多以青少年起病,病情进展缓慢,以症状学标准中第9条症状为主,极少有幻觉、妄想或仅出现一过性幻觉妄想。病期在一年以上。

2)青春型:

青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临床表现。

3)紧张型:

本型目前少见。主要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或单独出现,以木僵多见。

4)偏执型:

较常见,以相对稳定、系统的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作有幻觉。多中年起病发展缓慢。

5)未分化型:

主要表现以阳性症状为主,又不符合偏执型、青春型和紧张型的患者。

6)残留型:

指经治疗病情在2年内未完全缓解,残留个别阳性或阴性症状的思者。

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是指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病情缓解而末痊愈时出现持2周以上的抑郁情绪的类型。

阳性、阴性症状分型:阳性症状指精神活动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素乱和失控。阴性症状指精神活动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I型精神分裂症以阳性定状为主,II型精神分裂症以阴性症状为主。


久违的笑容


精神分裂症,还是要分轻微的和严重的,严重的是幻视,幻觉,哪怕你们身处同一个环境,也许他会有不一样的举动,比如自言自语开始聊天了,或者其他过激行为。

轻微的就是平时是正常的,但是,偶尔发病时,会出现答非所问,思绪紊乱的情况。

一般这个状况有一些遗传因素,最严重的时候就是,对身边所有人都敌对,易怒😡,身在幻觉,不能自己控制自己。



林小淮


我在本科读心理学的时候,我们变态心理学的老师是福利医院的院长可能说福利医院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福利院,其实并不是的,这两者简直是天差之别。福利医院是一个精神病医院。由于老师的缘故,我们有幸在大三的暑期,在福利医院为期一个月的见习。我在精神科见习了半个月,每天和各种精神病患者打交道,因为课堂上加上见习所见所闻,对该问题做出自己的答案。

精神分裂症算是危害人类的一大顽疾,它不同于其它疾病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患者丧失了理智,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容易做出一些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恶性事情来,造成社会的恐慌。

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其它躯体疾病的就诊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正常我们其它疾病的患者都是主动就诊,而精神病患者往往缺乏正确认识疾病的能力,无法认识疾病的性质,从而拒绝主动就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什么说精神分裂症患者从不觉得自己有病。其实呢,在疾病的影响之下,患者产生的幻觉或者是妄想,还可以对他人、环境以及自身产生危害性。

精神分裂症在很多方面都有异常的表现。比如说情感障碍,主要分为情感淡漠或者是情感倒错举个例子,患者看到一个撕心裂肺的场面和正常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非常的淡漠,或者是原本该高兴的事情结果患者的反应是异常的悲痛。再比如,意志和行为障碍,患者的意志减退,社会责任感丧失,进取心消失,生活质量下降等等。

精神病患者最常见的类型是偏执型,以幻觉、妄想和行为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再见习期间,我们看过很多患者的病历,也了解非常多关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有些人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医院一辈子,住院住一辈子,而且精神病患者的医疗费是非常贵的。

精神分裂症不同于普通的躯体疾病,如果有有家族病史的话,一定要非常的注意,因为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在看患者的病史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患者是有家族病史的。





知心小梦野


最好还是去看医生诊断一下。我在这里分享一下精神分裂症一般会有什么表现:

1)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疑心重,认为别人和自己过意不去,总是怀疑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失眠、头痛。

2)情绪反常、意志力减退。总是无缘无故的发笑并且对朋友和亲人变得更加冷漠,不关心别人,也不会理会别人对自己的关心,无缘无故的紧张和害怕。工作变得马马虎虎,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逃学,生活上变得更加懒散,没有上进心。

3)行为动作出现异常。积极乐观的神情变得更加的沉默不语,动作上出现迟疑,面无表情或者总是呆呆坐不喜欢和别人交往,总是喃喃自语,或者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


冰姨厨房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的最严重类型。表现:1.幻觉(如幻觉自己见到了玉皇大帝);2.妄想(老是感觉有人要害自己);3.悲喜无常;4.对工作生活漠不关心;5.记忆障碍。

鉴定得要有专门的精神病鉴定机构(一般来说都在精神病医院)来鉴定,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来诊断。


煜光1


精神分裂的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也就是根据病人的病史和精神症状。

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复杂而多变,除了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在绝大多数病例中并不存在以外,其他所有的精神症状都可能在不同病人、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



精神分裂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病人表现为病态的懒惰。

病人懒于工作和学习,松松垮垮,做事马马虎虎,逃避学习与工作;病人不愿、不想料理生活,不洗脸、不刷牙、不收拾屋子,个人卫生极差。

二是不愿意与人交往。

病人不愿意与以前的朋友来往了,更不愿意走亲访友,离群索居。对同事、亲友,态度疏远、冷淡,缺乏感情。

三是以精神紊乱和不协调为特征。

思维的杂乱是最主要的表现,病人胡言乱语,语言内容散漫而离奇,讲话前言不对后语,令人不知所云,医学上称为联想散漫。病人写的文章也同她的言语一样,语言古怪,不符合逻辑。

四是 病人总是疑神疑鬼。

最多见的是莫须有的担心朋友、同事、领导、邻居或家属要迫害他。总是认为这些人在监视监听他的活动,或者用特殊仪器对他在监测。病人的妄想常受到幻觉的加强,特别是听幻觉,听到有人议论辱骂,或者把他的思想大声地讲出来,对他正在进行的行为动作逐一加以评论。病人可以因此不肯吃饭,不肯出门,为了防范“敌人”的阴谋,而将门窗紧固,把所有的用品都带在身边,或者在室内安之若干“安全装置”。有的病人因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到处布满了罗网和陷阱,而图一死;也有的则不断申诉、控告,甚至采取先下手为强的手段而致伤人。

五是部分病人经常呆滞少动。

病人常常表现为呆滞少动,反应迟钝,动作还慢,问他一句话他答一句,说话吞吞吐吐,就是吃饭也很被动。可长时间坐着、站着、或躺着,而不改变姿态。




根据病人以上临床的症状,即可确定为精神分裂症。


银川—鸣心理


【中华医学科普2017-10-30回答】如题,很多人没有见过精神分裂患者,之前有部电影就叫《分裂》。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多基因遗传性精神疾病,人类发病率为1%,遗传率为80%,多于青壮年发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有种族与地域的差异,心理、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发病也有影响,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1) 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而幻听最为常见。

(2)思维障碍 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是以思维联想过程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包括思维联想活动过程(量、速度及形式)、思维联想连贯性及逻辑性等方面的障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出现的妄想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据估计,高达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被害妄想,被害妄想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如被监视、被排斥、担心被投药或被谋杀等,在妄想影响下患者会做出防御或攻击性行为。

(3)情感障碍 包括情感淡漠、缺失及情感反应不协调。

(4)意志和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的意志减退甚至缺乏,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不关心前途,对将来没有明确打算等。

(5)认知功能障碍 出现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注意缺陷、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